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周剑初(第二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得体的周剑初

刘洪彪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自己成功的原由,但我认为,所有成功者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得体。

周剑初年方卅五,第二炮兵司令部营职军官。其业余染翰,26岁以大学生身份在大连举办个人书展,入选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28岁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课程班,并成为该班创作高手和活动骨干。周剑初的学书经历尚不算太长,艺术作为也不算太大,现在就说他是个成功者未免为时过早。但是,与多数同龄人相比,他确实显示出了成功者的素质,有成功的迹象。我这个判断,依据的就是他为人处事、求学从艺所表现出的得体。
正是因为得体,身处基层连队的周剑初被上级领导一眼相中,从山沟来到京城;因为得体,他被送到军校深造,遂由士兵转为军官;因为得体,所在学院在当地为他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览;因为得体,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基层工作不到三年,再度被调回二炮机关;因为得体,领导和同事对他交口称赞,同学和亲友遇事都爱找他,岳父、岳母把他当儿子看待……


“得体”本是平平常常的一个词儿,说起来简单,理解起来也不难,但真要做到却不容易。我认为,为人不卑不亢,处事不偏不倚,表演不温不火,写字不激不厉……所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说,大概就是俗话“得体”的文雅表述。


14年前的一天,从未见过面的周剑初经人引荐找我看他的字。我直言不讳地对他熟练的“自由体”予以否定,并郑重劝诫他扎扎实实做一番临帖工夫,不然,字写得再勤再熟也是徒劳。一脸窘态、满心狐疑的周剑初悻悻然离去后,很久不曾露面,几年没有音讯。直到1997年夏天,我突然收到他发自大连的信函,他希望我为他即将举办的个人书展题写展名。他还随信寄来了一沓儿作品照片,除篆书外,楷行草隶,诸体皆备,且体体有出处,字字有来由,古风弥溢,新意迭出,这让我吃惊不小,喜出望外。


我从周剑初一前一后只相隔五年却如同出自两人之手的作品中得出一些结论:第一,他不固执,听得进逆耳忠言;第二,他有狠心,认准的事就全力去做;第三,他悟性高,有事半功倍的能力;第四,他心气足,“消失”几年后以举办个展来回应我对他先前的否定。


有的人学书法,天天给老师打电话,隔三差五拿一摞习作让老师看,特别能缠人,却总也不开窍。而周剑初学书,只那么一次实话实说,他就心领神会,潜心沉寂几年,然后猛不丁给你一个惊喜。对这种不用重锤敲的响鼓,谁也没有理由不欣赏和喜欢的。


十多年来,周剑初一步步前行,一点点积累,笔墨技巧的锤炼和艺术格调的提升,都有了可喜的成效。即便抛开感情因素,我仍认为在他们这个年龄段里,周剑初已经脱颖而出,是顶呱呱的一个。他不是那种视入展获奖为要务的作者,故而从不跟风,从不逢迎,很少把精力和时间花在人际交往和自我推销上。他的作品虽也十有八九能入选全国全军的高端展览,也获得过一些奖项,但他的名字并不为书界周知。看上去,他未能因善笔而得名盈利,比起一拨儿尽享风光的“获奖专业户”来,似乎有点事功失调,名实不符。但我从不认为他这是吃亏背运。我倒是觉得,某些机灵人把自己那点才情发挥到了极致,并获得充分的回报,过早地抛头露面,酬应交游,沉浸在荣耀光彩之中,周旋于繁杂浮躁之间,若不留神,也许很快就会才尽情乏走下坡路的。相反,那些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不在乎一时一事的输赢,看准方向、循序渐进的人,才有可能最终达至美妙的胜境,攀上理想的高峰。在这一点上,周剑初的平常心态和淡泊行为恰恰是得体的。

最近,周剑初应全国首届行书大展和草书大展之征,分别写了两件行书、草书巨幅作品,投稿前曾让我过目。当时,我对他的草书作品暗自激赏:“二王”笔法光大,“二王”气韵弘扬,草法娴熟,使转灵动,墨色润枯渐变,线条虚实相生,字态翩然潇洒,章法自然天成。心想,这件作品入展无疑,获奖有望。二话没说,我让他寄走。对他另一件行书作品,我并不看好,希望他重作再寄。结果,我作为草书大展的评委,自始至终未见周剑初草书作品的踪影,而他的那件行书作品却列入“获奖提名”。周剑初面对这个结果,仍然一如往常淡淡一笑。举这个例子,倒不是要说明我眼力不济,判断有误。我有三层意思:一是周剑初的书法技艺确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二是艺术作品的评判不可能准确无误;三是周剑初对待得失成败的态度值得赞赏。

周剑初因得体而拥有良好环境,获得众人相助,因得体而德艺双修,身心两惬。照这个路子走下去,稳扎稳打,必将一步一个脚印走得久远。


当然,凡事都有利弊,“得体”亦不例外。得体易四平八稳,易左顾右盼,而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机遇也是稍瞬即逝的。过于周全,极其谨慎,也容易失时误事,以至落伍掉队。学生在大学之前学基础知识、共同科目,大学之后就应该有主攻,有专业。我觉得,现在的周剑初如同毕业后的大学生,如果学会忽略和放弃一些东西,工作之余,把心力集中起来,倒是可能在书艺上自“得”一“体”、自成一格的。

2006年10月5日撰于逆坂斋
合唱指挥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兼涉五体  博览杂临

刘洪彪

历览古今书法大家,五体皆能者不多,五体书作皆流播于世者尤少。故书界同仁多数认为:人生时间与精力有限,学书当主攻一体,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以防肉多嚼不烂,终而一事无成。

此论乃经验之谈,并非谬误,后学不妨察其要义,作个参考。但事物总有两面性,书家不能五体,不见得不涉五体,前贤五体并传于后世者少,不见得不作五体。有鉴于此,周剑初定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展,为展名事前来征询我意,我仍倾向于五体书法之冠名。


