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90329|回复: 277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叶华洲(第十一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3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叶华洲


编者按: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是书艺公社网2012年开设的新栏目,该栏目广泛召集曾在历届国展中获奖或多次入展国展的作者,搭建一个宣传、展示、推广书法家的平台,同时搭建书法家、画廊、收藏家的桥梁,秉承“竭力为广大网友、书法家、收藏家服务”的宗旨,开启此推广系列专题。栏目推出的书家具有极好的创作能力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是近几年活跃在国展中的佼佼者,也必定会成为书坛今后的璀璨之星。

No.11>>>叶华洲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召 集 令




○书艺公社自2002年正式创建至今已迈入第十个年头,论坛注册会员超过十万名,总贴量近200万!书艺公社经过十年的稳健发展,已形成在书画专业媒体网络平台、书画艺术品交流交易、艺术杂志编辑策划出版、书画展览活动策划等各方面齐头并进!

○书艺公社书画街成立于2008年4月9日,自成立以来,现已发展为书画、文房交易的重要在线交易平台,书画街依托书艺公社的强大媒体资源为广大书画家、收藏家、画廊搭建起重要的桥梁。经五年多的发展,现已具备60家店铺的规模,并呈逐渐上升之势。

○由书艺公社网及中国画坛网联合推出的新文化书画杂志——《涉事》杂志于2010年9月出品,目前已成功出版六期,总发行量达18000册,《涉事》杂志迥异他媒,以刊发书画篆刻家、评论家之艺术发微、争鸣、生活、杂感等文字为主旨的一本新书画刊物。杂志秉承精良的印刷技术及独特的设计理念在业界博得良好口碑。

近几年,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书法展览推出大批具有创作实力的书法家,该批书法家也随着“国展”的发展逐渐深入人心,为大家所熟知,同时由于宣传传播等因素的影响,也使得部分具有极高创作能力的“国展”作者未能广泛为大家所熟悉。介于目前所存在的情况,书艺公社推出“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专栏,广泛召集曾在历届国展中获奖或多次入展国展的作者,搭建一个宣传、展示、推广书法家的平台,同时搭建书法家、画廊、收藏家的桥梁,秉承“竭力为广大网友、书法家、收藏家服务”的宗旨,开启此推广系列专题。

一、参展条件
1、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届展”或“兰亭奖”展览中1次(含1次)以上获奖作者;
2、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单项奖”(如隶书展、行草展等)展览中2次(含2次)以上获奖作者;
3、由中国书协主办冠名的的全国性质书法大展(如邓石如奖、王羲之奖)中获奖3次(含3次)以上书法作者;
4、具有相当高创作实力的书法作者。


二、评选方法
1、网站成立评定委员会,对主动报名的作者进行集中评选,最终以短信或电话的形式通知作者;
2、网站邀请部分具有较高影响力及创作实力的作者参与该推广活动;
3、由中国书协理事以上的嘉宾或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书法家推荐作者,经审核后决定该作者的参与权。


三、推广形式
1、书艺公社论坛专门开设【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专栏,以专题的形式以月为单位展示作者的书法作品及生活状态;
2、书艺公社书画街将免费为参展作者开设(至少为期一年)以书家名字命名的“专柜店铺”——从书画街首页点击书家名字专栏即可进入,日常维护等相关技术由书艺公社统一负责,全面打造书家交易的平台;
3、《涉事》杂志将开设“书家推广”专栏,每期刊载当月参展作者的书法作品,暂定每期一个版面,如艺术成就突出者还将增加版面;
4、拟定每年适时将在北京(或省会城市)举办书法提名展,并全国发行展览作品集。


