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9196|回复: 40

八大山人及部分书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9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八大山人及部分书帖

八大山人,朱耷(约1626一约1705),清初画家。其人生似乎是个谜。生于明朝天启六年,是明宗室后裔,传为明宁潘朱权孙弋阳王奠土监的七世孙。他23岁时出家为僧,40余岁还俗,其佯狂玩世,疯疯颠颠,一生大半世以鬻书卖画为衣食,以冷逸空灵的笔墨和孤傲不群的形象,来宣泄他满腔的悲愤和家国之痛。所署八大山人,后人目之为“哭之笑之”,足见他胸中的悲痛与无奈。八大山人卒年为康熙44年(即公元1705年),享年80岁,一说81岁
八大山人ldsf-bdsr-6_18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耷(1626—1705),字雪个,又字个山、道朗、个山驴、朗月、 庵、传綮、破云樵者、人屋、驴屋和因是僧、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他的晚年书画均署八大山人四字。这名号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尝持八大人觉经,因号八大”;另说“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者也”。据《个山小像》八大的自署,少为世袭贵族。天性聪颖,八岁能诗。明亡时为诸生(秀才)。他二十岁时“遭变,弃家后避贤山中”。二十三岁“剃发为僧”,释名传綮,号刃庵。三十一岁时“竖拂称宗师,从学者常百余人”。康熙十七年(1678)夏秋之交,病癫。至康熙十九年(1680)还俗。此后住江西南昌,以诗文书画为事,直至去世。八大经历明清之际天翻地覆的变化,自皇室贵胃沦为草野逸民,为避害而出家。但其诗文书画极其出色,颇引人注目,清统治者又千方百计地笼络他,“遂发狂疾”。他装哑未狂,均因家国之恨使然。其内心之悲怆由此可见。对山人的种种奇行,当时人们都认为“其癫如此”。
行书诗轴_6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大山人书法成就颇高,但被画名所掩,注目者不多。黄宾虹尝称“书一画二”,确为至言。 八大的书体,以篆书的圆润等线体施于行草,自然起截,了无藏头护尾之态,以一种高超的手法把书法的落、起、走、住、叠、围、回,藏蕴其中而不着痕迹。藏巧于拙,笔涩生朴,此中真义必临习日久才能有所悟。简而言之,是用篆书的笔法去写行草书,与《天发神恰似□碑》以隶笔写篆书一样异曲同工。

八大山人在中年时各体书风全貌的,莫过于《个山小像》中八大的自题了。他以篆、隶、章草、行、真等六体书之,其功力之深,罕与伦比,可谓集山人书法之大成。 八大去世前夕,书法艺术水平达到顶峰,草书不再怪伟。如八十岁写的《行书四箴》、《般若波罗蜜心经》、《仕宦而至帖》(即《昼锦堂 记》帖),平淡天成,丝毫不加修饰,静穆而单纯,不着一丝人间烟尘气。高僧书法大致如是。近人得其精髓者只弘一法师一人。

八大亦善篆刻,山人的印文往往别出心裁,变化有奇。八大也很注重印章的艺术本体,如:两方“驴屋人驴”印,前一方白文方印把“人”放大,俨然一个铁帐罩在屋上,造成的纵向线条与右侧的横向线条形成对比,右部又多圆形转角,整个印面不 板不滞,巧妙自然。后一方设计尤为巧妙,只用驴、屋、人三字,通过上下左右排列,表达出完整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
__行书手札_______18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大山人部分书帖

八大山人部分书帖
八大山人 1 ldsf-bdsr-7_19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大山人部分书帖

八大山人部分书帖
八大山人ldsf-bdsr-2_2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大山人部分书帖3

八大山人部分书帖3
八大山人 ldsf-bdsr-3_60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大山人部分书帖4

八大山人部分书帖4
八大山人ldsf-bdsr-4_87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昌城郊青云谱,此处原名青云圃。一座古式庭院和几进老式瓦房,依傍一条乡间小溪,景象质朴寻常。但由于八大山人的缘故,偶或有些人前来寻访,只是门庭清冷,陈列其中的画像、石刻、文字说明等等,便长年陪伴着那空寂庭院中的声声鸟语和花落花开。

