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如是如是

贵阳市的99条小街(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9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践宇 于 2008-3-18 23:32 发表
em1 em1 老子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苏轼云: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是以物极必反,极见其非,如人.如事,如书.

大商人必无奸商气

大英雄必有流氓气

大奸雄必有豪杰气

大文人必无酸腐气

其 ...

em5 em5 em5 宇兄是不是夸我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9 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如是如是 的帖子

老弟真是好笑死了,想着你说还多一条尾巴,再想象那情形,简直要笑死。
你选的照片真是有趣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如是如是 于 2008-3-18 14:28 发表

em4 下辈子我一定生一大堆孩子,通通叫“指月”、“子月”、“子曰”、“子悦”、“子乐”、“子岳”、“子跃”、“子玥”……

据说你下辈子会有个后宫,估计有那么多孩子是没有问题的。em22 em22 em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践宇 的帖子

em13 em13 践宇兄多来坐,也盼望读到兄的大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9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邓女士 于 2008-3-19 05:34 发表
老弟真是好笑死了,想着你说还多一条尾巴,再想象那情形,简直要笑死。
你选的照片真是有趣极了。

em13 能逗沙龙的兄弟姐妹们开心,特别是还没点烽火姐姐就笑了,我的功德就算圆满了。
但是啊,姐姐,我真觉得人有尾巴的,您就信达尔文那小子的,以为今天的我们真把尾巴进化掉啦,蒙谁啊!我们的尾巴还在的,就长在心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8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横巷
如是如是



    写完南横街,我就想,会不会有一条北横街和它相呼应呢?几经打听,终于确认在省人才市场附近,我便在清明假日的最后一天,来到了北横街。
    今年清明节的准确时间,是4月4日北京时间17时46分,是自1897年以来最早的一年。更值得记住的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把清明节作为法定节假日。
    我从毓秀路贵阳市城管局对面的入口进去,时间是上午,阳光很热情。一开始有两米多宽,但很少见到机动车,有几棵电杆矗在路上,像喝醉酒的人,故意找茬愣怔在那儿。走了100多米,就是中北办事处。再往左走,路窄了起来,也不再笔直,还有坡度。经过一个垃圾房,斜斜地往上走,路就开始往左拐。边走边想,这哪儿是街呢,分明就是小巷么,抬头看门牌,竟然就是“北横巷52号”。走到北横片区警务室包了回来,路更瘦,但变得很直。
    忽然就看到了一个正在拆迁中的四合院。
    我在牌楼前徘徊,里面有一个花白的头朝外探望,时隐时现,一个妇女从下面走上来,经过我身边,径直走了进去。他们站在里面说话。我想等妇女出来了再进去。我看着牌楼,上面的雕花已经残损,一点也看不出当年的荣耀。十多分钟过去了,仍不见她出来,听着他们没完没了的声音,我便走了进去,静静地听他们交谈。他们谈的是房子。原来女人在对面有一套私房,500元一月租给了房屋中介公司,中介装修了一番,1000元转租了出去。中介公司和女人签了7年的合同,刚过去了2年。女人现在有点后悔,但又不敢毁约,听说这一片在拆迁,便来打探详情。花白头发的老人说,你们那幢楼至少还要等5年。
    这个四合院住了16户人家,牌楼的横枋上隐隐约约看得出“北××1××”的字样,而老人却告诉我,原来是叫北横巷,但现在直的这一段叫白果巷,十年前就改了。并且强调说,贵阳只有北横巷,没有北横街。整个四合院曲曲折折,路上铺有石板,也有后来添加的混凝土。砖木房的墙已开始腐朽,用手指轻轻一触,砖缝里的黄泥便扑簌簌地往下掉,更细的灰尘像黄烟一样往天上飘。墙角有青苔,间有杂草,顽强地绿着。从掀开的门窗和屋顶望进去,每一间屋子都很逼仄。但有一个不大的院坝,老人说,每到傍晚特别是夏天,大家在这儿乘凉,摆龙门阵,很舒心很惬意。现在有13户已经迁走,还剩下3家等着安置。
    老人是70年代住到这儿的。他指着我的身后,惋惜地说,你早点来就好了!这间屋子原来住了一位90多岁的老婆婆,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就住在这里。可惜两个月前已经搬走了。
    这儿原来有一座庙,有几棵大树。后来庙被毁了,树也被雷劈了。庙拆了后,一夜之间冒出了五个疯子。都是些年轻人,无缘无故就发了疯。
    北横巷通合群路,但我没从那儿走。我原路回到垃圾房,路在那儿像树枝一样分了杈,我走到一条羊肠子一样的岔路上,又有杈,我选了一个方向走了10多米,碰到一个人,我问他能不能出去,他有点不耐烦地说“出不去!”我赶紧回头,也没兴致再走另外的岔道,干脆朝中北办事处的方向返回。在路上,一个长发的少女举着手机,一边发信息,一边急急地走。
    走到中北办事处,我不想从城管局的方向出去。便朝左拐,走了几米又左拐,上几步梯子再右转,就到了宽阔笔挺的中华北路。在路口,我看见一家小店,叫“小懒猫”懒人用品专卖店。看着店名我笑了一下,决定进去看看。走到门口,响起了“欢迎光临”的电子门铃,我又一笑,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懒呢还是殷勤。大多是些日常用品,真买这些东西的,肯定不会是懒人。要真是我这种懒人,干脆就不买了。有两个增湿器,面部做成猫的样子,耳朵却像兔子一样在头顶高高竖起,两股水蒸汽从耳朵直冲出来。我还看见一个装可乐的金属桶,样子是放大的易拉罐,小纸片上用钢笔注明车载家用两便。我不禁想,买一个送给我那超喜欢喝可乐的儿子,他肯定乐开了花。然而,在共产主义到来之前,连吃饭都还不敢掉以轻心的今天,我又上哪儿去给他弄可乐呢?我想象中的共产主义,就包括这样的家庭设施:每家安一根管子,一扭龙头,可乐就像自来水一样哗哗地淌,只要不浪费,想喝多少就接多少,绝对管够管饱,并且不要钱也不安流量表,不像自来水那样每个月还要交费。