提这个建议,我自有根据和理由。其一,古贤作书乃余事,为实用,以书名世者无不在行政、从军、经商、为文、传教诸方面绩伟功丰。即使专务文墨者,亦多棋琴书画诸艺兼能,或诗书画印数项融通,其时间与精力并未见匮乏。其二,今人染翰,除纯属修心养性之业余爱好者,多视书法为挚爱而定为主业。然书法之于当代,大抵已失却实用功能,笔墨行于世者已成纯粹之视觉艺术。斯世之书家,若只攻一体,千篇一律,长久循环往复,虽具一格一调之面目,却难免自感单调乏味,人觉审美疲劳。至于笔法、结法之变化,谋篇、布局之创新,将无能为力。其三,佐观体坛,有集田径、游泳、自行车等多项运动于一身的十项全能现代五项;有集单杠、双杠、吊环、鞍马、跳马、自由体操于一身的体操全能;还有刚刚在北京奥运中几天之内一人囊括八项游泳金牌之美国奇人菲尔普斯,这些选手多数年方弱冠,人生旅程不过刚刚起步,业已挑战人类极限,创造世间神话。相比之下,书家如能穷毕生之功、极全部精力,兼攻书法五体,我看不至于就那么高不可攀、深不可测。


周剑初年仅卅七,在职军官,业余从艺,以这个年龄,这等身份,这些资历,能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已属志高心大,又打出前所未有的五体书法展牌子,更见其胆壮气雄。


当然,我提建议并无拔苗助长之意,他作五体也非盲目妄为之举。早在十一年前,廿六青年周剑初就在大连举办个人书展,随后加入中国书协。其行书对联入选全国第七届中青展;其楷书条屏入选全国第八届中青展;其隶书条屏入选第八届全国展;其草书条幅入选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其丈二行书大中堂为获奖提名;第九届全国展,其丈二楷书斗方入展;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其小楷团扇荣膺一等奖。十数年创作实践,周剑初涉猎楷隶行草,尝试巨幅小品,凡投稿者,必有斩获,无一落榜,从不失手。如此出色表现、骄人成绩,乃是我之信任、他之信心之缘由。


周剑初唯一短处和弱项便是篆书,但他能摹仿、善领悟、会变通。五体书法展名称既定,他一头扎进甲骨、钟鼎之中,收集大量碑版拓片,大篆小篆交替临习,尽管是现买现卖,突击强攻,但确实收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之奇效。


周剑初五体书法一书,是以五体书法展作品为主,补之以近年新作编集而成,五体俱全。周剑初作品字无定态,画无定形,篇无定式。虽书分五体,然一体多变,五体百变,一品一模样,百图百风神,足以令观者目不暇接,一改书法审美之故常,原来书法竟有如此翻云覆雨之蹊翘。依我看,周剑初还很年轻,亏缺之处和薄弱环节随处可见,提升空间和发展余地还有待开发。但目前他之所以能变化多端、花样翻新,就是得益于兼涉五体,博览杂临;得益于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得益于对艺术真谛之远虑,对创作本义之深思;总之谓得益于综合素质之培养和五体全能之修炼。
近影.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花笺意味浓

陈洪武

2008年10月,一位年轻的军旅书法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五体书法展”,引起了书坛的广泛关注,吸引了众多的观赏者,好评如潮。其中的一件巨幅作品《怀素上人草书歌》大气磅礴,满纸云烟,颇为震撼,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此次书法展获得了很大成功,书法界也由此认识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军人——周剑初。

周剑初的才能受到了所在部队解放军二炮某部领导的重视,此次展览后不久,他被委以重担,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当了领导的周剑初一下子忙碌起来了,每日要处理大量的公务,在画室里挥毫写字的时间就少了许多。剑初把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地涵养气质,开阔胸襟。与书法有着不解之缘的剑初,虽然身陷繁杂的行政工作,但书法仍然是他的人生挚爱与追求。每当茶余饭后有点闲暇,剑初就操起毛笔临帖练字,办公室里写不了大字就练小字,一点一滴地积累,以古人法帖滋养自己的情怀,以书法线条丰富自己的人生。这样下来,日子久了,小字居然写得很有感觉。剑初萌生了创作一本以廉政内容为主题的小册子。他有意摘录古今诗词文赋中有关励志图强、淡泊明志等方面的诗词名句,加入自己的解读,写在素雅的花笺上,日积月累,精勤磨砺,一本清雅隽永的集子诞生了。


翻开这本小册子,令人顿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既让读者学到许多有教益的内容,心灵得到净化,同时又欣赏到优美的书法,得到了美的享受。剑初的书法传统功力扎实,透过作品可以看出他曾广泛吸收传统碑帖中的精华,并能加以融合,时出新致。尤为可贵的是,剑初的小字同样具有两年前他在美术馆展览时的特点,那就是五体皆擅。搞书法的人都知道,这很不容易,两三种书体写好了都很难,更何况五体。书法技法的积累需要长期不断地刻苦训练,方能渐入佳境。这本小册子篆隶楷行草各呈其美,风格多样,尚不到四十岁的年轻书家能够有如此功力,令人感佩,由此也知剑初用了很多心血。


小楷是剑初最拿手的书体,在全国册页书法展等大赛上获得大奖的大都是小楷作品。他的小楷写得很放松,较少规矩的束缚,更多天真的流露,字的姿态也尽多横生自然之趣,萧绎《采莲赋》、吴昌硕《题荷诗》等作品或茂密或疏朗,章法参差错落有致,字里行间透出生拙的金石意趣,独超众类。他的小字行草书与两年前相比有了新的变化,可以看出吸纳了许多新的营养,笔法更加纯正,格调更加古淡。《咏松诗》、《兰花诗》等作品行草相间,用笔劲健洒脱,结体灵秀,给人以疏旷清爽的美感。篆隶作品在此册中也占了很大分量。篆书取法广泛,从甲骨、金文、石鼓文到楚简等都有涉猎,线质曲婉自然,结字烂漫多姿,在古朴中透出逸宕的趣味。隶书质朴无华,很多字篆意未脱,显得天真率意,别有一番情趣。


书以通则至精,学习古人,要有风神颖悟的能力,妙在能变能出,即所谓“书无定法”。剑初敏而好思,不仅努力将众体备于笔下,而且融会贯通的能力也很强。他善于博采众长,打破书体间的界限。比如,在隶书中融入篆书的笔意,方中见圆,更显朴实无华;楷书参以隶书遗意和行书韵味,古拙庄重中透出活泼灵动。这种将几种书体有机地杂糅起来的手法,使得他的书法语言和而不同,更加丰富。


观剑初之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散淡空灵,这在他的小行草上更为突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剑初的书法没有着力用意之感,是在心境的完全放松下的随意所适和真情流露。书写时信手自然,逸笔挥洒,似乎全在漫不经心间,然而却处处阡陌未改,古法依然。他的行草书用笔简练明快,虽然较少连绵的体势,然而注重字与字之间的意态连属,结字欹侧,顾盼生情,有一种水流花开、风行雨散的天趣,深得右军的冲淡灵和之致,很见才情和功力。


