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8307|回复: 32

地域书风展论坛发言纪要(特别推荐梅墨生先生发言,值得一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9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地域书风展论坛发言纪要

  2007北京国际书法学术论坛

   主持人(刘正成):“2007北京国际书法学术论坛”现在开始,我们今天是分三节,第一节由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韩国著名书法理论家金炳基先生主持,第二节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先生主持,第三节由著名文化学者李廷华先生主持。下面由金先生主持第一节。




[ 本帖最后由 因帅惊动党 于 2007-5-19 11:3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炳基:大家好,我是韩国的金炳基。我们马上进入正题,第一位要发言的是福建的陈秀卿女士,请她发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秀卿: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下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书法论坛。我利用五一假期整理的这篇文章,也由专家给我做了补充,非常感谢。时间关系,我就向在座的朋友、老师介绍一下闽南书风。
   闽南当时非常的荒芜,自从宋代的程朱之学以后,书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朱熹是理学的带头人,还有清代黄慎,直到现代,最引人注目的是弘一法师了,弘一法师之后,在福建也有不少书法家问世,在闽南,确实是人才辈出的。
   我们今天看闽南书风,应该是从宋代到现在,闽南书风到底是什么呢?闽南书风是在华夏文化的基础上,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人的审美情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的艺术家。中原书风是比较大气磅礴,闽南书风清新淡雅。
   整个厦门的书法有一个现象,书法活动不只是展览,很重要是学习、提高,我们每一次的活动过后,都有一本论文集子,至今为止,我觉得厦门书法界发展还是比较好的。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炳基:下面是于明诠先生发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明诠: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好。我简单地谈一点感受。
   我觉得近年来书法界有很大的变化,它应该比任何过去时代变迁所引起的变化都更大,起码我们从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来。一个是书家的身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历史上,一个书法家跟文人、官僚、社会名流、贵族是统一的,现在的情况有了变化。书法家变成了一个专业性的,以写字为特征的一部分人。
   第二是作品独立的审美价值实现的确立。过去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那些作品,我们不能把作品和作品背后人的身份、地位、品德、影响隔离开来,今天我们看作品的时候,是很难看到作品背后的真的人的。
   第三,作品的生成过程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像展览会、展厅这样的场所出现在咱们国家最多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书法作品完成以后,跟社会交流,跟今天这样到展厅里交流,性质上是根本不一样的。
   第四,学院式的教育把书法教育越来越科学化了,这些变化,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变迁给书法带来的变化都不能相比的。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按照历代书论来品评当代的创作。第二,对重新审视选择成了首要的问题。第三,如果看不懂今天的书法创作,就不可能真正看懂古代的书法创作。
   今天我们说的地域书风总体上是走向弱化,过去南北之间的界限,一个书法家对当地的影响,或者是古代的书法对本地的影响都开始削弱,现在说地域书风的话,像我们刚才说的这几个方面也越来越弱化,在弱化的同时,其实我们还应该看到,同时也在进行着重组,我觉得这种重组和整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方面是民间色彩异常活跃,应该说近百年来只有到了近十年间,在中国大陆上民间书法团体才出现了比较良好的发展态势。民间书法的组成主要是参与者的书法相近,比如说五岳书会跟济南的莫名书社,尽管都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参与,但是两个团体的创作理念是不一样,所以他们的作品就是两类风格。第二类就是现在的院校教学观念不同,也会造成新的地域书风现象。比如说中央美院对北京周围地区、或者说对北部书法风气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样中国美院对杭州和江南地区书风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原因。
   所以今天看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传统地域上的书风在弱化,另外也会出现一种重新组合、重新整合的新的地域书风的格局。
   我没有做准备,就谈这点感想,请大家指教,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炳基:下面请林经文先生发言。
   林先生代表:我是代表林先生,我在这里简要陈述一下林先生的论文《陇上书风的思考》。
   甘肃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从东汉至西晋,甘肃就诞生了“草圣”张芝,书法大家梁鹄、索靖等等。此后,甘肃籍的书家、难以尽数。
   下面我们先看看甘肃的刻石书法。
