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悦 发表于 2006-2-8 15:05

毛笔书法技法(3)——楷书结构

(转发)
   写毛笔字如同打家具。打家具先要将木料按一定的比例尺寸大小锯好、刨光、再打磨光滑,然后再将其拼搭成各式各样的家具。写毛笔字也同样如此,先要练运笔,待运笔过关了,笔画写精到了,再练习结构。家具的式样五花八门,毛笔楷书的风格也千变万化,但不管怎么变,它们之间总有共同的特点,这些共性就是楷书结构基本法则规律,简称为楷书结构法。古代书论中研究毛笔字结构的技法理论颇多,如唐代欧阳询的《三十六法》、明代《李淳八十四法》、清代《黄自元九十二法》等,其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法则:
第一节重心平稳
一、端正
    中国汉字造型虽各不相同,但有点像建筑物似的,一座座都要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地屹立起来,要求端正平稳。
    如颜体“國”(国)字、柳体“闡”(阐)字(如图76上行),方方正正。
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有直立的竖画支撑。如果将两边的竖画写歪了(图76下行),就像房子的柱子已歪,重心偏移,房屋就非倒塌不可。所以起支撑作用的竖画(重心)要直立。但“國”和“闡”的竖画都不是笔直的,而是有一定弧度的,这叫向背之势。从重心的角度看,向背之势不仅不减力,反而使其产生了受力的弹劲,似乎有了动感,重心更稳。
    再如柳体“輿”(舆)字、颜体“與”(与)字也很端正(见图77),它们都有一对支撑的脚(重心),就像古代的钟鼎器皿,虽然上都很大很重,但两只斜撑的脚对称,十分沉稳。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76.gif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77.gif

雨悦 发表于 2006-2-8 15:06

毛笔书法技法(3)——楷书结构

二、平稳
    平稳,是指字中起到支撑作用的笔画与该字的重力线相吻合,符合力学平衡的原理。
    上面谈到的字两边的竖画固然重要,但竖画也并不是非直不可。如额体“中”字(见图78),两边的短竖都是斜的,但很平稳。因为“中”字起支撑作用的是中竖而不是两边的短竖,如果将短竖也写正了,反显得呆板。但中竖不能歪,若写歪了必倒无疑,因此凡是有中竖的字,中竖不能歪。此外,中竖的位置也十分重要,要在字的重心支撑点上。如颜体“率”字(见图78),多么像杂技演员额头上顶着的一根棍子,棍子上架着几层酒杯,看似危险,实则对称均衡,千钧之力落于一点。
    有些字虽然没有中竖,但仍然要注意重心平稳。如“母”字,如果将它的横竖画都摆平正了(图79第一字)这个字非倒不可,而柳公权将“母”字的重心点却落在了竖钩上,十分平稳(见图79)。无论多么奇险的字,只要找到这个字的支撑点,重心找准了就能险中求稳。如颜体“孝”字,重心在“子”的竖构上,显得很平稳(见图79)。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78.gif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79.gif

雨悦 发表于 2006-2-8 15:07

毛笔书法技法(3)——楷书结构

三、变化
    方正平稳固然是楷书结构的重要原则之一,但是在追求平稳的同时,还要注意笔势的变化,因为一味的平稳就会显得刻板。如“土”字写得模平竖直就死了(见图80第一行右字)。柳公机却把“土”写得雄赳赳气昂昂,极富生气(见图80)。其上横是仰势,下横是俯势且呈拱型。如果我们在它的底部加一横线,就会发现其力点在一个水平面上。其竖画虽然有努势,但其首足还是垂直于底线并处于横画的正中心,这样既有态势的变化,又很平稳。可见,平稳的字不是机械地求平,还要通过笔势的变化来求生机、出精神。再如 ,“業”(业)字,左右对称,中间起支撑作用的竖钩,是对称中轴线,如绝对平分、左右完全一致就会呆板僵死(见图80第二行右字)。颜真卿在写此字时采取了稳中求变的措施,四个横画均取斜势,中间竖钩略带努势,但钩的支点仍在重心点上,稳中有变。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80.gif

