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RD 发表于 2009-11-4 09:44

                                          倾听的刀锋颂歌
                                             ----宋歌篆刻作品赏析
         很早就知道宋歌其人,一个极赋艺术天赋而且超脱世俗,潜心研艺的高人。
     我非常欣赏宋歌先生的篆刻,尤其是透达出的那种空灵的气息。
         空灵,是一种极高的艺术境界,当属形约意深、迹简境幽、事外远致那类审美范畴。王维的诗、"八大"的画,王羲之的字,都是守灵的典范与极至。清代词人周济论作词云: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可见,"灵气往来"与"灵魂生命"是空灵境界的本质体现。
     宋歌先生的印作,正是在自觉地、有意识地追求这种美感效应的同时,给观者留下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诚"这方朱文印,可视为这种探索的成功之作。刀法自然,好似率意而为,因而线条既圆厚流畅,又劲健明快,毫无造作之气。特别是章法布局尤其是见匠心独运:"诚"字笔画多,独占绝对空间, "人"笔画少,一代而过。但在宋歌先生的刀下,这方印在"立"与"破"的关系上处理得相当讲究;细看,无一线条导绝对平直的,总是在平中有曲,直中带斜;折角处形方实圆似连非断非断,虚实相接;空间的构成,有的呈方,有的偏长,有的展宽,有的趋圆,或穿插,或揖让,在块面分割中,极尽变化之能。整个印面如围棋的布势,做得皆是活眼,处处贯通,自然"灵气往来"其间。他治此印的初衷与寓意,尽显刀下。
     窥一斑而知金豹。综观宋歌先生的印作,不论朱文还是白文,名章还是闲章,方形印还是随形印,他都在用刀构字、布局立意上煞费苦心,刻意求精东新。他的印,从汉印入,广泛涉猎,磨砺刀法,颇得古典之神韵,他积极吸取借鉴,开启心智,已是执刀如笔,犹似疱丁之娴熟,从而逐步形成了在古朴规整中求上又求活脱,在抒情达意中见含蓄见蕴藉的印风印貌。当然,我从他的"一诚"中,品味到的不仅仅是空灵的艺术美,更在于"大观者,斯人也。"
         能否赠作品或赐题"知风堂"一幅,不胜感激。
         地址:安徽省金寨县财政局   张任东
         邮编:237300

ZRD 发表于 2009-11-4 09:48

                              倾听的刀锋颂歌
                                 ----宋歌篆刻作品赏析
            很早就知道宋歌其人,一个赋有艺术天赋而且超脱世俗,潜心研艺的高人。
         我非常欣赏宋歌先生的篆刻,尤其是透达出的那种空灵的气息。
            空灵,是一种极高的艺术境界,当属形约意深、迹简境幽、事外远致那类审美范畴。王维的诗、"八大"的画,王羲之的字,都是守灵的典范与极至。清代词人周济论作词云: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可见,"灵气往来"与"灵魂生命"是空灵境界的本质体现。
     宋歌先生的印作,正是在自觉地、有意识地追求这种美感效应的同时,给观者留下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诚"这方朱文印,可视为这种探索的成功之作。刀法自然,好似率意而为,因而线条既圆厚流畅,又劲健明快,毫无造作之气。特别是章法布局尤其是见匠心独运:"诚"字笔画多,独占绝对空间, "人"笔画少,一代而过。但在宋歌先生的刀下,这方印在"立"与"破"的关系上处理得相当讲究;细看,无一线条导绝对平直的,总是在平中有曲,直中带斜;折角处形方实圆似连非断非断,虚实相接;空间的构成,有的呈方,有的偏长,有的展宽,有的趋圆,或穿插,或揖让,在块面分割中,极尽变化之能。整个印面如围棋的布势,做得皆是活眼,处处贯通,自然"灵气往来"其间。他治此印的初衷与寓意,尽显刀下。
      窥一斑而知金豹。综观宋歌先生的印作,不论朱文还是白文,名章还是闲章,方形印还是随形印,他都在用刀构字、布局立意上煞费苦心,刻意求精东新。他的学印,从汉印入,广泛涉猎,磨砺刀法,颇得古典之神韵,他积极吸取借鉴,开启心智,已是执刀如笔,犹似疱丁之娴熟,从而逐步形成了在古朴规整中求上又求活脱,在抒情达意中见含蓄见蕴藉的印风印貌。当然,我从他的"一诚"中,品味到的不仅仅是空灵的艺术美,更在于"大观者,斯人也。"
               能否赠作品或赐题"知风堂"一幅,不胜感激。
               地址:安徽省金寨县财政局   张任东
               邮编:237300

林西老怪 发表于 2009-11-4 09:52

网展办的很古雅,但说明中的一个“道不自(然)”大大地倒了胃口,文化人不要犯低级错误。(回这样的贴一定得不到书了em20 )
喜欢宋歌道兄的“道不自器”。

[ 本帖最后由 林西老怪 于 2009-11-4 09:55 编辑 ]

曾庆勇 发表于 2009-11-4 10:36

首先热烈祝贺宋歌先生篆刻作品集出版,我想没有什么事情比看到自己作品集出版发行更令搞艺术的人高兴的事情了。
看了先生的作品,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先生淡泊名利,潜心问艺,勇猛精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具体到篆刻作品,我认为先生的作品还略显浮躁,有些作品时风太重,比较好的是古玺一路,但高古还不够,以楚简书入印的作品则显得流滑俗气,不耐看,“刘世民”印呆板木讷。倒是拍的一些摄影作品还有点味道。祝先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河北省盐山县委宣传部曾庆勇邮编;061300

谢天勇 发表于 2009-11-4 10:50

face13 face13 face13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09-11-4 10:53

弘一风度em13 em13 em13 河南登封市中岳大街146号嵩山风景区管委会452470芮铭

谢天勇 发表于 2009-11-4 10:55

欣赏宋老师印作章法的大气,用刀的大胆。至于其他方面,在下水平有限,不敢妄自评论。绝不为求消失的题跋、作品集说一些当下盛行阿谀奉承的话,如若能开方便之门,想求先生一册来拜读学习!甚感!
云南省广南县第三中学,(663306)   谢天勇

见龙在田 发表于 2009-11-4 11:29

学习

      观宋歌之印作,以古玺印风格为主,又得汉印之大朴之象,刀法不拘泥,留白很巧妙。狂放洒脱中见精微。又旁及书画,融会贯通。实在难得!
求赠作品集学习!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中心小学教导处    赵龙田
250101

[ 本帖最后由 见龙在田 于 2009-11-4 11:31 编辑 ]

黔人布衣 发表于 2009-11-4 11:51

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老师说:书法难,篆刻尤难,方寸之间需气象万千,故一直视为畏途,然心底对篆刻艺术仰慕之心时时有之。近来在朋友的鼓励下,购买了韩天衡先生著作多本,也大胆的弄起刀来,对战国古玺秦汉印爱慕有加。
今得见宋先生战国古玺风格的作品,深知先生入古出新,件件皆得三味,令人观后回味无穷。从昨至今,读之再三,不禁心生妄念,如能得先生惠赐印拓,余将悬挂于陋室壁上以为学习之榜样也。
em1 em1 em1 em1
郑稷 地址: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天龙旅游公司 邮编:561107

风规自远 发表于 2009-11-4 12:11

高人

上个月收到一本《书画印》里面有宋先生的作品,这是第一次见先生之作品,非常喜欢。
希望能送一册细细品之,谢谢em1
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濯古来新 刀笔自润】宋歌篆刻作品网络展>>精品回帖赠题跋印蜕、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