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WEI 发表于 2010-7-14 22:12

谈谈临书展

我有幸作为评委参加了这个活动。

原则上我不太赞成搞临帖的比赛、展览或是临帖的笔会。因为临的结果是作者吸收后的表现,没什么好学的,因为效果在临的过程中就被作者吸收了。
但是时代不同了,有一次我问我的一个没见过面的网友,为什么他们聚在一起笔会临帖,而不是随便写写?他讲:您高看我们了,这些人还只在临帖水准,自己写会一塌糊涂,怎么交流呀!
我晕!

之所以办这次临帖展,就是借此鼓励大家临古,学古,尤其是针对初学者和不常临习者。我想之所以注明了“青少年”和“老年”也是有它特别的鼓励意义的。

天津书法非常注重基本功,临帖虽然作为基本功的一部分,但在天津往往因为很多初学者直接去临习他们老师的临本,而错失直接从古人那里吸收营养的机会。这次临书展的作品绝大部分都临自原本,而且绝大部分获奖者的作品都是对书法具有相当把握能力下的临习,这种临习超越了单纯形似的模拟,是更高层次的吸收,所以获奖当之无愧。

评选中每人的一票,无论是上还是下都是经过仔细掂量的,所有的评委也都在不同的大赛中投过稿,都深知投稿人的努力。

平时的大赛要严防代笔,临帖展要杜绝勾、摹。平时的临(对临)和摹(勾填)或灯箱透影临写都是学习的方法,但在临书展上就算违规!
临和摹的区分很容易,临得再像,也很难做到在每字结构和笔画角度上的分毫不差。尤其难做到的是字与字之间位置的准确!
或可有人真的花费了超人的功力,达到了复印机般的精准,临得如灯取影(如灯取影是古人一种浪漫的形容),那是我们需要下的功夫吗?下这些功夫有什么结果?那是这样的大赛所要鼓励的结果吗?

临书展的评审落幕了,懂得真正的临书意义以后的学习又在新的领会下开始了,这才是办赛的真正目的!



随后找几个我写的关于临。读帖的短文,大家参考。

延庐 发表于 2010-7-14 22:24

精彩,学习。

WUWEI 发表于 2010-7-14 22:30

本帖最后由 WUWEI 于 2010-7-16 15:48 编辑

(一)临——创 急功所谓书法专业,实际上是研究书法的方法学。真正的书法家只有方法学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古人通过实用锤炼了技法,现代人脱离了实践,还想完备技法就要依赖方法学的成果。遗憾的是学院至今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成果。还沉浸在“临-创”这一翻新古人形状的低层次的游戏中!还以临得逼真和放得合法为荣而沾沾自喜。沉浸在超越古人年龄而成功“成家”的幻觉中,不能自拔!(二)唐楷可以这样理解:唐楷是楷书的完善阶段,后学者无不奉为法典。但俗人多,大家见到的学唐不成功者多。再兼学唐要下多年的苦功,下不到就得不到,因为唐楷高妙在毫厘之间。不像魏,隶等下过工夫,起码在较大的反差中容易找到特点,写出效果。练武之人常讲“十年太极不出门,一年形意打死人”,唐楷就像太极,魏就像形意。当代不少人在喜欢书法的时候正碰上“流行书风”时代,先入为主、急功近利、展览效应。唯恐没有个性,唯恐不反经典,唯恐不创新。由此才有唐楷“慢热”、规范,不合时宜。才有“激活唐楷”,产生“今楷”。“唐楷”形成了一个形式,“今楷”是一种风格。都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三)若干经验1,我只说过虞恭公碑是最精的欧字,并没说为练习的首选!虞碑为暮年书精炼无比,且字小.书家太定型的字不宜初学,因悟不到那么深,反而盲目的学其特性,东施效颦.字小又不宜初学的放大.同样一人的字小和大的美学视角是不一样的!

2,我的经验是拳头大的字是分野.但因人,要看人的风格(放与不放),悬肘写小字可练臂力.但再好也不抵用腕,用肘稳健,自然!

