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47|回复: 1

初临《平复帖》 初临《平复帖》 初临《平复帖》(安徽·张杰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秋夜,是如此的静谧,又是那么的清凉,人也很消闲……总想寻点事来做,余走近书架看见一本《平复帖》,展而观之,顿时眼前浮现出西晋那位文坛巨匠,大书法家,军事家陆机,他披坚执锐,征战沙场的情景。
       陆机虽然事务繁忙,却始终惦记着一位久病未愈的友人,在一个深晚,他用秃笔蘸墨,抒发痛楚之情,从此一副普通的信札却成了书法极品,被誉为“神乎其技,冠绝古今”。 历史上不少书法名作都是偶然写就,可谓佳作天成。《平复帖》风格质朴率真,笔画盘丝屈铁,结字自然天趣,雄浑苍茫,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余尤爱此贴久矣,认为它与存世的所有名帖媲美,有过之而无不及,既有楼兰残纸遗韵,又具钟鼎高古之气息,点画精美绝伦。正如杨守敬在《平帖记》中评价曰: “系秃颖劲毫所书,无一笔姿媚气,亦无一笔粗犷气,所以为高。”;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曾经说过: “十年遍校流沙简,《平复》无惭署墨皇。”余非常赞同。
       在临写的过程中,我感觉用孙过庭《书谱》里的这段话用来形容《平复帖》非常恰当,“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有“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的气势,更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壮美。
      《平复帖》距今已有1700余年,在中国书法史第一个传承有序的真实法帖。此贴入过宋内府,也曾被民间收藏家家藏,又入清代皇族流传,最终被张伯驹先生重金购得,后捐入故宫博物院。此贴属于牙色麻纸本墨迹,共九行、八十四字,手卷尺寸为23.7×20.6cm,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初临《平复帖》,感觉既亲切又陌生,前后临了五遍,虽然未得其精髓,却从中获益匪浅,余遂将以下几点心得分享予诸君。
字法
       临《平复帖》首先要过文字关,由于《平复帖》具有章草的率性、简省、快捷等特点,因此,给临写者平添了一些辨识难度。
       余按照释文通临第一遍,通过《书法字典》,对“庆、恐、难、使、唯、吾、能、尽、躯、体、称、所、寇,乱、问、悉”等字的校正。寻找与之相近的章草来替代,力求“字准形似”。《平复帖》脱胎于汉隶与汉简,字的体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扁平”的隶书变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书写时还要注意字的形态特征。
笔法
        按照原贴,我通临第二遍,初看此贴,觉得它“蓬头垢面”,草草了了,笔法粗俗,其实不然,却是“璞玉浑金”也。若把它放大数倍,这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的文字,其容”让人惊叹不已。
      《平复帖》的笔法丰富多彩令人叹为观止,衄笔、挫笔、顿笔、驻笔、折笔、翻笔、断笔,笔笔中锋;其中不乏“屋漏痕”、“折叉股;时而蚕头燕尾,时而藏头护尾,方笔与圆笔兼及。字字翩翩,字势多变,错落有致,活泼可爱。
      人们常说“篆隶不分家”,其实各种书体从来都没有分家,只是我们没有把它们联系起来考察而已。例如《平复帖》开篇“彦,先,羸,平,病,不,以,为”等字里集中体现了篆书的高超水平,而“平,病,初,之,不,为”的点最为精美,都是“逆锋起笔”,充分表现了“蚕头燕尾”精妙笔法。
章法
       在临写第三遍时,主要解决章法问题。
《平复帖》章法取纵势,“纵有行,横无列”,行距比较大、字距比较小,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疏密变化,然而字的大小有变化,寓小矛盾于平静之中。全文共九行,每行三字到十二字不等,上端齐整,下端参差,有一种森林茂密之感,营造了一种浑厚苍茫辽阔的氛围;用大字突出重点,以小字来映带衬托,如“羸、难、病、观、体、荣、寇、乱,杨、际”等字,从而制造空间感,整体看来比较匀称,浑然天成。
墨法
       在临写第四遍时,我开始在墨上下功夫,《平复帖》之前的章草,多数是碑刻,难以见到墨法变化。而《平复帖》则是书法史上传世作品中最早的墨迹本,是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全文蘸墨次数非常有限,曾经有人考证,初步统计,书者可能只蘸了五,六次墨,可见《平复帖》的一、二、四、六、七行用墨都比较浓,其他几行都是淡墨。其中“彦、先、羸、平、病、观、自、躯、体、夏、荣、寇、乱”等字用浓墨,其余数字皆淡墨。
       由此可见古人用墨“”知黑守白,惜墨如金”,凡此种种都是说明墨的重要性。书写高手都擅长用墨,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是墨色丰富,枯润自然,浓淡相宜,虚实交替。
气息
       我在临写第五遍之后发现,虽然在字法,笔法,章法,墨法上都下了一番功夫,结果仍然缺乏原贴上的气息,于是,找来一支秃笔,闭目冥想,感受陆机当年用秃笔在麻纸上书写时的那种状态,以及《平复帖》用笔墨运用灵活自如,笔画粗细变化多端,富于节奏感和韵律感。
       何谓“气息”,气息就是一个人的“精、气、神”,书法作品亦然。有了即“神”韵,书法作品自然就有生命力。书法是人们精神意识上的东西,属于心灵的产物,“书为心画”“字如其人”,上乘之作其笔墨线条,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作者的情感与心迹,彰显出书者的美学价值观及时代风貌。
       综上所述,关于“字法,笔法,墨法,章法”这些东西都是“字内功夫”,皆为“雕虫小技”;真正能让书作成为艺术作品的主要因素还是“字外功夫”,即人的情感因素。
       夜已很深,秃笔在宣纸上发出沙沙的摩擦声格外动听,秋夜“杀”纸,别样感受,好似秋风吹过枫林,又如一支驼队在戈壁大漠上行走,我仿佛成了陆机,手握秃笔,笔下的“千军万马”正在奔赴战场…此时此刻,余感慨良多,先平复一下心情再说吧。
       几番临帖几多感悟,临帖只需一颗敬畏之心,就能与古圣先贤对话,何愁不得学书真谛。《平复帖》中的书法元素很多,信息量非常大,期待“晚生后学”之潜心研究,惟其如此,才能揭开其中的“密码” ,才能读懂这副千年不朽之作。
(参考文献主要来源百度百科及《书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23-9-17 1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