[ 本帖最后由 如是如是 于 2008-5-30 14: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沙巷


                                                                                                                    如是如是

    戊戌变法的风云人物康有为和贵州的关联,我只知道他有一个贵州籍的书法弟子,那就是肖娴老人,(甲秀楼毗邻的翠微园,专门辟有肖老的书法作品陈列馆。)其他的便一无所知。
    暮春某日,一位搞书法的朋友对我说,贵阳电影院后面有一条小巷,十多年前他在那里租房住过,里面有一幢老宅,门楼上有康有为题的牌匾。一个阴郁的黄昏,我们一起从万东花鸟市场出发,上文昌南路,经护国路,转到中山东路,去寻访老宅和康氏遗留在时光里的墨香。

    在中山东路上,我们边走边朝左边探头探脑,有几幢高楼正在修建,过道上很乱,我们没敢造次,索性转向富水南路,从那儿的入口处进去。朋友说,他以前进出都走这里。是啊,我们走惯的路,我们买惯东西的商店,我们思考问题的惯用方式……都会成为我们的第一选择。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如此巨大,只不过我们意识不到。
    真是一条小巷,并且是只能步行的小巷。看门牌,知道叫“白沙巷”。一进去,左边是几间参差不齐的小门面,有美发店,有烟酒店,还有卖凉粉凉面的小吃店。朋友说,这儿曾是盛极一时的小吃一条街,烤肉,芸豆炖猪脚,糕粑稀饭,太师面,鸡肉饼,一品大包,荷叶糍粑……应有尽有,由于消防、安全和卫生等原因,2003年被取谛了。右边是“富水路小学”,紧挨着是一间公厕,绿油油的藤蔓从小学的墙里爬出来。接着左手有一岔路,有“贵阳市教育局招待所”的指路牌,还有一个书法培训的广告牌,朋友说是一个从湖南来的人在里面办的班。我们没有走左边,而是朝前直走,有很陡的坡,左首是砖墙围着的火柴盒般的住宅楼,右首是一溜石头的基础,低矮的红砖房,斑驳的青色墙皮,门楼里面是一个大杂院,几个白发的老人坐在那儿闲聊,我们没敢惊扰。匆匆收回目光朝前走,大约六十米后,左拐,看到古旧的建筑伸出的屋檐和瓦顶。但却没了路。朋友说记得以前是有路的。有三个中年人从后面走上来,“哪的还有路!”我们只好调头,再朝右手走,看门牌,居然是“白沙东巷”,看来这条巷子还挺复杂。二十米后又左拐,竟然就走到了别人的厨房,炒菜的香味直往蠢蠢欲动的胃里钻。与老宅就一墙之隔,可是没有路通向那儿。心里不禁黯然,想起从前的大家闺秀,被禁锢在高门大院的深闺里,心里的花开了,对未来的日子生出无边的向往,但只能把焦躁、忧伤甚至几分冰凉一针针一线线刺进女红里。
