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赏竹草堂 于 2013-11-13 16:08 编辑
墨洒珠玑歌盛世 笔走龙蛇敬伟人 ——龙添乐五体书毛主席诗词83首书法展简评
毛泽东主席作为一代伟人,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也是一名伟大的革命诗人。毛主席的诗词以其雄浑大气而又幽默洒脱的艺术风格,被人们所广为传诵。2013年是毛主席诞辰120周年,在这一特殊的时期,作为湘籍的书法家龙添乐先生,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毛主席诗词83首书法展,来缅怀作为开国领袖的毛主席泽东的丰功伟绩和83年的伟大人生,具有特殊的意义。借助网络,了解了此次展览的有关情况,对龙先生的书法作品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己十分佩服龙先生,可以说龙先生的此次展览是一次成功的展览,一次精彩的展览。 一、此次展览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毛主席的诗词气势雄壮,充满激情,具有极高的浪漫主义艺术表现力,在当代独树一帜,也达到了古人没有达到的高度,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艺术瑰宝,又是中国现代诗词创作的一座奇峰。读毛泽东诗词的最鲜明体验就是感觉毛泽东诗词的境界博大开阔、气势恢宏、摧山撼岳。往往是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却能展示纵横万里的境界,发出吞吐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而龙添乐先生的书法作品,具有较强的特点,笔墨苍拙,气魄雄浑,李铎先生作了积极评价:“添乐的书法或俏俊飘逸,或拙朴率真,或豪放酣畅,或含蓄内敛,既展现了湖南人素有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又反映出时代青年的富智多识与时代担当。”龙先生将毛主席的诗词与自己的书法风格予以较好的融合,特别是那件最大的3.5米高、17米长的草书作品《沁园春·雪》,占满了展厅南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做到了诗词境界与笔墨气息的融合。 二、此次展览全面展示了龙先生娴熟的五体书法实力。 从龙先生展览的作品来看,龙先生在书法创作中综合采用了楷、行、草、隶、篆五体,五体书法均有较高水平,并具有自己的书法面目,彰显出强烈的书法特点。 龙先生的草书作品,展现了较强临贴功底,字体飞舞灵动,这是在对传统经典法帖充分研读、临习的基础上,才能够达到的自如境地。在此次展览中有多幅作品采用草书书写,一方面彰显了龙先生的草书实力,另一方面,也达到了较好的展览效果。如《减字木兰花》、《采桑子重阳》等作品,行笔如千军万马纵横驰骋,从整体上具有一种流畅感,细品每字,章法严谨,不仅从整体上看,具有完善的形式美感,而且将个人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龙先生的楷书作品,取法魏碑和颜真卿,深得古人精髓,古朴自然,格高气清,趣生韵长。如《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作品,在用笔上,笔墨沉实,持重稳定,稳中求收,捉控得宜,点画交代清楚;《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魏碑作品,笔墨沉实、恣肆错落、欹侧中见逸气,纵横处显精神。 龙先生的行书作品,取法前人,兼学各家,融会贯通,成自家之面目。如《贺新郎别友》作品,潇洒俊朗,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旋风骤雨,率意颠逸,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造力,书作博大清新,纵逸豪放,字与字之间体势相连,意气融通,注意字的错落有致,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龙先生的隶书作品,取汉隶精华,涉及许多汉碑经典和汉简书法,加入现代隶书的灵巧姿态,面貌多样却不显得杂乱无章,于拙朴厚重中寓含飞动之气。同时,在章法、结字、用笔、用墨等方面,既表现出了传统元素,又明显地表现了现代的审美趣味。 龙先生的篆书作品,以大篆为根,取《散氏盘》《石鼓文》等大篆经典的笔法,加入自已的章法处理,结体自然,线条苍茫,蕴含着金石气。如《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作品,显出高古气息,饶有韵致。 三、此次展览全面展示了龙先生驾驭书法形式的能力。 此次展览展出了龙先生用了2年时间完成创作的83幅作品,为了追求形式的多样化,特意从网上和朋友处购得篆书展和十届国展的作品集,学习借鉴好的作品形式,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与设计,避免了单调。龙先生采用的书写形式包括条幅、横幅、斗方、团扇、长卷、条屏、对联、册页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龙先生对大幅作品的驾驭能力让人叹为观止,那大如斗的字张挂在房间,很有视觉冲击力。同时,龙先生充分考虑时代精神气息,在书写内容,形制,章法等方面都进行全面构思,充分吸收现在展览展厅展示经验,在采用拼接等方式增强作品的现代气息,并且在书写时能够自然书写,流露真情。 龙先生的此次展览,得到了众多书法家的大力支持,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原局长徐静,国家人社部副部长杨士秋,总参谋部某部部长胡永丰将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政委孟世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刘洪彪、周祥林、彭利铭,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秘书长曾翔等领导和书法名家到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曾来德,湖南省湘潭市副市长苏健全分别致辞祝贺。这也是一个书法家成长不可缺少的支持力量。 龙先生的此次展览,意义深远,对伟人是一次怀念,对个人书法实力是一次验证。相信龙先生定会借此次展览的契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艺术道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坚实脚印,书写更美好的篇章。 真诚求斋号和作品集收藏学习。 地址:山东省龙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姓名:成栋 斋号:赏竹草堂 电话:13953571796 邮编:265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