剑初在形式上也大胆探索与创新,选用花笺作为书写的材料,注意配合笺上的图案,选择合适的内容,一篇一札,皆构图精美,相得益彰,有时根据笺上的小画生发出一些随感,读来颇有情趣。章法布局上也独具匠心,或整饬或错落,随情跌宕,随形而变,生机勃勃,既弥散着古典书翰的气息,又蕴含了现代审美元素。剑初将善于驾驭大字的能力,运用到他的小字创作中来,写在盈尺信札上的字虽然很小,但线质浑厚,体势开张,既精致隽美,可以在手中细细把玩品读,又能以小见大,不失大字的卓然气象。


如果说两年前中国美术馆的“五体书法展”让我们领略到了周剑初才翰俊发、挥洒青云的激越豪情,那么这本花笺书法集则向我们展示了他书法的另一面,那就是精致隽雅、散淡清逸。剑初总是在不断地攀登新的高峰,他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我们期待着
龙门石窟.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剑初试    扬眉出鞘
——记军旅书家周剑初


李彬

日前,国家级的“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大展”评审揭晓,军旅书家周剑初摘得头彩,名列一等奖榜首,可喜可贺!

“把剑初试君,声名震书坛”。作为同学,我为之高兴;作为朋友,我为之激动;作为同道,我为之喝彩!

相识剑初,缘于燕园。在二年多的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班学习、相交、相处的日子,对剑初的为人为艺慢慢的有所了解:温和、随缘,创作和临摹水平在班上屈指可数,虽不善言辞,却言行一致。


甲申金秋,北大首届书法研究生班新生开学,在新同学的作品点评会上,周剑初的作品和名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剑初是首届研究生班同学中创作实力最为突出的一位。他的作品没有矫揉造作之态,没有狂怪跋扈之气,作品处处呈现着一种生机,一种活力,点画线条有弹性,有张力,生命力强。行笔和落笔干净利落。他为艺,法古博采,既守正创新,又不拘一格。其书法面貌有的自然清新,有的平和、雅致,有的文气浓郁。其隶书取法乙瑛、张迁等汉碑,用笔自然、灵动,结字宽博、舒展,落落大方;篆书取法简帛、金文,落笔率意、轻松,不刻意雕琢;小楷取法写经,端庄而不失灵动舒展,气韵清雅,结体古朴,字势生动。其行草用笔老到、老辣,布局出其不意,自出新意,章法活泼、形式多样,往往令人叹为观止。整体作品给人的感觉是神采飞扬。王僧虔曰:“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唐张怀瓘说:“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行”。取法在魏晋和明清之间,立意高古,上下贯通,左右逢源。行草书最能舒情达心,彰显个性,也算是剑初的代表书体。


神采的含义是艺术家才气、情感、阅历、个性在作品中的折射,有神采的作品才能打动人,才是成功的作品,神采飞扬就是指在笔墨飞舞所构成的意向中,观赏者的心性、情绪得到感染,而对作品的嘉赏。神采还包括作品的韵致和情趣,是艺术家个性化的艺术特征。


书法最能体现东方文化精神 。孙过庭曰:“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书阴掺,本乎天地之心”。道出了书法艺术的精髓。书法中的行草书,最能体现人的内心情感和境界;最能探究和表达人的心灵和精神;最能体现清正潇洒的人文精神。汉杨雄云:“书,心画也”。书如其人,字如其人,是社会对人书合一的道德伦理标准。书法既反映自然美,又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书法于点画中传递着神采、情趣、韵味,窥测作者寄托的思想情感。


每次上文化课,剑初能认真地听讲,默默地做好笔记。课下别的同学都忙着和老师、名家照相合影,而剑初要么和老师探讨交流,要么在一旁静静的抽烟,要么和同学们交流听课的感受和体会,可见其学习的态度和品格。


剑初有个习惯动作,见面时常以目传情,轻轻的一个眼神,表达着他的问候、友好和善意。纳于言而敏于行。每每想起,觉得自然、清新、独特、与众不同。

研究生班每次的创作集训,剑初这样的高手都能在完成自己的临创训练后,积极主动的辅导帮助其他同学,使一些创作水平落后的同学在每次集训后,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和飞跃。


首届书法研究生班毕业展06年7月在时为亚洲第一大博物馆隆重展出,其中老师和同学们的作品装裱剑初费尽了很多心血和时间,为那次展览的圆满成功赢得了时间,做出了贡献。同学们至今想起,都还铭谢于心!   


百年北大,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自蔡元培始,北大即创办了“书法研究会”,有着悠久的书法美育教育传统。大学书法,不仅讲究书法的典雅清正,而且要求书法要有深厚的文化意味。大学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文化,也是学者们对汉字的美化和文化(季羨林语)。


剑初在北大这样一流的人文大学里,吮吸着北大著名教授们的思想精髓,聆听着海内外著名学者的精彩演讲,思想在这里进行了碰撞和交流。经过二年的浸泡,带着北大书法的思想和理念,带着老师们的嘱托和厚望,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继续着文化和书法的探索和实践。


剑初现为二炮某部军官,中国书协会员。今年金秋十月,他将在国家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举办他的个人书法展,作此短文,算是同学间的一件小小贺礼,文章不足和遗珠之憾在所难免,还请剑初和诸方家老师批评指正!


剑初的书法创作正值富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他的艺术之路会更加宽广平坦,他的艺术成果会更加丰硕卓著。他的艺术之路还很长,同学的我,祝愿他走得更高更远
青海湖.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篆书导言  
曾翔  
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研究员

篆书之源,起于商周,盛于秦,至清考据之风大盛,遂为世人所重。然古篆书之遗迹多为铸造、刻画、镌刻之再现,并无墨迹传世,为后来学者提供了更大的臆想空间。剑初学篆,取材多在于金文大篆文字而不拘泥于点划形似,也不像清儒那样拘泥于文字的来源,是以商周钟鼎器物文字为主体,旁及甲骨诸体,用笔雄健而自成面目,强调线条的书写性和金石气,在书写过程中融入了对篆书的独特的解读。与当代同好共同开创了有别于清人篆书局面。祝剑初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深入,越走越远。

