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632|回复: 12

王羲之、面食和《书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1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王羲之用笔乃棍棍面。用电视广告说:“好劲道”、“金麦郎弹面”。其实晋人草书用笔总体突显浑圆劲健之风韵。故我钟情于刻本,不大喜欢唐摹本,后者笔力弱且失自然。
   孙过庭《书谱》用笔乃棍棍面和刀削面相杂。刀削面乃侧锋重墨为之,当为孙氏之创。米芾评《书谱》说:“作字落脚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我不解其意。不知是否说的刀削面。又林岫在《书法报》上说《书谱》前六行写的不佳,咱对《书谱》未有深入研习,不知是否其然。
发表于 2003-12-19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面食和《书谱》

用刀削面来形容大王风格很是贴切,棍棍面偶没吃过,想应是两头圆润之状吧??
不知蛋糕何来此结论——说大王其实浑圆劲健,劲健倒是认同,这浑圆乃篆字用笔,刻本本从摹本而来岂不更失去了真切~~~~~唐摹本是最接近原帖的,老启也说这“唐摹”乃下真迹一等,评价颇高!
偶当然喜欢看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9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面食和《书谱》

  想必阁下乃南方人士,没吃过亦不好说,来陕咱请你尝。刻本未必从摹本来。对唐摹本看法各有仁智之见,我不强求一致。不要引用别人之说,关键在于你的理解和尝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9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面食和《书谱》

棍棍面是不是BIAOBIAO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9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面食和《书谱》

  不是。有biangbiang面,不知道biaobiao面。此面宽似腰带,乃陕西一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9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面食和《书谱》

下次去陕西老兄请偶吃怪面,再行怪谈~~~
至于书谱,偶到喜欢临中间某段落,
若叫偶从开始起,边真的容易失去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4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面食和《书谱》

棍棍面、刀削面之论绝妙,形象、贴切,可补划沙折钗漏痕印泥之不足,是多年未见之书法理论。钦佩!钦佩!尚容猪某慢慢咀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1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面食和《书谱》

要比喻就比喻透一点,那出特征,有些论据,不要出题让人乱猜。拿不出就是胡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17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面食和《书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18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面食和《书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