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4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4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52743|回复: 147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武汉·樊利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

樊利杰·专题

网展.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

樊利杰·专题

翰墨焦点-樊利杰.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

樊利杰·专题


樊利杰·艺术简介


  樊利杰  现为《书法报》编辑,“书法报·书法热线”首席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理事,广东书法院特聘书法家。
  作品获得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提名奖、“冼夫人”全国书法大展优秀奖、河南省青年展三等奖、湖北省青年展三等奖,入展首届全国册页作品展、第二届全国草书作品展、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全国行书作品展、第二届全国扇面作品展、第五届全国新人新作展、纪念博山诞辰400周年书法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书法大展、“高恒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展览、“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展、“小榄杯”县镇书法大赛等。应邀参加《画坛》全国2008学术提名展、“掇英杯”全国著名书法家邀请展、广东书法院全国名家书法艺术双年展、第20届中日自作诗书展等。先后发表文章约40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

樊利杰·专题






面 对 书 法
文\樊利杰


       书法离我很近,书法又离我很远,到书法媒体工作后,这样的感觉便越来越浓。工作的缘故,我需要和书法相关的人或事打交道,但往常那样与书法厮磨的时间却在减少,虽然在我转身前和转身后,都会与书法迎面碰上。

       其实,我是向往媒体的,这不是从小的志愿,但爱上书法后,就知道了媒体的力量。毕业后,我做了多年的杂志编辑,甚至还尝试过自己出品杂志,情况还不错,但我知道,这不是我的快乐,那些少男少女的情感纠葛或明星的风流韵事,已不能拔动我心弦,这个时候,我心底的梦开始觉醒,放弃得到的,就能成就了少年的梦。我做了,很多人不理解,当然还令许多“不能放下”的人羡慕。

       我刚进入书法刊物的时候,一老同事说书法编辑就是“殉道者”,听他语气多少有些牢骚的意味,我想这是不是“为人作嫁衣”的又一种说法呢?如果是这样,倒不失作为编辑的一种境界了。后来,我既采访了张海、赵长青,也采访过不少书坛的小人物,每到一地,每遇一人,他们独有的智慧和思想,都会与我的某些观念相碰撞,引发人思考,几年下来颇有收获。其实,可能我的观点与别人大相径庭,但并不妨碍采访愉快地进行,我不会把个人的感受强加给读者,别人的观点,也许会从某个角度修正自己的看法,这是很有意思的书法旅程。

       然而,我也知道,从业者的学书体验,也是编辑书法报刊的重要财富。特别是在还没有取得任何成绩的情况下,要想坚持下来真不容易,搞不好就会有人说你傻。那时我们的编辑部,我爱写字,另一同事爱写诗。我下了班谁叫也不出去,回家练字是解除一天疲劳的最佳办法,知道的朋友觉得不可思议;同事的诗曾在《诗刊》上发表过,一天到晚热衷于此。但我们的领导却认为书法和诗歌是没落的艺术,不止一次以开玩笑的方式嘲讽,对于两个狂热的艺术追求者来说,这无疑是莫大的打击。同事受不了了,发誓再也不写诗了,人一下子瘦了许多。而我想,坚持了么这久,好不容易走进了艺术的深夜,黎明还会远吗?
这之后,我练字就坐木质的板凳,冬天冷冷的。书友觉得这与书房的氛围不协调,而我只是笑笑,不置可否。因为习惯了,不打算再改变了。

       刚学书法时的热情最高涨,最好的几个书友常常在一起切磋比划,现在,这种快感还有,但人却换了一批又一批。在通往书法的道路上,不断有人掉队,有人当逃兵,我祝福他们。有的掉了书法的队,最后成了**领域的显著人物,而没有当逃兵的,不知会不会有被书法所误的感觉?

