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3217|回复: 2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7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中国书协新改组后党组副书记:萧 风书法作品欣赏!
[UploadFile=imageshow_1131377586.jpg]
简介:萧风(陈洪武),又名风。1962年12月29日生于江苏淮安。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本科书法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院特约研究员、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副会长,就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书法作品先后入选全国首届兰亭奖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五、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艺术展、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展,并在各类书法比赛中多次获奖。作品为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中国美术馆、中南海等收藏。发表《苏东坡与李太白仙诗卷》等书学论文数十篇。著有《大漠西风歌》书法集、《张猛龙解析》字帖、《乾涸的雨季》、《冷风亭》诗集、《中国书法巡礼》专题片剧本。  
1962年12月29日  生于江苏淮安。  
1969年  始习书法和绘画。初从欧阳询楷书和张猛龙碑入手,偶临《芥子园》山水。  
1971年  仰慕淮安书法名人姚志贵先生的书艺,与同学结伴拜访。将其行书双钩油墨影印,置于床头,朝夕观摹。  
1972年  擅作擘窠大字。所书条幅、楹联一时遍及乡里。  
1976年  楷书作品获溪河中学书法比赛一等奖。  
1980年  师从萧劳先生。在临习褚遂良、虞世南楷书和汉隶的同时,研攻古典诗词,并有诗作发表。萧劳先生生前曾赠诗:“君诚多才艺,前贤畏後生”。  
1983年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美术评论家张蔷先生引荐,拜沈鹏先生为师,学习书法和诗词,从此得到先生的长期教诲。其间重点临习米芾、苏轼、杨凝式行书。  
1984年  考入西安政治学院。在西安求学期间,得刘自椟先生指导,始习散氏盘、石鼓等大篆,同时重点对《西狭颂》、《张迁碑》、《石门颂》等汉碑进行深入研习。  
1986年  首次举办个人书法展,尝试现代诗的书法表现形式。两幅楷书条轴为陕西省美术馆收藏。  
1987年  书法作品入选全军书法作品展。同年,在京举办四人书画展。其间,侧重研临《石门铭》、《张猛龙》、《二爨》、《郑文公》等魏碑。  
1988年  书法作品由团中央青年访日代表团赠送日本,并被日本收藏陈列。  
1990年  调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开始临习黄宾虹山水。书法作品为常德诗墙刻石。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1991年  调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其间,深受林散之、谢冰派、启功、欧阳中石、沈鹏先生的书学思想影响,对二王和怀素作了系统的研究。在文化部艺术局工作期间,参与组织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全国美术双年展、中国山水画展、纪念徐悲鸿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活动等。  
1992年  书法作品获日本书法艺术金奖,入选中日书法名家邀请展、亚洲书法交流大展。作品为屈原碑林刻石,隶书条轴为江南书画院收藏。加入中华诗词学会。  
1993年  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文化系统书法篆刻作品展并获奖。行书楹联为中南海收藏。当选中国翰墨文化促进会理事。  
1994年  书法作品获中央国家机关书法篆刻作品大展一等奖、第一届海内外青少年书法大奖赛银奖,入选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大展、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书画大展、新加坡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并为新加坡狮城书协收藏。作品为曹州碑林刻石。发表《燃烧的诗梦》、《夏加尔的生命》等书法美术评论文章。传记编入《中国文艺家传集》。  
1995年  考入首都师范大学本科书法专业,得欧阳中石先生亲炙。在先生的指导下,对书法的形式、技法和气韵作更为深入的探索。其间,与同学进行自觉的书法批评,并系统地临摹魏碑及民间墓志。入选全国首届自作诗书法展。行草中堂为中央书画院收藏。当选中国林散之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1996年  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中国当代名家书法精品展、中日书潮名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并为江苏省美术馆收藏;自作诗行书中堂为中南海收藏,作品为镇江碑林刻石。出版《大漠西风歌》书法集、《中国书法巡礼》专题片剧本。入编《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当选中韩书法家协会理事。  
1997年  书法作品入选世界华人书画作品展并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韩国国际书法交流展并为韩国收藏。其间,重点研习王铎行草书。被日本《书道》杂志列为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并作专题介绍。  
1998年  书法作品入选联合国教科文中国书法大展并为联合国收藏。入选首届著名作家、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展,海峡两岸名人名家书法展。出版《爱涸的雨季》诗集。发表《苏东坡与李太白仙诗卷》、《米芾书法审美理想》书法论文等。作品为太白碑林、葛仙山碑林、三清山碑林刻石。  
1999年  书法作品获中央国家机关书法篆刻展一等奖,入选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全国文化系统名人名家书法展,参加中央国家机关书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十人书法展。作品为北大荒碑林刻石。出版《张猛龙解析》字帖。  
2000年  书法作品入选全国兰亭杯书法大展并获奖。入编《中国名家书画精品集》。当选第四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  
2001年  书法作品入选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北京、东京、京都书画交流展,北京十月书法展。得张荣庆先生指导,参与北京地区一批实力派中青年书画家民间交流活动,开展学术批评,并对现代书法形式进行思辨和吸收。行书作品为山东大学收藏。  
2002年  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全国书法名家作品展、北京十月书法展。  
2003年  书法作品入选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篆刻作品展、北京十月书法展。参加历代碑帖精萃展活动,行书楹联为国家图书馆收藏。作品为微山湖碑林刻石。担任国家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文物局、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别组织的献给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书法作品捐赠活动。出版《冷风景》诗集。  
2004年  师从冯其庸先生。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首届大字书法作品展、中日名家自作诗书法交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精品展,行书诗轴入选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并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参加华宝雅集二十二人书法展,自作诗行草屏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UploadFile=imageshow_113137744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协新改组后党组副书记:萧 风书法作品欣赏!