隶书导言
张继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当下,如果给书法作者归类的话,至少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功力型,他们的传统功力的扎实程度让人吃惊,但在创作能力上却有些薄弱;一种属于才情型,一看作品便知才华横溢,很有艺术感觉,但对传统把握不够,在创作上显得力不从心;还有一种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既有深厚的功力,又有极高的悟性。通过我对剑初的了解,他是属于这一类型的。综观剑初五体书作,既各具一定风貌,又相互融会、渗透,而且整体的格调非常统一、非常高雅,这是一个亮点,也是相当不易的。我在很多场合都曾经提及,剑初是位有才情的年轻书家。
单就隶书作品而言,首先,取法是宽博的,涉及了诸多汉碑经典和汉简书法,同时又受到北魏墓志与民间书法的影响,面貌多样而不杂乱无章,这是经过长期研习之后进行合理取舍的结果;其次,在视觉效果上,包括章法、结字、用笔、用墨等方面,既表现出了传统元素,又明显地表现了现代的审美趣味,尤其是在隶书的形式构成上动了很多脑筋,打破惯用之法,又有一些新发展。此外,这些作品又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剑初的文化修养。现在我们常说要书家学者化,加强书法家的文化内涵是非常必要的,但必须是在解决了技法问题的基础上再学者化,方可成就。有很多学问家不能称之为书法家,因为他们的书法技法问题没有解决。书法家可以是学问家,但学问家不一定是书法家。
一个书家由不完善走向完善,由不成熟走向成熟,在我看来是一定要经过先专、后博、再专的过程的。剑初正是处在博的阶段,这也是他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然阶段。假如说还存在一点不足的话,那就是面貌虽多,但个性特点还不够明显,还没有准确定位。但没有共性的个性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我也并不认为过早地就将自己定位成什么样子就是好事。剑初还很年轻,以他这样的年纪,达到如此境界已是难得。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阅历会越来越丰富,书艺会越来越精熟,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由博最后到专,取百家之精华而为一家之用,成为个性鲜明、富于才情的书法家。我期待着。


楷书导言
王学岭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剑初的楷书中,碑楷给我的印象最深,他入选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的作品即是。及至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他摘得了一等奖,作品竟是魏晋风韵的小楷!今次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五体书展,我有幸先睹了他的楷书作品,惊奇地发现,在他的楷作里又平添了几件颇具唐人风骨的作品。真乃事隔三日,当刮目相看!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仅楷书一体就有三种面目出现,又何况此次举办的是五体书展呢?这样下去,怎么了得!着实令我辈写楷者心生谓叹,有一种危机感。惊叹之余,坐下来沉颐思索:剑初如此成就,应是得益于其学书路径吧。他走的,是一条广涉博取、兼收并蓄的路子。
时下习楷者,大抵两种途径:一是抱持一帖,反复临摩。深究细研者,终得悟他人面目。更有抄帖一族,不假思索,轻描淡写,碌碌仅得皮毛。二是涉猎多家多体,且临且悟、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炼出自家面貌。剑初习楷即是如此,广涉以博取,厚积以沉淀,千锤百炼以成精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历经了在融会中沉淀、沉淀中提炼的过程,自家面目自然显现。剑初年方卅七,风华正茂,思维敏捷,且善临善悟,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的丰厚,自成家法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楷书自东汉产生以来,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方走向成熟。由隶楷到魏楷再到唐楷的渐变中,形体也由质朴天真向法度森严转变。唐楷的法度化是科举考试及当朝显贵推崇的结果。然而,森严的法度制约了书家情感的流露,掩盖了书法艺术的创造性。习书者,倘若从唐楷起步,容易堕入法度的魔圈而难以自拔。剑初则不同,他是在具备了较好的行草基础后才转而研楷,先从魏碑入手,继而溯习魏晋小楷,进而探求唐楷。故尔,既能得其成熟楷法又不受其法度束缚,达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观其书作,用笔既沉实稳健,又潇洒灵动;其粗细之穿插、方圆之并用,足见笔法的丰富。结字既宽博展拓,又奇趣多姿;其向背之呼应、疏密之对照,更显结体的灵变。其中有条不紊、独具匠心的章法布局,则又展现出他审美的独到。
透过剑初的楷书,把切其取向,当属不计工拙、崇尚艺术精神者。他追求的是一种不加雕饰、轻松率真、自然天成的创作状态,这当中既有先天赋予的要素,又有后天修为的成份。相信随着剑初修为愈全、感悟弥深,这一状态会愈加完美,风格亦将愈发凸显。


行书导言
陈洪武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记住周剑初这个名字是因为一幅书法作品。
那是在纪念二炮组建四十周年书画展上,一进展厅我就被一件作品吸引住了:主体运筹帷幄四个大字气势雄浑、遒劲有力,中间用碑味小楷参入大段的孙子兵法,朴拙生动,显示出作者扎实的传统功力。构图上则融入了现代审美意蕴,通过动静、疏密、大小、色彩等强烈对比,极具张力,抒发出英武雄强的阳刚之美,与主题十分贴切,给人强烈的震撼。从此以后,这幅作品的作者--周剑初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不知不觉地关注着他的作品,关注着他的进步。
这就是精品的魅力!我们常常说要打造精品,但要打造一件真正的精品却绝非易事。一般说来,只有建立在深厚功底之上的创造,才最有可能在视觉和情感上动人心魄。剑初是一位聪慧而勤奋的青年书家。他曾经长期在秦汉唐宋碑帖中如饥似渴地吸收,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当我捧读他寄来的作品集小样时,看到五种书体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令我十分惊讶。擅长一、两种书体已属不易,更何况驾驭五体,这需要何等的寂寞与才情!
学习古人,妙在能变能出,构建属于自己的独特书法语言。剑初的行书在他的五体之中并不是主打,但是此次作品集里的七幅作品件件精彩,充分显示了他兼容变通的才华和能力。剑初认为:美的作品必须是作者以扎实的基本功作依托,以法度为准绳,并在精神状态的高度自由、心境的完全放松下的随意所适和真情流露。细细品味剑初的行书语言,苍朴之中含着清灵,流美之外又透着奇拙。可以看得出,剑初的笔下是一种轻松自如的抒写,心手悠然,不激不厉,意态洒落,与现代人崇尚自然的审美倾向相契合。欣赏他的作品,能够唤起一种明朗、自由的美感。
透过丰富的笔墨信息,我们可以窥得剑初走的是碑帖结合、以碑为主的路子。剑初对民间碑版进行了深入挖掘,不仅在笔法体势上进行捕捉,而且对碑版书法所呈现出的古拙的气息也进行了一番梳理与吸纳。这使得他的行书散发出清代碑派书风的气度和笔意,以隶楷意味入行,注重单字的奇趣与浪漫,字体扁阔,以方为势,涩中求劲,一波三折,金石气息浓郁。同时,剑初还向二王一路取法。他向二王取法,不是汲汲于外形上的模拟与解读,而是重在精神气质上去接近魏晋人的空灵简淡,重在点画线条间偶然生发出的意绪和情调,重在古朴的形质中加入流逸的律动。
注重章法与形式上的探索与创新,这也是剑初作品给我的印象。他的行书每个字交代得比较清晰,字间距宽绰,相对而言映带与缠绵较少,当然这也许是他为了和自己的草书拉开距离而有意为之。虽然少了行草书中特有的组字节奏感,但却呈现出疏宕明快、参差错落的韵致,弥漫出萧散简远的气象,在审美上给自己拓展了新的空间。作为一名青年书家,剑初对如何创造新颖的形式十分敏锐,作品形式很少雷同,分间布白能随形就势,随机制宜,一幅作品中不同书体大小字应需穿插,不守定势。这种探索在获得新的视觉效果的同时,又表现出了多面的才能。
剑初为了这个展览整整准备了两年。他把这个展览不仅仅看成是才华的展示,而是希望通过展览促进自己更深入地触摸传统,调动所有潜能锤炼自己。我深信,有这样的心态、怀抱与追求,剑初未来的天空一定是明朗而高远的。

