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2010年5月强档人物】郑培亮(北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0-5-2 00:15 编辑

【2010年5月强档人物】郑培亮(北京)

文章欣赏
说明:该部分分为论文、博客随笔两部分

蹲苗

2003年的秋天,天稍微有点凉了,在丰台区一个乱哄哄的小酒馆里,邂逅了一群军旅书家。刘洪彪、王学岭、张继、李有来。洪彪身材硕长,巨瘦,两眼炯炯有神,话语不多,猛不丁就冒出一句很让人琢磨的道理来;学岭长得敦实,说话不快,在激烈的交谈中一般不占上风;张继那时还不是军人,四十多了,满脸稚气,他能讲出极生动的段子,很会甩包袱;有来年龄最小,不讲“道理”,不讲“尊卑长幼”,再装领导的人物他也侃你个哭笑不得。这是我最初的印象。后来因为工作关系,一个个都很熟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与习好,但他们对待艺术都很真诚,他们的为人与创作,都给我很多的帮助。当然,那天晚上还有言谈举止总是充满热烈与***的李松,他用一口京腔常常发起辩论,末了,他送我去东三环的家,刚学会开车,带着酒桌上的火药味,一踩油门,上了北五环了。
洪彪、学岭、张继和李松,大我较多,我平时对他们比较客气。有来长我几岁,虽然字写得比我好,长得比我年轻,但一开始就没有把他定位好。我们的关系是:见了面,我会把手伸出来,如果递过来的不是中华,一般情况下都会被如数退还。
聪明人写聪明字,这是我对有来书法的评价。一次,在竹苑看有来写字,真是过瘾。他用了一支小狼毫,在划好竖格的宣纸上,一阵风似的写起来,笔锋上下翻飞,让人看着都晕,很像摄影师专门捕捉钢琴家修长的手指,快速的敲击键盘,如果敲击的动作再被加快,看得就眼晕。有来手底下那支柔毫,锋利、饱满、富有弹性,正像钢琴家修长的手指,在挥运之中,弹奏出无声的韵律,如潺潺流水,轻松活泼,一路欢声笑语,穿过山涧,在石丛野草间欢乐的流淌。
最初,我不太接受这种写法。许多老先生的教诲常常在耳边响起:写字要慢,要讲法度,要有规矩,要交代清楚。但看有来的字,虽然快得仿佛要飞起来,好像也是讲法度,有规矩的,也没说交代不清。后来,与江苏孙晓云交流几次,她很肯定地说:写字不要慢,一定要保持相当的速度!她还说,赵孟頫日书万字,她试过,没问题,古人能达到,我们也能达到。
现在,我深刻的反思到,行草书要有相当的速度。写字慢条斯理,拖泥带水,顿顿挫挫,拐弯抹角,都是故作深沉与老辣。清代兴碑学,书家喜欢金石碑版,本来不是坏事,帖派之外另辟一路,没啥可说的。偏偏是把模仿金石气息的招数用坏了。比如刻板教条的中锋行笔,比如提按与顿挫,比如涩笔战行,这些招数用到篆隶楷书上,玩好了,叫苍茫,叫浑厚,玩得不好的,叫锯边蚓粪,这词可真够损的。这还不算,又用到行草上,比如大名鼎鼎的邓石如那幅“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那个哆嗦劲,真是寒碜人,包括何绍基,也是哆嗦,就像得了癫痫病,知道清朝国势渐衰,萎靡不振,落后挨打的原因吗?不妨看看当时的书法家们是怎么哆嗦的,就明白了。
  真正的行草书应当是啥模样?清新、刚健、自然、流畅,应当像个充满阳刚之气、***四溢的小伙子,而不是哼哼唧唧、装模作样的小姐。我在《老照片》上看过一组外国传教士拍摄的清末民国的阳谷县城照片,从官员、商人到普通的民众,无论绫罗绸缎,还是衣衫褴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集体驼背,表情呆滞,说白了,那个时代,我们中国人没有自信,没有希望,一切都是渺茫的、黯淡的、灰黄的、无奈的。所以那个时候的书法必然是不痛快的,不流畅的,不刚健的,不健康的。这是哪辈子的事了?现在我们还需要这样的书法吗?
