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0
- 注册时间
- 2005-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3064380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11-10-14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欣赏(论文部分)
& w, q* U0 T8 J6 c7 j9 b/ n, }) E7 C( J
- ]0 o: c- U3 [
徐渭行草书书法形式探微. o, y" Y s6 ^$ }- `( K3 d" |% V
(开题草拟)
' s# C7 \9 g V1 N* J9 E' i! J* ~: _' [( X2 ]/ f. s$ U' I
* O% a% ^! i1 B* l1 l \. h) _—————————————————————————————————— g, Y$ b( W4 b! J; u B" J; w/ y
l. k4 t/ R& x, m% v" {1 ]3 J明代嘉靖以后,至明代末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从哲学到文学艺术,都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解放思潮。在书法史上,一批力主革新、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书法家,对以二王体系为代表的帖学书派做出了批判性的改造、革新、超越,其中代表人物如陈淳、徐渭、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傅山等。徐渭以其迥异于前人的书法风格,在当时的革新派书家群中显示着突出的个性色彩。“徐渭的书法,面孔之奇异,用笔之大胆,均在同代书家中无有可参照者。”(黄惇著《中国书法史·元明卷》)徐渭的书法影响了晚于他的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等人,他的“古而媚”、“密而散”的书法形式为后世提供了新的创作与审美范式。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v0 V# H5 h3 L8 t9 @6 f本文试图从徐渭书法形式细节入手,主要以其行草书为研究对象为主,对其行草书进行一些细致入微的剖析。具体从点画用笔、结构特色及通篇布局等角度探讨徐渭标新立异的具体表现所在及其与众不同之处。截止目前,对于徐渭书法艺术形式从视觉形式角度做深入分析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仅为引玉之砖。
3 V( w6 x+ |5 [5 F
. z4 N+ U; y9 ]5 |一、徐渭书法的点画、用笔特征3 R# p- ^4 b6 w5 ~; p. p' O
, D4 v! _) D) X" a9 U2 G$ f9 J/ N徐渭在用锋使毫上的两个特点是保持中锋用笔的基础上多用侧锋,且纵横恣肆。善用枯笔、渴笔。8 L$ k4 B( J, q3 z7 l$ ^
在用锋的历史上,基本分为两个阶段,唐以前书家用笔丰富多变,唐以后中锋法渐居主导地位,字的点画细节和线条内部形象由富于质感、立体感而趋向平面、单一化,侧锋更能彰显“神采”。米芾是唐以后将侧锋法运用地得心应手的一位大家,笔锋使转而形成的各类笔致和可能写出的各种样式,完成了几乎最大限度的发掘。! z; P& u, R/ X5 L' l" l$ P6 r+ h
明中叶到晚明书家,都曾力图寻求用笔上的新方式,然而收效甚微。于是人们把精力投向字的结构和通篇章法上。% x$ ~) P; O% W! s: b f9 c
徐渭用狂野的侧锋法写行草。他的典型行草书作品,特别是立轴,以侧锋行笔为多然而,他是绝不会为法所束缚的。其《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亭》云:“非特字也,世间事,凡临摹直寄兴而,铢而较,才而合,忌真我面目哉?”