雨悦 发表于 2006-2-8 15:10

毛笔书法技法(3)——楷书结构

四、重心有误及其纠正方法
(一)支点有误
    字的支撑点不在重心点上。如图81“母”字,横折竖钩是全字的支撑点,现在这两个字的支撑点都不在这个字重心的垂直点上。
纠正方法
    把字的支撑点找准后,重心笔画要写到支撑点上。遇到横折竖钩作重心时,一定要注意竖钩的位置,钩出之处应该在字的重心支撑点上。
(二) 不正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81.gif
    字写得不正有几种可能:
    (1)起支撑作用的竖画不正。
    如“事”字全靠中间的竖钩支撑着,把它写歪了,整个字就不正。再如“門”门)字,起支撑作用的两边的竖画可以有努势的变化,但不能写歪了,歪了字就不正(见图81)。
    纠正方法
    注意把起支撑作用的竖画写直。如“事”字的竖钩,一定要直立,即基本垂直于水平线。即使笔画态势有变化,力量要在垂直线上。如“門”(门)字两边的竖画是直立的,努势是指中间部分可以都往外鼓或都往里凹。但是它的两头还应该保持在一直线上。
(2)横画过斜。
    横画过料指横画自右往左上提高幅度过大。如图81的“正”字,虽然起支撑作用的中竖是直立的,但由于横画的斜度过大,重心失衡,产生不正的感觉。
    纠正方法
    横有斜度,但一般与水平面之间不超过5度夹角,使横的起笔与收笔的下部保持在水平线上。同时,检查一下自己的写字姿势是否正确、手腕、手臂是否悬起,看着执笔的右手是否偏右了。毛笔不在正中很容易将横写歪,竖画也不容易写正。这一点是不容忽略的。
(三)不稳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81-1.gif
    有时候横竖都写正了但仍有重心不平稳的现象,如图81中的“與”(与)和“門”(门)字横直都不歪,但下面两条腿一长一短,显得很不稳定。
    纠正方法
    书写时注意重心笔画的对称和支撑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與”字的两点和“門”字的两坚均起到支撑整个字的作用,要使它们大致在一个平面上。
(四)平板
    “平板”指横平竖直但无态势变化。如图81第二个“正”字,写得模平竖直,绝对平稳,但笔画僵硬,没有一点起伏、向背及粗细的变化,呆头呆脑,缺少生机。
纠正方法
    书写时注意笔画的态势变化。横有上仰下俯的变化,两头粗,中间略细;竖画中竖直立,但上下粗细不同;左边的短竖的起笔处有些弯,呈仰拱之势,主次分明。注意了变化,就能克服平板之病。
(五)左右不称
    “左右不称”指字的左右两侧重心失衡。如“众”(众)字(见图81)横直画都很平正、也有态势,中竖也在支撑点上,但仍感到不平稳。这是因为支撑中竖的两边轻重不一,互不对称,右边的撇和长点与中竖距离过远,写得过重。
    纠正方法
    凡写左右笔画对称的字,注意布白对称和粗细对称。

雨悦 发表于 2006-2-8 15:13

毛笔书法技法(3)——楷书结构

第二节布白均匀
    我们在白纸上用毛笔写下黑色的笔画,由于黑色具有吸光而不反光的特性,所以,我们看到的每个毛笔汉字,实际上是被黑线切割成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许多白色块面与黑色的反差效果。黑的笔画与白的块面是相依为命的,没有黑就没有白,没有白也没有黑。因而古人有“计白当黑”之说。书家常谈的“布白均匀”,就是指毛笔汉字里的白色块面的布置要均匀和谐,也就是书写时的黑色笔画要将白色块面切割均匀。布白均匀是组字的基本法则规律。
一、匡廓之白
    清代的笪重光《书筏中有“匡廓之白,手布均齐”之说。“匡廓之白”指由方框或横直画组成的白。如图82所示颜体“田、昌、四、世”四字的白色块面(图中为黑底),即使用工具量也大致均匀整齐。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82.gif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83.gif

雨悦 发表于 2006-2-8 15:15

毛笔书法技法(3)——楷书结构

二、散乱之白
    “散乱之白”即指不规则的布白。笪重光说:“散乱之白,眼布匀称。”如颜体“卿、焉、螫、孙”四字,散乱的白色块面(图中黑底),眼睛看上去仍然是比较匀称均衡的(见图83)。
三、布白有误及其纠正方法
(一)间隔不当
    “间隔不当”指字间布白大小不匀。如图84中的“事”字共有六横,此六横的间隔应该大致相同,布白就均匀,现“口”部太大,形成明显的不匀。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84.gif
纠正方法
    书写时一定要注意笔画之间的间隔距离。布白均匀得当,长短适宜。
(二)左右不称
    “左右不称”指由中竖将字分割为左右互为对称的字,因中竖位置不当,造成左右不称。如图84的第二个“事”字六横间隔写得很匀称,但中间的竖钩写得过于偏左,左右两边不对称,布白不匀。
    纠正方法
    写此类字的中竖时,落笔位置不可或左或右,要写在正中,使其左右对称,布白匀称。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84-1.gif
(三)疏密不匀
    凡有偏旁部首的字,不可左右强求等分,不然会出现布白疏密不匀。如图84的“繪”(绘)字左边笔画少,右边笔画多,若左右一样大小,就疏密不匀。
    纠正方法
    偏旁部首千变万化,一般情况下偏旁在左的字左紧右松。如“鞠”字,左边写紧一些、小一些、往上靠一些,左右分量就匀称了。
(四)比例不当
    上下结构的字,并非上下两部分一分为二。比例在通常情况下,上紧下松,如果平均对分或颠倒处理,就是比例不当,头重脚轻。如图84的“賈”(贾)字,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
    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上下两部分的比例,上部分适当紧密些,下部分“高挑”些。如“贾’字的“西”写得扁一些,犹如人的头部,比例得当;“贝”写得稍长些,显得挺拔有力。