3,以行笔的路线和笔画的外廓为条件,找出运笔的规律!熟练了再加速,你会发现有些轮廓(效果)一定会在笔的翻转中,一定的速度中,和不考虑用笔只考虑内容的情况下完成!这就是我将来要阐述的三级笔迹的一部分.

(四)点滴1,圣教要体会空中转接时走的圆弧.2,临兰亭重在了解用笔,写多了浮滑!3,写米,笔弹入的要酣实,要有撒网、收网的感觉!点滴 艺术不同科学,要彰显个性.决不能一勺烩!第一本帖是一生的骨架和根基.如果是块材料一定要认真对待.老师临的熟的那本帖学生未必适合!好的老师教的是方法,方法是一通百通的.而专精某一体的"专家"往往只教某一体,到头来多半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


坐,站要看视野和挥洒空间.站着或悬肘写小楷没有必要,坐着写盈尺大字无法感觉字的外延.我的经验是以拳头大的字为限,大家不妨一试.(顺言:拳头大的字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学习者最常练的尺寸,练好了小及寸,大盈尺都可通.小楷,榜书---另一门学问也!、(五)精华临,学的最多的是笔法,结构.得筋骨!读,查走势,行气.观韵味,精微.得血肉!写,运用自如临、读所得到的东西.充沛感情,以自己的审美来抒发和表达流淌的文字!


能自然的表达上述内容时即得法(道).道之高下在字外!(六)先天不足我们缺的是古人的随意(古人没那么当回事儿!所以才是真我)和胸襟(现代人太多人只知练字,以为字是练出来的.写的都是技术)。太强调临和学,没机会自己写和化.用起来都是人家的!资料再多是面,写的好是要看深度.有了一定深度面才起的上作用,要不然面铺开了,散!反而不知取舍!更误人!事倍功半!