% S+ m8 K/ O/ h5 ~% K1 _! t徐渭的横画起笔,是以顺锋入笔为主,这是最自然、简单的入笔方式。在随后的线条推进中逐渐加重笔力。点画转折处迅速调锋,反铺到另一面,省去提按或顿笔动作,使转折处成较为犀利的圭角。在行笔过程中,讲究擦、点和下笔的轻重、徐疾以及中锋、侧锋、藏锋、露锋等变化,这些点画线条行笔速度都很快,从而出现方圆兼备的丰富特征,风驰电掣中处理线条之间错综变化。这种用笔为世所公认。如陈子庄云:“他用笔层次多,线条活,他的用笔法超过了前人。”(《石壶论画语要》)+ u* h( m7 I* F
徐渭行草点画线条鲜明而直观的形象是:狼藉不失细腻、无法寓有法。
4 X5 s1 G7 f1 x. D* A1、无法寓有法/ @ j" L6 U; r
徐渭晚期的行草书作品,笔法雄肆,线条扭曲盘绕,墨色浓重枯涩,对比强烈,字距与行距密满,带来“一种密集、狂乱、团块和连续性的强烈的视觉效果”(沈语冰《历代名帖风格赏析》),观徐渭的行草书扑面而来的是狂躁、狂乱之气,欲溢出纸外的歪斜的字体,汪洋恣肆的笔画,跌宕起伏的节奏,反秩序、反统一、反和谐的破坏性书写在他的笔下处处得以体现,非理性的智慧达到了极致,令观者血脉骤然紧张、精神极度亢奋。“已到了狂放无以复加的程度,既不同于张旭的颠,怀素的狂,也不同于山谷的禅逸。而是徐渭自己的‘怪与疯’……”(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
, m" Y t8 J; D% I$ _" W7 \' m然而,在徐渭的行草书大开大合的变化中却蕴藉其对古代笔法的灵活运用。我们知道,徐渭对于宋人的笔法是很顶礼膜拜的,他认为米芾书“潇散爽逸”,“一种出尘,人所难及,但有生熟,差不及黄(黄山谷)之匀耳。”即使我们看到他的行草书作面孔之奇异,用笔之大胆,甚至无法分析他的师承,但细察他的书法却又使人感到虽法无定法,却又无法有法,并非无迹可寻。陶望龄云:“其论书主于运笔,大概昉诸米氏云。”尹旭先生发表在《书法研究》的文章《回归与叛逆——元明书风论要》中说:“徐渭似乎将书法变成了一种纯任感情喷涌的‘大写意’,而全然不将那成为神圣书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笔法、字法、章法放在眼里了。”可谓是有失徐渭书法的真面目。" ?2 L- e1 l9 }( E: D8 K- E5 W6 ~$ ~
我们看其行草书立轴作品《草书杜甫诗轴》,在这幅作品中我们能感觉到“古而媚”“密而散”的风格特征,将古拙而姿媚相统一,这可以从其用笔中可观照。他的草书用笔大体来自二王和怀素,此外徐渭曾学索靖章草,所以在他用笔中还时见章草波挑笔意,用以增添古拙而出之姿媚。整幅作品用笔变化丰富,破锋、出锋或涩笔的运用,使作品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此处需添加举例说明)
$ o' o3 Y4 e5 G2、狼藉不失细腻1 j2 V3 ~- B9 M9 y
在徐渭的传世作品中,立轴如《草书杜甫诗轴》、《行草应制咏剑轴》、《咏墨词轴》,手卷如《淮阴侯祠诗翰卷》、《女芙馆十咏卷》,可以说集中代表他书法的风格。这些作品在创作中以茂密为主,几乎将行距压迫殆尽,从而造成强烈的气势。笔法恣肆狂放,破锋散笔硬拉猛扯,媚笔、妍笔忽轻忽重,引带缠绕,涨笔、枯笔突伸突缩,激狂的情感如洪流宣泄于纸上,不羁的个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张扬。+ d0 t( e+ k. J/ H' h6 u( G
然而在看似点画狼藉、疾风骤雨中却不失细腻处之交代。在他的作品中,也时见少许纵放失控之笔,评者曰:“其书有纵笔太甚处,未免野狐禅”。徐渭的狂放恣肆是其人格的表现,也是一个其特殊的人生遭遇的契合。袁宏道曾云:“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可见,其书作并非信笔书之,而是在充分掌握笔法及结体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表现的,在狼藉中充分把握细节的变化,给人一种大气不失细腻的整体感觉。
7 n. S" H( D1 X8 I2 ~% Z, T5 t列举徐渭的立轴行草书作品进行例证。
5 p+ t! `2 F# ~7 S
5 l5 v( W1 I% Y二、关于用墨特征