有来的书法,好歹不说,他的字健康。没有唉声叹气,更没有垂头丧气,他选择的风格,是自觉的,说句时髦话,叫顺应时代潮流,叫主旋律,说句实话,他的书风,就是当今时代审美观的一种表现和流露。
聪明是好事,对每个人来说,可遇不可求。聪明也是坏事,人容易早熟。家长和小学老师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太难管了。因为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大道理小道理真理歪理一套一套的,但家长和老师似乎没有进步,还是用原来的思维和模式,管教他们,训斥他们,于是,越管越顶。
有来就属于极聪明的一类,而且出类拔萃。生活中,他很幽默,很机智,创作中,他的字,充满了才情睿智。无论速度多么快,他都能做到准确而细腻,锋颖所到之处,精彩迭现。我喜欢他的小字,实在太美了,太有才了,让人艳羡不已。所以有才的李有来,很快就脱颖而出了,而且,在当代中青年书家中,他的风格稳定,笔法丰富,个性鲜明。但是聪明的有来把别人要花数十年干的事,几年就干完了,而且干得很好,可他还不到四十岁,漫漫岁月,营养这么好,起码活个八九十岁没问题吧,我们现代人的创作年龄肯定要提高的。未来的几十年,第一是咋办?第二是干啥?
杞人忧天。有来的聪明就在于他对自己的认识是非常清醒的。比如他拼命作画,想从绘画中丰富书法的笔墨语言、比如他最近在用笔上不断尝试新的路数,力求化解目前的稳定状态,在不断的否定中完善自我。但在我看来,还是略显着急了点。“治理”聪明人,如前所述,不能再用老一套的思维方式。我出一损招,供有来参考:
在乡下,种棉花,棉花长到半人高的时候,枝干粗壮,绿叶繁茂,农民要把棉花主干最顶上的一个花骨朵掐掉,在我老家,叫掐点,也有的叫蹲苗。啥道理,怕棉花长疯了,把头顶上那个骨朵掐了,棉花就不再长了,专心致志的开花,结果,长棉花了。
有来的书法也到了“蹲苗”的时候了。蹲了苗,就老实了,就不会旁逸斜出了。
对一名戏剧家来说,写几个轰动全国的小品,逗逗乐,还不能叫戏剧家,叫小品作家,真正的戏剧家,他得拿出一部厚厚的、沉甸甸的悲剧来。悲剧,不是让人哭天抢地,不是把人整得落花流水,悲剧的魅力在于,它通过一个环环相扣的故事,引发一种思考,这种思考能够让观众回味无穷、心灵上引起强烈震撼,让人对人生、对社会、对人性产生深刻的反思,这种思考,不是一哭了之,是绕梁三日,魂牵梦绕,久久不能散去。书法中的许多经典作品,都是“悲剧”,都是那种千百年来让人迷恋不已、无法释怀、无法追求的东西。它们的笔墨之中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时代情感、审美情怀、艺术家技道的锤炼与修养,它们汇集了那个时代的智慧,它们可以被暂时冷落,但谁也无法否定它、回避它,所有的亵渎与蔑视,都是蚍蜉撼大树。
对于所有真诚的当代书家来说,都想创造出这样一件作品来。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沉淀下来,不断积累。
包括有来。所有看好有来的人,既希望他创作出大量赏心悦目的作品,又盼望他写出一部极具心灵震撼的书法“悲剧”来。
有来的聪明一旦蹲了苗,就具备了这种长期持续的耐力。
渤海雅集挥毫.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0-5-2 00:16 编辑