诱惑和时代的"高速度"让人很难定下心来打好基础.笔法也有失传,误传,会错意

临到老么?(改过一遍)讲到临,哪怕是读帖,都是在古人的字里讨生活。当然需要,只是学书的一部分!加入字外的东西,高水准的书法艺术要靠不断地自主性书写来完善和提高。
    临不临,不在于年龄。而在于能否掌握基本的毛笔书写技能。基本技能靠学,也就是临。但巩固和完善更多的是靠自主地书写。在发挥中进步。有人称作“创”,很豪迈,但超实际。赶熟的的东西不踏实、不稳固。
    具有一定书写的能力以后,要锻炼读帖的能力,读比临可以吸收得更快、更广泛。形成一定风格和个性的书家吸收营养的方式可以在人生的方方面面,而不会独钟临写。主要靠临写从古人的字中找自己的人永远成不了真正的书家!
    独立于世的书家与古人的区别不是技能,而是心境!微妙不同之处只不过是不同心境时的挥洒而已,技能越好,表现得越丰富。没有心境,或没多少心境的话,也就没什么可以表现的了。当代人的临多拘泥于形象。看看欧、虞、褚、赵临的兰亭,米临的中秋,董临的古帖,哪怕王铎临的二王,有一个是形象上逼肖的吗?难道古人都不如今人吗?书法是有法度的抽象艺术。学要学法,笔法、字法、章法。抽象是能力,只靠背字形是背不出来的。象现代这种追肖的临法会越临越死,越临越糟!
    现代讲的临-创是一个错误的提法!临是学,创是创造、创新。中间还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长时间的实践,消化学习到的知识,领悟经典的时间。这是书法成熟中耗费的最长时间,也是最不可节省的时间。当然人生观的形成,经阅历,能力,知识积累,审美品位也在这段时间成熟。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就让他创造,创出来的东西都是对书本肤浅的理解的基础上的想当然的改头换面。有何价值而言?
    书法与其他平面艺术间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时间性。临的速度永远跟不上写的速度,临在注意用笔的同时就很难有足够的注意力来关注想学习的部分。尤其是在学习不同字帖时,不同人的用笔习惯、结字习惯已经严重地干扰了学习的重点。书法的学习没有必要掌握那么多家的方法,只要有一个自己可用的方法就足够了!读的速度可快可慢,可以同步。可繁可简,可以只取意识所需。学习的量大,有一定的书写能力的人都要试试读帖。有网友问:何时可以开始自己的书写实践?答:笔可自如起始,并基本接近了原帖的形状。在连带运笔中掌握了字的结构以后,就可尝试自己书写了。临写楷、行时,开始要固定各一帖。
    在有速度的书写中完善用笔,在有意味的连带中感悟结体的微妙。这个阶段随时可以回头临写。尝试读不同的帖,知道不同的用笔、揣摩其道理。区分不同人的字体,分析结构特色。感知每个人所形成的体系的特色。“活到老,临到老”。看似不错。可是大家要仔细地看看历代名家临到老时所临出的临作,与原帖还相近吗?很多都风马牛不相及了,相信他们都从临中得到了什么。再看看我们当代的许多人也是临到老,而临作却越来越像原作,临书变成了一个工艺,模仿力练得超强,一脱帖还是写得一塌糊涂。(八)临米(改过一遍)
  确切的讲我喜爱米字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还当真的狂热了一把,那时反而对苏字十分地冷落。
  我只写过米芾虹县诗,其它的好像是看多于临。
  我认为学米字应该首先有一定的唐楷基础,然后最好是再过一下王右军的圣教序,这样的话硬架子(静态)软架子(动态)都有了,也就是所谓正统的架构形成以后再涉米字更容易取得米的精华,而不是单单地模取米字的用笔和外形。
  与前人相比米字外向,神采飞扬,七情上面,很多用笔和结字都一目了然,而且从用笔和结字上面看又个性分明,所以非常容易被初、中阶段的习书者喜爱和接受。
  如果把右军的圣教序列为标准正统的话(不是绝对的)那么米字在点、划、结体、走势上进行了更大的夸张,为的是突显性格。米字的点可以加重、拉长、变粗,有时好似不求完美而只为了表现性情,部分主要的笔划也放大或拉长、变粗以至影响到单字的走势;大部分的字,其中笔划精到要放在第二位,以让给全字乃至于全篇的走势。米字是一个变革,它使得以往匀均的笔画变得幅动加大,对比也突出,从用笔到结构到整篇布白都跌宕起伏,且近于偏执地拉动势头,有一种字不惊人死不休的气派,很符合当代人的口味!
  近人多论米字偏锋云云,我认为正、侧、偏锋等是教学时提供给学生的一个识别,以帮助学生学习的人工分类而已,而书者书写时任马由缰哪里还有那么细的分解,顺讲一下:笔笔中锋者死,多偏少中者骨力弱,多侧少中者薄,中锋象是房屋中柱大梁,笔墨顺锋入纸,墨涵丰沛。侧与偏似房屋中的飞檐,平台等修饰,虽不居主干,但为房屋生姿,取妍。笔侧或偏的入纸,注墨只相当于中锋的部分,或只有笔表面的一层,自然质感会差许多,所以说中锋与偏侧锋的比例不同也影响了字的质感,也表现出来书写者的风格。世人多标榜笔笔中锋。那么请大家用中锋去还原王右军、苏东坡去,根本就不可能。宋以前使用的多为不甚濡墨的纸,故只要把笔毫铺开(万毫齐力)一样有相当厚实的感觉,只是改用生宣。写大字以后相对来讲用中锋的多了,因为古纸不甚洇墨,所以多用储墨少的硬毫即可,因爱用其弹性,而今人用生宣,生宣吃墨量大,故不得不用羊毫或兼毫,这样才能笔畅其流,但相对也就失去了很多古人用笔的弹性部分,所以今人凡用生宣去临“兰亭”“寒食”者,多半带有做的成份在内,而硬笔光纸弹来弹去是无法由生宣表达的那么充分的,所以清朝康南海倡碑,以力大笔沉来充入大中堂、大对联、条幅,似与宣纸吻合,今天有人论书法则必以宣纸为材,实在是只知其一而不知还有其二也。我想这恐怕也是倡碑的原因之一罢。
