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钱 发表于 2009-11-3 18:17

蕴籍内敛,法在刀外,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好品位

古人论诗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事

。钱钟书先生论诗书之韵引五灯会

元句:水中盐味,墨里胶青,决定

是有,不见其形。“非干病酒,不

是悲秋”即此类也。
如此吹捧非干奖品事em4 em4

百钱 发表于 2009-11-3 18:25

古人论诗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事。钱钟书先生论诗书之韵引五灯会元句:水中盐味,墨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即此类也。
大作蕴籍内敛,无法而法自在,有书卷气,很好em1 em1

耕石驹 发表于 2009-11-3 18:32

真希望有人能说两句真话...

天池景利 发表于 2009-11-3 18:50

建议宋先生养建兰室香会更秀气em1 em1

谢天勇 发表于 2009-11-3 19:12

face13 face13 face13 face13 face13 face13

hnlh425 发表于 2009-11-3 19:30

有感而发

宋歌-一个很容易被人记住的名字,我与其相识,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曾一块鬻印谋生,尽管他当时在艺术上已经非常成熟,但和别的所谓书法家相比较,他从不张扬。我在刻印时遇到困难,他总是鼎力相助,这些都至今难忘。后来,他在琉璃厂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生活状态也有了改善。他在艺术上一直追求完美,诗、书、画、印,音乐、佛教乃至武术等众多的艺术门类均有涉猎,且成就斐然。他在宋庄定居后,专程约我到他的住宅品茗。当我将区有关部门准备办一个驻通书家邀请展的想法透露后,他非常高兴,还向我推荐了其他在艺术上有造诣的朋友。他研究佛教,以慈悲为怀,带的学生也颇有长进。在今年的第三届北京国际双年展中,他的一位弟子的篆刻作品入展,这应该归功于他的指教。有感而发,权当祝贺。通州书协老黄

心远楼 发表于 2009-11-3 19:59

观宋歌篆刻作品网络展                                                    一
                     释道兼修人淡定, 潜心艺事赞宋歌。                     甘于寂寞心如水, 独特风格见睿哲。                                                二
                     奇崛苍茫融野趣, 古玺钟鼎铸一炉。
                     朱白百样惹人爱, 意境深藏俗气除。


---------------------------------------------------------------------------------------------------------------------------------------------------------------------
                                                321100      浙江省兰溪市教育局   寿建刚    电话 13706897290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兰溪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 本帖最后由 心远楼 于 2009-11-4 14:26 编辑 ]

武建召 发表于 2009-11-3 20:23

先生之书之印,线条沉稳多变,碑帖结合的路子确实给了作者极大的发展空间,而先生能把碑的刚度和贴的灵性恰妙地结合,这点与作者数年的刻苦钻研和严谨的学风是分不开的,先生汲古而又不囿于古,能很好的把自己的艺术情趣和审美理想溶入到作品中从而形成自己的面貌和风格,这种风格又能被人接受和认可,这点是相当不易的,
先生的印,章法和刀法都表现出不俗的魅力,我个人非常的喜欢,我想这与先生广泛涉猎和对生活质量及艺术层面高标准的自我要求是紧密相连的,从篆刻线条上可看出先生下的工夫,然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先生此时之境界乃艺术路上的一个阶段,相信先生之作会随着年轮的转变而日渐的趋于更加成熟,我也期待先生能出更多的力作来饷读者------,话不多言,以上谨代表个人观点,有不周之处还请斧正!
如若能开方便之门,想求先生一册来拜读学习!甚感!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罗金桥2号省雁南监狱狱侦科  武建召  邮编:421008

[ 本帖最后由 武建召 于 2009-11-3 20:29 编辑 ]

ljk墨客 发表于 2009-11-3 20:27

em1 em1 em1 腹有诗书气自华
浙江省岱山县天都花苑14幢302室李君珂

摩羯座下柔坚堂 发表于 2009-11-3 21:13

宋先生精熟于法,精能于技,技道双修,虚心入境。先生笔下风秀,古朴中仍带秀气;运刀光洁中仍有锋芒,似曲而直,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张扬。章如诗,披露冲淡平和的心态,磊落旷达的胸襟。“天道忌盈人贯知足”,“所欲不求大得欢常有余”,自是纵情山水,师法自然的表现,那些幽雅静谧,使人忘却尘世的烦忧,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冷冰坚硬的外表下的绵绵情致,却大可温暖人心!
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濯古来新 刀笔自润】宋歌篆刻作品网络展>>精品回帖赠题跋印蜕、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