【2010年5月强档人物】郑培亮(北京)

文章欣赏
说明:该部分分为论文、博客随笔两部分

经典在当代

按照过去的惯例,中国书法史的分期是以魏晋为界限的。魏晋以前,中国书法史基本是伴随着文字的演变而推进,形成了不同的书体,如篆隶楷行草,而每一种书体中又包含了丰富多样的书法风格与样式。商周的甲骨文与金文,秦代的小篆,两汉的隶书以及《急就章》中的章草,还有简牍中逸笔草草的行书,直到魏人钟繇的小楷,洋洋大观,琳琅满目。魏晋以后,各种书体不再有新的演变革新,中国书法史开始了以书家为代表的风格创造历程。无论二王,还是颜柳欧赵,以及后来的华亭书派与吴门书派,都是以成就杰出影响深远的书家为轴线,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如果笼统地说,以上各种书体的作品,各个时期代表书家的作品,均可作为经典来对待。当然,也不是每一件历史文化遗存都可以作为经典来对待,去粗取精,汲其精华,是我们一贯的态度。
清代碑学兴起之后,秦砖汉瓦,封泥铜文,以至于所有的来自民间的题名与刻字,也被作为师法的对象。这期间,人们似乎对于何谓经典产生了疑惑。因为颜柳欧赵这些曾经被多少代人视为经典的书家作品,已很少有人去写了。全国的展览中,他们的身影寥若晨星。
需要说明的是,经典与师法对象并不是同一范畴。
经典是一个历史时期审美信息高度浓缩的文学艺术精品,它们都是历久不衰的旷世杰作,如《兰亭序》与《祭侄稿》;也可以是辉煌之后的遭受冷落,比如《论语》与《红楼梦》,它们的读者群体在数量上远远不如武侠与言情小说,不如现在流行的网络小说,但没有人可以否定它的价值与存在。
书法也是如此,师法对象的广泛与否,不等于学习经典的高度与深度。一座雄伟的大山,有孤峰独歭的奇观,更有群山连绵环绕的铺垫。书法史上的经典,是每一位书家所必须面对和攀登的。不深入经典,就等于攀援绝壁,只在山脚徘徊流连,最终没有深入堂奥。在山间野道攀援终生而不能在孤峰山巅高瞻远瞩,是攀登者的失败。书家放弃经典,孤注一掷,深入民间,容易短期生成风格样式,容易初具规模。规模既成,内容空洞,腹中无物,还是返回原址,从经典中寻找艺术的规律与文化的精神。这种补课的现象,大到国家发展、社会沿革,小到文学艺术的创作,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艺术创作的规律一样,无法违背。明白这个道理,顺应法则,适从潮流,顺者昌,“行于大道”,或有所成,反之则悖。
当代书法能否延续传统,能否创造时代的辉煌,能否产生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艺术精品,有赖于书家矢志不移的磨砺,更取决于当代书家对于历史经典的态度。枉自菲薄,蔑视古典,缺乏敬畏,注定是创作的空虚与单薄;厚古薄今,视经典为教条,不求创变,固步自封,满足现状,书法也就逐渐失去在当代社会环境中生存的理由。
经典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艺术精神,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流动的。二王的作品在盛唐催生了一个时代的繁荣,在宋元产生苏黄米蔡与赵孟頫,在明清之际,又激发了徐渭等人浪漫主义的书风。那么,在当代,在我们这个经济迅猛发展,国势隆昌、思想多元的时代,经典一定会为当代书家的创造注入用之不竭的源泉。
与姥姥在一起.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0-5-2 00:16 编辑

【2010年5月强档人物】郑培亮(北京)