[UploadFile=imageshow_1131377536.jpg]

沈鹏·卷前寄语

    沈鹏·卷前寄语
作者:沈鹏
萧风君:
  收到你的诗词集《冷风景》,还有书法打样稿《心象》。月前去澳门,今日抛得奉確。
  我去澳门,是第四次了。澳门正在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这对于大多数说起澳门便想到“博彩”的人来说,可能有点意外。但癗要稍加考察,小岛上确有丰厚的文化历史,那是由于东西方文明的冲撞、交融的结果,形成了包容与多元的局面。外国殖民者政治上、军事上的入侵,与文化的冲撞、交融不都等同。文化繁荣需要包容与多元,这样的理解你以为如何?
  你的《冷风景》,收的全是旧体诗词,乍看书题却有点不知所以。你写的多数诗词也用了新诗或类似歌曲的题目。同样,书法集《心象》划分为“如歌的行板”、“有意味的再现”、“燃烧的梦境”三个部分,可能意在把《心象》当作一首交响曲,由几个乐章组成。从书法风格看,三个“乐章”之间的区分不很明显,但是读者可以揣测到你的构想,体味到你追求传统美的主题动机,并围绕这主题动机所展开的一些变奏和重复。
  诗言志,贵在写真情。在这个根本点上,新诗与旧诗是一致的。再说新旧诗的区分,也有相对的一面。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是明白如话吗?这首诗的题目,在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为“夜思”,在《千家诗》则是“静夜思”,我以为?者要好得多。“静夜思”三字(尤其那个“静”字),每个字都有很重的分量,好的题目就是这样,它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概括”,而且是诗的扩充,是作品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耐人寻思。有的诗题很长,如杜甫,多则数十字,像极短的散文。还有以“无题”著名的李商隐,那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缠绵悱恻而难以言说的境界。“无题”,不是没有题目,恰是最好的题目,它留给读者更为悠远广阔的时空。就这一点说,作诗从诗句到题目都需要苦炼,需要创造性。
  你我,还有书法界的许多朋友,都热衷于诗书结合。写自己的诗,可以避免专写古人现成文字,就书法的表情达意来说更多一个层面。明年是近代大诗人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他是广东梅州人,得时代风气之先,我从澳门报纸上看到有人撰文纪念。他著名的“我手写吾口”的主张对喜欢写诗的书法家也很有教益。他还说要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这又是实践“我手写吾口”的必然的要求了。
  写“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与旧体诗词格律之间存在矛盾,对此你感到困惑,这正好证明你在深入实践着。格律是否“镣铐”,看从什麽意义上说,掌握格律又能熟练运用,“镣铐”便不再束缚思想。但新思想的发挥、新事物的融入,都与现代的格律相龃龉,也会与数千年形成的诗词的审美习惯相抵触。这就向当代人提出了创造性的要求。一般说来,我认为宁肯平易而不故作深奥,虽化用古人或别人的语言却不代替自己的创造。你书写的四条屏六首七律,其中有“苦寒每与书相伴,衰病聊将睡为乡”,“笑我空斋无长物,读人佳句见高情”,都有真意。“花未随风落,犹言恋故香”,移情不落俗套。还有像“月下庭前,一朵香凝蝴蝶结”,情思丝丝入扣。顺便说一句,我在写作中体会:诗有佳句不易,但整篇佳构要难得多。不知你以为然否?
  