四、具体操作细节
1、①报名参与推广的作者,需要提供作者本人身份证明材料,获奖证书证明材料,个人艺术介绍(300字以内)。
     ②报名作者提交代表最高创作水平的书法作品图片20幅。
     ③作者提供相关评论文章一篇及一篇以上。
     ④所有资料发送至贺进邮箱:
690399460@qq.com
     ⑤栏目联系电话:13931605209(贺进)
2、参与推广活动的作者请提供4件代表创作水平的书法作品以回报网站,作者提供的作品将精选1~2件刊登在《涉事》杂志以统一宣传。
3、【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以作者资料收稿先后顺序发布专题介绍。
4、作者享受权利:
①凡是参与的作者均享受成为网站长期合作书法家。
②《涉事》杂志将不定期邀请作者刊登书法作品及系列专题介绍。
网站将为【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书家出版《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中青年最具收藏潜力获奖书家推荐系列》大型系列丛书,拟定每人一本,每本32页,每位作者将可以以极优惠的成本价享受到最专业设计制作出版印刷。
④书艺公社书画街特别为作者搭建作品交易平台,同时网站将联系收藏家及画廊,代理或专营作者作品。


五、其他
1、本实施计划解释权归书艺公社论坛。
2、本实施计划从即日起实施。


书艺公社
www.shufa.org

20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3-6-1 06:54 编辑

风云榜·人物志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殷旭明(创刊号)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267126-1-1.html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周剑初(第二期)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289921-1-1.html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张维忠(第三期)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295786-1-1.html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谢少承(第四期)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07418-1-1.html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钱玉清(第五期)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08439-1-1.html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吴 勇(第六期)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09519-1-1.html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李 明(第七期)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10438-1-1.html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方建光(第八期)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11081-1-1.html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刘京闻(第九期)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12171-1-1.html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倪和军(第十期)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13000-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3-5-31 23:09 编辑

DSC04552.jpg



叶华洲
1965年10月生,江苏金湖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少年书画协会副理事长,淮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淮安市政协委员,淮安市文联委员、协会部主任,国家二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书法获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最高奖),全国第四届正书展提名奖;“岳安杯”国际书法大展奖;“墨舞神州”全国书法电视大赛获奖。书法先后参加国家级(中国书协)展览三十余次、省级展览四十余次。书法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及奥运场馆“水立方”收藏。

部分书法作品入展、获奖情况:

2004年,入展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5年,获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提名奖(中国书协主办)
2005年,获“岳安杯”国际书法大展铜奖《中国书法》
2005年,入展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5年,入展“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展
2005年,入展“冼夫人”杯书法艺术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5年,入展“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5年,入展中国书坛五届新人新作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5年,入展西泠印社中国书法大展
2006年,入展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7年,中国书协千喜、千福、千龙作品展
2008年,作品被中国书协、奥组委征集悬挂在“水立方”(中国文联、中国书协)
2008年,入展中国书协名家工程千人千作展(中国书协)
2008年,参加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举办的“全国楷书名家邀请展” (中国书协)。
2011年,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全国书法展(中国书协、全国总工会)
2011年,“德信杯”全国书法展(中国书协)
2011年,“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书协)
2011年,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获全国奖(最高奖)。
2011年,“墨舞神州”全国书法电视大赛获奖
2012年,全国首届张芝奖书法展入展(中国书协)
2012年,全国第二届册页展入展(中国书协)
2012年,江苏省优秀文艺作品奖(最高奖)(江苏省文联)
2012年,“政府文艺奖”一等奖(淮安市人民政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3-6-2 08:32 编辑

碑帖互参的奥理
——谈叶华洲的碑帖融合关系

文/贺进

在中国书法史中,对于“碑”和“帖”似乎永远有那种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


到底哪样为“碑”?哪样为“帖”?这是一个有关黑与白的争论焦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黑底白字就是碑,白底黑字就是帖,这是黑与白的颜色组合给大家的常态认识。那么对于碑帖的界定只有让颜色去“伯仲”?未免有些牵强。如以上的观点成立,那么对于刻帖到底是碑还是帖呢?这个问题就复杂了,复杂之处就在这是超越黑白关系的界定法则。于是又有人更加以大概念去界定碑帖,以书体去划定关系,无论黑白,无论书写材料,楷体就为碑,行草体就为帖,这样的方式解决了刻帖的问题,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又如此纷繁。关于碑与帖的关系太“暧昧”了,真是“理不断情还乱”!

