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942|回复: 0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 —— 李立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c2ae9ed6cb1181313bdddcbcde679326.jpg
      

2018年1月13日下午,由董玮、李林、衣雪峰、贺进四位书法教育工作者发起,尚艺书院主办的“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在尚艺书院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梁文斌主持,出席论坛的二十余位高校青年书法教师、高研班导师结合自己长期从事书法教学的经验,针对议题——《书法"美术化"和"文化化"各自的利弊》进行了激烈的研讨,纷纷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和主张,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现将嘉宾们的发言纪要逐一刊布,希望能对广大书法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本期嘉宾 —— 李立山


fa75bb87dda063e236388ed802680a3a.gif



8f8fd8baba1c6d0b296e7462812a5616.jpg
李立山   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美术学博士,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客座教师。




fa75bb87dda063e236388ed802680a3a.gif

现场发言纪要



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需要。传统文化和美德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文化和美德的传统一直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筷子吃饭,我们基本不会探究如何拿筷子的问题;亦如生活在内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老少都能歌善舞;又比如我们的祖辈文人基本都能吟诗善书……传统中所包含的方方面面,毫无区别地加在每个出生在这个传统中的人身上。审美的传统也是如此,起码在我们小时候,我们接触艺术作品的时候,多半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这种原生环境对每个人的艺术感知和艺术表达还是有重要影响的。例如我们小时候读书看报的汉字全是印刷仿宋体,无形中成为我们认识汉字的审美基因,这种基因是单向生成的传统。面对这个问题,教育部针对各个学段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入教科书。如让传统的戏曲、国画、书法,甚至包括中医药等进入中小学教学,还包括传统体育,如武术、太极等等。以此拓展我们的校园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沃土、更好的氛围。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有一个观点,大致说,历史总是一种“效果历史”。什么是“效果历史”呢?简单来说,“效果历史”是指历史或者传统并不仅仅是过去了的东西,传统是活的,变动中的,一直在更新,延续下来就成了历史。那些对我们理解审美产生最大效果的东西,就是我们传统文化和美德中最有生命力的东西,它们就是经典。书法的传统书写是古代上层士大夫知识分子的必备能力,书法在建国前的参与者是极为广泛的,几乎为每个使用文字的人所使用。从童蒙时期开始,当他一开始拿起毛笔,一开始学习“小学”及其他的文化知识,他就在这种无意识的书写活动中,进入了书法与精神生活相互渗透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他的一生,这就是书法与书写者的时代,在信札、立轴、对联、碑铭中,亦在日记、药方、契约中,在经典的学习中也就成就了经典的生活。书法亦然,今天我们面对书法、篆刻、中药、戏曲等等这些传统经典时,我们通过对典籍的研读和实践,去推动我们重新对这一经典领域的探究。


经过千百年的历史,中国书法艺术已经累积了一定数量的经典作品。那么我们在今天该如何感知和深入这些经典,我想在不同的知识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中小学阶段以楷隶经典(颜真卿《多宝塔》、欧阳询《九成宫》等)作为审美对象;在高中走向专业院校时近十年的审美范畴也慢慢由经典平正的作品向外延拓展(由考唐楷向今年的商周金文、秦诏版、黄庭坚草书等过渡)。那也就是说,社会是不断往前推进的,高校对于艺术的自觉性已经开始出现。


蔡元培讲过一句话“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作为引导审美的教师这个群体,首推当下的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这是高校的责任,也就是所谓的人文情怀。你从事这个专业,你就要有这种担当,这种担当会赋予你所有一切生存的权利和生活的权利,这也是这个时代给我们最好的一个福利,所以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既要惜福,也要懂得这份福报来之不易。


传统文化和美德赋予我们的感觉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结构。一种合理的审美感觉模式的基本架构是:以中国文化艺术的经典佳作为基础,同时又注重对当下的深刻体验。简单地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种对传统文化和审美的感觉是可以通过日常训练达到的,当然也要依靠社会力量的补充教学。现在每年招书法专业的院校招生总人数仅为4293人,从2008年算起,也就四万多人专业院校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以及高校教师师资建设的需求。


走进新时代,国家大力提倡和恢复传统文化和经典,这的确是利在千秋的文化复兴战略。在新征程的路上,如何传承和发扬书法、篆刻等一大批传统文化经典,关键核心在于教育。教育之核心在人,在于师资队伍和相对应的教材,以及传统审美土壤的再培育。相信在国家大文化的土壤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依然是最具生命力的。向传统经典致敬,我辈学人当加倍努力。




往期精彩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 —— 王东声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 —— 肖文飞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 —— 孙长铭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 —— 丁   剑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 —— 张永华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 —— 朱中原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 —— 邱洪章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 —— 衣雪峰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 —— 徐  涛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 —— 杨沛沛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 —— 贺   进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 —— 周治锐





4ba5bffb570b0c5df275255a63586018.png

cdcecc4c67b70df9c11edefdb68cb33c.jpg
2017,尚艺书院都干了啥?
临摹时抓住这两点,很快就能解决用笔问题(有图有真相)
我们是这样学习碑的尚艺书院的“三剂药”董玮:学书法,少宜收老宜放培养诸多当代精英,中国书法院如何做到的?嘘...千万别去尚艺书院学书法,我是认真的

82c68428b7c4d7c124c7a54c7238794c.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