文章欣赏
说明:该部分分为论文、博客随笔两部分

十大扯淡

最近,书圣王羲之浏览了一下最近媒体上发表的评论,大为不悦,拣出十条,大喊扯淡,逐一批示。
现将书圣批示的十大扯淡摘录如下:(1)扯:XXX自幼受家庭熏陶,临池读帖,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积数十年之功,功力弥深,仅是《兰亭序》就临了上百遍……
批示:写了几十年才写成这熊样,除了说明你是个铁壳的笨蛋,别的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我老王天天练字了?说我家老七写了几十缸墨水,都是你们瞎编的!
(2)扯:XXX遍临百家,上自周籀、秦篆、汉隶,下迄唐宋诸家,无不涉猎,融汇古今。
批示:典型的吹牛X,敢说融汇古今,我真想抽你个大嘴巴!他妈的,你们个个融汇古今,我怎么没见你们冒出来一个王羲之,都是不肖子孙,瞎扯淡,净丢我的人!回家照我的《兰亭序》写一百遍,写像再说!
(3)扯:XXX学识深厚,不仅熟读中国古代典籍,如《论语》、《孟子》、《史记》等等,而且从外国文艺中汲取大量的艺术营养,他爱读托尔斯泰、高尔基,他崇尚歌德与契诃夫……
批示:吹得不靠谱,老外的文学看多了,管你写字屁事?典型的拉虎皮。可以改成中国的李白、杜甫与白居易,改成唐诗宋词元曲,显得咱相当渊博就行了,别硬拉个老外显摆。我那时候没见过老外,不照样写天下第一行书?
(4)扯:XXX书法功力深厚,独辟蹊径,为清代碑学(帖学)以来之集大成者,数百年来,能臻此境者,一人而已。
批示:这不是评论,是悼词。我看过不少评论我的文章,都说我是千年帖学以来第一人,用的就是这种口气。一般情况下,人去世后,盖棺定论,可以无限制地吹牛X;活着的人,千万别说这个。中国人给小孩子起名,叫三狗蛋,叫二黑,专拣难听的起小名,目的是好养,没听说XXX叫王千岁,XXX叫张圣人的,那样会短命的。所以,明白的书法家,别人给你写评论,如有上述语句,一定要注意,这种赞扬最阴毒,先别高兴,人家正在咒你呢!
(5)扯:XXX书法气势雄浑,满纸云烟,波澜壮阔,充满了盛世气象,他的用笔,率意天真,不拘小节,他也从来不屑于在细微处精雕细刻,而是追求大美的境界……
批示:一般情况下,只说气势大,意味着用笔粗糙,细节经不起推敲。遇到这种情况,要让评论家补充,既说气势好,又说细节妙,不然,易生歧义。注意:赞扬要全面,不要挂一漏万!
(6)扯:XXX这张作品,用墨很好,用印也很讲究。墨运用得当,作品自然精神展现,熠熠生辉;印用得好,更是锦上添花……
批示:这也是骂你,墨挺黑,印特好,只有字写得不好,这是理论家的文字游戏。
(7)扯:XXX的书法创作十分全面,不仅能书巨擘榜书,而且能写蝇头小楷,不仅擅长篆隶楷书,而且行草书意气风发,风樯阵马,痛快淋漓;他还擅长国画与篆刻,于艺术理论,也多有涉猎,发表文字数十万字……
批示:呵呵!会得越多,等于啥也不会。我老王只擅长行草和楷书,篆隶不是不会写,咱写不好就不写,干嘛非得混个全能?术业有专攻,你们生活的年月,出不来孔子这种样样精通的人物了!
(8)扯:XXX淡泊名利,他厌恶炒作,厌恶张扬,厌恶吹捧,多少年来,他一直在默默的书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寂寞中,养成了卓尔不群的文化气质,在平淡中,形成了不激不厉的艺术风格……
批示:千万不要让评论家玩这一套,咱不正在找人吹捧吗?再反复说自己如何淡泊如何寂寞,这事就有点假了。一定要注意,这种赞扬容易给人造成婊子立牌坊的恶劣印象!
(9)扯:XXX的书法近来市场看好,例如,他前年拍卖的一张四尺横幅李白诗,当时仅仅售出五万元的价格,在当时,已经是极高的价位了;去年他的一张四尺横幅杜甫诗,在XXX拍卖会上,就拍出了十万元的价格;今年他的一张四尺横幅白居易诗,更是拍到二十万元的价格,不到五分钟,就被一神秘的举牌者拿走……
批示:这不是拍卖,是典型拍马屁。而且,大张旗鼓地吹牛X,容易引起税务部门的注意,你老人家可能才拍了五千,税务部门按照你报的二十万收税,不用多了,百分之二十吧,就得四万,这还不算找托请客花的钱,算一算,赔大了!我老王做的官起码也是正部,这一点你们都不行,你看我写的信札了?提过钱的事情吗?俗!
所以,明白的书法家,别人给你写评论,如有上述语句,一定要注意,这种赞扬犯了露富的大忌,这年月,谁说自己有钱谁是傻X,你看人家特大腕的歌星,一上赈灾晚会,只捐一万就拉倒,人家挣钱海了去了,还这样呢,你一个掂着破笔写字的,猪鼻子插葱,装什么大象?
(10)扯;XXX的书法,曾经作为政府珍贵的礼品赠送给众多外国元首,在联合国总部,在各驻华使馆,在各种豪华的楼堂馆所,到处可以看见XXX的书法,他不仅走遍了世界,传播了书法艺术,而且身体力行,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批示:老外不懂书法,老外只喜欢中国人拿着毛笔杂耍,写山像山,写牛像牛,写个篆书“女”,还能辨认出两根肥硕的大腿。老外喜欢,肯定你写的不是好东西。
所以,明白的书法家,别人给你写评论,如有上述语句,一定要注意,建议把外国元首换成中国领导,哪怕中国领导也不懂,但起码沾边靠谱!
总结:
1、谨言慎行,实事求是。
2、相互吹捧,共同提高。
老家.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0-5-2 08:56 编辑

【2010年5月强档人物】郑培亮(北京)

郑培亮的书法博客生活

有感于郑培亮的书法博客
兰堂/王文英

博客一词,听说很早,却弄不懂其含义。后来知道“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等到自己开了博,方知其中的玄妙。但这也是距今不久之前的事,算起来也不过三百余天。