    我们不得不返回,走上书法培训的那条路。走几步就到了贵阳市教育局招待所,再看门牌,竟然是“白沙南巷”!这白沙巷真是四通八达,居然几个方向都有岔道。曲里拐弯,路向右一折,是缓缓的坡,路笔直了起来。右手也是石墙,那些安静的石头,比先前看见的大得多,不规则而又和谐地囫囵在那儿,点缀着湿漉漉的苔藓。不到一分钟,一幢气派的老宅赫然映入眼帘。宅子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4524平方米,有前后院,为穿斗式木结构硬山顶,两山和后檐为砖砌空斗墙。前檐为木装修,屋面盖小青瓦。这就是康有为题写门额的“刘统之先生祠”,门牌号是“白沙巷2号”, 现为贵阳“六·一”幼儿园。孩子们早已回家。宅子像枯坐的老僧,一任时光零落。门锁着,透过门缝,可以看到宽大的天井里,不少儿们
专用的游戏器具古雅的窗棂间挂着孩子们的食谱。天快黑了,我们没有过多逗留,朝前走,走了不到一百米,竟然就是护国路。
    刘统之,贵州兴义人,是贵州最早的军阀之一。今天,军阀早已烟消云散,而在尘封的岁月里,他的辉煌影响甚至改变了多少人的生命走向?只要去触动和翻阅,历史的细节该是怎样地惊心动魄!刘统之一生,曾活跃在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文化、社会事业(交通、赈济)等诸多领域,但他最大的功绩,还是创办了兴义笔山书院,使边陲一隅的兴义走出了一批杰出人物,除了曾主政贵州十余年的他的儿子刘显世、侄子刘显潜外,还有王伯群、王文华、何应钦等***军政要人,以及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的黄俊、肖君盛、魏万祥、卢传奇(亚强)、贺发荣、汤可澄、朱德成、罗会廉、陈大川、蒋重等一大批将军和烈士。

    刘显世早年曾参加镇压广西会党起义,并一度自任贵州都督、督军兼省长,后因军阀派系之争隐退,于1927年病逝。而同年的3月21日,康有为病逝于青岛。刘氏弟兄有留日的,皆师从梁启超,刘显世常以此为荣。19203月,62岁的康有为是在什么机缘下题写了“刘统之先生祠”这块匾额的,现在已无从查考,只能猜想,刘显世应该是因了梁任公这层关系才获此墨宝的吧。当然,原迹归属何方,已经无从知晓了。

    “刘统之先生祠”六个大字,是典型的康氏碑体行书,逆笔藏锋,迟送涩进,沉雄大气,转折处提笔暗过,圆浑苍厚,饶有汉人古意。康氏书法,得力于《石门铭》等北魏碑书,以政治家的气格出之,因而气势开张,大气磅礴,波澜丛生。而胸中万卷又弥补了碑体书法的粗野和鄙陋,淋漓地传达和反映了书家的才情、阅历、学养以及生命的体悟,故而独步书坛光照千秋。落款小字又有颜味。上款为“庚申三月”,下款为“南海康有为书”。
    这幢老宅始建于民国5年(1916年),系贵州省财政厅厅长张协私宅,后由刘显世购得改做家祠。1998年9月12日,老宅被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05.30.改定

[ 本帖最后由 如是如是 于 2008-5-30 16: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0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站路


