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7966|回复: 10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3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Untitled Document
众向“虎溪”行

"虎溪窑"——一个传说中的地方!

传说:该窑为一姓王名丹之人历近十年之春夏构筑而成,名为“窑”者,实际为一依山临溪的房墅, 山不知其名,临溪名“虎溪”,名大抵由此得之,窑主“王丹”者,书画篆刻皆精,名动艺坛,尤 以捏烧陶瓷为印而闻名,其捏烧陶瓷印始于其负芨东洋时,至今二十多载不缀,时人谓称“陶瓷印” 第一人。

闻名“王丹”先生已久,与“王丹”先生相识在两年前的北京琉璃厂“荣宝斋”,其时先生与同乡 的几位知名书画家做一联展。我是听了朋友的消息慕名而去,先生谦和有礼,短发圆镜,中等身材, 时来往朋友频多,照面后,索要了作品集,并请签写了给网站的留念后告辞,后书法网为此做过一 个专题报道,复近二年不再谋面。

前天(5月10)深夜,忽然接“中良”电话:明天中午11点去“虎溪窑”!其时正从送“李刚田” 先生到人大讲座后回家路上。

11日11点,京华印社青年委员会主任吴砚君、京华印社办公室主任闫春盛及京华印社青年委员于风雷、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秘书长 著名书法篆刻家崔志强先生,中国书法院副研究员、著名书法篆刻家曾翔先生,中国书画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杨中良先生、山东平度印印 社社长舒杰,山东凤翰印社副社长孙光磊以及本次行动总先锋——老汉等齐集北京北三环。

由此:众向“虎溪”行!

2.JPG
1.JPG
虎溪窑主人:王丹.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Untitled Document
前方目的地——“虎溪窑”



如此坐驾,威风八面,虎溪行程何惧之有?.JPG
abbr_有祖母绿的陶瓷印价值那是“相当高”在光天化日下这样显摆,真是吃了“虎胆”了!.JPG
书说简短,已经到达"虎溪窑":所在地——辽宁锦州!.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Untitled Document
来到锦州

车行近五个小时,到达锦州,是晚由锦州市委市政设宴接待。

锦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致欢迎辞.JPG
王丹致欢迎辞.JPG
"虎溪"出大鱼!.JPG
当晚最大的反差,按书法术语"计白当黑"!.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Untitled Document
得见“虎溪”真面目

“虎溪窑”实际离锦州城还有十公里的路程,驱车要十分钟,地处一靠山的小村落的末端,车进小村,石路颠沛, 路窄仅满车身,如有两车会行则只能狭路相逢,进退不的!“虎溪窑”的外观以宫墙红为主色,简洁的直线构成, 隐约有东洋山墅的风格,与周遭的农舍平房相处,掩隐在山林之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得见“虎溪”真面目之外观

虎溪外观-之远山如黛.JPG
虎溪外观-0.JPG
主窑.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得见“虎溪”真面目之外观

虎溪外观-0.JPG
虎溪外观-有水的季节,山涧水由此泻流.JPG
虎溪外观-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Untitled Document
“虎溪”内景

进的“虎溪窑” ,穿堂入室,流廊曲折,各种功能空间被分割开来,如进宝山应接不暇了!

虎溪内景-进门处雕像.JPG
虎溪内景-廊口.JPG
虎溪内景-庭院匾额.JPG
虎溪内景-引山泉入室.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虎溪”内景

虎溪内景-碑刻-1.JPG
虎溪内景-碑刻-2.JPG
虎溪内景-之印作长架.JPG
虎溪内景-之釉料长架.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虎溪”内景

虎溪内景-之"虎皮"!?.JPG
虎溪内景-之陶瓷印章原胚.JPG
虎溪内景-之准确地址.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Untitled Document
大抵是因了在山里的缘故,屋内墙面受潮而斑驳出石灰,主人因势以笔直接就壁上书,由此而成独特之装饰!



墙书墙画-1.JPG
墙书墙画-2.JPG
墙书墙画-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