# Y/ |. F9 _2 m$ m! N* c徐渭行草书作品中跌宕不羁充满张力的笔墨中,始终能带给观者其或激越、或豪迈、或狂逸、或怒张、或奇崛、或放浪、或泼辣的澎湃情感。性情狂放的徐渭充分利用墨色变化表现书法的意识形态,抒写“真我”的广阔天地,其水墨的运用可谓是出神入化,在他的眼中,绘画的物体外形,书法的汉字外形,都是为他的水墨挥洒服务的。因此我们在看他的画作《墨葡萄图》时,看到的是他对葡萄本身的形体规定的重现,要远远低于他笔墨挥洒的自由度的体现。其狂草书也表现出他不受束缚、天马行空的气概,而这种气概,恰恰是从他的丰富墨色上表现出来。
( z( {! Z1 T2 z9 f m8 K' Z作为艺术表现的手段,笔墨运载着情感,体现着心灵,是书家情致的符码化象征,也就是西方美学所谓“有意识的形式”,因此书法史上向来有“识笔墨之性情”一说。吕凤子在《中国画法研究》里,曾如此谈到笔墨的情感色彩:“凡属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无论其形状是方、圆、粗、细,其迹是燥、涩、浓、淡,总是一往流利,不作顿挫,呈现出一种艰涩状态。”书法也是一样,尤其是行草书,笔墨的驾驭能力对表现书家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徐渭行草书中跌宕不羁充满张力的笔墨中,带给观者的正是郁积他胸中的澎湃感情。整幅作品看似点画狼藉、疾风骤雨,却能看出其对笔墨掌握的恰如其分,能于迅疾用笔中,谋篇布局,散而不乱,呈现出酣畅淋漓、浑然天成的墨色效果。
& p/ z5 O. D# d5 S0 v; W徐渭书法中的用墨与其绘画中的用墨是同出一辙的。他笔墨技巧的灵活运用主要表现于两个特征,即笔气和墨气。
7 K" J: U% n4 m! V6 T笔气
$ n6 L& _8 A5 X, ~5 @! T所谓笔气,就是在笔中运情、运意、运笔之气,故人云如偈骥奔泉,如天马行空,即是笔气也。徐渭善“粗莽求笔”,自誉“一扫白电愁长空”,“卷去忽开应怪叫,皂龙抽尾扫风雷”(《画竹》)。这可谓是他的笔气的表现,所以他落笔非同凡响,所作行草,有如惊雷滚滚,风风雨雨,咫尺之间,奔逸之势便呈现出来。书法的传统讲究线质,而线质的表现主要源于骨法用笔,骨是通过力与气表现出来的,张旭草书如裴将军舞剑器,笔端隐隐有风雷之声,就是讲究笔气的表现。清石涛云:“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意懒则浅薄无神,不能书画。”讲明了书家意气的重要,而意气必须通过用笔体现出来,故张彦远说:“形似,骨气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徐渭无论是大写意的绘画还是天真烂漫的行草书在运笔中都能体现出其对笔墨技巧的灵活运用。(列举行草书作品及绘画作品论证)
4 ~4 M$ g- R) D, j8 O& V" V# i墨气
% s/ ^% ~8 `7 [8 ?$ Y2 \7 N徐渭自云:“一幅淡烟光,云林笔有情”(《书倪云林画》)。“翁然而出,莹然而雨,泫泫然而露也”(《书陈山人画》)。就是说,用墨能给人有霜、露、云、雨变幻的感觉,有如墨龙、波涛的气势,这就是墨气。在他的国画作品中,深得用墨三味,善于用水用墨,大泼墨、大破墨尤见功力,淡破浓、浓破淡,极尽墨法之变化,淋漓润活,生意盎然,墨韵润泽腴厚,满纸如雨露烟云,墨龙翻滚,真如其言“墨花巧夺自天成”也。(列举其草书立轴作品评析其墨气的表现)/ ]& O/ K, g# s& _* [) v
; _1 a) _3 J" K& C* O; d8 d# w9 N6 j
三、章法布局与结字特征
" |" D: _% R) m6 u" E* B) Y徐渭自谓:“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陶望龄《徐文长集》)。将其书置第一等,可知他对自己的书法还是很自负的,尽管后世评价各执一端,但徐渭的书法确实具有了他其它艺术成就的一切品质。如其画开大写意之风,如其诗一扫近时之芜秽,如其文有“意气豪达”之文风,袁宏道作《徐文长传》中说:“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余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徐渭集》第四册附录)他推重徐渭,在他的书法艺术中看到了“独抒性灵”的主体意识,或言晚明书画风气之变,徐渭乃开路先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徐渭本人还是袁宏道,对其书法艺术还是非常肯定的,那么在徐渭的行草书作品中,其奇异的结体特征和极具个性的章法处理始终是其主要的表现方式。
