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3296|回复: 17

南通博物苑走过百年——苑藏书画作品首次展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南通博物苑一百年纪念大会
[UploadFile=lig0509477_1127716826.jpg]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纪念大会9月24日下午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江苏省委书记**出席庆典。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江苏省省长梁保华在纪念大会上讲话。
  100年前,清末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张謇为“开启民智”、“西学中用”,创办了南通博物苑,这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开启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先河。一百年来,南通博物苑的保护、利用和发展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成为近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以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省级博物馆为骨干,地方、行业及民办博物馆全面发展,区域分布日趋合理的博物馆体系,全国博物馆已超过2300个。
  **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向大会发来的贺信。贺信说,博物馆是了解民族历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振奋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南通博物苑继往开来,加快发展,再创佳绩。希望广大文博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发展我国文博事业,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把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其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为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孙家正在讲话中回顾了一百年来中国博物馆所走过的风雨兼程的发展道路。他说,今天我们纪念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就是要大力继承和发扬张謇等前辈先贤敬业献身、敢为人先、科学探索、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就是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伟大精神,用创造性的实践成果大幅度提升全国博物馆的工作水平,增强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为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而努力奋斗,为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贡献更大的力量。我们要认真汲取历史经验,顺应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充分认识博物馆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责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孙家正指出,以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为使命的博物馆,是人类文化记忆与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是地域代表性文化的汇聚,在传承文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博物馆注定要在人类的文化交流与先进文化的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新时期的博物馆工作一定要牢牢坚持“二为”方针和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把博物馆事业发展成为政府支持为主、群众广泛参与、社会贡献率高的事业。博物馆的建设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扶持与管理并重,加强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着眼于完善和发挥功能,提高服务质量。要有利于保护好祖国珍贵文化遗产,通过展示与普及,充分实现社会教育功能,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激发爱国热忱的力量源泉。
  梁保华在讲话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南通博物苑成立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博物馆事业是一个国家、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举办这次纪念活动,回顾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百年历程,展望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繁荣博物馆事业,扩大博物馆工作国际交流,更好地发挥文博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必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江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荟萃的地方,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博物馆建设,努力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目前,全省拥有各类博物馆180多座、馆藏文物80多万件,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2600多处。文博事业的不断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梁保华说,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文博事业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加快发展博物馆事业,切实加强文物保护,是传承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措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这次纪念活动为契机,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入实施《文物保护法》,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建设,切实做好文物征集、保护、研究工作,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博事业发展,为建设文化大省、实现“两个率先”,为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主持纪念大会。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亚历山德拉·库敏斯,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张文彬,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也分别在纪念大会上致辞。
  出席纪念大会的还有: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全国政协常委张绪武,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林乃基,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周可仁,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林玉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国际博物馆协会秘书长约翰·泽尔夫,以及国际文化组织的代表,国内外知名博物馆馆长和博物馆界有关专家学者。
 楼主| 发表于 2005-9-2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通博物苑走过百年——苑藏书画作品首次展示

9月26日,为庆祝建馆100周年,南通博物苑苑藏书画精品展出,并且免费参观。悟然于这天上午前去参观,并在与场馆管理人员的周旋下拍了这些作品,现帖出来,与大伙分享。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还有很多精品未能拍到,甚为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6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通博物苑走过百年——苑藏书画作品首次展示

董其昌行草条幅:
[UploadFile=B6ADC6E4B2FDCCF5_112771749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6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通博物苑走过百年——苑藏书画作品首次展示

黄道周草书:
[UploadFile=BBC6B5C0D6DCB2DD_112771757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6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通博物苑走过百年——苑藏书画作品首次展示

注:均为大图,请点击放大欣赏。另转载请注明“出自书艺公社”,谢谢!
陈继儒行书:
[UploadFile=B3C2BCCCC8E5CCF5_112771773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6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通博物苑走过百年——苑藏书画作品首次展示

郑板桥:
[UploadFile=D6A3B0E5C7C5BAC3_112771784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6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通博物苑走过百年——苑藏书画作品首次展示

王文治行书:
[UploadFile=CDF5CEC4D6CED0D0_112771835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6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通博物苑走过百年——苑藏书画作品首次展示

吴昌硕篆书对联:
[UploadFile=CEE2B2FDCBB6D7AD_1127718472.jpg]
局部欣赏:[UploadFile=CEE2B2FDCBB6BED6_1127718517.jpg][UploadFile=CEE2B2FDCBB6BED6_112771855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6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通博物苑走过百年——苑藏书画作品首次展示

非常精美的扇面:
[UploadFile=D0A1BFACC9C8C3E6_112771867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通博物苑走过百年——苑藏书画作品首次展示

再来一幅,作者我忘了,呵呵!
[UploadFile=D0D0B2DDB6B7B7BD_112771878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