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621|回复: 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9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深圳举办文博会,书画名家聚鹏城(靳尚谊、邵华泽、刘大为、陈振濂、李刚田)

陈振濂、李刚田深圳传艺

篆刻艺术迎来了一个“展厅时代”
国内篆刻名家探讨篆刻艺术



    5月18日上午,一场名为“西泠印社与中国当代印学”的学术论坛在文博会深圳古玩城分会场卓氏画院举行。近百名国内篆刻艺术家聆听了由国内著名篆刻研究学者李刚田的讲座,并展开热烈讨论。

该论坛为深圳古玩城分会场“中国书画日”主题的第一个活动,主讲学者为西泠印社书法创作研究室主任、河南省书协副主席李刚田先生。李刚田全面剖析了目前我国篆刻艺术的现状,提出篆刻艺术迎来了一个“展厅时代”,篆刻艺术大规模地进入展览馆,很多篆刻艺术为了吸引“眼球”,非常注重形式上的创新。总的说来,篆刻艺术在走向成熟,而且这种趋势将延续下去。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厚重和严谨才能走得远  

———————访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



5月17日下午,记者赶到位于深南路最东端的古玩城,这里因为成为第二届“文博会”的分会场而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媒体。这天也是分会场开幕的日子,在前来参加剪彩的嘉宾里,记者发现了陈振濂。

陈振濂,凡是国内美术界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他是著名的印章学家,还是国内著名的美术、书法理论家,是杭州政协副主席、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人文学院副院长。但他另一重身份更让人注意,他是杭州著名的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同时还是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两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陈振濂说,西泠在中国美术界、书法界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当年吴昌硕,以一个西泠人的面貌出现,赢得世人的尊敬。现在,西泠人更因他们对艺术的执著,对书法、篆刻、印章的独到认识和实践,在中国书坛上独具一帜,让人们仍然对它怀着深深的敬意。所以说我对自己是个西泠人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不论走到那里,都愿意说自己是个西泠人。

陈振濂告诉记者,西泠印社自从成立至今,已经整整103年了,是个真正的百年老店。一个原本普通的印社,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而且整整一百多年的历史,原因就是西泠的厚重和严谨。西泠这么多年来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就是宁缺勿滥,贵精不贵多。西泠从成立至今,也才发展了400多个社员,对于条件不够的人,不管他是谁,西泠决不将就。西泠印社成立至今,总共吸纳会员400多人,随着一批老社员的去世,现在也就三百多名社员。这些社员在艺术上都是非常有造诣的。我们西泠有句口号,叫永远走高端路线。这在今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陈振濂告诉记者,这次他率领部分社员和社员的作品来深圳参加文博会,是经过了仔细考虑的。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这里的人走在时代的最前列,具有开放的优势,文化上更是敢于创新,这个和西泠人奉行的精神是一致的。以前西泠的作品还从未在深圳展出过。这次借文博会的机缘,我们把西泠印社中最好的社员和最好的作品,经过认真的挑选,拿到深圳来展出,也是想借深圳这个宝地,弘扬西泠一直遵循的“西泠精神”,让更多的人认识西泠印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廖静文:望深圳频出“徐悲鸿”

在财富大厦徐悲鸿书画展展出之际,徐悲鸿83岁高龄的遗孀廖静文也来到深圳,并亲自到会场展区看了一番后才返回下榻酒店。

昨日下午,记者在其下榻的酒店采访了这位老人。由于年岁已高,寥老的听力不好,记者只有用笔将问题写在纸上,老人则耐心地一一作答。

60幅参展作品精心筛选

廖静文向记者介绍,此次参展的60幅作品,包括国画、素描等多个类别,都是经过她精心筛选后从北京带到深圳的,但由于客观原因没能带油画参展。其中有一幅画对其意义重大,那是1943年寥老刚和徐老认识时,那天她穿着蓝色旗袍,徐老为其作的一幅画《徐夫人像》。还有一幅徐老1926年在法国所作的作品《箫声》,图画上描绘的是一个吹箫的女孩,通过萧声来表达在国外的他当时对祖国的思念。“我觉得这幅作品无论是从描绘技术,还是色彩、主题表达等各个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这是我心里认为的悲鸿最有价值的一幅作品。”廖静文说。

徐老的精神一直影响她

为了纪念徐悲鸿,廖静文将徐老生前留下的1250幅作品都捐给了国家,自己却带着儿女一直过着清贫生活。

“我想如果他还在也会非常乐意我这样做的。”廖静文表示,尽管这些画上大都写有徐老“静文爱妻保存”的笔迹,但徐老那种爱国主义情操和能吃苦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他。所以他离开之后,也一直保持着这种精神,不因持有悲鸿的作品而贪图享受,最主要的是,把作品捐给国家,让更多热爱书画艺术的人都能看到并能相互交流,也是对中国艺术的一种贡献。

深圳的布展令人放心

廖静文表示,徐老把很多作品都交给她来保管是对她的一种信任,所以她更不能辜负。因此,尽管她现在已经80多岁了,但每次徐老的作品展出过程她都要亲自去看,对其展出细节坚持亲历亲为,这样她才会放心。