原本以为这是时尚潮人的专利,入门后才发现如我一样沉吟“古董”文化中的人也多在此安家,且年龄不一,内容却大同小异,除了日常趣事记闻之外,多是晒晒自己的书画作品或感想之类,但大多做不到天天更新。像我,能保持一周更新一次,已实属不易了。
我能在博客安家,皆因《青少年书法报》副社长葛世权先生。他知我好写文章,又鲜有发表,建议我在网络上,给自己的文字找个家,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网友又可以自由出入观光的园地,待时机成熟,可以将自己的博客文字剪裁成集。这个主意不错。于是,我有了自己的博客,却不知要到哪一天,博文才能够汇集成册。

窃以为,在书画界,我虽文笔不强,却也该是勤奋笔耕之人,出本集子,是早晚的事。却没想到郑君培亮,远远走在了我的前头。收到他的《郑培亮的书法博客》集子,一惊。开博不过早我一年不到,散发着纸墨香味的集子就已摆在了眼前。一页文字,一页书法。书法楷行草隶,娴熟有致;文字则洗练,流畅,自然,幽默有度。一句话:不同凡响。

不久前,又意外收到其寄来的新书,还是其博文的集合,不过,这一次是正规的出版物了,书的名字更名为:《王羲之的手机号》。匪夷所思的书名,令人过目不忘。读了相关的博文,才知道,这个名字缘于其中的一篇讽喻时弊的博文,响亮,有漫画意味。照例的一页文字,一页书法。
再阅读一遍书中的文字,不愠不火,诙谐幽默间暗藏着机峰,透着灵性,见解独到,不乏令人拍案叫绝之处。文字胜过书法,有种自由驰骋的畅快,如行云流水,开合自如。文字虽曰书法博客,但其内容却远远超越了书法之外,即使谈书法也不是就书法而言书法,杂揉了人生的感悟。简而言之,生动有趣,又不失教义,是值得一读的好文字。

与其书法相比,我更喜欢他的文字。
在日本伊豆海边留影.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0-5-2 08:57 编辑

【2010年5月强档人物】郑培亮(北京)

郑培亮的书法博客生活

我与郑培亮
李继峰

培亮是我大学校友,一级同学,他89历史,我中文。本来不该太熟,我当时写文章,他练书法,都是校园艺术“名人”,何况鄙人又身居“高位”——聊师文学爱好者协会理事长、校报记者团副团长,自然就熟悉起来。后来,我们又一起在聊城师范学院工作了几年,他家的窗户与我家的窗户垂直距离不过30米。胡噜之声相闻,闻到酒香就来。

看了他的博客文集有些感慨,什么时候这小子跟我争起饭碗来了。但不由得不承认,调侃归调侃,作品里有东西,调侃里有思想。同时我也有个担心,他实在太忙了,忙的有点让人不忍心。一次大赛结果出来,有的人狂喜,有的人大骂。总的来说,满意的少,骂娘的多。为什么,入展的是少数,得奖的更少,僧多粥少,分赃不均。得奖的认为上届就该得了,得小奖的看着一等奖的字写得还不如自己的学生,文人相轻,如此种种。不是所有的金子都有机会发光。原因何在?没有伯乐!怨谁?就怨中国书协不长眼,不识金镶玉。中国书协怨谁?怨展览部!展览部怨谁?就怨郑培亮!

2008年,“草书门”事件把郑培亮推到风口浪尖之上,使他“荣获”“2008十大书坛新闻人物”。说实在的,这一事件让他十分尴尬。中国书协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是个衙门,机关干部最忌讳的就是负面宣传、负面事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我关注了一下,其实培亮是个替罪羊。封锁消息,关门评审,总得有一个人来出面解释、出面接招,他就成了展览部的“新闻发言人”。由于缺乏专业训练,不小心掉进别人挖好的“沟”,弄了一身骚气。三届兰亭消息封锁得非常好,这让我们这些关注展赛的人觉得非常不舒服。新闻发布会都结束了,评审结果还要密不外传,让人非常气愤。我发了个短信给培亮,两天没有消息。心里暗暗骂他,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中国书协的小干部吗,连我都保密,太不够意思!两天后,短信才发过来。这时,我已经非常理解他,我也差点成了骂人的那个什么。理解,人与人相互理解是多么重要啊。在中国书协,郑培亮说了算吗?要说算,就是你也不信。人归人,事归事,这次中国书协的衙门作风表现得非常明显。排斥网络媒体,不是明智之举,非常不明智!连总书记涛哥都是网友,网络怎么就不是媒体呢!这是一个非常低级的问题!你看,我都有点气愤了。在保密与监督之间如何拿捏,其中有些事情值得探讨。当然,培亮说了还是不算。呵呵。