   刻于东汉的,有成县天井山的摩崖《西狭颂》,北魏以来的很多刻石名作,甘肃境内石刻大致如此,甘肃的墨迹书法名作灿若星辰,特别是简牍、写经书法成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最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20世纪的陇上书风有两大特点:一个是注重书法的文化性、艺术性,努力探求地域特点;第二是全国各地的著名书法家来到甘肃讲学,使陇上书风大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甘肃的书法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20多年,自1990年正式成立甘肃书法家协会后,一大批中青年书法家在老一辈的传帮带的引导下,已渐次成名,并站稳了脚跟。2000年以后新的书协改组,使中青年真正成为陇上书法的中坚力量,这次陇上书风精选的中青年作者,包括个别老一辈书法家,正是陇上书法发展成长的见证者。当代网络和通讯媒体的发展也为他们出成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甘肃有着十分丰富而厚重的人文历史资源和书法资源,更有着数以千计的书法实践者,群众基础雄厚,如我们守住热土,放眼全国,以及汉字文化圈的诸国,从而创造出属于甘肃自己的陇上书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炳基:最后请刘正成先生发言。
`
   刘正成:我们这次展览中央电视台也陆续报道了,问我,他们是山东、福建、甘肃的作者吗?我说是,他们既是这三地的作者,同时也是国家的书法精英。他们在国际书法界怎么样呢?我就回答说,他们既是甘肃、福建、山东的书法精英,同时也是国家的书法精英,也是国际的书法精英。
   我们今天各位作者提供的作品,一共有六千件作品,有三个地域,这些作者确实是中国书法界的精英,而且有韩国、新加坡、法国的书法家都来到中国,我认为书法要参与国际的书法交流,参与国际书法艺术的引进,我们的展示既是在中国展示,同时也是国际书坛的展示。
   第二个问题,艺术策划学术化,我们这次是三轮选拔,第一轮是各地的作者自己选拔,你们的书法水平,你们的人际关系,你们推出什么样的人。第二轮是评委选择,我们采取异地方式,经过两轮投票。最后一轮,我们的国外专家,他们的看法是什么,还有媒体专家,还有拍卖公司的市场专家,这样的结果就更受关注。我认为这个展览的过程,从展览的组织到作品的评选,实现了艺术活动操作的学术化。
   第三个问题是社团运作民间化。我们想把行政权力本位向学术本位、学术活动过渡,让学术活动、学术的权利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文艺社团的民间化活动,我们中央正在号召我们以民间的方式进行文化外交,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我想社团运作民间化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我们这次活动也允许成败,也允许成功,可以批评,书法专家和媒体专家,都可以毫无禁忌的对这个活动进行批评,这样的话,书法才能取得进步。谢谢。
`
   主持人:下面请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先生主持第二节的发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岳川:谢谢各位,这次会我认为是中国书法界很重要的一次会议,记得在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哲学家黑格尔在上课的时候,他认为他掌握了宇宙规律,但是就有一位年轻哲学家叔本华与黑格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门对门的开课,结果是,叔本华门庭爆满。叔本华是二十世纪的一代新风缔造者。
   我们叫地域书风展,我们的眼光落到齐鲁、闽南、陇上,我们说书法是美术、艺术、法规,但是书法在国际化的今天,它代表中国的身份,代表中国的立场,代表中国的指纹,代表中国的文化细胞,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因此在我看来,在国际化中间,从军事中国、政治中国,今天我们要讲文化中国,甚至我们要讲书法中国,它的意义正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在我看来,今天对内而言,书法不仅是技巧,包含了人性,包含了体验,包含了感觉,包含了哲学,更包含了文化,对外而言,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亚的,也是南亚的,也是欧洲的,也是人类的,在21世纪我们国际书法家协会做这样的事情,作为人类审美的一部分,我们也有可能会失败,也有可能像叔本华一样门可罗雀。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岳川:下面请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研究员、国际书协常务理事张以国先生发言
   张以国:我觉得这个展览对我来说非常振奋,我出国有18年了,我每次回来都觉得自己差得比较远。我比别人落后的时候,我也要有信心跟别人学,我也愿意介绍他们的书法。
   我这里讲一个简单的问题,书法确实是文化,没有文化成不了大器,这是很综合的艺术。我在国外做演讲,写书评的时候,有时介绍一些故事性的东西,可是美国人也提出,如果这些艺术家,我们都把他们的名字盖住,不知道他们的背景,你能不能判断优劣,我觉得完全可以。
我举个例子,在国外收藏中国书法最好的都是美国人,而且他们看不懂文字,为什么西方人能看懂中国书法,我一直在想,怎么来描述这些东西,用语言,把中国的艺术写出来,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看得懂。
王岳川:请韩国的著名书法家金炳基教授发言。
   金炳基:我带了论文过来,我的题目是《当代韩中书风相异原因及现象的考察》。韩国的书法要写韩文,就像足球,是英国的,但是全世界都在玩足球,要看谁玩得最好。无论是韩国的书法、日本的书法、中国的书法,将来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互相努力、互相合作,把中国书法发展起来,介绍到西方去,我们中国、韩国,都要学西方文化,为什么西方人不学书法呢!我们要把书法文化介绍到西方去。我们先要了解中国的书法和韩国的书法有什么样的差别,有什么样的个性,互相交流、互相观摩,创造出来艺术品,然后介绍到西方去。
   因为时间的关系,各位可以看一下我的文章。我说一下结论。
   当代韩中书风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归咎于两国对汉字理解程度的不同。中国书法家对汉字结构的理解宽广,所以字形变化比较自由。而韩国的书法家对汉字的造字原理理解不太深,所以结构的变化不丰富,很多时候显得僵硬。但是韩国一流的书法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不输于中国的书法家。
   第二,对书法“法”的理解,中国的书法家是运动的,比较灵活,韩国书法不太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岳川:下面请梅墨生先生发言。