草书导言
张旭光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观剑初五体书法展作品后,第一感觉是他为这次展览下了非常大的工夫,费了很多气力,是真正用了心的。我就他的草书作品谈一些直观看法。

我认为剑初的草书在诸书体中是比较强的,首先表现在气势上。草书在王羲之时代是崇尚文雅的,到王献之就已增加了气势,显现了性情。唐人在尚法的时代沿着法度走了一条路。同时,也沿着感情走了一条路,即大草、狂草,这一路多取自献之。行书到草书的转变过程,其实就是书法由文雅到壮美的发展过程。剑初的草书不仅体现了对书法本体的理解,对草书本体的驾驭,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军人的一种别样情怀。尤其是那件怀素上人草书歌巨幅草书,体势翻江倒海,线条苍莽厚重,如此大的字能写到这种程度,实属难得。

从剑初的草书中不难看出,他对传统经典法帖的研读、临习与把握上下了非常深的工夫。欣赏一件草书作品,总会在看到整体构成的统一与情感律动的和谐之后,落到每个单字也没毛病,才算得上一件成功的作品。而不是看上去写得很热闹,仔细一看让人生厌。草书的难度又在于不单是将每个字写好,还必须将字与字之间的连绵映带关系完美表现出来,形成从单字到一组再到几组,最后完成全部。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种新的符号,这是草书独有的,也是草书最难之所在:体现出音乐般的旋律与节奏美感。这就是现代审美与视觉心理的一种统一。由此可以看出剑初的传统功力与现代审美意识都是非常强的,这和他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关系很大。
剑初还注重了草书作品整体的形式美感。比如将对联单字裁开再拼接成一体;比如在空白处落一组小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落款形式。这有多种好处:一是要求作者有很好的楷书功力;二是补充草书释文对普及书法、帮助观众理解难读的草书很有好处;三是加了一些文化方面的理解和注释,从而体现出书法家的文化气质与修养。洪彪兄就经常作这样的处理。这个很重要,我也很赞同,因为形式本身蕴含着的审美信息与内容是一致的,从某种程度说,形式就是内容。

看到剑初对装裱方式的注重,让我想起二○○五年与洪彪兄一起去西藏采风时见过的一件藏文书法作品,藏文书法其实是用竹片书写的硬笔书法,非常简单,但是装裱可以用隆重来形容,显得很厚重而尊贵,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该将装裱的重要性放到文化的高度来看。剑初对作品装裱进行了整体设计的同时,还对每件个体甚至某个局部都进行了设计,在大部分人对书法装裱的形式简单地近乎苍白的当下,剑初的做法,无疑是值得赞赏的。

剑初还很年轻,我想通过这次展览,对他将来的创作一定会有很大促进,我也相信剑初在书法上可成大器
我的父亲母亲.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兼五体   广取博收
——我说周剑初书法


傅德锋

供职于“二炮”的军旅书法家周剑初先生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书坛的广泛关注。这源于他在书法方面孜孜以求二十余年,如今已经结出累累硕果。他的作品不断在国字号展览上入选获奖,并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一次好评如潮的个人书法展。平心而论,在沈鹏书法课题班的所有成员里边,周剑初是属于那种做人低调谦和而为艺志向远大的人。这种行事品格也恰恰是我所尤为看重的。

按理说,从参加国展的角度来讲,周剑初应该属于出道比较早的。七届中青展举办的时候,他即有作品入展,28岁便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此后他一直保持比较平稳而且强劲的发展势头,一边读帖临碑,不断丰富学养,一边参与展览,频繁入选获奖。他这种把书斋历炼和展览检阅的有机结合,既使自己避免与时代脱节,又不至于让展览风潮遮蔽自我。的确是殊为不易的。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那就是,书斋静守是对个人心性的磨炼,就需要时时去抵御外界的诱惑。而展览则必然带有功利的因素,他既可以使人获得某种“成就感”,促人不断进取,也可以挫败或者让一个人热衷于此而流于喧嚣浮躁。仔细分析起来,其实这也并不十分矛盾,关键在于当事者本人的个人定力和为人处世的智慧如何。


作为一个有志于学问、书艺的人,长期的书斋静守,刻苦用功是必不可少的。读书、临池,都需要在超逸中下实际的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但在这个过程当中,还需要讲求好的方法,方法得当,则无不如意。方法失当,则空耗岁月。因此,个人天分以外,有无名师点拨,就显得非常重要。有时候,哪怕是有一位高人能够及时告诉你这种路子走得不对,都是极为幸运的。而刘洪彪先生之于周剑初的意义恐怕正在于此,故遇到刘洪彪也是周剑初的一种机缘和幸福。但作为当代的青年书人,而立不惑,风华正茂,如日中天,正当进取。经过一番书斋静守,读书临帖,待基础扎实之后,就必然会产生在展览上跃跃欲试的想法。而参加全国大展的好处则一方面在于及时检阅自身创作水准,一方面入展获奖了可以据此见知于世人。周剑初在这两方面可以说都做得非常好,立足书斋,角逐展览,临创结合,相得益彰。