培亮出名其实很早。在大学的时候,在学生中间,他是聊城师范学院唯一著名书法家,搞过个人展览(在聊师校园最大的橱窗里,一般人搞展览只能用报栏。),引得了无数艺术女“粉丝”的高度关注,使其正常学习生活备受困扰。呵呵。“郑隶”之名气,要比书记校长的名头还要响亮。如果当年那些粉丝知道培亮今天的遭遇,还不跟那些网上诽谤她们偶像的人拼命!我们都是负责任的人,这些事情自己知道就算了,千万不要再外传,否则,一旦出了什么事情,我们说不清楚,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千万,千万!

培亮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史》在书法研究史上有开创之功,他是该书的主要作者,从其中的文风中可以清晰地感觉,虽然当年的笔触还不像今天这样老辣。当然,书法史的写作需要一种冷静的关照,可以有偏好,但是不能偏激与偏执。对前贤的近距离透视使其为文、作书立意高远。对书法发展流向的真切把握,使其洞察书法发展的轨迹。他可以说是一个学院派书家(从其知识构成和职称上来说,呵呵),他又是一个社会型书家(从其对社会和世事的把握来看)。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执着。从大学到今天,二十年如一日,对写字的热爱,没有一种不懈的毅力,是很难做到的。他有今天的成就,也正得益于此。生活工作环境的变迁,也皆因书法之故。有的人说他的字很有灵性,有的人说他的字有匠气,他自嘲说自己是“馆阁体”。其实了解他的人知道,他为书法付出的艰辛非常人所能想象。当年在聊师的时候,穷得甚至连草纸都买不起,更不要说抽烟了。网络和业界对他今天艺术水平的评价基本一致起来,作为一名青年书家,手头功夫、理论水平、文章写作能力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的,还真不多见。艺术最后的较量,是一种毅力、眼界的较量,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较量,跑得快与走得远不是一回事。

他很多的创作形式充满“玩”的味道,其实是一种探索、一种尝试,也是他对自己笔墨把握能力的一种锻炼和展示。在人造板上作书便是一例。我笔写我心。古人在墙壁上自由挥洒,不是为了青史留名,而是抒发心中那种欢畅或悲辛。培亮写木板,是抒发一种什么情绪,还有待于考证。呵呵。书法有很多玩法,有的的当作济世工具,有的的作为生活之余的消遣。载道固然不错,方式大可不同。创造美好的佳构即为和谐社会作贡献,丑怪邪等狰狞面目如何美化他人心灵,如何载道?

另外,我要谈谈他的不足。一位书家,行草书最见性情。我见过他写的“郑味”十足的行草,感觉非常精妙。培亮的行草几乎不外示于人,不知培亮内心如何作想。他自己说:“行草不作,正在读帖”。这是一个谦虚的说法。再者,培亮的大幅作品比较少见,网络上的作品也是这样,估计我家挂着的四条屏隶书《春江花月夜》已经算是较大尺幅了,要体现“创造力”,大幅作品是个有效载体,不知大家以为然否?还有,我认为,就像一个名言里说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一名年轻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里要有一种“风骨”,一种霸气,一种凌厉张扬之气。这种气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柔和。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如果没有这种雄视四方的心境,很难超越今人和前人,很难探索出自己的风格。
看到培亮的字,就自然想起他年轻时候的形象,感觉真像。那是一种青春的朝气,有一种身心的灵动,是一种让人怦然心动的相契之感。时间过去这么多年,感觉仍然是那种感觉。我们已经不能像当年那样常常相聚,喝酒,吹牛,有时候要张字也不像当年那种随意——要字就是跟他要钱呀,当年要他的字是看得起他。好在网上他的作品很多,可以经常见到,发个短信一两个小时之内就能得到回复。千里之外,宛在身边,这种感觉古人是难能体会的。我们聊师校友、好友之间的这种相互的关切也是旁人所很难理解的。在此,也请求那些对他有过误解的书界朋友理解他,实在不行就同情他,就算为了我们聊师的校友,为了我,贫僧这厢有礼了!
与友人在邓颖超母亲的故居.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0-5-2 08:58 编辑