梅墨生:谢谢国际书法家协会给我这样的机会向大家学习交流。说几点自己的感受。
   第一,近20我年来的书法热,已经给我们的中国社会带来了许多丰富的文化景观,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但是与此同时关于中国书法的文化身份以及它的学术价值定位和争论,也是从来没有停止,我一直在想,假如把我的思绪,甚至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我想我们书法的文化身份不需要确认。但是,从文革结束以后,为什么在近二三十年来,我们的书法要进行文化身份的确认,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耐人思考的问题。
   在2000年以来,在21世纪以来,我们面对着全球化的风潮,面对着国际化的风潮,我们还要再一次提出对于书法国际文化身份的确认问题,我觉得,这就涉及到一个民族的深层的文化心理的问题,对于自己民族艺术文化传统认知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不夸大地说,在这个时候确认文化身份,我觉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悲哀。当然这种文化确认也是一件好事。
   第二,书法需要不需要国际化?国际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走向世界,我注意到20年来的中国书法、中国书坛,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当然主要是民间的方式在进行着书法现代性的探索,这种书法现代性的探索有意无意之间走向了一个国际化的思路。他们的思维方式,或者说价值遵循给我的感受是,要以欧美的文化价值心理,以欧美美术思潮的风气为最大的参照价值或借鉴,那么我想,这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书法自身价值的认同问题,到底传统的中国书法在现在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这是颇为值得深思的。比如说书法主义、现代水墨、书法思潮的流派主张,给我感觉是中国传统的书法非改不可,它是非要革命不可了,但是我们真的想一想,问题真的是这样吗?就像前不久有人提出来中医要取消,我想这个问题都是在同一个层面上的问题。
   我个人不这么想,我个人认为,我们中国书法家的传统性、古典性又包含着极大的开放性,有着极大的艺术可能性,也有着广泛的文化阐释的可能性,但是我们为什么要以这样的外来文化心理为最大的参照价值或唯一的标准,这一点我实在觉得不能理解,我也作为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爱好者不太认同。
   第三,与今天的展览有关,在全球化、信息化、传媒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的书法到底还有什么样的原创性,还有什么样的个人性,这是我特别关注的问题。我在展厅里很认真地参观了一下,给我的感觉是,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没有区域性,我认为区域心的文化展览和流行书风的文化展览,在本质上,在艺术表现的风格上没有根本的区别,这是我个人的认识。但是另一面,我又想,人文地理的差异,会不会造成在书法这门艺术门类,在它的表现过程当中的一些微妙的东西,我想肯定是存在的,这也有待于一些研究区域书风的专家和学者作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和讨论,而不是一个笼统的推断。我粗略地看,我觉得当代的中国书法都在一个趋同性的大的风潮之中,我认为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这个趋同性是什么呢?就是急功近利的行为,人们都急于出名,如果你想用你的艺术,为这个时代的文化,为这个民族的文化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我想在这个时代,如果我们去欧洲,我们每一个艺术学者,每一个艺术理论家要为中国的文化做事的人,肯定不会认同,我们应该怎么样把书法包装好之后,把自己推销给世界,推销给社会,推销给整个的艺坛。我就想,艺术在今天,到底是个人行为,还是人类的普遍文化诉求,还是什么?还是一种社会文化消费?
   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只有精神的深度,只有思想的穿透力,只有文化的修为,才能为社会奉献真正好的作品。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