周剑初在书法上具有远大抱负,这从他的《书家当习“五体”》一文当中可以感受到。古来书家,兼涉五体者并不乏人,然五体皆精者却是屈指可数。盖因天分、禀性、志趣、学养以及时间、精力等等人各有异,故选择和结果也就迥然不同。世称赵孟頫精于六体,然其真正之建树却在于楷书和行书。其它书体之于赵孟頫而言,虽能熟练写来,应规入钜,然殊乏个性,艺术境界并不高。可“日数万字”而彪炳书史的一代宗师赵孟頫尚且如此,况他人乎?!不过兼习各体的好处则在于各种书体之间可以互相生发,习之既久,锋毫起伏之间或可得神鬼莫测之机,却又非以毕生之力专攻一体者所能体会也。古人所讲的“图真不悟,习草将迷”即指此也。


周剑初楷书主要经意小楷,取法在钟繇、二王及唐宋元明诸家之间,贵在得其高古灵动之气。仅小楷一体,其笔下亦能呈现多种面目:或以古朴自然为尚,直取钟王小楷之原貌;或以灵逸散淡为趣,兼撮唐宋元明人之小楷特点。无论是取静穆之态还是得飞动之势,皆能法有所本而略参己意,甚为难得。小楷以外,他对魏碑亦有研究,所作雄浑朴茂,古意盎然。


周剑初行书以二王为本,兼撮众法。行书创作上也能写出多种面目,或纯以帖意为之,潇洒俊朗;或碑帖结合,巧拙相参。但整体上都能给人一种崇尚古法而不失个性的感觉。在体现共性与表达个性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契入点,可以据此横涂竖抹而笔墨飞扬。章法布局上多受乃师刘洪彪先生影响,比较注重画面构成的现代展厅视觉效果。此或为长处,但我认为,此法偶尔为之并无不可,多则趋俗,盖有着意“讨巧”之嫌,宜当慎之。


周剑初草书其根亦在二王,于此基础之上,广泛涉猎唐宋元明清诸家草书,对黄山谷与王铎的取法尤为明显。所作开合有度,气势畅达,观之令人怦然心动。看得出来,他对陆机《平复帖》、孙过庭《书谱》亦下过一番不小的功夫,其章草、小草温文尔雅,清纯有趣。他的一些具有现代探索意义的章草味道甚为浓厚的草书作品,从用笔、结体、章法、墨色变化方面惨淡经营,用心良苦,体现出自身较好的综合能力,亦颇能打动人心。


周剑初隶书本于汉隶经典,同时兼取时人隶书灵巧之姿,拙朴厚重中寓含飞动之气,将草情篆意杂糅其间,加大了作品的信息含量,颇具匠心。这也是当下隶书创作的一大特点。趣味性的过于张扬,可能对展厅效果的强化不无好处,但隶书纯粹性的不断流失可能也会导致汉隶精神的消解。


相较于隶书,周剑初在篆书方面的表现似乎更为纯粹一些。笔下反映的是《散氏盘》《石鼓文》这些大篆经典的笔情墨趣,结体自然,线条苍茫,一派金石气象。加之他善于经营章法,长于多种书体,互相适当搭配,便又陡生些许书卷之气。使其作品清俊可人,引人注目。


以上是对周剑初五体书法的一个简要评述。综上所述,我觉得,周剑初作为一个从社会的最低层完全依靠自己打拼,一步一步走向书坛,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的70后青年书家,他所走过的路,在当今众多青年书家当中具有普遍的代表性。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关键在于整个的奋斗历程和最终的结果如何。他不仅从思想认识上对“书兼五体”有着很深的见解,而且尤为可贵者,在于他能对此付诸实践,数十年如一日,朝斯夕斯,孜孜以求。他这种上下求索,甘之如饴的学书精神和学习方法对更多的学书者而言,的确是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的。因为他的实际成绩,即他在五体书法的学习和创作方面的诸多喜人成绩,充分表明,至少对他而言,不啻是一条虽然坎坷但却可走远的通途。


一个有志者,无需刻意于“成名成家”,但必须对自己的一生有所规划,唯有做到心中有数,方能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达到一种始终朝向理想的状态。周剑初即是这样做事有谱的人,他以自己在书法艺术上的特长有效地整合了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功塑造自我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打动和影响者周围的人。所以不仅他的现在可圈可点,他的未来将会更加值得人们拭目以待
五台山.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朴拙  奇逸  真率 开张
——周剑初书法艺术品读

崔勇波

周剑初是近年来在全国书界涌现出的一位颇具创作实力和才情的书家,其待人热情,工作踏实,艺术感觉良好,作品多次入展全国书展并获大奖,显示出了雄厚的创作实力。

因为和周剑初属军校同学之故,平时交往较多,对其人其艺了解颇深,得知周剑初五体书法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实在为他高兴。借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的同学聚会之际,在清河抱阳阁得以欣赏了剑初即将展出的部分作品,先睹为快,新颖的形式,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艺术含量必将带给人们一场艺术的盛宴。


在多年的艺术探求中,周剑初五种书体兼善,但又绝不仅仅局限于形似,而是强调对各体“度”的把握和“悟”的理解,仔细琢磨碑版中每字笔画的起收、藏露、轻重、疾涩,认真分析每字的结体及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细心体会其内在规律,并坚持纵向取幽,横向取胜,多方撷取着所需要的营养。在学习过程中,他对那些真率、古拙和萧散气息的作品更有浓厚的兴趣,在汉隶、碑刻研习中,被其方峻奇肆、谨严宽博所吸引,那些历经风雨剥蚀的残碑断简立时在他心底激起狂风波澜,于是反复着意于摩崖、造像、碑刻、墓志等碑版中侵淫。


欣赏周剑初即将展出的作品,皆以拙朴古奥、意境苍茫见长,不仅巧妙地融合碑帖之长,同时注重线条、墨色的丰富变化和结字的腾挪转让,注重点画的纵横结合,注重情感的流露,无论是巨制佳构还是尺短矮纸,字里行间处处充溢着“朴拙、奇逸、真率、开张”的气象。


