学书一定要临帖吗
[这个贴子最后由shadkong在 2005/06/04 01:23pm 第 1 次编辑]下面引用由北京老壶在 2005/06/04 08:02am 发表的内容:
何况规律本身也不断的发展着?
取舍的依据当然是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掌握的知识层次啊?
谢谢楼上两位的回应!在此我仅对老壶兄的观点提出批评意见,请指正。
首先我不明白您为什么在这里用“?”号,从语气上来看应该是句号,那我姑且就当您想用句号而误用了“?”号。
1. 无论从字面含义上还是哲学意义上来说,规律是不会“不断发展着”的,如果规律是变动不居的那还叫什么规律呢?我举例来说把,先说哲学上的规律。比如说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而往下掉,能量与物质的转换等式是E=mc^,这些都是经典意义上的规律,就算过上一万年它们都不会发生改变。再说一般意义上的规律(或者叫做日常用语中的规律)。比如您面前有一副牌,并且知道它是按照某一规律摆放的。您发现第一张是A,第二张是3,第三张是5。您可能会预期第四张是7,规律就是按照奇数牌从小到大摆放。然而当您发现第四张事实上不是7而是11的时候,您是会说到了这里规律发生了变化还是说原来您对规律的认识是错误的,其实是另外一种规律在决定牌的摆放呢?理性的您一定会采取后一种说法吧?
2. “取舍的依据是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掌握的知识层次。”这个说法看上去似乎比较严谨了,但是太过抽象,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什么指导意义。您能否举个例子来说明呢?如果您同意的话就用《兰亭序》神龙本的前五行为例(之所以选这个没什么特别的理由,主要是比较常见而且字数又不多不少,应该足以说明问题。如果您不喜欢也可以用其它您比较熟悉的法帖。),具体说明一下您对此会做什么样的取舍,您的“认识能力和掌握层次”在决定这种取舍的时候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学书一定要临帖吗
是啊,我说的规律不断发展不太容易理解。比方说吧,现在客隆人的出现一定是可以形成新的规律。
我们不否认大自然的规律是固定不变的。变化的是我们对他的深度认识。
但我们还要承认,人是可以创造事物的。新的事物当然会有新的规律。
至于取舍,应该市这样说的,对完美的事物,如果认识到了,取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可以舍的。如果认识不足,就取自己可以认识的部分,舍掉自己没认识的部分。
另外,比如颜体,他的特征是内松外紧。但是有的字不是这样的。也就是说不是每个字都符合颜体的规律。我们学的时候就需要再创作。
学书一定要临帖吗
[这个贴子最后由shadkong在 2005/06/04 10:17pm 第 1 次编辑]首先指出你的四个别字:客(克)隆人,应该市(是),我们对他(它)的深度认识,他(它)的特征。在短短两三百字中就出现四个别字,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1. 关于规律会发展变化的说法,你根本没有论证,实在看不懂你后面那两句话是干嘛的。新事物会有新的规律,但是原有事物的规律因此而改变了吗?──没有。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加深了,那是规律发生了变化吗?──不是,而是认识发了变化。
2. 颜体内松外紧的特征也是书法的规律(之一)吗?这仅仅是颜体的结字规律,如果把这个也说成是书法规律的话,那恐怕只能说明书法没有规律了。因为很显然,有很多历代书法家采取的是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内紧外松。你能说书法的规律既是内松外紧又是内紧外松吗?请不要把某种特殊书体、书风的规律当作书法的规律。
3. 附带说一下:“变化的是我们对他(它)的深度认识。”“对完美的事物,如果认识到了,取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可以舍的。如果认识不足,就取自己可以认识的部分,舍掉自己没认识的部分。”──这两句话请在文句方面再细琢磨一下,把它们说得通顺些。
学书一定要临帖吗
斑竹是不是等于班主?虽然我是老眼昏花,但看见自己挑错了同音字也懒的再编辑一次的。
因为这是网络。网络里这样的错误错的有趣时就诞生了新的名词。
当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那么的有趣。
我有没有说内松外紧是书法的规律?
新的规律有时候是在原由的规律基础上产生的,原有的规律当然就发生了变化。
变化、本身就是规律。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我的字句如果你可以看懂就继续讨论,如果你看不懂就自己想办法看懂。
我似乎没有时间一定要教授什么。所以改自己的句子也是多余的了。
学书一定要临帖吗
[这个贴子最后由必须区分在 2005/06/07 00:34am 第 2 次编辑]来自中国书画论坛(http://www.3hao.org)淡然的文章
传统的力量
发表于<书法报>2005年18期,不过题目已为编辑给改了<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发于此,求教于各位.
