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用户名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帖子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八届国展大奖得主】顾建全篆刻书法作品网络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7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顾老师的作品古气袭人,真愧为当今印坛名将,甚佩甚佩!
不久的将来又是陈巨来第二兮!
顿首顿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8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甚佩甚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8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8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朱文也必须表现书法的笔意,如果你的线条是反复刮削,不断修描而成的,还谈什么笔意?所以技术层面必须首先解决,我以为最重要的技术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书法的角度对自己的入印文字有娴熟精湛地把握,能够完美处理结字?穴小章法?雪和印面布局?穴大章法?雪,二是用刀的精确到位,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取得新的进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朱文到这个地步,再进步不太容易,因为自身的可塑性本身就差,如同楷书一样,在进步就不是表面的,外型的, 我想应该是更深层次的内在的,表现为涵养的提高,印外功的修炼
不知道说的对否,恳请大家给点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2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5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时间,中国五千年沉淀下来的问题不可能在五十年的时间内解决。细朱文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欲速则不达。只要印人有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努力,假以时日,细朱文会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王福厂、陈巨来只能说是细朱文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并非是永远无法超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9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铃还须系铃人。圆朱文印之“古意不足”与“篆法单一”之病既为字法所致,亦当于字法处寻其良药。甲骨文、钟鼎文、古陶文、古玺文字、六国古文之类(可统谓之“大篆”,相对于小篆而言)高远简朴,古意盎然,以其入圆朱文印,则可增古意于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工整印与写意印都是审美范畴不可或缺的,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正好像中国画里的写意与工笔.但是,既然是审美,除了客观标准之外,还是可以有喜恶之别的.但是要尽量避免过多地将个人喜好凌驾于审美的客观标准之上.
个人审美的高低,其中对不同风格的创作的包容度和理解深度,是衡量的一个标准.也可以说,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是随着其包容度和理解深度提高而提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4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高论,请继续畅言!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