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56:}{:1_122:}
李胜春先生书法耐读耐品,其笔触敏感精微、技艺炉火纯青、运斤游刃有余;线条百炼钢成绕指柔,质地筋劲、活脱……
其结体毫无拘系,圆转畅达,元气淋漓;其章法此呼彼应,枯湿、浓淡、粗细、长短、提按、行留、疾迟、滑涩、曲直、开合、虚实、繁简、生熟、巧拙、清浊、敛肆、露藏、欹正……关节通透,变化裕如,顾盼有情,作品语言潇洒风流,丰富多彩……
其格调高远脱俗、清澈入骨、古意盎然,颇有魏晋闲雅、静穆、醇厚气息,韵致翩翩……
粗粗一览,未及细品,信笔而成,不妥处望见谅~~
倘若有福得蒙題斋号,请赐“夾漈草堂”,幸甚!
李胜春先生书法耐读耐品,其笔触敏感精微、技艺炉火纯青、运斤游刃有余;线条百炼钢成绕指柔,质地筋劲、活脱……
其结体毫无拘系,圆转畅达,元气淋漓;其章法此呼彼应,枯湿、浓淡、粗细、长短、提按、行留、疾迟、滑涩、曲直、开合、虚实、繁简、生熟、巧拙、清浊、敛肆、露藏、欹正……关节通透,变化裕如,顾盼有情,作品语言潇洒风流,丰富多彩……
其格调高远脱俗、清澈入骨、古意盎然,颇有魏晋闲雅、静穆、醇厚气息,韵致翩翩……
粗粗一览,未及细品,信笔而成,不妥处望见谅~~
倘若有福得蒙題斋号,请赐“夾漈草堂”,幸甚!
李胜春先生书法耐读耐品,其笔触敏感精微、技艺炉火纯青、运斤游刃有余;线条百炼钢成绕指柔,质地筋劲、活脱……
其结体毫无拘系,圆转畅达,元气淋漓;其章法此呼彼应,枯湿、浓淡、粗细、长短、提按、行留、疾迟、滑涩、曲直、开合、虚实、繁简、生熟、巧拙、清浊、敛肆、露藏、欹正……关节通透,变化裕如,顾盼有情,作品语言潇洒风流,丰富多彩……
其格调高远脱俗、清澈入骨、古意盎然,颇有魏晋闲雅、静穆、醇厚气息,韵致翩翩……
粗粗一览,未及细品,信笔而成,不妥处望见谅~~
倘若有福得蒙題斋号,请赐“夾漈草堂”,幸甚!
{:1_77:}{:1_77:}{:1_107:}
本帖最后由 daxia 于 2011-2-11 15:25 编辑
应经是第四遍看李先生的书法作品了
我对先生的网展很重视
觉得没有感觉是不能乱说的
所以认真看仔细学
他的行草书很棒
体式开张,点线飞扬,浓淡干枯,体现了一个书家对笔墨的理解
他的书法根治二王,有米芾的爽利,更有颜真卿的厚重开阔,
现在把二王和颜真卿融合的人不少
张旭光先生就是一例
但是李先生不同
他的取法借鉴了陆俨少的一些特点
行笔速度快
提按幅度大
所以很潇洒
我觉得需要提高的是技法
确切的说
就是线条内部运动的变化
我觉得处理了这个问题
字的味道更耐读
更有韵味
而且还避免了表现的直白
不知道李先生认同吗
希望
李先生的书法越来越好
061001
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浮阳北大道工商银行河西支行7楼
运河区人事劳动局
冯哲
祝贺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安徽·李胜春}网络展圆满成功!{:1_107:}叶武兄辛苦了!!{:1_122:}
李胜春老师是一位颇具才情、最具潜质的军旅书法家。其书法师承二王一脉,功力深厚,在书法风格上崇尚晋韵。其书法不激不厉,风规自远,作品舒缓而古雅,追求一种平和自然之气,含蓄委婉,清丽俊秀,刚柔相济,透着浓浓的书卷气。他的书法格调气性表现为一种风发峻茂、清朗道逸的特点,不激不厉,不卑不亢,不俗不僻,不媚不陋,刚柔适中,符合魏晋人的书以合自然人文之道的习尚。这种追求和格调,在他的书风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其行书用笔果断爽利,擒纵有度,转折自如,不浮不躁。握笔使锋,逐毫而应,线条既凝重老辣,又豪放雄浑,纵而能敛,放而能收;起笔果断,行笔稳健,收笔含蓄,运用自如,于凝重中洋溢灵健流美的风采。其用墨浓淡相宜,行笔流畅,墨色浓重不失清雅,润泽不失空灵。在他的笔下,巧与拙、动与静、方与圆、中与侧、疾与涩、疏与密,圆通的空间与流动的体势,顿挫的美质与平和的气韵,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然中含。在结构上,严谨有序,错落有致,方圆结合,宫敛内含;字中之揖让、顾盼、呼应,能做到血脉连贯,气息相通,且重连与和、主与次、长与短、欹与正之多变。布白繁简并用,玄妙多姿,绵密中不失气舒,盘结里蕴含空灵。通势欹正相依,虚实相生,浑然一体,涉笔成趣。我喜欢其书法,望赐墨宝,书作或斋号“煮墨斋”学习收藏!谢谢!!
(330800) 江西省高安市第五小学 皮幸军
电话:13870562167
{:1_77:},,,继续学习
{:1_77:}{:1_77:}{:1_77:}
今日婆娑树,几年为一春
——品读胜春书友“翰墨焦点”网展作品
临近岁末,叶武先生又推了一期“翰墨焦点”,很让人感动。没几天就要过年了,大家均忙碌了一年,也该从“奔腾”中“松下”了,而叶先生则一如既往。我个人很欣赏叶武先生的“聚焦”水准。或许,叶先生所推之书家正是我所欣赏的,所传达之信息正是我所认为有价值的,为此对其帖一般都会浏览与关注。
这次的主角来自安徽的李胜春先生,一如既往没有让我们失望。虽然作品数量不是很多,形式也不丰富,但我们还是收益良多。其文《行草书学习浅谈》虽文辞不华丽但很具实效,以探讨之语气说书法之实践,给行草书学习者一种借鉴、一条道路、一种方法。其网展作品多数也是行草,总体来看,传承二王风格,笔法凝练、有致,章法自然,喜《寒山诗一首》、《元人吴镇诗一首》、扇面《宋宣和书谱一则》、《唐裴度诗一首》等作品,潇洒有度,兴趣盎然,意味深长。尤喜《寒山诗一首》作品,虚实结合的甚好,笔法运用独具神韵,寒山的诗也很好,直白而有深意,尤其那句“今日婆娑树,几年为一春”,是诗人的追问,也是当下我们的追求。如果说有不足,只觉得个别作品线条有力过猛,有些字的收笔似乎有些草率;还有一点,我发现一联幅作品中的结字有陆俨少先生书法的特征,有说不出的味道,正在思量中。以上全是外行话,不当处,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