廖静文17日抵深后,就立即到展馆去“审查”,昨天早上她又再次到现场“复查”。这位8旬老人“复查”完现场后,显得非常兴奋。她表示,展览现场包括灯光、展台等所有的设施都配备得比较完善,尤其是每个展台还专门配备了玻璃柜。一方面便于市民观看,一方面也能防尘,避免人为损坏。“说明深圳是一个非常注重文化艺术的城市,这是我非常欣慰的。”廖静文说。

“我希望在深圳这块文化资源肥沃的土壤中,能有更多的徐悲鸿生根发芽,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廖静文对表示,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最珍贵的东西,并希望深圳人永远珍爱文化艺术,从事文化艺术工作者既能保持中国文化特色,也能有所创新,应该像悲鸿一样,做一个既有民族特色又有西方技巧的书画家。

廖静文,1923年出生在湖南浏阳,1946年1月与徐悲鸿结婚。徐悲鸿病逝后,她将徐悲鸿的全部遗作和藏画、文物都捐给了文化部,并捐出了北京一套寓所以建立徐悲鸿纪念馆。在徐悲鸿纪念馆,她默默地守了50年,一直担任馆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届文博会盛大开幕

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王太华、黄华华致辞

鹏城五月,生机盎然,宾朋云集。昨天上午,在3000多名海内外嘉宾的共同见证下,随着数支礼炮齐鸣,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拉开帷幕。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文博会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二届文博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发行集团和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有限公司承办。在一年半的精心筹备中,文博会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文博会组委会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王太华代表组委会,文博会组委会主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发表致辞,对专程前来参加文博会的领导和海内外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中宣部副部长李从军,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文化部副部长赵维绥,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等中央和国家部委领导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文博会组委会主任、深圳市市长许宗衡主持。

王太华指出,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举办综合性的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可以充分展示优秀文化成果,荟萃最新科技,交流各方信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圳作为我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以其特殊的区位和体制优势,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实现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办好文博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信有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有主办方、承办方和组委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这次文博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获得丰硕成果,取得圆满成功。

黄华华表示,文博会永久落户广东深圳,这既是国家对广东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充分肯定,也为广东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海内外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首届文博会取得圆满成功,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彰显了文博会的强大生机和活力。第二届文博会是在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始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大好形势下举行的文化盛会,荟萃中外文化精品,云集世界文商名企,具有规模更宏大、内容更丰富、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更明显的特点。相信在海内外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本届文博会一定能够办得热烈、圆满、成功,成为国内外文化企业进行产品展示交易、文化和信息交流的盛会。作为文博会的东道主,我们将按照中央的要求,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全力推动文博会的发展,努力将文博会打造成为促进文化产业与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相融合,推动中华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的新平台,为促进广东省与全国各地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推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做出新的贡献。

据介绍,第二届文博会以“文化中国、创意未来”为主题,以“创意”和“科技”为核心,安排博览、交易、论坛与会议、评奖、节庆和网上展会六大板块,设置产业成果交易、创意设计、国际演艺、传媒科技、工艺美术、动漫游戏、华文出版、职业教育、书画艺术等9大展馆和6个分会场,全面展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与首届文博会相比,本届文博会标准展位4500个,参展企业和中介机构1500多家,参展规模增加了近2倍,参展企业增加了1倍多,全国共有34个省(自治区)、市政府组团参展,国外有26个城市组团参展。本届文博会的专业观众21000多人,其中国外专业观众3400多人,呈现专业性强、来源范围广、职位高等特点。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彭清华,全国侨联副主席李本钧,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刘大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于宁,武警部队副总司令王文理中将等作为特邀贵宾参加了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各省市领导有:山西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长云公民,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勇,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延芝,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山东省副省长张昭福,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孔玉芳,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昌尔,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北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凤兰,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少雄,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军,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晏友琼,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中平,甘肃省副省长李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屹等。

出席开幕式的广东省及深圳市领导有: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丽满,省委副书记蔡东士,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小丹,副省长雷于蓝,省政协副主席许德立,深圳市政协主席李德成,市委副书记谭国箱、白天、李意珍等市几套班子领导和部分副省级以上市老领导。

柬埔寨文化艺术部部长斯拉伍斯、韩国文化部部长金明坤、毛里求斯文化部部长高雷索、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文化部部长科亚蒂诺维奇、委内瑞拉文化部部长诺瓦斯、古巴文化部副部长古斯曼,以及部分国家驻华大使馆、驻广州领事馆的外交官;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等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嘉宾;世界华文报业公会会长张晓卿、美国时代华纳资深总裁沃尔夫、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董事长徐炳文等国际知名人士也出席了开幕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9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盼文化事业能蒸蒸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2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相聚,不同凡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3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西泠应该拿出一些实际行动与中国书协较量一下,不看广告秆疗效,现在或许是最好时机,不知陈大才子能否有这个远见与胆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