然而对于更多的书家来说,在实际训练中将碑与帖相融合,这也是一个很难处理的关系,或者说擅于写帖的人能够兼擅写碑吗?问题反之亦然。我们都很清楚,历史上出现碑与帖的分水共有三个时期,一是魏晋,魏晋之前,尤其是秦汉,大多都是碑,大篆体系复杂多变,直至秦统一之后长达多年的统治,留下来的书法作品也是以碑的形式来呈现的,即使蔡伦发明纸之后,我们见到的墨迹作品也是寥寥无几,如果有留下来的墨迹无非也是糊涂乱抹的“戏笔”而已,而且其材料也多以布为主,所以在魏晋之前的几百年都是碑一统天下的时期。魏晋前后,帖开始盛行,直至南北朝之前,大量的手札作品让我们认识了帖的原始魅力,那种以毛笔的刻画所表现的书法艺术至今成为典范。南北朝之后,北夷民族开始以魏碑的形式又将碑发挥到极致,北碑又是碑的一个鼎盛期。此后,碑与帖互参,互相取长补短,鼎盛一时。唐是这一表现的重要时期,有唐碑,也有行草表现的帖,至宋,有刻帖的表现形式,正式刻帖的形式,混淆了碑与帖的关系。此后,至明清,大胆创新的书家开始研究碑与帖的互相学习,常年浸淫于帖学研究的学者开始挖掘碑的独特魅力。这是我们熟知的历史上出现碑帖分水的情况。我们再来回答此段开端提出的问题,对于大家来说,碑与帖兼得真的是很难吗?似乎也未必,对于有天性的书家来说,他能很明晰的去分来两个体系去学习,碑就是碑,帖就是帖,分开去研究、学习。也有将碑融入帖学笔法的,反之亦然,这样的训练方式让书法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出来。

我们来谈一谈叶华洲的碑帖关系,叶华洲是擅于帖的创作的,我们看他的作品大多以帖为主,尤其是行草书,他深研帖学之奥理,从二王手札到孙过庭《书谱》再到明清行草,他都是有所表现的,这种表现来源于他对帖学的系统学习,他将帖的精华融汇于自己的个人面貌表现中,以正统的帖学笔法来进行深入表现,这是大多数当代书家所采取的形式,这是由于他对帖的理解有了自己的认识,所以在他的笔下有相当自信的表现形式,无论是点画还是章法布局,都很精到,完全深入帖学体系去创作对于叶华洲来说不是难事,以至于他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到点画位置关系的表现,我们看他的行草书作品,尤其是单个字组的表现,都能将帖学的粗细表现、长短线关系、墨色变化等关系都能运用自如,从正统的帖学中来,又为我所用,这是熟练的训练达到的效果。所谓熟练,一是原来大量的练习,二是对帖学的深入研究,这两点他都达到了,所以他能以精准入帖,又能以真准出风格。


对于帖学表现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那么对于碑的表现他照样有自己的深入理解,通过他的作品能够看出,他对北碑是有一定的掌握能力的,尤其是《张猛龙碑》、《始平公造像》、《爨龙颜》等北碑,他一定是有过长期训练的,除此之外,他还将唐的褚遂良、欧阳询等碑刻有自己的训练方法,在这两种碑学表现中互相关照,将唐碑之细腻用笔运用在魏碑笔法中,开创出一种既有苍茫又有精准的用笔方式,使得他的作品有几分味道。这种味道还来源于他能将帖学的笔法运用在碑的笔法中,这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刚才说到他将帖学融入到碑学的学习,那么对于叶华洲来说,他是否能将碑的用笔运用到帖的创作中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看他的行草书作品,当然是以帖的表现来完成的,但是仔细去看的话,他的用笔不仅仅是帖的用笔方式,他能将碑的用笔完全运用在帖的表现中,这种方式让他的帖更加厚重,摒弃了大多数书家写帖的那种浮漂的用笔,也摒弃了单一用笔的表现形式,所以叶华洲在某种程度上深入理解到了碑与帖的用笔与表现,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有了更加高级的表现。