周剑初书法的长处在于意境、趣味,他的创作并不重复一个固定的模式,尽管他的主流创作仍然是传统的、理性的,但是,从他内心深处涌出的一种现代意识推动着他,从而使他向更深处探幽。综观其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其在创作时将审美体验与审美表现有机结合,在随机变化的创作中将感情、技巧与个性倾注于纸面,物化为作品的线条、结构与章法;同时,自觉地把时代的客观影响融化积淀于心理结构中,提升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理解,强化自己的审美个性。而真正的书家都是非常注重用抽象的线条来抒发自己的艺术性情的,总是能够营造出属于自己的那份饱含真诚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我们品味到的不仅仅是其挥洒时表露出来的或疾或缓、或轻或重的笔墨痕迹,更多的是诸多痕迹融合为一体时的那种精神、那种气度。读周剑初的书法作品便有这样的明显感受。理性的分析和性情的驱使激发周剑初从碑版的金石意趣中获益良多,并自然融入笔端,使之整体势态变得甚为雄强、古拙,加之长期对经典法帖的浸淫和心慕手追,使其在单字的结构处理和笔法的运用上也颇为到位。无论哪种书体,周剑初都不在一点一画细枝末节的地方仔细摆弄,而是在气势和境界上做文章,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时代审美取向的把握。


在这次展出的作品中有一件四米高、八米宽的草书巨作,可谓周剑初近年来的得意之作,该作品在章法布局上,参差错落,起伏迭宕;用笔擒纵自若,结字多奇趣,字体重心左右摇荡,在冲突中避让,在避让中冲突,极具“视觉冲击力”。作品出笔迅疾纯熟,或迟或速,或侧或正,或藏或露,挥运之际,随机生发,优游自如。从这件书作上来看,作者具有相当纯熟的形象感受能力、想象力和艺术的表现力,感于打破平衡的格局,以欹取势;敢于在疏密上强化其极,以变得势;敢于在敛收上化机,以动造势。特别是他擅于用长锋、焦墨、飞白等来增强线条的墨法,从而体现了孙过庭《书谱》中“带燥方润,将浓逐枯”的艺术效果。


成功的书家必然植根传统,具备扎实的、多方面的基础,但涉猎诸体,遍临百家,终不得要领者,于今大有人在。而周剑初能在研习探究之后,将技巧法度衍化为自我驾驭的能力,表现了对书艺规律的认知,足见其对书法敏锐的感知力。然而判断一个书法家是否具有潜质,首先要看他是否能运用自己敏锐的灵性,对汉字字形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并通过不断地发现、理解、整合和创造,将以汉字为载体的笔墨形式转化为个体认知和个性表达;周剑初便是这样一位在临池、创作中能够保持鲜活和激情的书家。由此我们看到,传统——现代这一递进文化链,在周剑初的书法中,共同构成了他的艺术实践的基本存在形式;这是说,传统之所以可以递进入现代,就是因为传统中的文化基因,必须在更新的文化内容中才能生存———就像人的生命基因必须在人的不断繁衍中,也即在“新的”人的生命中才能存在一样。


作为一位已经取得较多艺术成绩并步入书坛的青年书家,周剑初很坦然的面对着这一切,他从不满足于现有成绩,而是把成绩作为一个个新的起点,认真反思,寻找自己的差距和方向,寻找属于自己艺术语言的突破口,从而向更高的目标攀登,这次展览便是他怀着向各界展示自我和求教提升的目的。他深切地认识到:形质之美是书法艺术通向神明之路的基石,而情调的营造和意味的提升才是书道更为高远的追求。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感到一种幽深、宏阔地境界慢慢滋生开去,一种个性的、耐人咀嚼的笔墨功夫渐渐沉淀下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剑初定会有更多佳作问世
休闲.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铿锵书风伴军旅

郭振建

在异彩纷呈的书法领域,古韵与时风并存,高雅与流俗同行、大巧与大拙争辉。书法的创作与欣赏似乎失去了清晰的路径与鲜明的评价标准。然而,当我的情绪渐入剑初的书法作品意境中,观赏揣摸他艺术追求的境界与真谛时,那不同风格的行书、草书、隶书作品的收敛与张扬、稳重与狂放、浑厚与大气,让我深切感受到艺无定法、不拘泥于前人、重在超越与创新的书家之道。

凭情感而论,剑初是我多年的挚友,情深意笃,相识在基层连队,相熟于京城机关。一个个难眠之夜,我们促膝相聚,品茗聊天,偶尔也自不量力高谈阔论,从书圣二王到张旭、怀素的草书,从柳公权的《蒙诏帖》到米芾的《蜀素帖》;从湘西人情风俗到军旅人生追求,无所不猎,深层交流。他自幼喜爱书法,20岁从湘中乡村步入二炮部队后,对书法的痴迷程度与日俱增,走南闯北的戎马生涯,笔墨相随不怠,习书寒暑不辍,历经沙里淘金,终成军旅书家。五年前,他功到自然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一员,又有幸走入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班深造,历时两年苦心孤诣磨练,终成正果,成为学者型的青年书法家。


可他说,不论戴什么头衔,最关键的还是作书如做人,表本合一、追求纯正。在他内敛外放、意趣盎然、整体感强的作品中,融含着一种至高的美学特征,字的结构严谨而松弛、拘谨而大气、简拙而开张,运笔流畅飘逸,灵动气扬。字的笔画夸张,左冲右突,有如长枪大戟,横涂竖抹。正如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走笔任情恣性,一派生机荡漾于尺幅之间。他非常讲究字的结构,中宫紧密,四面开张,左荡右决。字形敧侧端整,错落有致,力度险绝,体势雄强,气势显得博大、恢宏。他的作品形式感,就连落款题字都不拘泥于前人名家,因作品而异随心所欲,颇有创意,书法的墨色变化颇有章法,色泽对比妙趣横生,在黑白灰的色度中变幻,具有一步一景、一线一变的特殊效果,就连印章的的位置与取舍,也十分讲究,让形式服从于内容,着力追求整体气魄上的宏大和营造形神皆备、和谐统一的审美意境。


周剑初常说,中国书法是一门形神皆备、触类旁通的艺术,须有画之魂魄、舞之飘洒、乐之旋律、意之境界,蕴藏有性情灵气,聚合有万千气象。这也是他孜孜追求的目标。为此,他对经史古籍备感兴趣,对绘画音律苦心揣摩,给书法内功增添理智,为书法形式赋予情感。有时为一幅字写得平庸而寝食难安,郁闷不乐,有时为灵感激活而得成功之作,食欲倍增,神清气爽,创新的成就感和归属感洋溢于心胸之间。这也是他艺术勇于超越、不断跃升的不竭内在驱动力
与爱人.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握手周剑初

水南溪

算来是二十年前的事,当初我在乡下教书,一次区上的青年书法展上我那“风月无边”小条幅偶然获得一等奖,那时起我便对书法注入另一种深情。展览会上书友四一向我介绍了一位正在读初中的小伙子,写得一手好硬笔,名字叫周剑初,二十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见过面,只是从他飘洒的书法里想象着一个充满儒雅和帅气的小伙子形象!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文老师家看到周剑初的书法作品集和一大张专题介绍他文章的报纸,我一口气看完了全部内容,心里的冲动滚滚而来。那时我才知道他现居北京,在某部队机关上班,潜心书法已有好多年,并在北大书法研究生班深造过,如今其书法已在全国非同凡响。那晚,我坐在工作室里写了好几个小时的字,那晚我的睡梦无端地被他搅得云里雾里,昏昏沉沉!


