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983|回复: 2

首届国学修养与书法高研班作品观摩展以崭新方式亮相炎黄艺术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3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金秋北京,硕果累累。10月22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展在炎黄艺术馆开幕。与以往不同的是,没有领导致辞,也不搞剪彩仪式,只有名家对书法作品和自作诗文的现场点评与交流。这是由中国书协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艺术学院承办的“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的作品观摩展。

独特的展览形式吸引众多的业界人士前来参加观摩活动。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洪武,中国书协副主席申万胜、胡抗美,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潘文海,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副主任李刚田,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副主任刘洪彪,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主任刘文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郑晓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吴洋,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副研究员吕卫以及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的学生等一百多人参加了本次观摩教学。潘文海主持观摩展。

   本次观摩展以其鲜明的特点引人注目。一是把繁缛的开幕式变为符合学员汇报展实效的观摩形式,以教学、交流为展览的旨归,而不是把精力花在请领导和贵宾出席、讲话等形式上。二是老师对作品直陈其弊,进行学术点评。由胡抗美、李刚田、刘洪彪、刘文华四位老师分别对按教学组划分的四组展览作品进行讲解与点评。这些作品是在每位学员按要求创作的6幅作品中,由中国书协组织专家评审出来的,每位学员选出含一幅自作诗文在内共3幅作品参展,是对学员前一阶段学习成果的集中检验。各位老师针对每位学员的作品,细致客观地分析,指出不足,解答其面临的问题,切实帮助学员开阔眼界,提高创作水平。三是点评自作诗文,提高学员的国学修养。本次活动请吴洋副教授对学员的自作诗文进行点评。他指出了同学们在诗词、对联等书法常用文体的创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要注意的问题,要求学员认真消化古典诗文精义,用以指导今后的书法诗文创作。四是在点评学员的作品之前,专家给每位学员的参展书法作品进行了打分。评出作品得分较高的前5名学员予以表扬,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相互激励,共同提高。五是点评之后,当天下午紧接着举行“国学·书法”经典读书会。老师对每位学员学习国学经典的情况进行考核,测评学员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帮助学员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通过认真查找原因,寻找自己读书的薄弱之处。

    中国书协副主席申万胜在观摩展总结发言中对学员们提出希望。他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些天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我们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艺术的本质、永恒的价值是追求真善美,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要能够塑造精神,净化人们的心灵,艺术家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书法家一定要静下心来,排除各种干扰,尤其是名誉的干扰,不为名利所困,被市场牵着鼻子走。青年书法家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德艺双修,提高国学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固守崇高的精神追求。

首届“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2014年6月1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课。参加学习的51名学员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是从近300名报名申请者中经过中国书协严格评审而录取的。

观摩展结束后,为期三天的第二次集中授课在人民大学举行,名师、学者继续为学员们解读国学经典,讲授诗词创作知识。

发表于 2014-10-24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4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作品图,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