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远楼
发表于 2010-6-8 10:39
em1em1 em1
首先祝贺“醉翁遗韵——张德林书法展”圆满成功!
张德林先生的书法注重传统,不流时俗,其作品既有雄强奔放之风,也含秀逸典雅之韵,笔力沉雄中带着飘逸的丰姿。
张先生的行草书笔法娴熟,格调高雅,不激不厉,凌空飞动的笔势,精美曼妙的笔意,自然流畅,信手拈来,潇洒自如而却又不失“二王”之法度,筋骨相应,气息纯正,远离浮躁,养眼养性,其作品笔划坚而浑,体势奇而稳,章法变而贯,俊逸之气、雄秀之气扑面而来,真可谓,如赏美人,如沐春风,扎实的功力及性情表现绝非一般夸张结构、乱扭线条之辈可比也。细察之,其用笔提按有度,折转自如,线条厚实而又灵动,线条运动时的丰润感与弹性之美,透射出最强度的审美信息,舒卷如行云流水般畅顺自然的格调,让人领悟到温柔敦厚的含蓄之旨,而线条在环绕连带时所呈现出的顿挫分明、肯定果断的笔势,则又呈现出其书风刚健的一面。其结字错落有致,驾轻就熟;章法安排随缘而化,自然天成,不过分追求形式感,而以纯粹的艺术感染力感动观者。
衷心祝愿张德林先生的书法能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的成就!
求赐签名作品集学习欣赏,谢谢!
----------------------------------------------------------------------------------------------------------------------------------------------
321100 浙江省兰溪市教育局寿建刚 电话13706897290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北兰亭书友会创始会员 [入展中国书协展览12次 ]
为人民服务
发表于 2010-6-8 11:07
em1em1
尹墨白
发表于 2010-6-8 11:19
再来学习!本人虽非滁人,也许是在来安工作和喜爱书法的缘故,对来安的书家尤为关注!再次祝贺“醉翁遗韵——张德林书法展”作品展圆满、成功!祝张老师再创辉煌!为来安、为安徽争光!
孔祥宇
发表于 2010-6-8 11:45
本帖最后由 钟伟 于 2010-2-5 13:34 编辑
作品全部收藏学习了,极具大气象,这在今世书坛是非常难得的。其书法诸体皆善,碑帖兼融,取法多元却又能和谐统一,斯更为一难得也。行草书挥洒如志,大气豪放却不乏细腻委婉处,字形极尽变化之能事,墨法丰富多变,章法独具匠心而又不失自然之旨。小楷信手拈来,清逸古雅。隶书高古苍茫,线条质感极佳。由资料可见张德林老师不仅传统技法精湛,而且个人思维开阔、阅历深厚、爱好广泛、综合修养高,可谓字内、字外皆备。有此成就,亦在情理之中。就我个人而言,感触最深的是:其书法碑帖兼融的气象,线条遒古的质感,以及用笔挥洒的高度熟练自信。这些都是值得我好好学习借鉴的地方。真诚祝愿张老师在书法艺术是能够更好地汲古开新,不断提炼强化个人的艺术语言,走得更深更远!em1
030012 山西太原体育北街7号山西四建集团 孔祥宇
叁十五画
发表于 2010-6-8 12:00
好书法,好作品,大家的风范,不错不错
牛年大吉
发表于 2010-6-8 12:34
本帖最后由 牛年大吉 于 2010-6-8 16:36 编辑
首先祝贺“醉翁遗韵”张德林书法展圆满成功!
张德林先生书法作品,纯以二王笔意出,不拘泥固有的传统模式,以全新的书法语言体现其意趣,有种特殊的感染力,作品在其独有的睿智和智慧的灵性驾驭下,以其夸张的结构和墨色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笔墨恣睢,劲舞的线条中透着狂放,那张扬的线条给人以***与振奋!释放出,心、性、情的本源和书法艺术的本质,一种具有标新立异时代美的艺术理念和一种体现古文化艺术的民族精神!
张德林先生善于融合,将各种风格流派的技法、技巧与自己的审美思想融于一炉,浑然一体,他涉猎广泛取向多元,他能精巧融合得不露痕迹,一任自然,做到化古为我、独见天性,放得开,收得起。追求大视野,大视角,把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一寓于书,并宣泄于毫端!融入到时代的理念和空间里!涌荡着新时代奔腾不羁的艺术情感!
