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邢秀山

【现场】《庄敬日强——高庆春篆刻新作集》在京首发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场】
《庄敬日强——高庆春篆刻新作集》在京首发式

作品欣赏>>>>>钤印图
高庆春篆刻集内文印刷ok-8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场】
《庄敬日强——高庆春篆刻新作集》在京首发式

作品欣赏>>>>>钤印图
高庆春篆刻集内文印刷ok-9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庄敬日强——高庆春篆刻新作集》
   后记

高庆春2.jpg

经过近5个月的准备,篆刻新作集的作品杀青了。

多年来,对篆刻的感情并没有随着岁月的延展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更加痴心不改。算起来这是我的第三本篆刻专集了。原打算在我本命年癸巳蛇年出一本印集,终因冗务缠身,未能实现。或许是缘分到了,楚敬毅先生对拙刻钟爱有加,相约共襄此举。于是从蛇年岁尾开始,利用所有的空闲时间,扎进石头堆,一门心思刻出 50余方印,从中筛选出40方,最终定稿。犹记40岁那年只身来到北京,如今8年过去了,酸甜苦辣,感慨万千,就以此40方印作为对逝去岁月的纪念吧。

我常扪心自问:“刻印为了什么”?窃以为,除了个人喜好之外,当下应该总结既往、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坚定脚步,用刻刀呈现真实的自我。换言之,在积累的过程中求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提升自我。

回顾以往的作品,更多地关注了陶文、简帛、古玺等章法、字法开合变化较大的鲜活元素。本集收入的作品总体风格没有做特别的设计,但求在原有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丰富完善。或许与年龄和心态有关,近刻则有复归秦汉的趋向,呈现出回归、平稳、粗中有细、一任自然的态势。力求典雅、厚重,高古、稳健;继续保持“书”与“刻”的协调与统一,即笔意、刀趣的一致性;追求技法的精准,特别是刀法的沉稳、厚度与力感;章法兼顾收放与虚实、丰富与趣味、内涵与可读。边款的刻制也颇费了一番心思,力争醒目、精到、耐看。本集印章的内容精选了古代名篇、名句、名言等经典词句,以利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粹,给读者传递正能量,以期自省、自励。

人到中年,“心安是药”。反思治印的过程,这些作品是以“平常心”进入酝酿设计及刻制状态的,故而感觉颇顺。放平心态,澄神静虑,悠游自在地运笔驱刀,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地,何其曼妙、快哉!

本集除注释每方印的相关信息之外,还特邀了10位西泠印社名家对每方作品作短评解读,其中的鼓励、鞭策及建言,可谓真知灼见、醍醐灌顶,相信亦会对读者阅读大有帮助。此外,彩色还原原石与印面、放大印面,以增视觉效果,力求丰富多彩、观赏性强。

真诚地感谢陈振濂先生百忙中作序言;感谢张耕源、赵熊、袁道厚、李早、吴莹、许雄志、朱培尔、徐正濂、邹涛、张炜羽诸先生撰写导读文字;感谢曹文武、郭春雷学弟协助整理印稿及相关文字;感谢邱荣武先生在设计、印制上所付出的努力;特别要感谢楚敬毅先生的鼎力支持,使得这本小书能够顺利地与读者见面。由于时间仓促,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尚请读者不吝赐教。
  
                                     
                                                                                    高庆春
                                                                                    2014年4月10日于北沙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报道完毕    感谢关注!

142637wdpt4ca0le1smaew.jpg
手机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平台:xing__7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7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7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发式暨研讨会在老北京的胡同里举办,与闻名遐迩的南锣鼓巷、明星辈出的中央戏剧学院毗邻,别具特色。笔者有幸身临现场,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拜赏高老师大作新品,聆听各位专家直抒己见、高谈阔论,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7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7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7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8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刀法比较特点,从您请的几位专家来看,都有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