  对于书法家来说,诗书结合还应当体现在书法本体中的“诗意”。海德格尔说过:“一切艺术品都具有诗的特点。”好的书法必定是有诗意的,不靠“写”诗就算。我欣赏陆游的草书,像他的诗一样老辣;欣赏杜牧的行书《张好好诗》,像诗一样倜傥多情。这既因为他们写了自作诗,也因为他们的书法中透露了浓厚的诗人气质,诗、书从不同的方向实现相互融合。从你的作品中看出,你在沿着这条途径探索。
 
  前年我写了长卷《古诗十九首》,有友人问:为什麽一卷之中楷、行、草俱备,间杂着写?我竟然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思索一下,说:“大概像一首交响乐或协奏曲,追求着起伏变化吧!”再想,怀素用狂草写的《自叙帖》,甚至赵佶书写的内容本身毫无诗意的《千字文》,没有用多种书体,不也像一首交响乐或协奏曲吗?我把自书《古诗十九首》比交响乐或协奏曲,是事?的“认识”,而创作过程中却凭潜意识支配。从怀素、赵佶的事例看,书法为达到音乐与诗的效果,途径也是多样的。真的很难想象,《千字文》能在赵佶笔下写出如此长诗般的效果!反之,如若书法作品写自己的诗而缺乏诗意,不又是美中不足了吗?
  至于如果诗作本身缺少诗意,也会留下遗憾。对于书法家来说,我以为与其硬要求“写诗”,不如说“提高综合素质”更有意义,当然其中可以包括写诗。这方面的问题,我你,还有书界许多朋友,一样都在继续探索之中。
  读你的《冷风景》,我没有忽略那附载的“联语残墨”,我欣赏你的“几番甘苦须尝尽,一世襟怀且放开”;“乘年少快莳些好花,让邻人俊赏;于老?当避开大道,鲸来者前奔。”这?面一副对联的下联,对我便是一个现实的存在了。你做了多年人事工作,我大半辈子做编辑工作,我们都乐于为人作嫁衣,不以为苦,而以为乐。看来,作嫁衣的执著,无损于诗人的情怀。甘作嫁衣者,多一份对人的关爱。
  拉杂写来,祝与时俱进!
  二OO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文章来源:心象·萧风书法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协新改组后党组副书记:萧 风书法作品欣赏!