, n% L7 M% Y: Y/ g9 L/ i徐渭的行草书作品,面孔之奇异,造型之大胆,均在同代书家中无可参照者。无拘无束,任情挥洒的书风,也同样为后学开辟了新的道路。他的书法上追米芾,无法而有法。他认为米芾的书法潇散爽逸,有一种出尘入化的境界,同时对黄庭坚也是情有独钟,不难看出,徐渭是取诸家之长,但他审美的追求是飘逸脱俗,他认为:“高手不入俗眼,入俗眼必非高书。”这正反映了他的审美观。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他独有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点。现在我们从他的结字特征和通篇章法布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 C O% q) U C: |
结字造型特征/ }, R) z% J- M% T
徐渭的行草书作品,结构奇特,造型大胆,其师承似乎很难寻觅。其实不然,从其中年以后的行草书作品如《春雨帖七古二章》、《龙溪号篇》、《陶诗二十首》、《墨花十六种诗》等,均能看到他对宋代书法的继承典范。在单个字的处理中,造型萧散,结字趋扁,大开大合,收放有度,且极力表现每个点画线条的组合关系,并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我们在上面提到,徐渭的书法用笔多取米芾笔法,那么其结字趋扁的造型特征则是有苏轼的遗意。(苏轼字与徐渭行草单个字进行比较)) h4 n% A" Q; d. f j9 D; c, _
我们在欣赏徐渭的大幅立轴作品时,会发现其个别字会出现捺法收尾处有向上波挑的势态,这也是他结体的一个特征。徐渭的草书结体与用笔大体来自二王和怀素,也曾经学习索靖章草,所以在他的用笔中会时见章草波挑的笔意,这样用以增添古拙而出之姿媚。明代张岱曾言徐渭:“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崛略同。余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张岱《琅琊文集》卷五《跋徐青藤小品画》)徐渭在处理在点画线条的关系上,连绵缠绕,且婉转飘逸,以一画通万画,体态俯仰欹侧,以气为主,萧然物外,独得天机,呈现出多种意外之趣,生机盎然。这种处理方式延续了晚明表现主义书风,在为董其昌书风笼罩的晚明书坛,迥然独出,一反俗媚时风。
& U9 s3 o1 n: n& `7 L: @6 u四、章法布局特征
' i) t W; Y* V. r" L. {+ o徐渭的传世作品中,超大立轴如《草书杜诗轴》、《咏墨词轴》较为集中代表书法的风格。我们研究他的行草书作品的章法布局的特征,这两幅作品应该是必选的研究对象。我们来看《草书杜诗轴》,章法布局茂密,满篇点画狼藉,笔画跌宕起伏而从容不迫,笔意奔放豪迈,有如狂风骤雨,渴骥奔泉,酣畅淋漓而又苍劲浑厚,飞扬恣肆而又不失法度。在字距与行距的表现上,则是几乎是相等的,与其它行草书作品不同的是,徐渭的行草书立轴作品,行距几乎压迫殆尽,从而造成巨壁压顶的强烈气势,这种处理方式主要是与其结体有关,形成错综呼应的形式效果,每个字之间互相“咬合”与“穿插”,所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即是其最好的诠释。徐渭结字在多用横撑之态的同时,也不时用重笔拖长以纵势两相产生对比,垂笔多作虎尾节状,形成多种字与字之间的组合组成整幅作品,再加上用笔的缓疾变化和墨色的协调运用,使作品酣畅淋漓且不失细节变化,所以我们看到他的作品看似点画狼藉但是却能感受到徐渭巧心经营的良苦用心,在疾风暴雨般的书写状态中运用破锋、出锋或涩笔等用笔变化,谋篇布局,散而不乱,矛盾而能统一,体现了他驾驭整幅作品的高超才能。; E/ g0 L/ \& s$ g" X5 b" E
# j( x- F0 u2 s' o) O+ I
五、研究徐渭行草书书法形式的意义3 m7 o. a3 ]7 q4 `8 l2 w% `$ h
众所周知,晚明书法帖学居主导地位,明初以来台阁体风行,书风渐趋平淡、柔媚。这种局面在明末清初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徐渭为代表的一大批书家如邢侗、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以非凡的胆略勇敢地反叛了传统典范。这批革新书家群体以自己的创作和审美主张强力撼动了当时的书坛。他们在书法艺术形式上大胆创新,标新立异,创造了新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范式,为以后的书家创作实践开拓了艺术形式新天地。
- [7 J# O. g. u4 O& g# }7 {3 M, }2 r梁巘在《评书帖》中说:“明季书学竞柔媚,王(铎)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不朽。”以“气骨”力矫“柔媚”,正是明末书坛革新家对明代主流书风的强力反拨。不仅王铎、张瑞图如此,徐渭作为领军人物更是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新的书风,然而他却没有完全抛弃传统,而是对传统深刻理解之后进行大胆的形式创造来表现“自我”,在书法形式上表现为方圆兼备,疏密有度,纵敛有节,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即使让人感到荒诞不羁,但是却真实地表现了创新意识,为后人开辟了道路。