碑与帖这两种体系,完成了对中国书法的诠释。我们需要理解的只有对这两种体系进行深入体悟,只有深入才能为变,为用。我不敢肯定的说叶华洲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极致,最起码他明白这两者的关系,他的这种方法不失为其他书家提供了一种学习方式,仅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作心得

叶华洲

书,刚柔相济,阴阳互生。欲识阴阳之变幻,当察阴阳之极地。
所以,我笔下常常追求两种不同的书写体系,一种是以魏碑为基调的楷书,结字取法《张猛龙》、《爨龙颜》、《爨宝子》,长字多从《张猛龙》出,扁字多与《爨龙颜》相似。而用笔起笔处多用《始平公》之切笔取势、发力,收笔处取掺以隶意,敛起锋芒,蓄住笔力。横势用笔以推,纵势用笔以提,推为求稳,提以致动。不以行书渗透以求变、求巧、求灵,而以隶杂糅以求古、求拙、求厚。力求其方峻峭拔、雄强劲健;一种是以晋唐为主线的行草书,近年来对二王及孙过庭心摹手追,逐渐体察到二王与孙过庭的节奏,有洞开心扉的快感。当然这也得益于我多年来笔下米南宫和王铎的根基。其结字以羲献、《书谱》为根本,融古借今。起笔处多以厚重碑意切入,行笔间每以轻灵笔触空中摇曳,力求会恰魏晋之法。节奏掌控力求自若,努力营造大小、长短、轻重、疾涩、浓淡、枯润、虚实关系,使作品产生映带相生,变化叠次的效果。在我的行笔中,节奏慢多于快。力求慢中求稳,求厚,求精,慢而不滞,慢而不颤。在行草的整体审美追求上,努力求其清逸萧散、奇趣俊朗。
二十余年来,我游走在碑与帖的两极。“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碑与帖的相与摩荡、互为生发,使手底略得朴厚质实兼之肆意灵动之风。
阴阳之极地皆注笔端,极难互溶一体,好在我亦常常痴迷于褚遂良。其笔力雄赡、气势古淡、笔触纤毫毕现,深合魏晋遗法,成为了我两个书写体系间的极好纽带。
现阶段,我在努力探索自己的学书之路:魏碑为骨、晋韵为宗、宋意为养、褚法为“眼”,写心为本。
DSC0480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3-5-31 22:19 编辑