  米字在宋四家中相对写的快一些,这也是外向的因素之一,要夸张如果再写的慢时,做的感觉就太明显了。此外,势永远都要靠速度去拉,尤其是米字那么大,那么强的走势。
  所以临米字要多看,把感觉找好了再下笔,因为米字字字势连,要是单个字去写就感觉不到这些互动了,而这些互动正是米字立世的根本。临过之后某时再写同样一个字时就会发现看懂、悟出的那部分被记住了,其余都多半忘记了。而得到的往往只是一些写字的意味,而不是具体的形状!
  临米很容易写俗。
  写米需要快,如果领会米字的精微处不多时就容易写光,也就是在临写时使用笔的弹放过程中缺少人为意识中的微调。就像唱歌,是直着嗓子唱,一点变化都没用,光光的俗就像油头粉面,衣着光鲜,肚中无货。
  写米有夸张,但是如何能拿捏到恰如其分,这就要靠读整句,整行,而不能只看一个字,看米字的错落,他的夸张取势都镶嵌在一行的行气中,所以有些人临起来改了行,或有些人把作品由手卷改成立轴,临后会顿然失色,这就是破坏了行气,过于夸张就像人们做事时大呼小叫,小题大作,俗。
  写米也容易公式化,米字多左立右伸,右竖右捺也多放纵,但细察起来并不是每字都如此,一行之中亦有角度摆动的变化和反复的当力放势,想来米颠刷字,每向右下方刷?能最附合人体力学的原理,也就是手指拉动的最大和最顺。但米字与吴琚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米字刷的沉稳,开刷按住,刷下时紧弹在纸中,收刷时不随势走尽,而将笔弹回空中并稍停,这样再接下面字时又把势带入,有些人认为“米字四面出锋”便势力四射,笔放开来刷,然后回头再入,这样的空中走笔轨道全然没有连动的感觉,更成了几个方向的平动,所谓公式化就是把学到的米字一些走势到处去用,公式就是学死,以为找到了黄金率,单字用,全篇机械地运用,比文革时的歌曲还难听。
  米字外向,韵律感很强,学楷知道如何站立,学圣教序知道如何动,而学米就是在学如何扭。看好帖感觉到他怎么扭法,然后用笔吃入纸去扭,千万不能只看效果去描,感觉得到,笔跟下去,可能写得不那么像,但是找到势,笔用沉、实就好。学米字就是要学他怎么拉开的势,而不是去学米字如何造型,造型其实只是拉势的结果而已,拉势的过程中要争取悟到并养成潜意识的是每字局部的紧松,笔在空中的走动。成行成篇中每字有走势,还要有留势,每字把势做尽了,就变成一个个字都很完美,但像一个个算子一样了,这就需要一口气临几个字,甚至说像讲话念稿子一样,要看几个字以后或下一句,而嘴里要念的是前一句。这时的势才能连接,这样看来读帖的优势就出来了,读更容易跟上帖中字的书写速度,但是必要的临习还是要的,否则看懂了,写到笔下永远是两回事。
  学米要用硬一些的毫,如有好的兼毫最好,兼毫可使笔划出层次,硬毫有弹性才能体会到米字的弹放,纸也以亚光与半生熟宣为好,这样不滞笔可保持一定的畅快,走好势时而不需要,就不做势了。
  米字可看看临临交替进行,每次临帖后最好要放手自已写一点儿,如果看到有感觉,用笔也顺畅,出来也像,那叫得法,最有用的其实是这个法,最怕的是只是出来逼真,可是自己写时也没感觉,用笔完全都在随帖上的字而转,这样没用的逼真,再像也没有用,与自己创作时的反差会越来越大,到头来有些人就只会展示自已的临品了。
  学米字时要多关注米字大体上势的运用,不要太拘泥于点划和字形。有了楷字与右军的行书做底,米字只是将正统的书法拉开形、势而已。底打得好学米只是走向自己出体的一环,这样出来后还有根底。如果一上来就入米或底子没有打好,米学像了,再也难出来了,因为出了米就什么也没有了。因为米字太有特点了。
  写写米,放一放,自己写一下,不是去回忆米是怎么写,而是要看一看经过了米自己能把正统的字变成什么样子,可否自己因字取势,米字只是一个进阶,既不是基础,也不是目的地。
  王羲之字于小字上多取势,在点画、大势较弱,直接放成大字显呆。而米字的夸张正像一个人在厅堂上讲演,抑扬顿挫、***迸溢,正适合大字的书写。后代借来放大者不在少数,确是一径。当代人的临多拘泥于形象。看看欧、虞、褚、赵临的兰亭,米临的中秋,董临的古帖,哪怕王铎临的二王,有一个是形象上逼肖的?难道古人都不如今人吗?书法是有法度的抽象艺术。学要学法,笔法、字法、章法。抽象是能力,只靠背背字形是背不出来的。象现代这种追肖的临法会越临越死,越临越糟!现代讲的临-创是一个错误的提法!临是学,创是创造、创新。中间还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长时间的实践,消化学习到的知识,领悟经典的时间。这是书法成熟中耗费的最常时间,也是最不可节省的时间。当然人生观的形成,经阅历,能力,知识积累,审美品位也在这段时间成熟。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就让他创造,创出来的东西都是对书本肤浅的理解的基础上的想当然的改头换面。有何价值而言?书法与其他平面艺术间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时间性。临的速度永远跟不上写的速度,临在注意用笔的同时就很难有足够的注意力来关注想学习的部分。尤其是在学习不同字帖时,不同人的用笔习惯已经,结字习惯已经严重地干扰了学习的重点。书法的学习没有必要掌握那么多家的方法,只要有一个自己的方法就足够了!读的速度可快可慢,可以同步。可繁可简,只取意识所需。学习的量大,有一定的书写能力的人都要试试读帖。