雨悦 发表于 2006-2-8 15:16

毛笔书法技法(3)——楷书结构

第三节突出主笔
    一出戏有主角有配角,一幅画有近景有远景,一个字有主笔有次笔。汉字的主笔始于隶书。如篆书“三”字(见图85),粗细一样,长短划一,无主次之分。到东汉的隶书“三”字就出现了波磔(zhe磔即捺),主次分明。波磔的出现除了出于对美的追求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突出主笔。主笔突出了,字的整体内部就有主次、有管领、有节奏。楷书“三”字下横最长就是由隶书的波磔演变冲直撞而来的。一般情况下,主笔在一个字里往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85.gif

雨悦 发表于 2006-2-8 15:17

毛笔书法技法(3)——楷书结构

一、横竖画作主笔
    横竖均可作主笔。横画作主笔时,比一般横画长,能起到重心平稳的作用。如颜体“下”字的上横、“十”字的中横、“直”字的下横(图86)都是主笔。古人将上、中、下横画作主笔的分别称为“天覆”、“中腰”、“地载”。其作用,就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要手持平衡杆一样,比徒手要平稳得多。主笔横画除了起笔、收笔均须强调外,还要有粗细及弧度的变化,而次笔则直来直往,毫不显眼。如“直”字(图86中下行右字),若将次笔横画也像主笔一样强调,“且”中有限三横挤在一起已喘不过气来,再争做主笔,每画尾部都加以强调,势必布白不匀。
    一个字的主笔可能不止一个,竖画也能作主笔。如“下、十、直”三字,除了横画是主笔外,竖画也是主笔,起到支撑的作用。故古人有“字之立体在竖画”之说。如,颜体“册”字(图87),是个异体字,起支撑作用的中竖以及边上两竖较粗,都是主笔。中间的两短竖细。这种主次分明的结构,也符合建筑原理,柱子和外墙厚重,内中的隔墙较薄败涂地些,既牢固又合理。柳体的“佛”字也有多个竖画,长短粗细不同,主次分明,各司其职(见图87)。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86.gif

雨悦 发表于 2006-2-8 15:19

毛笔书法技法(3)——楷书结构

二、撇捺作主笔
    除了横竖能作主笔外,撇捺也能当主笔。如颜体的“夫、史”两字的撇捺都起到支撑的作用(见图88),由于它们的支点分开且力量均衡,故十分平稳。又如,柳体“金”字的撇捺像屋顶一样起着覆盖的作用,既要大些,还要粗重些,否则,“风一刮就跑了”。再如,柳体“途’牢(见图88)的横捺,很像一条船的载重作用,所以很粗重已平稳。途字上有“余”字,独体“余”字的撇捺是主笔,此处变成了撇与长点的次笔,将主角让给了下面的横捺。如果上面的“余”字捺不让作次笔,上下两个捺(雁尾),就违背了“雁不双飞”的原则。 “雁不双飞”是隶书的书写原则,隶书的波挑很美,但每个字只能有一个波挑。楷书延续了隶书的这一特点,古人称其为“回互留放”。一个字的所有笔画都要相互管领,相互依附,服从全局,凝聚在一起,这就叫“八面拱心”。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88.gif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89.gif
http://www.wanglimin.com/entertainment/calligraphy/pic/090.gif

雨悦 发表于 2006-2-8 15:20

毛笔书法技法(3)——楷书结构

三、点钩作主笔
    点是楷书笔画中最小的笔画,但有时照样可以作主笔。如颜体“兵”字的下部两点。“令”字的下点,均为主笔(见图89)。“兵”字两点,椅角之势,力量匀称,支持着整个字。“令”字的撇捺固然是主笔,因此粗重而且上覆下,但它们的所有力量全压在竖点上,所以此点特粗壮,比捺还重,可见此点在“令”字中是第一主笔。
    另外,竖钩和横钩、心钩也能作主笔。如颜体“外” 字的竖构与“宪”宪)字的宝盖与心钩均为主笔(见图 89)。“外”字左面的“夕”与右面的捺全依附在竖钩上,它是全字的支撑,而且右捺的粗重与主“夕”相均衡,所以仍然很平稳。“宪”字的宝盖横钩是上覆下,下部的心钩是下承上,一为天覆、一为地载均为主笔。但相比较而言,两者之间仍有主次,因宝盖仍在心构的负载之中,所以心构比宝盖粗重,它是全字的主笔。
    再如“風”(风)字的撇钩与抛钩左右对称,组成上覆下的主笔(见图90)。有时,主笔与次主笔的呼应,可形成动势。如图90中“诚”字的戈钩贯穿全字,左边的撇钩支撑戈钩,全字向右上仰望,很像推铅球的姿势,众星供月般仰望右上之点。这一点是全字的核心主笔。“传神全在小中收”,就是说的点的重要性。有的笔画,虽不是重心所在的主笔,但决定着态势,也要视同主笔。如图 90中“寸’字的点,位置及向背态势对整个字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再如图90中“室”字,柳体的“室”字上点重写与横钩相配,如重物将下部死死压住,起到了平稳的作用。此字下横不放,增加险情,稳中见险。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毛笔书法技法(3)——楷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