  现有的这座青云谱,是以建造八大山人纪念馆的名义,申请拨款重修的。待到建成以后才发觉,其实八大山人和这座青云谱毫不相干。三百多年前的青云谱道观是由一位名叫朱道朗的道士修建并主持的,当代一些学者却把他和八大山人搞混了,合二而一了。待到弄清楚朱道朗比八大山人年长,也比八大山人死得早,再说一个是道士,一个是还俗的和尚,而且两人素无交往,纯属两股道上跑的车,这时的“八大山人纪念馆”却早已在青云谱废址上建成并对外开放了。好在中国文字的圆通功能很强,只消把“八大山人纪念馆”改为“八大山人陈列馆”,一场“误会”也就此抹平了。从此八大山人便成了朱道朗的房客,只不知这位生性狂傲的山人是否同意接受这一安排——但也由不得他了。

  发生在八大山人身上的“误会”,其实何止这一点儿!比如,为了发行一套纪念八大山人的邮票,有关解说文字中写道:八大山人姓朱名耷。但他果真名叫朱耷吗?不错,康熙五十九年编纂的《江西通志》上有记载:“八大山人名耷。”乾隆四年印行的《国朝画征录》中也写道:八大山人“姓朱氏名耷”。此后直到今天,许多美术史、论、画册甚至辞典,都在沿用这一说法。但这一说法却和八大山人的“大明宗室”身份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矛盾,换句话说,八大山人作为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他的原名即“谱名”,绝不可能是“耷”。因为朱元璋不仅给他的众多儿子们封王,还给他们分别颁赐了谱系字辈名录。比如他给燕王朱棣(即明成祖)这一支颁赐的谱系字辈是“高瞻祁见祜,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所以,崇祯皇帝作为朱棣的第九世孙,他的名字中必须有一个“由”字,而名字中的另一个字的偏旁则必须按照“木火水金土”的序列轮回,轮着崇祯帝这一辈挨上了“木”,所以他的名字叫“由检”,而他的堂兄弘光皇帝则名叫“由崧”,他的另一个更加疏远的堂弟由榔则成了永历皇帝。总之,所有属于他这一辈的堂兄弟,名字当中都必须带有“木”字旁,而且必定冠以“由”字。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谁不遵守谁就不是他的子孙。如此严格的皇族谱系序名制度,使得当时的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谁是哪一支第几代的皇子皇孙,也为后人的查证提供了依据。

  朱元璋颁赐给宁献王朱权这一支的谱系字辈是:“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八大山人在四十九岁那年,曾请人为自己画了一幅肖像画,上面有他自己写的众多题跋,并且用了一方“江西弋阳王孙”的朱印。他究竟是朱权之孙弋阳郡王的第几世孙呢?有人说他应属“统”字辈,也有人说他应属“中”字辈,那他的名字中的另一个字就必须带有“木”或“水”的偏旁,反正不可能是单名一个“耷”字。他曾在大明皇朝统治下生活了十九年,是有资格或者曾经承袭过“奉国中尉”勋爵的皇室成员,他和他的父祖们谁都不可能违反太祖皇帝钦定的宗室命名制度。

  那么“朱耷”这个名字又从何而来呢?叶叶先生和萧鸿鸣先生说:“朱耷”不过是八大山人应考秀才时,为了不让考官们知道他的“天潢贵胄”身份,而按照当时的制度,由当局决定给予他的“赐名”,即“庠名”。萧鸿鸣先生甚至说,这种做法“就像我们今天考生的数码代号一样”。

