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855|回复: 3

范仲淹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25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道服赞
31_459.jpg
31_45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范仲淹作品

师鲁帖  
《师鲁帖》,行楷书,纸本,纵三二·八厘米,横三九·二厘米;跋纵三二·八厘米,横一八厘米,凡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字有缺损,存一百字。
释 文 :仲淹顿首:李寺丞行,曾□□□□递中,亦领来教承动止休胜。仲淹此中无□□,儿了病未得全愈,亦渐退减。田元均书来,专送上。近得□扬州书,甚问师鲁,亦已报他贫已安也,暑中且得未动亦佳,惟君子为能乐□,正在此日矣。加爱加爱不宣。仲淹□师鲁舍人左右。四月二十七日。



   
31_459_1.jpg
31_459_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范仲淹作品

范仲淹  
    北宋大臣,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时家贫,日食三餐不继,不得不将米煮成薄粥,凝结后划成四块,早晚各食其二,流传下“断齑(切碎的腌菜)划粥”的故事。乃发奋攻读,“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大中祥符八年(一零一五)二十七岁时中进士,晏殊荐为秘阁校理。仁宗天圣初(一零二三),任西溪盐官。宝元初(一零三八)。因挟击宰相吕夷简多用私人,谪知饶州,与尹洙,欧阳修等并指为“朋党”。康定元年(一零四零)在“忧谗畏讥”的逆境中,闻西夏元昊反叛,毅然“自请行边”,以屯兵营田,招抚流亡,听民互市。不数年,各族人民渐得安居乐业,西夏元昊请和。西夏军民畏其威,羌族老幼感其德,称他为“龙图老子”,为朝廷所倚重,旋召拜枢密副使。庆历三年(一零四三)任参知政事,富弼韩琦为枢密副使,奉诏条上十事:“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轻徭役”,仁宗颁行,史称“庆历新政”。新政推行不到半年,因贵族官僚的反对而失败。即罢参知政事之职,离京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抵御西夏。庆历五年(一零四五)初,仁宗废新法,范仲淹被罢免。皇佑四年(一零五二),仲淹病死,卒年六十四岁,谥文正。
  仲淹是宋代一位正直的有远大理想的政治家。据《宋史》记载他“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虽然几次遭受贬谪,朝中又有不少政敌,但他依然“以天下为已任”,“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的君国大事。”他的著名散文《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被后世广为传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把个人的恩怨、荣辱、得失置之度外,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忧君、忧国、忧民之心,未尝稍去于怀。
  范仲淹一生薄以待已。他为广德军司理参军任满离职时,“贫止一马,鬻马徒步而归”。晚年,子弟要为他建住宅作为致仕后养老之用。他极为反对,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平时,“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身居高位,而始终自奉俭约,以“施贫活族”为终身之志。钱公辅曾作《义田记》,赞扬范仲淹“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者、疏而贤者咸施之”。
  他的词作保留下来的很少,如《渔家傲》,把边塞诗的内容带进词的领域,抒发了作者万里戌边、御寇保民的壮烈怀抱,具有较多的社会内容和开阔豪放的风格,在北宋词中较为罕见。著有《范文正公集》。
  仲淹善书。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中云:“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沉著,极近晋宋人书。往时苏才翁笔法妙天下,不肯许一世人,惟称文正公与《乐毅论》同法,……盖文正钩指回腕,皆优于古人法度。”又云:“范文正公书《伯夷颂》极得前人笔意,盖正书易俗,而小楷难于清劲有精神。朱长文《续书断》谓仲淹晚年学王羲之《乐毅论》,亦一代之墨宝也。明唐锦《龙江梦余录》评范仲淹书极端劲秀丽,无毫鋩纵逸之态。”清高士奇亦云文正书法挺劲秀特,肖其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6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范仲淹作品


先天下忧
后天下乐
何等情怀!
果然不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