WUWEI 发表于 2010-7-14 22:36

在开始学习写字的时候,临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不可迈过的一步。人们可以在临帖中,通过书写出笔画来与古人对照用笔是否到位。通过临写结构来参悟结构的奥秘。待用笔基本到位,结构大至成形的时候,再反复临写,进步就不大了。很多人又去临别的帖,临到一定程度又走到了瓶颈,同样进步不了。其实字临到这个时候就可以试试自己写了,这样有助于自主性的用笔和自己安排结构。当然,针对自己的问题,在折返回来临习。这时的临时比起一味的只知道临习要有效果得多。如果没有这种初始的临习和有针对性的对照自己缺陷的临习,一个人的书法历程就会缺乏一个规范性的基础,将来的书写总是显示不够扎实,就好像一个小树,在幼苗和长出树干的时候没有经过剪裁。临习是一个踏实的实际操作的过程,没有这过程,以后的很多学习很多都落不到实处。 临帖可以贯穿人的一生的学书历程,但每个时期的取法是截然不同的。初学者是打用笔和结构的基础,中级的临习主要是体会古人书法语言的精微,到了高级可能只体会其中一个侧面,一个感觉。 临帖是向古人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读帖是在临帖的基础上更快速地、更泛地、更知道取舍地、更直接用心领悟地吸取古人书法的精华。当代人几乎没有实用的书写,当过分强调临摹以后,在临写和创作之间会缺少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把学到的自己吸收、自己参悟,直到自己运用的环节。这个环节不可缺少,这个环节非常漫长,这个环节需要吸收大量的信息,而读帖是这些信息的主要来源。 想想古人的书写过程:先从老师或长辈那里接受手把手的传授技法,再拿来一些最广泛的为数不多的范本临习,有一定基础以后,就在学写字的过程中自主书写了,他们当时的学习就是读别人抄写的范文,有条件的还会看到一些书法家的真迹,有了功名以后,会交往一些文人墨客,相互看到的也是彼此的墨迹,如果有的人表现出对书法的爱好或者长于书法的话,他们开始在保留自己书写特点的情况下临习或者观摹可以见到的名家墨迹,直到他们自己成家。 读帖很有针对性,可以只读连接,只读某些类型的点画,只读一个长撇,只读一个偏傍,只读一类结构,只读一篇的布白……这种针对性、这种同类对比是书法家对书法进行深一步研究和学习的最佳途径,这种纯以意念吸收书写特点和精髓的方式,是一字一字的临摹,是必须要照顾用笔、书写、结构的临摹无法兼顾的。读帖是直接反馈到心,读靠眼,眼有多快,无论古人书写的速度有多快,在读的时候,心与眼会同步。临摹主要是练手,手眼结合再反馈到心,手跟古人的速度往往超不过古人,甚至落后很多,这时临的感觉,很难和古人同步。

