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0-9-17 11:07

【公社辩论会】九月之辩:二王时代文人是采取何种坐姿写字的?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0-9-17 11:38 编辑

【公社辩论会】九月之辩:二王时代文人是采取何种坐姿写字的?
本期学术主持:郑付忠、贺进


关于魏晋时期的书法文化问题,国内诸多学者及书法从业人员有过很多的思考,更多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从书法专业报刊、网络中看到。正是由于更多的学者参与这一时期的书法文化,各种研究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对魏晋文化有太多的出处。我们不能一概否定其中一家之言,更不能单方面肯定某位学者的研究思路。种种不可推敲的思路只是打开我们研究魏晋时代文化的一扇窗。

魏晋时代的书法文化,是一种较为模糊的概念。如果研究魏晋书风,我们只能从那时代残留下来的实物着手,这是研究界铁定的规则,只有实物还原才能如实反映时代的风貌,然而魏晋时代的书法,对于目前的研究环境有很大的制约,研究魏晋书法,我们不能省却二王这一大分量,更不能抛却二王之周边书风的考量,比如受这一书风影响下的魏晋“残纸”书风,西北边陲书法格局及二王书风上承因素,这也就是我们所认识的“书法生态”的问题。目前研究二王书法,由于时代的变迁、实物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唐摹本真假难以确定)导致这一书风难以考证,这也给学者带来不小的阻力。那么,我们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打开思路,那就是“二王下”的书风状态,也就是二王影响下的后时代书风,比如隋唐、两宋乃至清末民初,以承接二王为主线来研究二王的生态,这也就是“倒叙”推理的方式来研究,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容易导致其更偏离主线的思路,并不是较好的研究方法。

今天我们探讨的问题是魏晋文人的坐姿,这也是国内学者较为纷争的问题,从上世纪的“兰亭论辩”到如今的“二王探索”都对这一问题有过不少争执。包括日本书法学者杉村邦彦、西林昭一等对其也有自己的观点。杉村邦彦先生的采取“考据”的方法来考证魏晋的坐姿,国内沈尹默先生通过推理的方法来研究,所导致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我们目前所知道的魏晋坐姿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孙晓云先生在《书法有法》中所提到的“踞坐”,还有如《校书佣》的“跪坐”以及《竹林七贤图》、《高逸图》中“盘坐”的方法,这大抵囊括了当时的坐姿,当然还有一种方式是如汉画像石及《伏生授经图》的“席地而坐”,这都是可能采取的坐姿,关于这几种方法我们不免展开谈一下。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0-9-17 11:14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0-9-17 11:33 编辑


一、跪坐


1958年湖南长沙市金盆岭九号墓出土西晋永宁二年(302年)的对书俑,瓷质高17.3厘米,底板长15.8厘米,现藏湖南省博物馆。俑胎灰白,青绿色釉开片,多已剥落。两俑相对跪坐。中间为一长方形尖脚案,上饰斜方格纹。案的一端置一长方形书箱,中间有笔架,可平放笔三枝,俑手中握一枝,笔架上留有两枝。两俑均戴高冠,帽带系于下颔,脑后有笄⑦。圆脸,大眼,合嘴,若有所思。身著尖领长袍,一俑左手持长方形版,似为简牍,右手执笔作书写状。另一俑相对跪坐,双手捧案,前置册,后置六边形物,顶住对方俑手中之简牍,以便作书。两俑相靠紧密,似有所语。

永宁二年已是西晋的末年,第二年就是东晋王羲之出生的时间。西晋的瓷俑证明了西晋时或西晋之前人们可能的书写姿势,那么东晋呢?我们世世代代仰慕的王羲之,是否也是如西晋瓷俑那样的书写姿势呢? 王羲之的书论中没提及,同时代的书家也未提及。为什么不需要提及,只有一种不须提及的解释,即当时的书写姿势人人皆知。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0-9-17 11:21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0-9-17 11:24 编辑


二、盘坐


晋人的坐姿,我们可从《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看出。1961年在南京西善桥地区的南朝墓室中出土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图中的荣启期是春秋时代的名士,他与七贤有共同之处,故被画在一起。,另外中唐时期时孙位的《高逸图》,也有明确描绘。

