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1-12-10 11:11

邱才桢哈佛访学记(2012.4.19更新)

邱才桢哈佛访学记


(书艺公社 按)2011年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邱才桢博士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在这一年时间内,邱才桢将完成两个课题。同时,也将与哈佛以及美国的学者、博物馆人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邱才桢在他的博客中不断发表其对东西方文化背景与交流中的中国书画、艺术乃至文化发表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本网站将择要表布,以飨网友。邱才桢为当代中青年书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来自中央美院和清华美院的学术背景,他在书画史研究中所获得的成绩,以及他这些年来书法探索方面的长足进展——他对八大山人书法的理解和阐释,被认为当代学习八大山人的佼佼者——都足以让我们瞩目。更重要的是,他是当代少数具有综合而又深厚的传统艺术修养,同时又有国际化艺术事业的青年学者兼艺术家。他基于大英博物馆和哈佛大学学术背景下对若干书画鉴定问题的观照,基于书画鉴定学术背景下对书画创作的思考和评论,都将对我们有所助使我们受益。
让我们一起,追随邱博士的身影,体验哈佛艺术之旅。

邱才桢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qiucaizhen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China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是享誉世界的东亚研究机构,也是美国中国问题研究的大本营。中心由费正清教授于1955年创办,时称东亚研究中心。费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是美国最著名的研究近现代中国的专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把西方侧重对古代中国文化历史的研究,即所谓的“汉学”,发展到对近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的研究,采取多学科交叉的政治经济社会研究,注重实证及理论和现实的结合。费正清和他的同事、学生所创立的不同于“汉学”的中国学,在美国乃至全球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正如曾任中心主任的傅高义(Erza Vogel)教授所指出的,“今天哈佛所具有的全球视野,就是从费正清创设中国学研究开始、并成为一个相应的衡量指标”。为了纪念费正清先生的杰出贡献,1977年在他退休后,中心更名为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John K. Fairbank Center for East Asian Research)。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持续上升,哈佛大学对亚洲其他国家的研究业务逐渐转移到新成立的亚洲中心(Asia Center),费正清中心正式更名为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China Studies),以突出它在全球中国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
    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声名卓著,吸引世界各国中国学家纷至沓来,在这里做一年半载的访问学者。当今饮誉国际汉学界的好手,大都有在这里做访问学者的经历。前欧洲汉学会会长、法国汉学家巴斯蒂(Marianne Bastid-burguiere)等,都曾在这里生活过。费正清中心也总是把来自世界各地和美国最好的中国学家请来做报告。从中国古代史到中国当代问题、从国内家庭社会问题到海峡两岸关系、国际关系问题;从考古探讨到戏剧、电影、小说,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借助哈佛大学的影响,中心拥有大量中国研究的图书、资料和档案文献。设有许多研究基金、奖学金和国际交流项目,接纳众多来自全球的专业人员、博士后和研究生、本科生。目前可申请著名的项目有王安博士后研究基金(An Wang Postdoctoral Fellowship)、沈栋夫妇研究生奖学金(Desmond and Whitney Shum Fellowship)、普林斯顿-哈佛全球中国项目(Princeton-Harvard China in the World Program)。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及其培养的人才在美国学界、政界对中美关系影响很大,1997年江泽民主席对美国和哈佛大学的成功访问,中心的学者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





大都会博物馆 中国书画

到大都会,自然得看中国书画。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之广而精,堪称海外之最。这当然归功于几位亚洲部主任的贡献,其中方闻先生致力尤多。行前,我跟波士顿美术馆的盛昊、木下弘美,和Jane Portal谈起我的纽约和华盛顿的博物馆之行,他们对这两地博物馆的负责人都很熟悉,Jane Portal和Alfreda Murck还特意向大都会的Mike Hearn和华盛顿Freer博物馆的Stephen Allee去信绍介。很快,我就收到Mike和Stephen两位的来信,主动问及我的行程和需求,让我深感意外、惊喜和感动。
      在国外博物馆看画,每次都能感受到工作人员的热情、友善和周到的服务,这是他们深入骨髓的职业操守。他们自己认为这是题中之义。而想到国内博物馆美术馆等各类机构的冷漠、生硬和粗暴的“服务”,不由感慨良多。国内大多行业,职业操守堪忧,无法与国际接轨。这当然跟长期以来的特权意识有关,关乎体制和制度。
      闲话休提。且说Mike Hearn,中文名为何慕文,给我发来一个大都会博物馆所有中国书画的单子,多达80余页,令我眼花缭乱,心潮澎湃。谁面对这样一个琳琅满目的名录,都会贪恋之心顿生,恨不能全部看完。然而有规定,何慕文说,一般,每次只能看一个系列,即10件,而对我,可以允许看两个系列,即20件。事先我准备了一个大概40件的目录,计划两三天看完。显然,我根本没有估计到大都会博物馆馆员的忙碌程度,他们的时间委实有限。反复权衡之下,我提交了一个20件作品的目录,时间定在11月4号,星期五。
      这时间之前我去过大都会博物馆一次,即抵达纽约的第二天,主要是看博物馆的常规陈列。那天在馆里转了一天,几乎是走马观花,马不停蹄,饶是如此,也只是逛了一半。眼睛一直不得消停,中午用饭时,才注意到窗外的中央公园白雪皑皑,令人目瞪口呆。那天丘挺也正好在馆内,不过是后来电话得知,当时未能得见。
    我提供的要看的名录如下,只有少数几件没能看到:
五代   
传 董元 《溪岸图》轴