【2010年5月强档人物】郑培亮(北京)

郑培亮的书法博客生活

独慷慨而豪饮
熊召政

日前,培亮寄来他的新书《王羲之的手机号》,这是他的书法博客的结集。细细读来,便觉一个平常不说话,沾酒话犹多的山东汉子拿着酒瓶子与你天南海北地神聊,率性在眼,殊觉有趣。
培亮是书法家,当过大学的书法系主任,当过《中国书法》的编辑。二十多年的翰墨生涯,完全可以权威自居了。可是,在练字两年就可以当个著名书法家的年代,他觉得当一个权威实在心里发虚。他嘲笑自己“写了二十年,才写成这样,所以我感到惭愧。”但是,他接着又说:“或许有一天,有人冒出一句‘你的字还真有点汉魏风骨’,那样我就谢天谢地,两眼放光,激动失眠。”读到这样的话,便觉培亮不膨胀,但有风骨。记得那年去武当山,一个一米八几的道人,钻到桌子底下,如云絮一般舒展飘忽,打了一套太极拳,看的人都呆了。这种缩骨的功夫,真乃人间绝技。所谓不膨胀,就是缩骨。培亮是用手中的羊毫在打太极。他的字,楷隶兼修,融楷于隶。拘古而不泥古,求新而不创新。要写性情字,先作性情人。书坛上的古之大家,王羲之、张旭、米芾等等,都性情到极致。我想,培亮若生在晋朝,王羲之组织兰亭雅聚时,一定也会请他去参加的。
王羲之为何会请培亮去呢?原因有二:一是培亮有魏晋人那种洒脱;二是他有好酒量。
他写过一篇文章《大胆文章拼命酒》,不啻于是他的饮酒宣言:“我的喝酒原则是,坚决喝白的,鄙视喝带色的,坚决喝高度的,拒绝喝低度的。中午半斤,晚上半斤。”翻开他的博客文章,写到酒的,特别是写到自己牛饮的快乐,不下十几篇。心中便想,培亮爱魏晋,真是爱对了时代;培亮生在山东,也真是生对了地方。中国第一批嘹亮的酒徒,便产生于魏晋。刘伶、阮藉,都是一天到晚把胃泡在酒里头。写到这里,我又胡想,如果培亮真的是魏晋中人,如果某一天,王羲之与刘伶同时邀请他去赴宴,他该选择到哪一家呢?舍此而就彼,舍彼而就此,似乎都不科学。
耽于酒而游于艺,发乎情而止乎义。培亮的人生,应该说结晶如此。只要读者有心,打开他的《王羲之的手机号》,便不难发现,凡是写得有个性的字幅,每个字仿佛都是从魏晋时期走出来的,亦庄亦谐,散散淡淡,都含了三分醉意。
培亮回腕高悬写了一幅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我且将这首名诗的最后一句改了送给培亮: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慷慨而豪饮!
郑培亮照片.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5月强档人物】郑培亮(北京)

郑培亮的书法博客生活

关于《王羲之的手机号》众人说

徐海鹰(解放军电视中心副总编,代表作《邓小平》):
带着《王羲之的手机号》上飞机,一路看到广州差不多就读完了。读完了就想跟人说,哪有这么写书的呢?粗看,像是醉汉的信口痴语,细读,体会到的 就太多了。关于品字,关于学书,关于悟道,关于做人——岂止于书法?严肃的艺术观与人生观杂糅在细碎的闲聊之中,没有丝毫的酸腐与摆谱。就说回家过年躲酒的那几篇吧,真像是一部电影,用现代的语汇表达着传统文人飞侠义浓情与当下文人的尴尬心结,爽快透彻。读完博文再认真的看看作者的相片,我觉得这哥们可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5月强档人物】郑培亮(北京)