淡然顿首顿首
传统的力量
——也谈《管峻答记者问》
管峻是我佩服的年青书家之一,他的小楷、人物画我津津乐道。看了今年第九期《书法报》《管峻答记者问》后,对其有了更深的了解,其中有几句话尤其说明一点问题:“艺术殿堂好比一扇门,这门敞开的越宽阔,就越容易走得纵深。”
艺术的殿堂一个人穷其一生精力也是不能走尽的,我们只有用最大气力打进去,在古人留下的遗产中汲取仅可能多的营养。对于传统的态度,潘主兰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学习某体书,学到一定程度,再不能发展了,并形成了自己的体势,此既创新”,你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学古人就要学到家,学得象,只有这样,才可能学到东西。书法是一个抽象的东西,不太好理解,我对跟我学书法的人有一个比喻:一个人跟木匠师傅学做桌子,一开始连斧凿都不会用,慢慢地会用了,熟练了,你就有了做好桌子的基本条件,你再把桌子从一开始的做不好到做得跟师傅一样好,说明你和师傅的手艺差不多了。但是你在师傅手下是永远不可能超过师傅的,顶多做得跟师傅一样,这时你再学别人桌子的做法、样子,将它取过来,结合学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自己的想法,对师傅教的桌子改进充实,保留好的东西,于是一张新式样的桌子诞生了,这张桌子就有了你自己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超过师傅,这个新的式样,就是你成功的作品。
其实,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学做桌子的过程,我们不能连桌子都做不好就希冀去做全套的家具,这是不现实的,也是现在某些书法人急功近利的表现,也是为什么觉得传统是那么遥不可及的原因——因为我们刚学会怎样用斧凿的时候,就去自己做家具了,做得歪歪扭扭,还要别人来认同这是一件多么有特点、有个性的作品。
还有一句话是“我常常跟年轻的同道们说:不要怕太象古人,就怕你不象古人,如果你有本事到跟古人相差无几时我不相信没有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形象的说明“学做桌子”的问题,只有能信手地做好你要做的桌子,才有可能去改进它,所谓的熟能生巧(书法是比较抽象的,没有具体可衡量的依据,而实际生活中的每一项技能,都是在熟练掌握它的基本操作规程以后才能在操作中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来改进、完善的。书法开始就是技能的提高,有了基础,才有了向艺术发展的可能。)。学是一个过程,如果一个人在学的过程当中没有自己的想法,那么这个人是没有敏感的艺术细胞的,是不适合学书法的。这就是木匠永远有细活和粗活之分,书品永远有神妙之别,这个人,也就是孙过庭说的“有学而不得者,无不学而得者”中的学而不得者。只有全力打进传统的人,才能切实感受到传统的力量,才能体悟到传统给你的力量。怕就怕的是一些浅尝辄止的人,还没有体悟到传统的力量,在学的过程中只是机械的在学,或“学而不得者”为了证明自己,竭尽所能地反对传统标榜自己。
我们学传统,不仅仅是在学古人的用笔结体,更主要的是练习我们的鉴赏能力,写不好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看不准,于是乎写不准,只有两者兼备,才可能与古人一较短长。能欣赏到古人法书中细微之处的变化,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得的功夫。
欧阳中石先生2003年12月在首都“研究生书学学术周”上的讲话说“……我总感觉大家写字进步太慢,为什么?没当真学。……我再说一句,真正学好过一个字没有?说学过颜真卿,那么你把颜真卿的哪一个字写好了?一个字就行,扪心自问,哪个字都差不多,学的字都是已经经过自己创造的,没有真正学颜真卿。……也有同学会问:‘学会一个字干吗呀?’我想说的是,学会一个字,可就把许许多多的字都学会了。这个数学关系太奥妙了,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不知道它将要等于几……”
扪心自问,我们学习一种书法,写好一个字了吗?古人学书就是这么来的,有证据的有晋王献之写完十八缸水、唐怀素笔成冢、智永写《千字文》八百本的说法。这只是传说,如果以传说不足以说明的话,最近我看到《书法导报》登有清朝张照于雍正年间写的一通小札,内容是“无□景彩弟,笔姿天挺而嗜学锐甚,因以此卷归之,临得八百本,不愁书不进耳。雍正乙卯清明张照识”。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着命运,同样也决定着书法的取向。豪放的人写不出细致不胜罗绮的书法,沉静的人写不出张旭的大草,弘一的书法只能由弘一来写,不能有第二个人。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没有两个性格相同的人,也就没有了两件相同的书法,王羲之当年再写《兰亭序》时也写不出那个样子啦。我们完全不用顾忌成为古人的翻版,等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的想法会自觉不自觉地出现在你学的过程当中,有时灵光乍现,就有可能产生一种新的笔法、字法,这就是所谓的灵感、顿悟,它是浅尝辄止者所不能体悟的,也是不能理解的。
传统书法是一座宝藏,有的人也许一辈子进不去;有的人进去了,拣到一点就到处炫耀;有的人沉溺其中;有的人分不清好坏,凭所能拣一点;只有大智慧之人有能力进去,找到自己所需。但是出来的人确少,因为古往今来的大师太少,更多的是拿到一点宝藏,就匆匆出来的人。
学书一定要临帖吗
肯定要学书一定要临帖吗
不见得。或许这是一个已成习惯的错误。
学书一定要临帖吗
我不得不为你的执着感动!但是,即使是习惯性错误,也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个错误(估且称之为错误吧)之下,已经有无数位大师成长起来了.
如果说这是错误的话,那么,你认为,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学书一定要临帖吗
[这个贴子最后由shadkong在 2005/06/12 09:31am 第 1 次编辑]“已经有无数位大师成长起来了”──这是事实(不过“无数”用语不太准确,说很多就好了),但不能说明什么问题。1. 大师也许都有过临帖的经历,但你能说就是临帖造就了大师吗?那临帖的人多了,大师才几个啊?2. 如果历史上大家都不临帖,说不定能产生更多的大师。你能用事实否定它吗?
学书一定要临帖吗
世界上还没有哪门艺术不是经过传承得以延续的。如果不临帖,恐怕书法也不会存在了,你能用事实否定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