珠联璧合 同气并蒂
——浅析中国书法的书意与文义的统一


叶华洲

书意,即书法之意境,是书法美的集中反映。中国书法素以境界为上,认为“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文义,指文章的义理,文章的内容。书法以其运笔的多样性造成丰富变化的线条,又以这样的线条组合成千姿百态的文字造形,而独具特色。但书法的表现特点是在文字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孕育并逐渐独立(不借助于其他艺术)而成的,因此说,书法离不开汉字,书家有必要了解中国汉字的发展与演变,方可对书法形式语言有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进言之,经典的书法作品能较好的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意趣和对时代审美的感受和理解的,而这些,恰与书写的内容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帖》无不是书家书意与文义相结合的典范。文字内容的选取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衡量书者的艺术涵养(学养、精神、品格、境界等等)。有极高文化内涵的书写内容,才能触动作者灵魂,带动笔墨,诞生历史巨作。
书法艺术之美就是书家的心灵深处的情感映射。是精神世界的物质表达。书法艺术的生命,是深深植根于书家的情感沃土中,而他的真挚情感是源于书家对现实人生的感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把握。书家的书法作品体现出来的独特审美理想,坚韧的个性和人格精神的外在表现。不管我们从作品的艺术形式,还是思想内容来看,都是“缘情而发”,并富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艺术作品要以情动人。我们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给我们以丰富的审美感受。有的使人产生愤然的激情;有的体现了正气激射的悲愤;有的给人的感觉是无可奈何的忧伤情调;有的给人以破碎和毁灭感;有的大气磅礴,正气凌人;有的愉快、轻松;有的宁静、舒畅、优雅。这种审美情感是作者对现实人生的情感超脱和净化,也是作者经过思考,孜孜不倦地寻觅自己的艺术真谛,而终于走出了“象牙之塔”的喜悦情感的流露。
  在创作上,书法作品没有任何约定俗成的规范和定律,更不是为创造技巧与形式以炫人耳目,哗众取宠似的“标新立异”。要表达的是真挚的感情,这正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书画艺术要求的诗、书、画、印结合这一原则的精神。常言道:“书如其人”,“书为心画”。书法作品,真切地反映了书家的性格、思想、志趣、情感及他的为人。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生死无常的感慨。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祭侄稿》是由真挚感情浇灌出来的杰作,是心灵的奏鸣曲,是哀极、愤极的心声,是血泪凝聚成的不朽巨作。在“忘情”状态下无意识的表现手法,使作品产生出无比优美的艺术效果。他不是在写字,而是在述说心中的悲愤,他不是在搞艺术创作,而是自言自语地倾吐,话说完了,作品也写完了,永远不可重复的杰作就这样产生出来。
《黄州寒食诗帖》是两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品其诗,苍劲沉郁,饱含着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论其书,笔酣墨饱,神充气足,恣肆跌宕,飞扬飘洒,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
书法艺术作品不是一种非文化的的艺术现象,不是停留在“显示字迹”(展示汉字)的表象。书法与文学、文辞不可割离,这种关系是一些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直接的联系。如果强调中国书法家的“艺术修养才是第一重要的”,那么文学修养、文字基础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追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的作品,一位优秀的艺术家表达的作品一定是形式和内容结合的典范。书法创作存在一个选择题材、结构布局、熔铸主题、驾驭体裁、塑造形象的过程。书法创作客观内容文字、文辞内容、题材的选择、应用过程,不可回避地要表现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早在唐代,孙过庭《书谱》就阐述了书法家情、意、思、神与文辞文学内容、与再创作点画、与书法作品的关系。现代书法艺术的创作和研究,应该在更高更深的认识和理念中,把文、情、书更自觉更完美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否定它们之间的直接关系,一味的追求美术化的视觉效果。坚持书法文辞内容与作品视觉形式有机融合,是实事求是的观点,是把握艺术创作规律的客观要求。文章的内容影响了书写者的心理环境,而书写时书家对文字通常是默诵着的,字音的清浊,影响到呼吸,文句的抑扬顿挫,影响到书写的节奏,情绪的难以抑制,使心境颤动不已,最终外化成笔下的律动。文学创作与书法创作这两条相对独立运行的轨迹在此交汇,相得益彰。我想,这世界上也许还没有任何一种艺术作品能够做到这样,这也是书法最具独特魅力的地方。
书家选择书写的文字内容,通常是一首诗,或者一段诗化的文字。在古代,古人行文大都注重文句简洁,抑扬顿挫,韵味悠长,与书法有着天然的契合,选择不是问题。而现代文体中只有诗歌还有可能注重节奏和韵律,所以选择内容很重要。中国古典诗歌及诗化的文字是中国古代汉语精华的浓缩与凝聚,它将古汉语的音与意的揉合之美推向了极致,书法则将汉字的形式之美推向极致。而形、音、意在人的大脑中是先天综合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诗歌与书法的结合就可以将汉字的综合之美推向极致,达到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在古人的书法佳作中,已经十分完美地体现出来了。
我们在强调书写基本功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倡导书法的文化价值观。书法家的功底不仅体现在纯熟的技法上,还体现在他们内在的文化学养上。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当代书法要秉承传统,注重书法创作中文义与书意的统一
DSC0525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创作微言

