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墨 发表于 2011-2-9 11:30

出手不凡!欣赏。

一飞冲天 发表于 2011-2-10 10:44

不错,正所谓凤舞九天,君之书,功厚诣高,是吾学习之辈仰慕之典范。可喜可贺,衷心祝贺展览成功!

刘於清 发表于 2011-2-10 12:52

首先祝先生新年快乐。
一口气读完了所有帖子。感受多多:
1、作品在结构、用笔、章法布局诸方面,风格独具,面貌一新。书法最讲个性、气格。庄子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纯真自然之美为之最善,喜欢先生书法线条之美,喜欢它所蕴涵的丰富内涵和生命力,喜欢这质感,力感。先生作品书法线条富有质感,力感,动感和立体感,用笔灵动,寓蹈动于静穆之中,力避怪异轻浮。
2、先生笔法出入于晋宋之间,清新活泼、格调纯正而高雅、率真、自然,墨气滋溢,枯润互补,意态奇逸,点画峻厚,笔墨酣畅、飞越流动、气势奔放,丰腴不失于板刻,一气呵成,也很有情趣。
3、书家常说:所有艺术都是人们情感的表达,当临帖达到一定程度,便可以笔随心运,情随意转了。观先生的作品,可以体会到先生内心丰富的情感。先生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进行创造,同时在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去模仿古人。做到此种境界,不易。
作为书学后辈,我只有学习的份了。
如有幸,可否赠作品集或者题斋号“湘中草堂”。
细细拜读,学习。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二中学刘於清收(425300)
电话:18974643518
湖南刘於清顿首。

草原骏马 发表于 2011-2-10 14:55

本帖最后由 草原骏马 于 2011-2-10 14:56 编辑

欣赏学习

天池景利 发表于 2011-2-10 17:46

{:1_107:}{:1_107:}

尔唯 发表于 2011-2-10 20:27

{:1_56:}

WWWWWW123432 发表于 2011-2-11 00:57

{:1_77:}{:1_43:}

子健 发表于 2011-2-11 13:35

魏晋之风书法二王   学习学习   祝贺展览成功

daxia 发表于 2011-2-11 15:26

应经是第四遍看李先生的书法作品了
我对先生的网展很重视
觉得没有感觉是不能乱说的
所以认真看仔细学
他的行草书很棒
体式开张,点线飞扬,浓淡干枯,体现了一个书家对笔墨的理解
他的书法根治二王,有米芾的爽利,更有颜真卿的厚重开阔,
现在把二王和颜真卿融合的人不少
张旭光先生就是一例
但是李先生不同
他的取法借鉴了陆俨少的一些特点
行笔速度快
提按幅度大
所以很潇洒
我觉得需要提高的是技法
确切的说
就是线条内部运动的变化
我觉得处理了这个问题
字的味道更耐读
更有韵味
而且还避免了表现的直白
不知道李先生认同吗
希望
李先生的书法越来越好


061001
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浮阳北大道工商银行河西支行7楼
运河区人事劳动局
冯哲

三合散人 发表于 2011-2-11 15:36

    李老师作品的的美首先体现在章法布局的和谐、舒适。不论扇面,还是条幅、对联,无不穿插自然,避让有度,俯仰生姿,将各种对立关系有机的协调起来。    其次是字法的准确、精炼。李老师浸淫晋帖多年,不仅仅学晋人之形,更得晋帖之精髓。字型的或扁或长,或正或欹,点划的或穿插或揖让,或集结或分散,无不展示了李老师得晋帖神韵后,自然组合即成佳构的娴熟技巧。    第三是笔法的丰富多样。一点一划,无不穷尽变化。无论一字之始,还是一笔之承接,转腕,调锋,折笔,逆顶,下转等等,方圆兼施,藏漏相宜,形态各异。
以41楼“不复”句中的末比划为例,顶头二字“不”“贯”的两点,一个折势引出下字,一个回锋蓄住劲势;而“根”字捺划下行的戛然而止,与“交”字的回锋上挑,又与“数”字捺划的出锋形成对比,既丰富了用笔,又增加了内涵,耐人寻味。    再者是节奏的巧妙把握。展出作品幅幅篇章的和谐,与李老师对书写节奏的有效把握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作品以恬静为主,节奏便比较舒缓;有些以厚重为主,对比便不太强烈;有些以飘逸潇洒为主,便加强对比,节奏感更加强烈,不仅是字法上、用笔上的变化,而且更注意快捷与舒缓的及时转换,在制造矛盾冲突,解决矛盾冲突中寻找一气呵成的水墨淋漓与酣畅明快。    除此之外,我认为李老师更明显的优势还在于临帖时的不断思考和对墨法的探索,这也许就是李老师艺术常青,风格多变的重要原因。因此,学习李胜春老师的书法,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深植二王体系,浸淫帖学、取法乎上的思考和实践,更是不断超越自我,勇于探索的精神与品质。    向李老师学习,祝李老师网展成功!
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查看完整版本: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安徽·李胜春}读帖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