郑培亮的书法博客生活

关于《王羲之的手机号》众人说

金运昌(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主任):
我是个成天蹲冷仓库、钻故纸堆的“文博工作者”,时髦的“博客”之类,离我很远。但是我挺喜欢培亮惠赠的书法博文集《王羲之的手机号》,那里面的短文笔调轻松、幽默,又不乏辛辣、锋利,针砭书坛时弊不遗余力,颇有鲁迅杂文的味道。据传这书出版不久就告售罄,正准备再版,我信。说实话,每次收到各处寄赠的“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之类,我翻不到几页就不忍卒读,送它去了该去的地方。唯有这本小书,我从头到尾一气读完,而且读了不止一遍。
书中汇集作者的几十幅书法,正草隶行兼备,又能相互融合;创作样式多样,又不失统一的风格,均属难能。但在我眼里,“笔法精熟”四字,或是更值得称道的亮点。
“馆阁体”时代,一个书写者能够灵活地使唤毛笔,随心所欲玩出各种形态与质量的线条,不算什么了不得的本事。但在现实社会中,这种本事却已如“凤毛麟角”。因为想要掌握它,不仅需要一定天赋与悟性,更须经历长期刻苦的临池修炼。许多人尚未修成即已改由别的捷径扬名立腕儿去了。培亮先生早就取得高级职称,却依旧矻矻孜孜于笔墨之间,“狂写馆阁体”,此其志不在小也。文化本应是多元的东西,“四宁四毋”统治的时间太久,受众早已反胃。听说不少人在呼唤传统回归。别的我不知道,反正拍卖场上,曾被批倒批臭的“四王”和董其昌们,如今的行情确实是越来越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5月强档人物】郑培亮(北京)

郑培亮的书法博客生活

关于《王羲之的手机号》众人说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用大白话将说看似简单还真复杂的书法的方方面面说个痛快透彻,这大概是培亮的本事所在。有时候看看他博客上的文章名字,能径直感到他的幽默调侃、犀利尖新、一针见血。诸如《书法家的润格不合理》中的机锋令人捧腹,《十大扯淡》的书坛病症的显露犀利无比,尤其是《蹲苗》发人之未敢发:“清代兴碑学,书家喜欢金石碑版,本来不是坏事,帖派之外另辟一路,没啥可说的。偏偏是把模仿金石气息的招数用坏了。比如刻板教条的中锋行笔,比如提按与顿挫,比如涩笔战行,这些招数用到篆隶楷书上,玩好了,叫苍茫,叫浑厚,玩得不好的,叫锯边蚓粪,这词可真够损的。这还不算,又用到行草上,比如大名鼎鼎的邓石如那幅“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那个哆嗦劲,真是寒碜人,包括何绍基,也是哆嗦,就像得了癫痫病,知道清朝国势渐衰,萎靡不振,落后挨打的原因吗?不妨看看当时的书法家们是怎么哆嗦的,就明白了。”有这等才情眼光的他,自然挡都挡不住地要“登高声自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5月强档人物】郑培亮(北京)

郑培亮的书法博客生活

关于《王羲之的手机号》众人说

尧小锋(中国证券报《收藏投资导刊》执行主编  、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

郑先生近年来在书坛很是活跃,一来他从事书法展览工作,很受媒体的关注;二来作为书法家,利用博客这个阵地,轻松诙谐地表达自己所想所感,深受博友们的喜爱。由此他结集出版了一本博文集《王羲之的手机号》,据说卖到脱销的地步,可见这种首创的方式是得到很多人认可的。
现在不少人总在感怀自己生错了时代,认为现在没有从事书法的条件,认为过去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人创作书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人有太多的诱惑和俗事,加之电脑的发达,书法要与古人比肩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其实,这存在巨大的认识误区,郑先生的博客和博文集的成功就能充分证明这一点。时代是不能的复制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组成了丰富的历史。既然我们生存在这个时代,就必须正视她,忽视她,就是忽视自己的存在,跟自己过不去。郑先生这次行为是书法家适应新时代的一个典型事例,电脑对书法产生了一定冲击,但如果化为我用,就对书法推广和传播有巨大的促进,书法类网站蓬勃发展并广受欢迎能佐证。对书法家而言,不少人也在网站上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在其中发表作品和言论。与大家不太相同的是,郑先生把自己在繁忙公务之余的真性情,抒发在自己的博文里,时而幽默风趣、时而酣畅淋漓、时而发人深省,在不同心境写的博文,还配发了此心境下创作的作品,可谓相得益彰,以更能接近人内心的方式弘扬了书法艺术。其中的一篇,他自己倡导并实践的按字计润笔费的方式取代按平尺论价的陈规,有很大的合理性,值得同道们的探究。

书法在中国艺术门类来说,无论是影响力和市场都还处于弱势,需要多种渠道来展示和推广,郑先生的这种方式是很前卫的一种。我期待着他新的博文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