作品名称:《如歌的行板--自作诗镜心》  
  
译文--江边十里满晴沙 雨脚云头即我家 一叶桐飞寒有信 孤舟人语日初斜 尝将冷眼观尘世 独把秋毫写素花立意从来心自苦 莫惊图画是生涯

[UploadFile=imageshow_113137774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协新改组后党组副书记:萧 风书法作品欣赏!


作品名称:《如歌的行板--自作诗斗方》  
  
译文--幽禽无处不鸣春 锦绣江村梦里身 鹭去鹭来香稻地 莺歌莺舞野湖滨 一方破砚平生友 三簏残书淡泊人 莫笑倾家馀画癖 微风习习养吾真  溪水桥边陋巷家 阶前小草喜抽芽 梅含晴雪香初动 竹映明窗影自斜 铁砚一心同寂寞 春风万里共生涯 笑将怀抱与君说 不恋荣华恋物华   此日公馀万里行 莲花翘首又逢迎 光明顶上寻旧友 松谷林中结新盟 北岭苍崖云耿耿 南峰幽窦水滢滢 性情癗合春山意 耻向人间索利名


[UploadFile=imageshow_113137777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协新改组后党组副书记:萧 风书法作品欣赏!

作品名称:《如歌的行板--自作诗扇面》  
  
译文--东海千山晴 未言采落英 斜欹石上月 散緑听松鸣  秋声入书窗 唤我上池塘 花未随风落 犹言恋故香

[UploadFile=imageshow_11313778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协新改组后党组副书记:萧 风书法作品欣赏!

作品名称:《如歌的行板--自作诗中堂》  
  
译文--西游上三峡 风恶辈江沙 素壁龙蛇走 野堂燕雀哗 一春诗有债 万里客无家 抚水茫茫意 萧然卧吹笳  萧风书草
[UploadFile=imageshow_113137783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协新改组后党组副书记:萧 风书法作品欣赏!

作品名称:《如歌的行板--自作诗稿》  
  
译文--寒星三五夜萧萧 雨 酒徒终寂寥 玄鬓十年换枯草 悲歌仍唱念奴娇  相识旧曾在海门 谁将明月分两轮 五更梦断欹孤枕 无奈他乡潦倒人  我生不问日峥嵘 耽砚嗜书寂寞中 堪笑一枝如椽笔 狂来奋扫惊天公  当年十六逐他乡 漂泊如今鬓始苍 淡淡春愁一夜雨悠悠世路几羊肠  萧风二十(年)前之作 癸未大暑书忆前迹  
[UploadFile=imageshow_113137785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协新改组后党组副书记:萧 风书法作品欣赏!

作品名称:《如歌的行板--自作诗镜心》  
  
译文--此日山村静晚芳 雨馀昏黑得幽藏 丹枫叶老秋成绛 古帖年深纸渐黄 灯暗小窗愁入梦 风含半篆室生香 怅然题咏君知否 不独离乡亦自伤  黑色线条里的无限遐思  萧风书

[UploadFile=imageshow_113137788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协新改组后党组副书记:萧 风书法作品欣赏!

以上大家放开手脚品评,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协新改组后党组副书记:萧 风书法作品欣赏!

  心象

    作者:萧风
  无言诠释的风景
  带着
  微笑与孤独
  同流动的色彩一样
  那一滴夕雨
  在混沌了的
  乾涸中
  鼓翼飞翔
  当大地  吐出丝丝新芽
  向往如我
  寻着追逐太阳的脚步
  跋涉
  把我打倒的
  不是别人  是我  自己
  同点画
  组成
  有意韵的符号
  不发出  声音
  只在感觉  一种格调
  或是
  一根
  线条
  妙不同寻的鸟迹
  架够梦
  移步  换景
  在荒原里
  在星星的花朵间
  在狂野的风中
  一对鸟儿
  衔着云丝
  落满雪花的发稍上
  筑巢
  七只小鸟
  伸出头
  快乐的  鸣叫
  (文章来源:心象·萧风书法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