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1-7-15 08:02 编辑
3 h8 E5 ^0 v* d; T* a/ H0 ^2 h, T3 ?9 W3 s' K c: {# Z% o
【八零点将录·八十年代优秀书家推荐系列】& K! N0 P# J, V8 S; r, O6 J
彭双龙(广东) 4 H: l# Z9 R6 r: h+ m
——艺术钩沉——
; I0 r4 n' l8 \( m $ q2 k: r+ W$ F
2 Z* T: i, Q! E
% g- f$ e2 d8 W, k' P. W
' G9 O" I0 `) ?: \$ F" N笛音落处梅心惊
& F& o8 o9 e g——彭双龙书法印象8 i8 g: h6 N, |( v& u/ N
. r1 a* Q) J1 |$ q2 m
文/夜语风荷: v7 M1 X$ U9 {) ]" M; ^
" R& Z' y) e0 m* D, e5 s$ c尽管周周折折,今年的春天还是如约而来。# W: }& d. V* M( S; f4 W) l' `
# Q; O7 D1 y' x# L+ Y% z6 }, I
道旁,河边,新萌的绿,一天比一天更葱茏,又是个蓬勃的时节。而我此时还欣喜地得知,我那斯文帅气的双龙弟弟,要出集子了,于是无论案头心头,这春意又浓郁了一层。
u/ T1 _4 Y, @' P# p" l8 T* W) l6 \/ n1 T8 V' y
我对双龙的了解算不上多,甚至,我们并没有见过面。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喜欢,当他如同亲弟弟一般地喜欢。与他,从当代书法网“九届国展”的网络报道合作开始,慢慢走近,渐渐熟识,既而欣赏,一步一步和这个男孩子亲切起来。
' T' E6 R# i, F* l+ J6 d
5 L: ]. i4 u) Q' S4 z我记得,在网站组织团队报道九届国展的日日夜夜里,版主群里有那么一个可爱的大男孩,为配合我们的集体报道,深夜跑到大学附近的网吧义务协助发帖,以至于工作完毕后学校宿舍锁了门;我记得,某个冬天他发表了一篇文章《踏雪寻梅》,语句清丽文采飞扬,让人读之不忍释手;我记得,他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航空,随后的个人签名档也改为“任何时候,自然体贴”,让我感受到这个年轻人强烈的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我记得,那年他被公司派到哈尔滨工作一年,不知道这个南方小伙是怎样对付冰雪之城的强悍天气的,只晓得在那个冰天雪地的陌生城市,他坚守着一个又一个“很长很安静”的清冷夜晚,潜心于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独步自己的寻梦之旅……, `& a8 P. b( R( A
4 \+ X7 W4 L# U1 ^* `' k0 B9 c我对双龙的私事没有刻意了解过,因此我的记得也仅仅是这些浮光掠影。我甚至不知道他的籍贯他的声音,但我可以负责地说,他寄来的每一篇文字,每一幅作品,我都认真读过、品过,不止一遍。因此我想,我是理解他的。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理解是从他的文和字出发,那么这条理解之路也就变得直接和透明了。% ?. j# N3 _" h; {
4 c$ ~0 y% ]5 i/ Y& Y+ b, m8 F
我的印象,双龙似乎是个安静的年轻人,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做什么事情都遵循尺度、讲究分寸,和我们印象中的“经典八零后”远远不同。他的作品似乎也具有相类的格调,不跳脱,不抢镜,不搞怪,不给人意外,而是法度谨严,态度雍容,风度萧散,总能带给你一种舒缓熨帖、清新自然的阅读体验,很准确地传达出他在书法创作上“入古”的追求。遍读他的文字,我发现,他是个不但会学,而且善悟的人,尤其是在取法问题上,有着超乎年龄的冷静和理性。这和我了解的许多书家的“摸索”不同,双龙显然清醒地超越了很多人“跟着感觉走”的感性境界,路数纯正、指向明确、脚步坚定——于书法,这是一种智慧的学习能力,会产生加速和催生的作用,也属于新生代书家的新标志吧,年轻真好。
1 J% A4 A# Y3 H# {' C9 e, Z$ [
0 `) A" \' C8 a" W4 k年轻真好,可以不回头,可以一直行走。
- R' ~; o1 O2 I! O1 i" D
: d3 M1 t+ t7 ^5 r他和他的字,都跃动在行走的路上,向着心中的理想地带,接近,再接近。
2 ^9 k0 x h Z% M4 ~) y* E x/ T7 h
: ?- G W. ?1 ^# F# G! W; t! N9 ~除了晋唐轩,我还知道他的另一个名字:“笛落江南”。多美好的四个字,一读之下满目葱茏。在这个春天里,顺着“笛落江南”的指引,我读了很多他的字,一遍,又一遍。我想说,他的字是有气息的,又安静又驿动的,春天一般的气息。我喜欢的那种干净,那种纯粹,那种青翠的激情,那种芬芳的心意,在他的字里都能找到。在这样的美妙瞬间,仿佛有笛音传来——4 [9 d$ Y, v& G5 a5 A" H
{9 A+ h3 n& {% x
谁家玉笛暗飞声?这般的清越,这般的灵透,这般的欣欣然活泼泼,折杨柳的伤感已然淡去,落梅花的情致愈加深厚了,那昏睡了一冬的梅心,就被这样的笛音生生惊破了,绽开了,一霎时,暗香满襟。
5 i+ R8 \# j* d& I: Z) s9 @& J! y( d6 X8 l( c
多少春情意。
- h6 {& Q9 l; o; u* W——夜语风荷 匆匆 201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