  皇族子孙不得应试做官,这原是“家天下”观念的极端延伸。天下都属一人一家了,百官只不过是为皇家奔走服役的奴才,怎能让龙子龙孙们混迹于奴才群中呢?而且,在实际政治的层面上,皇族子弟做了官也容易滋生政治野心和分裂势力,不利于“万世一系”的统治。所以明朝的《国典》曾明确规定:“公姓不得赴制艺。”如此二百年,到了万历年间,全部宗室成员已繁衍达到十五万七千多人,其中袭爵奉国中尉以上的成员已近九千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寄生阶层,闹得许多省份的全部田赋收入都供应不上那里的爵爷们的俸禄,国库便越来越穷,给爵爷们的俸禄只得再三再四地打折扣发放,陷入了朝廷和宗室双方都不满而又都无法解脱的“公私两困”的窘境。于是稍稍放宽政策,允许奉国中尉以下的宗室子弟可以“以赐名入试”,也就是可以参加考试,但不准使用原名即“谱名”。所以这“赐名”又称“庠名”,是属于为了应付考试而临时使用的名字。参加考试以后,不论是否考上,当事人都可以不再使用这个“庠名”。八大山人在十八岁那年考上了秀才,他那个“庠名”当然登录在册,所以《江西通志》说他名叫朱耷,不能说它全无依据,但它用一个临时使用过的名字掩盖了八大山人的原名,也就难免“一叶障目”之误会了。

  不过,落在八大山人身上的最大误会,恐怕就在于把他说成是终生怀恋大明王朝,终生坚守遗民气节不愿和清政权合作,甚至直接参加抗清斗争,这样一位“矫然松柏昂”(朱观《国朝诗正》)式的人物了。于是,八大山人在二十三岁那年削发为僧,被说成是他在企图披上袈裟以掩护抗清活动,八大山人在二十八岁上“竖拂称宗师”,当了主持僧并且聚徒讲学,被说成是他已把一处“灯社”变成了抗清据点。八大山人在五十四岁那年作为清政权江西临川县令胡亦堂的贵客,应邀前去诗酒唱和,住了一年多,第二年却“忽发颠狂”,焚裂袈裟走还老家南昌,这一事件更被说成是为了逃避胡亦堂胁迫他降清,不得已“佯狂”出走,是在坚守遗民气节。从那以后直到八大山人在八十岁上去世,他专心书画创作,再也没有什么重大的其他行动了,于是就对他书画作品中的某些署名和花押,揣摩其形态,猜想这个花押的模样像是“思君”二字,那个花押的形态仿佛“三月十九日”(崇祯上吊自尽的日子)……种种说法,不胜枚举。总之都是预先给八大山人一个政治定位,再据此论证或猜测他的生平言行及其笔墨意蕴。

  这里的问题并不在于八大山人有没有身世沧桑之感、铜驼石马之哀。在明清易代之际那样一个“大时代”中,他个人又有着如此曲折的人生经历,生发出这类情绪原是情理之中的事。况且这类情绪在降清的官僚文士中也多有表露,和特定的政治立场并不是一回事,不能据此认为,这就是八大山人怀恋大明王朝,坚守遗民气节,甚至从事抗清活动的证明。不妨打个蹩脚的比喻:今天六十多岁以上的老人,怀想起童年时代、少年时代如何如何,生出这样那样的人世沧桑之感,能说他这就是在“为民国招魂”吗?再说,仅仅从政治态度这一角度来理解一个艺术家,那也太过单薄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八大山人八十年的生涯中,有六十余年生活在明亡以后。他曾是大明的王孙,考过大明的秀才,当过三十余年和尚,也做过大清官员们的座上客,却终于焚裂袈裟回到了“人民城郭非从前”的故乡,成了一个“不名不氏,惟曰八大”、“溷迹尘埃中”以卖画为生的画家。单凭这份简略的履历也不难看出,八大山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他的政治态度,并不是单向的、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真的想要理解他,那就不应也不必回避他处世态度中的自相矛盾和含糊不清之处,从中理解他那复杂变化的心路历程。