WUWEI 发表于 2010-7-14 22:37

臨帖分主臨和泛臨,泛臨好理解,主臨的帖我見有的書家一輩子抱定一家,從這個角度來說,主臨的帖子這輩子應不會多,是這樣嗎?
有的書家一出手就知是學的哪一家,有的書家一出手確看不出具體是學的哪一家,這應該是和他主臨帖子的多少有關,是這樣嗎?

既然称“主临”就不会多。主临是阶段性的学习,要是一生都出不来就成了“书奴”!
字型的继承和发挥要看人的天分,想变,不但要有造型能力,还要有定型能力,否则一生都在变!
像哪一家,尤其是形体像哪一家,很容易是当时主临的影响。看不出哪一家,就很难说了,可能是你看不出,可能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也可能是在运化中宣扬了自己的审美组合,这种运化能力强的人,不一定和临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怎么理解书法的“古”,怎么能写出书法的“古”。谢谢!!!

书法中的“古”很像我们语言中的成语,一个简短的词组,会给予人们一个深刻的感受,那是一个典故,如果使用恰当,这几个字的含义就相当于几十字、上百字的故事。
在书法中,古人有一些典型的用笔,一些特定的结构,还有一些常用的字的组合,这些都会给人以古意的感受,有时一些别体字和特定的别体写法,都可以作为古意表现的辅助成份。
写出古意,不是照搬这些东西,是要在书写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成份,灵活地加以发挥,不要求和古人写得一模一样,但是要让人感受到那个意味。
除了这些具象的成份以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多多地跟着古人的书写顺序读帖,用眼睛当作笔,跟着古人的每一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感受字中的意趣,有用笔的,有结构的,也有成篇的。读帖就像跟古人对话,对话多了,腔调也会接近,很多古人的腔调就会被自然而然接受过来,这就是古人的意味。
“古”更表现在古人的气息,在很多时候,他们的书写状态是那么宁静、安闲,没有那么多功利,也没有那么多想法。这种“古”学不来,但是如果把心态放平,就不信当今没有“古贤”。

WUWEI 发表于 2010-7-14 22:40

临帖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意识阶段(是个刻意在意的过程),下意识阶段(是技巧纯熟的阶段),潜意识阶段(才可以真正把书法当成一种工具来应用.幻化****的本能.).如果我们一直处在临帖的意识到下意识之间的阶段,那么必然会出现看贴能写,脱贴丢魂的现象.说白点就是用功不够,没有形成习惯.所以要想能达到天然自由的效果,临帖不仅仅要临字法笔法墨法,更重要的是要临字的内容.如果把贴读透读通,了解古人写字时的心理侧重点,那么对于我们临帖的记忆更有帮助,再加上我们的纯熟的笔法字法,应该来讲对背临是有很大帮助的...拙见,请指点.

讲的很好!
我们论书,是针对一切可造之才,向最佳的方向,走最近的路。
但每个人的资质不同,下功夫的时期不同,花费的时间不同,学书的目的不同,出来的效果就不同。因人而异,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劣势有侧重地强化和有可能地加速某个学习过程。
当然会有不少人停留在某个过程,很难进步。
我想提醒一下:背临,对于缺乏创造力的人来说,很是重要;意临,对于创造力强的人来说,过度一下,不要过量,过量容易产生依赖;临帖到高层次会顺内容;临帖不能出帖,就是自己没有独立的对字形的认识,缺乏主见,要学会写自己想象中的字!