四月二十一号,朋友告诉我周剑初回家乡的消息,约他见面是在我的办公室,当初我正在办一件要紧的事,让他等了好几分钟,后来我带着歉意和他握手时,他给我的印象极好,儒雅之中透着英气,一派学者的风度,更难得的是家乡人那种相同的直率和厚道很快地让我们融为一体。二十三号下午两点,周剑初以家乡书家的身份给我县三十几位书协会员上了书法指导课。从作品点评到理论探讨到创作指导,耳目一新的作品欣赏,扎扎实实的求学之道,情真意切的反复讲解和现场示范,这点点滴滴的渗透给每一位会员注入了书法的新鲜血液,于我则倍加震撼!这位从家乡土地走出去又从大都市走回来的年轻书家让我们倍感亲切,倍感骄傲!
很难忘记的是那晚一起吃饭的情景,他说这么多年很少回家看望大家,特别是一直想和家乡书法界的父老乡亲多多交流,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据了解他平常不太喝酒,可那次他频频举杯,一饮而尽,那份豪爽让人感动。


想不到声名鹊起的周剑初很是谦和,他还说起二十年前那次书展的事,还说当初对我和杨四一、马镇湘有着怎样的敬意,一句句真挚的话语穿透心扉,这些让我听来汗颜不止。要知道,二十年了怎管先前在小镇上的那点书法印象还能记忆犹存,可这二十年里物事人非,我们都在做些什么呢?岁月和时代让我们还有多少人继续着从前的爱好和向往,特别对于书法我到底花了多少心思?有着怎样的成绩?想来恐怕连自己都不知道!而眼前这位当年的初中生一直在默默地致力于书法的思考和研究,且已是风华正茂的书坛名将,坐在一旁的我,是为他的成就自豪和骄傲呢还是为自己失望和惭愧,我却不得而知!


“以后的岁月里我会经常关注家乡的书法事业的,我对家乡的情结一辈子也忘怀不了!”这是周剑初和我们告别时说的话,我再一次紧握他的手,悄无声息地传递着因书法而连结着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龙藏深泉”四个字是周剑初勉励我们书协的话,我也不知道在家乡的这片土地里有多少龙藏深泉,可我知晓在湘西南的一个普通村庄里,一位年轻的周剑初先生十月十号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我们都在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因为那是龙跃深泉的日子,那是我们家乡人最精彩的日子
周剑初工作室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致广大,尽精微
——周剑初五体书法展观后


李逸峰

2008年10月10日10时,中国美术馆,周剑初五体书法展准时开幕。

现场的感觉真好。可直到下午2点的研讨会大家才把这种真好的感觉说出来。
彭利铭先生说:搞五项全能,好。
李有来先生说:细节好,节奏好。
周祥林先生说:文人情怀,好。
张荣庆与陈洪武二先生都说:有胆识,有形式,敢探索,真好!
……
我说,六个字概括:致广大,尽精微。这并非剑初书法已经达到的高度,而是他正努力的方向,好。


“致广大”是剑初的方向。


广者,言其书法能纵横捭阖。纵,剑初书法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其取法上自殷商,下及于唐,同时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甲骨篆籀,古意盎然;晋唐小楷,形式活泼。还能借鉴现代书法形式构成,做出新的尝试和探索。书写内容涉及哲学、文学、书学,或叙或论,时出己意。尤值一提的是,2008年中国大事已然成为笔下风云,表现出作者对“笔墨当随时代”的敏锐把握和深刻理解。横,谓五体并列,同时登场。且在中国美术馆这样的高规格大场面冠“五体”之名展出,前人实在“未之有也”,足见其功夫和信心。


大者,一则气魄雄大。一进展厅,立时为当墙的丈二条屏巨制所吸引,观者为之折服。剑初选择唐代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作为书写内容,连绵大草,一气呵成,用刘洪彪先生的话来说,四字:神完气足。内容形式浑然天成,气势雄强,动人心魄。二则心胸阔大。多幅作品关注冰灾地震,“家”、“爱”诸品并附长款,作者胸襟于斯可见。三则将书法置于大文化背景中,颇有内涵。剑初几乎每件作品上都留有较多款识。大致两类,一类叙,一类论,或交错之。叙述与书写内容有关的人事,在书法中融入人文背景的介绍;论及对书法诗文的自我理解,体现出作者努力提升其书法文化品位的意识。
“尽精微”也是剑初的方向。
先是取法精微。诚如张继在剑初书展《隶书导言》中称,“取法是宽博的”,“面貌多样而不杂乱无章”,“这是经过长期研习之后进行合理取舍的结果”。一言以蔽之,博观而约取。剑初与我聊天,说一帖到手,不需一周即可把握细部特征,并能加以合理运用。以这样的效率,当然可以取精用弘了。


再是写法精微。“细节决定成功”,剑初相当明白。即使巨幅条屏,字大于斗,细节笔致交代亦能到位。至于小字,更是工巧雅致,宽绰舒徐,灵动而富有变化。
还有一点不能不说:展览布置相当精微。展厅中大到色调的处理,小到点线的安排,都颇具匠心。展厅中红色基调相当抢眼,但因有黑白书法原色的加入,显得热情而不失沉着,灿烂而不失素朴,与一般的书法展览拉开了距离。作品装裱精致,边框用线很是讲究。张于展厅,点线面布局和谐,给受众以丰富的视觉效果。

剑初是用心的人,奉献给人这么好的感觉。当我用“致广大而尽精微”发言完毕,研讨会学术主持王岳川先生又加上一句:“极高明而道中庸。”王先生说的已不是方向,而是目标。相信剑初定能臻此境界,祝福你
周剑初工作室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