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博 发表于 2009-5-17 08:59

为艺之道,志必欲高而脚必欲低,两者不可任失其一。志欲高者,不恋恋于人世荣华,不汲汲于浮名微利,而常存乎远大,不为物引,不为境移,超然万物之表。脚欲低者,量才情之所堪,得自处之善道,尽性安分,循实而行。如此真积力久,必可大成.得识先生是从我的一个同学那见到您的作品,非常佩服。今天又听见你的消息
,着实让我激动。太好了,我去北京时想去拜访您。谢谢您谈了这些,非常有用,谢谢。深刻学习。

476000    河南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06级绘画专业   王文博收    电话:15837049633
又来学习了    时刻关注。

王文博 发表于 2009-5-17 09:01

为艺之道,志必欲高而脚必欲低,两者不可任失其一。志欲高者,不恋恋于人世荣华,不汲汲于浮名微利,而常存乎远大,不为物引,不为境移,超然万物之表。脚欲低者,量才情之所堪,得自处之善道,尽性安分,循实而行。如此真积力久,必可大成.得识先生是从我的一个同学那见到您的作品,非常佩服。今天又听见你的消息
,着实让我激动。太好了,我去北京时想去拜访您。谢谢您谈了这些,非常有用,谢谢。深刻学习。

476000    河南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06级绘画专业   王文博收    电话:15837049633
又来学习   时刻关注。

阳夏人也 发表于 2009-5-17 09:11

谦虚博学,书法风格鲜明,气势磅礴,点画刚劲有力!
求一本学习
河南太康朱口一中杨军民
461400face13 face13 face13 face13 face13 face13 face13 face13 face13 face13 face13 face13 face13 face13

川东凌云 发表于 2009-5-17 23:05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宝象斋主 发表于 2009-5-18 00:16

   李洪智先生可谓中国书法专业学术中坚力量。多年来从事书法学、汉字形体学的研教。       纵观当今中国书坛呈现出这样一种奇怪的文化艺术现象:当下书法的种种流行和书风都体现出了书法创作的非文人化、非经典化倾向,而这一奇怪的倾向恰恰是由文人发动的,文人自古以来大都是主导书法艺术倾向的主流,有些文人不仅书法写得好,在书法思潮的研究上也是相当精彩,甚至其在书法研究方面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其书法作品本身,从而掩盖了其书法作品更为精彩的一面。
       现代对研究书法,必须先对研究人身份认同进行确认和研究,书法家是否具有深厚的书法书写功底或厚重的书写语言,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或要著述理论上的东西,必须先有实践,也就是说理论要联系实,这样搞出来的理论或研究,才不会脱离实际,才能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诠释事物的过去、现在与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更能信服于众,否则好不容易搞成的理论,到头来成为“空中楼阁”,华而不实,令人望尘莫及,操作性、可行性都不强,这种理论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也不能作为研究者的成就来概定,只能算是研究者的自我感觉良好罢了!殊不知是伤精费神、劳命伤财!
但书家身份在理论和实际中的转换和变迁是导致书法思潮和书法运动的直接因素。书家本身的主导或主观地位决定书法的审美和研究的发展趋向,李洪智先生在书法实际和书法研究方面的转化、融合这方面做的非常到位,李先生在复杂文化语境中有独特的表现,表现出一个文人或一个书法研究者的对书法的审美和认知水平,先生同时在书法书写能力、书写技巧、表现素材、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抓住书法艺术的精髓,在书法中深入挖掘、探索求一、理论和实际融会贯通,强强联合,对书法理论的教研做到独到的深入理解和研悟,实现书法理论内在和外在的大众化、社会化,从而弘扬了我国优良的传统书法艺术。


         求书一本学习!谢谢!!!em1

   云南省昆明市江岸小区碧江路14号谭洪俊邮编:650231

[ 本帖最后由 宝象斋主 于 2009-5-18 00:21 编辑 ]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09-5-18 08:29

2007_J 2007_J 2007_J 再来赏读

醉荷 发表于 2009-5-18 11:44

书法家一定是有学问的,但有学问未必能成书法家。换言之,有学问是成为书法家的必要条件
论述很哲学,也很有道理。em1

嫣然一笑 发表于 2009-5-18 17:27

face13 face13 face13

王玮ww 发表于 2009-5-18 21:45

是真名士自风流。李老师的字耐看,学习的榜样。em1 em1 em1 face13 face13 face13

王玮ww 发表于 2009-5-18 21:46

em1 em1 em1 face13 face13 face13 face13
王玮,河南省荥阳市商业街8号院3号楼5单元5楼堂馆所 邮编450100
电话;13663856766    邮箱wangwei197208@126.com
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问答书坛】对话李洪智(读帖获赠名单已出,#166楼李洪智先生回复!新增20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