WUWEI 发表于 2010-7-14 22:41

崔老师您好,想请您谈谈在楷书临习时,应该选择什么字帖比较好,才能使以后更容易向行书转变,不知柳字可否??

楷书的临习最主要的是要掌握用笔和基本架构。这种楷书的蓝本最好不要选择过于复杂或花哨的用笔和结构的字帖,让初学者一上来就苦于掌握和背诵那些花哨的部分而不知道他们首先应把基本的用笔和最简单的结构掌握到手。
简单的用笔就是一笔下来,在很自然的行笔中令笔毫在完成顿笔的动作时边缘平顺,刚好覆盖住帖上笔画的各个部位,这种覆盖一定要靠一笔写出,切忌勾描,更绝不可以补笔,凡补笔者皆是在书写中错误的掌握了用笔和行笔的技法所产生的笔画缺陷,这种缺陷一旦被补上后,人们就不会在深究它的来由了,将来也会终生保留下去,就像我们看到的很多大家那样,写几笔补一笔,毫不知丑,甚至在教学录影带上也会忍不住去补,遗“臭”万年!
结构上临帖时要把握字形的平正,结构的紧实,并在临写中形成一种笔画排布的概念,尤其是在几笔的连写过程中感受帖中的笔势(每笔的取势)和笔意(几笔连带中的意趣)。人们可以忘记许多临写的细节,但是感受到的笔势和笔意会终生存在于将来的自主书写中。而个人的发挥也是根据笔势来在笔意上表现自己的感受,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字形结构。
唐楷中颜、欧是比较公认的起手帖。柳字因为用笔出自颜字,但过于强调顿挫,这种过分地强调很容易让初学者养成一种习性,而这种习性只有在柳字中才最适合发挥,而柳字的结构环环相扣,势势相积,过于严谨,对于初学者来说只要学到就进了那个漩涡,不能自拔。古人学字,为的是使用,极少有人以摹仿一家为能事,所以纵古自今,竟无一家学柳成功,或者说学柳像柳还有自我的。
颜、欧之间,写欧较容易转右军的行书。通常写颜很容易转颜字的行书。两者区别在初学者来说,主要是方、圆的区别,到了一定程度都可以互练,只不过初学颜者容易练成圆中带方,而初学欧者更容易练成方中带圆罢了。待到更高的段数,方圆之间的比例就全因自我的心中的方圆来表现了。

WUWEI 发表于 2010-7-14 22:43

后生临帖临的可以说形神俱佳,可就是创作中运用不到。
甚急 是临帖还未到背临的阶段? 如何做到创作中运用临帖临到得东西呢?
临的时候只是照临,通常没有自主的单字结构意识,就算背临也是搬的人家结构。
其实,当代临习书法和书写的过程已经不像古人那种初学写字的过程,我们的硬笔也应该有一定的结字经验了,我们可以运用这种经验在仔细琢磨结字之法、结字规律之后,有意识地把字写得规整,进而美观,再而有韵味。
每次临完以后要自己放开写写,找到自己写的单字中比较不满意的,再查字典,直到满意为止,临帖的时候多感受部分单字组合中的结构在连续书写时的笔意,自己书写时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笔意,这是最容易产生效果的部分。
从临的很像到自己书写,会有很大落差,但这段落差正好提高了进步的速度,这段时间内要逐字的琢磨结构,相信你对一个字的结构有一定的把握以后,临帖时的那种感觉很快就会回来,而这时候的形神就都是你自己的了。

WUWEI 发表于 2010-7-14 22:46

1,现在看到的都不是真二王了,如何取法?大家都在走这个路,能走多远?鲁公为何没几人学呢,鲁公的开张,浑厚,正气,强壮等等特点不正与中华复兴相吻合吗?那些写二王书风的作品,里面看不到这种时代气息,是不是失败?
2。前面老师也说过小字要精到,大字重气势。若小字里写写气势,可不可以
3。老师的小字(可能比宋以前的字稍大,但对现在来说还算小字的那种)毫铺得很厉害,这与老师前面讲小字光用锋尖书写不太一致啊。