                                               如是如是

    东站路全长500,宽24。是连接嘉润路和富源路的一条东西向的带子。这儿有贵州省最大的铁路运输物资集散地———1958年建站的贵阳东站。因为是货运站,所以每天进出的货车特别多。
    我第一次走在这条路上是1995年秋天,那时还是泥石路。路面沆沆洼洼的,一到雨天就有热闹瞧。霪雨菲菲,走在人行道上,稍不留神就被过往的车辆溅一身泥水,溅到裤子上算客气的,一不小心就是一头一脸,运气特别好的话还会溅到嘴里,那分钟若买彩票也不知会不会中500万?1998年,贵阳市为市民办的十件实事中,有一件是富源路的拓宽改造工程,东站路也包含其中。也许是拖得太久,迫在眉睫,也许是资金有保障,改造工程还算快,1999315便竣工并交付使用。
    因为紧靠东站,在这儿候货的各型货车特别多。这些货车的主人,很多来自黔西、毕节、织金、大方等地。这从汽车牌照上也很容易看出来。他们离乡背井来到这儿,最先是拉板车,天天拉,月月磨,用汗水、心血、青春,一步一个汗淋淋的脚印,慢慢把板车换成了货车。很多是一家两辆甚至三辆或更多,老公驾一辆,老婆驶一辆,实在忙不过来还要请人开。这样一来就有点供大于求,车太多了,经常停下来候着,并且候的时间越来越长。车主们便邀约打扑克混时间。一打牌就会有输赢,也有人就这样把车打给了别人。我就认识一个这样的车主,赫章人,姓熊。我们认识的时候,他开的是一辆长安牌的微型车。整天为青云路书市的老板们提货、发货。因为是提发很多家的货,每天很忙碌。后来他把车换成了五十铃的双排座。每天提发货的家数就更多。一开始他很兴奋,半年过去他就有点烦了,但又舍不得丢下这做上路的生意。因为烦归烦,毕竟能挣钱。并且比以前挣得多。便索性请了一个人帮他干。最初他带一下请的人,顺便也监督监督。三个月后他就不再跟车了,只管一天放心大胆的打麻将。那时还很少看到自动的麻将机,都是玩手搓麻将。我们一般玩五角一块的混时间,他动辄就是五块十块的,打小了,按他的话说是“难得砌牌”。后来流行打川麻将,低于五十一炮的他看都不看。就在去年,听说他的车卖给了帮他开的那个人。卖车的钱也不知去向,他现在成天拉一板车啤酒到处窜。有人喊他“熊哥”,他会说“雄不起啰!”本来是脾气很温和的一个人,现在谁要在他面前提麻将,他马上和你翻脸。
    面目一新的东站路投入使用之初,每天都有上百辆大小货车在这里侯货,原本双向四车道的路面,超过宽度一半的路面和一边的人行道被候货的车辆占据成停车场。而这里,每天有数千辆()车出入,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出行和安全。市民们怨声载道:这条路成了停车场,等于没修。这条路还发生过多起交通事故,死过人。尽管进行过多次清理,但收效甚微。经《贵州日报》等媒体披露后,终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1031日,围绕东站地区设立的富源南路、富源北路和嘉润路三个收费站撤除后,112日上午,贵阳市交警二大队对东站路违规占道停车场进行了彻底取缔,将东站路停放的货车暂迁至富源中路规范停放,即从18中分校至商储公司门口,靠右顺向停放。
        2008115日的《贵州商报》报道,贵阳市将用5年时间,耗资15亿元打造城东“快车道” ,修建东站路延伸路段,规划路线总长为8898.459米。拟建道路位于龙洞堡片区西南部,起点接朝阳洞路延伸段富源路立交,终点在土地关处与拟建的贵都高速秦棋全互通立交相接。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I级城市快速路,将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
    龙洞堡片区位于贵阳市东面,是贵阳市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节点,更是贵阳通往广西、湖南的必经之地,素有贵阳市东大门之称。建设东站路延伸段,将把贵阳市路网中东部片区的二环与三环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分流中心区密集车流,缓解老城区道路交通压力。
                                                                                                                        2008.06.10改定

[ 本帖最后由 如是如是 于 2008-6-11 11: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们提点意见吧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