《高逸图》是一幅彩色绢本的人物画,最早见于《宣和画谱》。据近人研究,现存的《高逸图》所绘内容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第一个人物是山涛,第二个手执如意作舞的人物王戎,第三个人物是捧杯纵酒的刘伶,第四个人物是手执尾尘的阮籍,因是残本,尚缺嵇康、向秀、阮咸等人物。反映了这些人孤高傲世,寄情田园,不随流俗的哲学思想。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0-9-17 11:29


三、席地而坐



王维《伏生授经图》中那样在床上放一个矮书几“跪坐” “盘坐”、“箕踞”而书,这也应该作为一种常态。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0-9-17 11:32


四、踞坐

先民常见的坐姿还有“单膝跪坐”、“蹲居”、“立坐”、“箕踞”以及“盘坐”等。“单膝跪坐”即一膝立起,一膝跪地,跪地一侧的臀部贴于脚跟上。“蹲居”即双脚落地,两腿弯曲,臀部不着地。“立坐”即双脚落地,两膝立起,臀部着地。“箕踞”即两腿分开,微屈其膝,臀部着地,有如簸箕。“盘坐”即交胫(盘腿),臀部着地。

这些坐姿中,箕踞最舒适,蹲居次之,跪坐则最不舒适。如果没有跪坐的习惯,坐不了多久,便会双腿发麻,难以忍受。古人很讲究坐姿,《礼记•曲礼上》云:坐毋箕。《弟子规》亦云:勿箕踞。在传统文化中,箕踞被认为是非常失礼的,蹲居也不礼貌,而令人难受的跪坐却被视为文明的举止。为何如此呢?有学者解释说,古人的下衣不全,跪坐可以防止下体露出。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0-9-17 11:37


五、其它方式的坐姿

其实我们来考证魏晋文人的坐姿有很多方法,当然不能一一列举,正因为无法确定,才可能产生较多的坐姿,采取何种方式的坐姿书写书法作品其实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方面,这有利于我们对当时执笔的方式、书写的风格产生影响。关于这一问题还请大家展开分析、讨论。

陈鹏 发表于 2010-9-17 12:00

虽然现在出土的一些雕塑啥的,晋代都是跪姿,但是也不全然吧
看资料说,跪坐是为了端正,所以我猜测是比较正式的坐法,写字的时候爽就行了,管他什么姿势呢,老王写兰亭都喝醉了,能有啥好姿态
说是晋代那些名士为了显示自己端庄,基本在很累的情况下都跪坐,但是谁知道这是不是他们自己给自己贴金呢
注意身份是一定的,但是那是公开场合吧
私底下,违禁士族可是最糜烂的啊
吸毒的,同性恋的,这些都是当时的时尚
放浪形骸是一定的,端庄典雅是伪装的
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费解的
所以也早就了一个文化上的奇葩
这跟怎么拿笔是一个道理,你觉着爽的,人家就一定爽吗?
还是邓爷爷的话对,抓住老鼠的是好猫
大道三千各取其一

梅花草堂 发表于 2010-9-17 16:29

无所谓怎么坐。
没有发明桌子之前,就是跪在地下,像今天日本人那样。
中国的人太多,树在五代十国时候就砍伐的差不多了,于是就不在地上生活了。
椅子、桌子就出现了,就坐着写了。
当然,还有站着写的,比如怀素、杨疯子、宋江等。
无论怎么写,都无所谓。
写的好不好,才是关键。
沈鹏好像说过,最终是纸上看效果的。
并不是注重的过程。

王义 发表于 2010-9-17 16:50

魏晋时期,社会意识形态也是很发达的了.三国时期的军事思想到现代被列为经典之论.二王时期,战争并不多,人们处于安逸环境,写字画画,做木匠都是一种常态生活,岂能没有桌椅板凳.当然写尺幅不大的字用坑桌、地桌也是常事;大一点的字还得站着写。普通百姓家的“先生”写字,由于条件所限,会有跪、盘、席地而坐等姿势。二王家庭在当时都属于贵族,写字的条件要比百姓好吧!

草根 发表于 2010-9-17 17:16

{:1_175:}{:1_175:}{:1_175:}这有啥意义呢?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公社辩论会】九月之辩:二王时代文人是采取何种坐姿写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