书法没学到一定的水平时,勾填本,刻本都可以取法。要紧盯着要临的那个字,直到看出什么门道来时,再下笔。门道,就是法!
走这个路没错,只是谁的楷书功力强,谁的收益就更大。谁先放开来写,谁就占取先机。单写二王,根本没有出路。
临写时的逼肖是没有必要的!临写时的理解程度更为重要,一个学过美术的学生,一个有仿照能力的人很容易把字从字形上摹像,但是丢开原型,什么都写不来。临写要向像的地方临,那是检验用笔的正确和对这个字的结字的理解。像不是目的!历史上有几个没写过王,到了最后又有几个还是王的原型?有名的书家一个都没有!
颜一直都被历代社会主流追捧,最主要的是社会需要忠正。应用书法的时代尤其是这样。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变了!要出自己才叫艺术,要与忠正拉开距离才是雅,不斜不歪不是个性。西方的唯个性发挥和短期成功的躁动,在每年几度的“造家”大展的催化下,把不熟的“书法青年”们爆大成一个个形态不同但品质接近的“玉米花”,并堂而皇之地向天下宣称“有史以来最大热的书法潮”来临了!
死临二王,“流行书风”都是时代气息!能不能留在历史上,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小字当然有气势,但与大字的气势不同。大字象大庭广众下讲话,声音要洪亮,高亢,小字象私底下交谈,喊就有失体面了,这时的气势是靠讲话的内容和措辞来表现了。现代人都爱参展,到那里去比叫得分贝,不需要那么多内容和措辞,到头来连句普通的“人话”都讲不明白了!
用笔尖是泛指,是方向,粗细是度。同是宋,蔡的勒和米的刷有多大的粗细差别呀!反差小是静的和谐,鼓荡大是动的平衡。小难得活,大难得雅!

WUWEI 发表于 2010-7-14 22:47

阅读前面的诸多帖子,关于先生的字与字之间的引力,还是头一回听说,很新鲜,感觉这种说法很好。这种引力是否就是指字与字之间的贯气呢,古人也说过如同爷爷携孙儿?或是还抱括单字之间其他大小正侧疏密之对比关系呢?
谈到字和字之间的引力,这是一个完全要凭自己感觉才能感觉到的东西,讲只是会表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果一个人他在写字的时候,还在考虑用笔、结构的时候,他就根本没有剩余的精力去感受字与字的连接和行与行之间的顾盼。
当我们用眼当作笔去沿着古人的整篇的字帖从第一个字扫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个字中笔画的密度是不同的,每个字的取势也是不同的,就像一个人在跑步,他有一个起跑的动作,他还有在遇到障碍时候的规避动作,小小的跳跃障碍的动作,稍稍休息的动作,累了的减速,和来了情绪以后的加速。写字也像这样。
冯摹《兰亭》据说是勾摹本,最接近原作,他的通篇布白就非常微妙,很多错落都跟字形有关,距离的远近似乎能带给人一种应对单字张力的感受,这么小的字又不是那种强烈的对比和夸张的笔触而能被作者的潜意识感受得那么强烈,确实很微妙。《寒食帖》的大小字排列是东坡把应力和自然发挥到极至的一个典范,这个发挥很少有人能做到。《韭花帖》那么大的距离依然不显空旷,那是因为作者有一种高傲和超脱之气罩在那里,每个字都挺胸拔气,所以其势足以震慑四方。董其昌的字衣带擅舞,看似轻盈,却也能笼罩空间。这些擅于占领空间的人通常都有非常强的字形变化能力,而且在感应力上也有很好的潜意识,所以写来得心应手,这是一种和谐,是字中的应力和布白之间呼应的和谐,到了这一步,方可称作计白当黑。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谈谈临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