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281|回复: 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5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中国钢笔书法》新任主编姚建杭就职致词


《中国钢笔书法》第六期卷首语——姚建杭《广蓄博收谋发展》


        时光如梭,感慨良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就在《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担任编辑部主任,与众位编辑同仁一起甘作人梯、默默工作,埋首于编辑策划工作整整十年。后来因工作需要,调到西泠印社从事艺术类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但仍然关注着《中国钢笔书法》的发展,关注着中国硬笔书法的前进步伐。
        中国硬笔书法崛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作为“中”字号文化艺术核心刊物和硬笔书法刊物的“大哥大”,曾经一度拥有40万的发行量和数以千万计的读者群。但进入新千年后,由于电脑的迅速推广应用,毛笔书法的势头威猛,使得中国硬笔书坛的这本权威杂志承载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近几年艺术市场的越来越庞大和艺术专业性的愈发增强,《中国钢笔书法》面临着如何跟上形势需要,拓宽办刊思路,进一步谋求发展的问题,有人甚至还发出“《中国钢笔书法》无路可走了”的哀叹声……
        答案是否定的。专业人士都知道,中国是先有了硬笔才有软笔的。不说过去,即使在当代中国,硬笔仍然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的使用者已经突破10亿人。从近代书画大家的林散之、沙孟海、王遽常到当代书坛名家张海、王冬龄、曹宝麟等等,莫不是对硬笔书法情有独衷,大批优秀书法家也无不刚柔相济、软硬兼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都将硬笔字的教学摆进了课程——只有傻瓜才会相信硬笔书法没有了前景!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才决定从西泠印社的繁忙工作中抽出身来,带着办刊理念和专业团队,重新踏入离开已经整整十一年的《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在滕菁社长、王正良总编的全力支持下,新的办刊理念迅速形成——艺术与休闲交融,知识与趣味并济,走软硬兼营、刚柔互济,钢笔、毛笔、篆刻等多元并进,共谋和谐发展的路子,引领中国硬笔书坛的新走向。
        《中国钢笔书法》将极力突出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致力于当代书坛顶尖人物的采访、对话、交流,推介当代真正有水平的优秀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了解他们的软、硬笔创作状态和生活状态,尽可能让广大书法爱好者与高手们面对面;联合各大专业艺术院校,从教学、专业等多角度进行探索性研究,并积极推进大中小学硬笔书法专业教学的普及工作和培训工作。
        《中国钢笔书法》将广蓄博收,与人为善,从开放中学会选择,从宽容中把握尺度,营造书法评论与批评的宽松氛围,真正创设一个言论自由、百家争鸣的平台。衷心希望经常能够看到有意义的学术上的善意的争鸣,希望不再看到不利于中国硬笔书坛发展的无谓的狭隘的内耗。
        《中国钢笔书法》将进一步拓宽办刊思路,与中国印学博物馆、西泠印社书画苑、三希堂书画研究院等单位精诚合作,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搞好展览等工作,让广大读者欣赏到更多藏品、精品,并增加彩页版面,提高印刷精度,真正让广大读者开卷有益、赏心悦目。
        近期拟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名家寄语(论坛)、墨名齐妙(名家专访)、刚柔相济(介绍中青年名家)、硬赛精英(推介各类硬笔书法大赛优胜者)、名家手扎、硬书鉴秀(重点介绍硬坛新秀)、古帖欣赏、古帖新临、篆刻欣赏(与中国印学博物馆合作)、命题竞书、命题竞临、每期一品、理论园地(发表大中小学校及书法理论工作者的专业论文)、墨海微澜、佳作选登、各地书风(刊登各地书画印方面的信息)、近墨者(非书法专业的各界名流园地)、名胜翰墨、淘宝天地(推出名家作品优惠展购活动)、院校书法、实验园地、作品大家评、书坛逸事、飞鸿传书等。
        与此同时,还将加大力度办好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书画教育》,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汉字书写水平和绘画创造能力,为推进素质教育尽心尽力。
        本期是《中国钢笔书法》的一个交接点,考虑到期刊的连续性和新理念融入的时间性,因而对原有模式未作较大调整,但其改革端倪读者诸君已可在本期中感觉到。我真诚而热切地期盼着来自四面八方、社会各界的关注,真诚而热切地希望广大书法爱好者来电来函来“伊妹儿”提出您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在写这篇卷首语时,手机铃声频频响起,不断有朋友从千里之遥打电话给我鼓励和鞭策。虽然倍感外部的重压与危机,倍感自己肩头担子的沉重,但我坚信,有了千百万书法爱好者的支持和呵护,《中国钢笔书法》的步履一定会更加稳健,中国硬笔书坛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2006年5月18日于西泠印社
发表于 2006-6-1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喊口号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5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期以前的稿费和样书还给吗?

第6期以前的稿费和样书还给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