北宋 郭熙 《树色平远图》
北宋(传)屈鼎《夏山图》卷
北宋·郭熙《树色平远图》卷
北宋 米芾行书《吴江舟中诗》
北宋·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卷
北宋 乔仲常 《后赤壁图卷》
南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
南宋 佚 旧传五代周文矩 《琉璃堂人物图卷

元·赵孟頫《赵氏一门三世人马图》卷
元·钱选《王羲之观鹅图》卷
元·赵孟頫《双松平远图》卷
元·吴镇《芦滩钓艇图》卷
元·倪瓒《虞山林壑图》轴
元·方从义《云山图》卷

清 王铎 《枕江亭屈静原招饮作》立轴
清 八大山人 《致方士琯信札》
清 八大山人 《临王羲之临河序》
清·石涛《十六罗汉图卷》
清 弘仁《幽谷泉声图》
http://www.shufa.org/bbs/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论坛总务的微博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1-12-10 11:13

邱才桢哈佛访学记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1-12-10 11:20

邱才桢哈佛访学记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1-12-10 11:23

波士顿美术馆 日本茶具展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1-12-10 11:26

波士顿美术馆 中国石刻


    波士顿美术馆馆藏中国文物宏富,其中就有大量的石刻和佛雕。可近距离观看,禁止触摸。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1-12-10 11:27

查尔斯河

查尔斯河 Charles River离 Harvard Square很近,步行几分钟即到。由此也可见波士顿并不大,因此也显得宁静。站在桥上东顾西望,可见浩淼而又宁静的河水。对了,河水宁静而又浩淼,感觉有些异样。吾乡抚河很宁静,然而是细水平沙,河水清澈。此河水为墨黑色,流速缓慢,比重粘稠,大概是海水倒灌而入。总之,令人难生亲近之心。然而水中有帆船、有独木船、有轮船,也有同样自在安详、纵横游弋的野鸭。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1-12-10 11:29

波士顿公园及市中心

波士顿市区并不大,主要景点基本都在步行范围之内。波士顿公园离唐人街很近,步行十分钟可到。
    波士顿公园面积有59英亩,旁边的公共公园与之面积相仿佛。碧波绿草、丛树繁花,这种景致国内并不少见。少见的是,园内飞禽走兽皆神态安详,目中无人。不像国内可怜的动物们,见到灵长类就慌不择路。跑步者、漫步者,弹奏者、演说者皆各行其是,相安无事。很容易让人想起我们耳熟能详的词,那就是:和谐。这两个词在吾邦,遍布于报纸里、电视里、标语里、口号里,以及官员们政绩报表里。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内化并润泽到天下普通民众的心里。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1-12-10 11:31

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

哈佛大学有几个与艺术相关的博物馆,Fogg,Sackler,Busch-reisinger,基本上都在一块,面积都不大。有些关于中国的文物。其中有些石雕和塑像,来自于山西太原附近的天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我去过,除了主殿之外,其它石窟基本上空无一物,当时心情极为悲凉。回京后查阅图录,得知已星散各地,其中有些正在哈佛,今日见此,感慨莫名。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1-12-10 11:33

纽约行 大都会博物馆

如果不去大都会博物馆,大概都会不好意思说自己去过纽约。在纽约十天,有两天在大都会。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
      基本上而言,大都会与大英博物馆及其相似,都有丰富的几大文明收藏,古希腊罗马、埃及、两河流域和中国,且各有千秋。尤其是在中国书画的收藏上,远胜大英。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1-12-10 11:34

纽约行 大都会 明墨
大都会正展出香港至乐楼藏品,其中有明墨,为程君房、方于鲁所制,确乎难得一见。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邱才桢哈佛访学记(2012.4.19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