观张德林先生书法有感:
(一)
线条劲舞划时空
墨痕凝炼五色分
不凡气概卓然立
道法古贤自不迷
(二)
大唐气象晋韵藏
明清势张意飞扬
瀚海波澜逐浪起
黑白之间点江山
祝张德林先生在书法艺术之路上,勇攀高峰!再创辉煌!求作品集一册收藏学习!谢谢!
姓名;李晓冬。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西公主大街2821号市疾控中心宣传科。邮编;136100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0-6-8 12:50
em1em1em1祝贺祝贺!!
赏读、学习中。。。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0-6-8 12:50
em1em1em1
张宝
发表于 2010-6-8 14:22
本帖最后由 张宝 于 2010-6-8 14:54 编辑
雄浑而博大,灵动而开张——品读张德林老师书作有感 品读老师的书法最重要的感觉就诸体皆工,行书,草书,隶书。无所不能,无所不精,这可是书法大家的风范!他追求书法韵味和品位,以魏晋风流为主调,兼取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处处可追踪到古代先贤书法美的姿影。他善于将古代范帖、手札中具有这种审美特征的字进行演化和归纳,造出自家新样,使汉字形体脱俗峭拔,更具魅力和张力。在谋篇布局时,他除了注意通篇的完整性外,更重视篇中局部数字的优化组合。除了行书之外,还擅长隶书,元气淋漓,气魄宏大,71楼的 “典制,文章”一联充分体现了他横溢的才华。我比较钟情老师的隶书是在隶书中表现秀劲遵媚的审美情调它集隶书的放达酣畅、石门的肆意信笔集曹全、行书的笔墨淋漓于一身,再加上现代的某些审美趣味和视觉构成,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隶书的表现力,开拓出新的表现形式。观其书作感觉手法和对作品的处理方式独特:一是对于经典笔法的继承和运用。 写大字的通病就是重视结构简化笔法,这似乎也是明清人的问题所在。在这一点上不仅很好地发挥了笔法的细腻,且起承转合非常到位,尤其是大胆运用了块、面,使得线条形质丰富。二是墨色的调节。除了使用宿墨使线条更加具有色彩的变化和渗化效果之外,对于枯笔的使用也非常大胆恣肆,浓墨线与飞白线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三是绞转笔法的使用。老师的草书基本上都是。通过起笔锋毫入纸后的变化,形成锋面,锋面在运行中的速度、力量与最终收笔的动作扭转,使一根线条通过三个基础动作的变化复杂起来,于是线条有了因锋面的变化而形成的多变轨迹。严重学习!真诚希望能获赠张老师的签名作品集!如老师肯割爱希望惠赐:牧云斋!拜谢!
张宝
发表于 2010-6-8 14:45
雄浑而博大,灵动而开张——品读张德林老师书作有感 首先祝贺张老师的网络展成功举行!em5 em10 品读老师的书法最重要的感觉就诸体皆工,行书,草书,隶书。无所不能,无所不精,这可是书法大家的风范!他追求书法韵味和品位,以魏晋风流为主调,兼取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处处可追踪到古代先贤书法美的姿影。他善于将古代范帖、手札中具有这种审美特征的字进行演化和归纳,造出自家新样,使汉字形体脱俗峭拔,更具魅力和张力。em1 在谋篇布局时,他除了注意通篇的完整性外,更重视篇中局部数字的优化组合。除了行书之外,还擅长隶书,元气淋漓,气魄宏大,71楼的 “典制,文章”一联充分体现了他横溢的才华。我比较钟情老师的隶书是在隶书中表现秀劲遵媚的审美情调它集隶书的放达酣畅、石门的肆意信笔集曹全、行书的笔墨淋漓于一身,再加上现代的某些审美趣味和视觉构成,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隶书的表现力,开拓出新的表现形式。2007_J 观其书作感觉手法和对作品的处理方式独特:一是对于经典笔法的继承和运用。 写大字的通病就是重视结构简化笔法,这似乎也是明清人的问题所在。在这一点上不仅很好地发挥了笔法的细腻,且起承转合非常到位,尤其是大胆运用了块、面,使得线条形质丰富。二是墨色的调节。除了使用宿墨使线条更加具有色彩的变化和渗化效果之外,对于枯笔的使用也非常大胆恣肆,浓墨线与飞白线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三是绞转笔法的使用。老师的草书基本上都是。通过起笔锋毫入纸后的变化,形成锋面,锋面在运行中的速度、力量与最终收笔的动作扭转,使一根线条通过三个基础动作的变化复杂起来,于是线条有了因锋面的变化而形成的多变轨迹。2007_J 严重学习!真诚希望能获赠张老师的签名作品集!如老师肯割爱希望惠赐:牧云斋!拜谢!2007_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