叶华洲

书法创作的源泉来自于客观,作者的风格形成于气质、修养、学识、经历等诸方面因素,通过形质功力的自然流露,以达到启发和暗示的意象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爱国爱民、痛失亲人的义愤发泄。苏东坡的《寒食帖》是其谪居生活写照,有悲愤、孤寂和无奈,但最终归于平静,心境诗境笔境浑然一体,皆成旷世神品。

书法创作的方式,要有矛盾的确立和化解,这样一幅作品既要有浓淡、苍润、疏密、缓急等变化,又能达到和谐统一。要进行临摹到创作的有机转换,临摹时形质是第一的,创作时性情又必须孕育在形质之上,这样性情通过形质才能达到佳境。刘熙载的“古神由我神之变”,先入古神,后出古神是不刊之论,进去出不来,我们就化成古了;有古出来,有感而发,就是我们自己的。


书法创作的终极目标我认为是“复归平正”, 孙过庭的《书谱》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是形质上的“平正”,当然是每个成熟书家必须的历程,但追求心灵上的“平正、淡定、闲适”,则是一个书家的不懈之旅
DSC_8316.JP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3-5-31 22:34 编辑

谈精品创作

叶华洲

我认为文艺精品应该具备三方面的属性:一是艺术性。文艺创作要扎根于传统,从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化宝藏中汲取营养,努力做到正大气象、技艺精湛、取法高古、传承有序;二是时代性。文艺创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人民作为文艺的表现主体,着力歌颂人民的生动实践、展示人民的精神风貌,反映火热的时代生活;三是创造性。“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创造力”, 要勇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新的文艺创造,要适应时代变化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的要求,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就书法精品创作而言,我觉得力求四个方面的统一。首先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书法必须扎根于传统、取法经典,向古人学习、向名碑佳帖学习,使作品有渊源、有传承,同时求新求变,力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第二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书法精品有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人间正气、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这对书法创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三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书法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同的内容决定采取不一样的形式,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第四是技法和意境的统一,任何艺术都必须以精湛的技艺作为支撑,但光有技法就会滑向匠的沼泽,必须有意境的营造,即上升到“道”的境界
四友堂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3-5-31 22:35 编辑

根植传统 汲古构新

陈洪武

叶华洲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实力派书法家,辛卯伊始他在中国书法家论坛网上晒了他的新作,引起了书坛的广泛关注,好评如潮。

华洲先生的书法根植于传统,以功力取胜,其主要审美特质是清逸典雅。他的小行草具有二王、孙过庭一脉圆融流畅的笔意,注重起承转合,上下映带,强调大小、粗细、虚实、疾徐的对比,并在对比中追求飘逸和灵动,以气来贯通全篇,节奏感很强,彰显出一种生命的意蕴。小品扇面讲究空间构成的精美,巧于设计,注重穿插,随机运化,活泼的形式中亦透着儒雅。华洲先生的大字以张猛龙碑为基调,吸纳了北派孙伯翔先生书法的一些审美特质,在古质的情调下追求浪漫,拙巧相生,点线干净爽利,造型开张生动,并在有意无意间杂揉些许隶书笔意,生发出一种峻逸超迈的韵致,姿态也尽多横生的自然之趣。

我们看到,在华洲先生的笔下有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以圆线见长的小字行草,清逸而典雅;另一种是以方峻峭拔取胜的魏碑大字,雄强而劲健。二者相互补益、互为生发,使得华洲先生的书法语言更加丰富,未来的道路更加广阔
四友堂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