  资料表明,对于八大山人来说,大明王朝很难算是他的“失去了的天堂”。有明一代,朝廷和宗室成员的关系历来相当紧张。明成祖既然能以“亲藩”起兵篡位称帝,他自然着意提防其余的亲藩兄弟们也学他的样。他登基后便着手减削“亲藩”们的卫队,同时宣布“厚其禄养”,实行赎买政策。再后来他感到自己的皇位稳固了,就开始打折扣发放亲王们的禄米了。到了嘉靖年间,宗室的俸禄竟连半数也领不着了。但宗室全靠朝廷俸禄养活,俸禄七折八扣,宗室们的生活便一代更比一代窘迫,而且毫无别的指望。八大山人的祖父或高曾祖父,便曾写下“薄禄藜羹堪养老”这种牢骚兼自嘲的诗句,他的一个儿子只能“孜孜晓夜挥洒不倦”地为人作画,得些馈赠以补贴家用,完全是破落贵族的生活状态了。而宗室们所受政治限制却十分苛严。明王朝规定藩王之间不准私自交往,哪怕出城祭扫祖宗坟墓,也得经过批准。宗室子弟不得参加科考,以防他们踏上仕途,另谋出路。所以就其实际地位而言,明朝的宗室成员都是些政治上的阉人,是一批空有“尊荣”特权的领取微薄俸禄的终生被软禁者。特权在这里已变成特权者的桎梏。

  在这一背景下来看待十七岁的八大山人决心放弃爵位,以民籍身份参加科举考试这一举动,便不难感到,这位少年为了争取自身的发展,已把朝廷赏赐的这份“爵禄恩泽”视作不如鸡肋,弃之也不可惜了。从中可以看出,他和他的家人对大明朝廷已多么失望。

  他十七岁“弃爵”,十八岁考上了秀才。“秀才是宰相的苗子”,明代科举考试的科目有:五经、礼制、时务策论,三场文字考试之外,还要面试骑、射、书、律(音乐),可以说是按照那个时代选拔“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材”而设置的。据八大山人后来的一位师兄介绍:他“少为进士业,试辄冠其俦,里中耆硕莫不噪然称之”。这话也许带些捧场性质,但不会太离谱。因此,如果说少年的八大山人曾做过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梦,并为此进行了刻苦的学习准备,这样的推测大概错不到哪里去。

  谁知第二年便天下大乱:李闯入京,崇祯上吊,清兵进关,弘光拥立,“天崩地解”的灾难时代临头了。从此直到顺治五年八大山人剃度为僧,他都躲在南昌附近新建县的山区中避祸。这是血雨腥风的五年,也是八大山人审时度势、重新抉择人生道路的五年。一方面,清廷在顺治二年便下令禁止“故明宗室”出仕和应考,已考取举、贡、生员者一律“永行停止”。顺治三年更下令:“凡故明宗室……若穷迫降顺,或叛而复归,及被执献者,无少长尽诛之!”——不管你是降是逃,不管你是老是少,只要你是“故明宗室”,抓一个杀一个,统通消灭!这已是明令颁布的“宗族绝灭政策”了,别人也许可以跪降乞命做个顺民,“故明宗室”却连做顺民的资格也没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大山人既是世代食禄的“故明宗室”,又是有功名在身的大明秀才,如今国破君亡,面对不给他留半条生路的残暴的“鞑虏”,按照儒家教义和他那经世致用的人生理念,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奋起抗清、尽忠报国。而且,打从顺治二年清兵入赣,江西各地的“故明宗室”和官绅士民也已经在奋起抗清。顺治二年,明宗室益王朱由本在建昌(今南城)起兵抗清,兵败逃往福建。顺治三年,明潞安王、瑞昌王聚兵抗清,并进军南京,兵败遁走。顺治四年,明麟伯王、蔼伯王抗清被俘斩首,明义王及子被俘斩首,明瑞昌王被俘斩杀。顺治五年,明宜春王聚众山寨抗清,被俘斩首。明贵溪王联合苗民抗清,兵败不知所终……这些事件都发生在江西一省之内,也可以说就发生在八大山人周围。再说这些“故明宗室”按照“玉牒谱系”,也都是他的叔伯兄弟或子侄辈。如果他有志“重安宗庙社稷”,不论去参加哪一支队伍,条件都是现成的,用不着削发、披袈裟。

  可是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他始终隐匿不出,旁观这滔滔乱世。这样的姿态正好说明了他内心在“怎么办”这一问题面前反反复复的犹豫和彷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