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现场】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现场作品展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0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16日,大洋彼岸的美国书协领导人李兆银在本网站发帖报导:“美国书协参与美东侨界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活动”,美国的书法家们义愤填膺,振笔直书“血海冤沉”,“中国雄起,倭寇垃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缅怀英雄,勿忘国耻”……“充分体现了大家爱国爱乡、爱和平的朴素情感”。

相比之下,就在不久前的8月10日,中国书协在中国美术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同时推出系列书法大展,规模空前,尤其是“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非常扎眼。且看大洋此岸的中国书协带领或说引导书法家们用什么作品、什么情感来参加这个罄竹难书的大型纪念活动的:以清一色抄古书充当书法“创作”,这样的所谓“作品”只能越过抗日的岁月,将人们从“牢记历史,不忘国耻”的悲愤的情绪中引导到各个历史年代的诗情画意中,娱乐至死。

再看看8月14日本站“书艺新闻”版名为“中国书法报道”者的报道:
8月10日,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中宣部、中国文联有关部室负责人、中国书协理事以及各团体会员负责人230余人参加会议。
  李屹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国书法家协会自第六次书代会五年以来,为书法事业繁荣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提出了明晰方向、敢于担当,深入人民、为时而书,同心协力、共谋发展的三点要求,希望广大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全面推进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


如果将这三个镜头连在一起播放,很值得人们深思!

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屹的讲话既是对中国书协多年来工作的肯定,也可以视为是对第十一届全国书法展览的肯定。我看来看去,看不出这个展览在哪里体现了李副主席的“美誉”,例如组织这样的作品展览就是“积极贡献”,就是“提出了明晰方向、敢于担当,深入人民、为时而书,同心协力、共谋发展的三点要求”?天哪!百分之百的抄书就成了伟大的中国书法发展的“明晰方向”?就是“敢于担当”?就是“深入人民”?就是“为时而书”?对文艺界领导人批评也是文艺批评,就不应该转弯抹角了,我就不客气地说吧,这完全是信口雌黄,闭着眼睛说瞎话!
我不禁还要问一问李副主席:你还记得不记得“二为”方向、“三贴近”原则?“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是不是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禁还要问一问专管文艺的中国文联李副主席:你还记得不记得“二为”方向、“三贴近”原则?为什么要“二为”方向、“三贴近”原则?这抄古书与“二为”方向、“三贴近”原则靠得上边吗??
按照最近中纪委文件精神,本该专管文艺工作的李副部长们发现的问题而他们没有发现,相反地乱弹琴,为“去政治”、“去艺术”推波助澜,进行“误导”,这件事中纪委会不会有人知道?有没有人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资 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有句老话: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同样,对书法来说,会写的写门道,不会写的写热闹。随大流写热闹者即使煊赫一时也只能煊赫一时,不会成正果的。
为什么?关键是要看作品有没有学术支撑,没有即等于○,不是看有没有入“全国展”,不是看有没有在“全国展”获奖,所以呢,讲“展厅时代”乃是不折不扣的误导。
(可以透露,某书法院两次寄“特聘书法家”表格让我填,某书法院两次寄“艺委会委员”表格让我填,都被我拒绝,我不但鄙视这种虚名,而且鄙视以此炫耀的人。)

目前,在各大书法网站都不约而同、不同程度地展开了对极不合时宜的第十一届书法“全国展”及其操办者和支持者中国文联要员们的批评、抨击!
鄙以为这件事不一般,若载入书法史,可以警示后人。
不少人平时在发帖时动不动不虚心、不耐烦、不文明,自命不凡,你们究竟对书法理解了多少,懂得多少门道,你们的腹中究竟有多深的储备,多么有才华,乃至多么粗鲁都不妨在这次批评与反批评(可以反批评)的交往中晒一晒,尽管展示出来,让大家长长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4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规模空前的“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这展出的数百件所谓的“作品”具备不具备“作品”的资格呢?且看国家著作权法及其细则对“作品”的解释,解释中指出“作品”要符合两个关键词:独立创作、直接完成。大家可以一目了然,所有展览的作品,每一件都是与已故的古人合作的,都是在生吞活剥前人文本的基础上间接完成的!有哪一件是“独立创作”和“ 直接完成”的?
把连“作品”资格都不具备的东东标榜为“作品”展览,在“展览前言”中甚至宣称“站在新的高度与起点上”,旁若无人地无限拔高、自吹自擂为“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握正确的艺术导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承续中国文脉,陶铸时代审美;以‘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为审美要求;以公平、公正、公开为评审原则,在高度科学与民主的评审机制下,推出了本届大展的参展作品和优秀作品”,是不是有一点滑天下之大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4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6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中国书协的头头和所谓的“评委”们还处于糊里糊涂之中,他们根本不理解“书法”何为?
——从最近举办的第十一届书法“全国展”看,他们从50000件证稿中“公平、公正、公开”地评选出数百幅所谓的“书法作品”清一色是抄古书,就是你们说的“展览体”,前人早把擅于抄书而不能自创的文人讥讽为“文抄公”(所有中文词典里都有这个词),有位先生曾将这种冒充“书法”的手抄本称之为“文抄体”颇能与“文抄公”对应,也颇能概括这种冒牌货的行为特征(必须说明:手抄本本身没有错,例如智永抄写《千字文》八百件也无可厚非。那时也没有“书法创作”一说。现在所称的“书法”是艺术了,概念不同了)。
从古至今的考试,都把抄袭看成徇私舞弊,都是反对的,怎么今天在中国书协这儿,徇私舞弊倒成了“公平、公正、公开”的事了?荒唐不??
——从中国书法报所发表第十一届书法“全国展”入选作品“提名评委”的评语可以看到,评语都是清一色关于技术、技巧及其来路、效果方面的内容,他们至今都把“书法”看成了离世独立的纯技术活儿,压根没有把书法看做精神产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在全世界人民都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他们却一意孤行,兴师动众,在中国美术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同时举办规模空前的、与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没有一点关系的第十一届书法“全国展”。按照该展览前言强调的“艺术导向”,他们是有“艺术导向”的,不用我说,大家不难看出他们想把芸芸众生“导向”哪里?没有国,哪有“家”(也包括所谓的“书法家”)?如果不是故意的,也只能证明他们的脑子有毛病,还能指望这样的人操办“全国展”,执行正确的“艺术导向”吗?忘记自己从哪里来的,不懂得什么是“真、善、美”的人仅仅知道辛苦恣睢就能成为徒有虚名的书法家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6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会过家家滴,它叫另一方憋屈着活,你叫它后院失火,它叫你光照日月,另一方叫他说人话。这里面有几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批评才有进步。
中国书法的希望在于有没有批评。
目前,书法这一块,批评严重欠缺,或者说十分落后。文艺界已经提到新批评、现实主义批评、现象学批评、文化批评、革命批评,在书法界还很陌生,还少见多怪。所谓的书法批评(书法评论)尚处于津津乐道笔法、字法、章法等中学书法教科书水平(本届“全国抄书展”“提名评委”的评述便是这个水平,说是“新的高度与起点”完全是王婆卖瓜),其实这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