: ^5 O0 {4 ] h5 f+ D2 i' `深入作品细节,微观地探究书法视觉形式的特殊性,更有利于找出对象的形式规律和个性特征,找出书家标新立异的基础和细节所在。徐渭的特殊用笔法,酣畅淋漓的水墨运用以及独具个性的章法布局等都是其独特风格形成的基础所在。在当代书坛上,个性化书风和多元化创作被提倡,但对于如何理解传统、继承传统并如何创新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我们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徐渭的书法特点,或许能对当前创新意识有所借鉴。- X: h6 i' J- |) n, e! r, u1 P
8 e7 A& O. Z2 Q( S& Q* b
————————————————————————————————————% A) I, S5 |/ w! Z& V9 j! U
* J# b4 ?/ X5 C参考论文:) z$ z+ j2 N- ~, `5 [- p9 _
《徐渭的书论及书法艺术鉴赏》 胡源 《书法赏评》2007年第六期 P24
3 L7 g/ P1 @$ g/ B6 Y《重理明代书法史》 潘良桢 《书法研究》1998年第一期 P47) Y0 J; F; x' Y. g$ f
《徐渭浪漫主义书风形成之因探析》 徐永斌 《中国书法》2008年第七期 P100
3 d: _8 u7 Y$ N9 Q8 a, ]; {: b1 s《恣肆狂怪的心理与艺术中的悲剧——略论徐渭与宋人“尚意”书风》 梁少膺
& N/ v$ u. K/ }《书法研究》1995年第二期 P94
, X4 P! ?4 }# G《回归与叛逆——元明书风论要》 尹旭 《书法研究》1993年第五期 P60
% K) E& }! H) u$ |* t6 t参考书目:2 V$ E _1 B0 `, T8 G2 ?
《书法美学思想史》 陈方既、雷志兄 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4年3月第一版
6 l2 q* R. \7 S% _# c i$ \《徐渭散文研究》 付琼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12月第一版
! {( X% R2 F" {( F' O《中国书法史·元明卷》 黄惇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8月第三版
# o& I5 X" e7 b; P/ y' b《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 张金梁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8年1月第一版" \. @9 U# y6 B w3 \
《历代名帖风格赏析》 沈语冰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9年6月第一版
& A; n2 S$ H7 l4 T《徐渭集》 (明)徐渭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3年2月第一版
) Q7 ?5 D- v+ A9 @( I《明清书法论文选》 崔尔平选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年6月第一版! Q8 Z' _- J" I& ^7 p
《傅山评传》 魏宗禹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
: H$ e& \$ l/ h% B9 d《傅山的世界》 白谦慎著 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6年
4 e' E J& q* u( A8 G9 F《朱衣道人:傅山的生平及其艺术》 孙稼阜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5年( |, i* ^; f* a& {9 [
《书法美学引论》 叶秀山著 宝文堂书店出版社 198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