        我尝试了很多职业,走了一些不算平坦的路,现在,工作越来越忙了,时间越来越紧张了,对书法的感情不但没有丝毫损减,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倒在我心底生根发芽了。我知道,这已经是最适合我的选择了。既然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便会在一天的最后提笔临帖,肆意地书写,宁静地与古人对话;既然结交了那么多的朋友,他们的经验和心得,也常会以某种方式化做精灵与我的笔尖共舞;既然看到了太多的书法人生,他们成功的故事常常来叩响我困顿之门。有了这些,似乎便有了美好的希望。有一句话叫做“自从做了撞钟的和尚,再也听不到钟声的悠扬。”我希望自己做个喜欢撞钟的和尚,一直沉浸在书法营造的悠扬的欢乐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

樊利杰·专题






闲 话 老 樊
文\彭双龙


       很早就想写点关于樊哥的文字,但一直未敢下笔,一方面因为他本身是《书法报》头版编辑,做的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文字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深度”,在书法和生活方面让我敬畏的一种“深度”。

       圣人云:三十而立。当年,他只身南下,来到武汉,凭借敏锐的思维和出色的文笔在高手如云的《书法报》立下身。(当然,也与他出色的书法水平有关。)采访书家,编辑稿件,久而久之,同事、哥们呼其为老樊;记得当初刚上网那阵子,没有上传头像,江湖朋友看到他一手娴熟的二王书风和成熟的见解,以为他是位老先生。其实他不老,那时也就20来岁而已。朋友为其上传照片后,江湖人始惊叹曰:帅哥。

       与樊哥认识有段日子了,每每都被他的朴素、真诚和挡不住的才情所打动。每次去他书房,总会看到随地放着刚刚写完的作品,他说:在报社上班,工作很紧,要到晚上才有时间写上几张,先临后创,写到没感觉,就上床睡觉。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概括了他的学书经验和创作方法。

       提起老樊,不得不提他那一手飘逸蕴藉的小行书。正是凭借一手具有二王遗韵的小行书,他闯荡江湖,先后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十几项重大展览中获奖入展,最近又斩获九届国展和全国首届册页展。据老樊讲:当初是为了省事,小行书方便创作,又省纸,写起来成功率高,并且小行书最接近古人的状态,大草狂草那是唐以后、明清的事了。看似轻松的几句话背后,其实省略了他对二王法帖的积累。他对二王的见解和认识,不只是停留在“临”的表面,更注重对二王书风精髓的挖掘,二王手札、书谱、大观帖等皆为其所用。二王书法看似飘逸温婉,其实暗含力道,他在讲解中总是提到“发力”,这让我不期然的想到李松先生讲解魏碑时提到的“发力”,一碑一帖,殊途同归,其实都讲究用笔。

       但他又不仅满足于小行书的创作过程,最近他又在试着将二王的东西放大,开始尝试大草作品,但格调依然是二王,而不是明清。这是个有挑战的事情。他在尝试着并且很有感觉,前几日在他家中,还看到地上的几件大草作品,虽大不乱,依然蕴藉,笔底不期然的流露出二王的风韵,他说:这与多年的小字功底息息相关。这话我信。

       樊哥是个温和的人,与他聊天时会很轻松,他总是耐心的为你指出一些让你受益终生的东西。但他也有不温和的时候,前阵子,在一次酒会上,他向一位作者敬酒,岂料那位作者出言伤及河南人,向来温和的樊哥,“啪”地一声将酒杯怒砸在地,怒发冲冠,大有大干一场之意。后来,他回忆说:当时确实有些冲动,但他说我个人可以,伤害咱们河南人感情,我就不同意。几句话道出了他的血性、豪爽和磊落。

       言及樊哥,总有很多想说的,但一时又难以揣摩透彻他的“深度”。他既是一位出色的记者,又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还是个称职的父亲和丈夫。他还很有爱心,曾与书友联合组织、策划了“救助刘俊小朋友爱心活动”,并募捐款项近8万元。这些都集中在一位刚刚三十出头的“帅哥”身上。相信他的深度只有慢慢体味才会得出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

樊利杰·专题






古典守望者——樊利杰
文\陈培站


       在风起云涌的书法江湖,樊利杰以其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洞察力,特力独行的品格,为人瞩目。
  当今书坛风云变幻,山头林立,城头变幻大王旗,各种流派、观念、行为高潮聚涨。江湖中人朝思暮想打破古典,重新建立新秩序,欲做书坛盟主。江湖中人气威望甚高的樊利杰却远离嘈杂、喧闹和功利,守望古典,与古为徒,这使利杰更多了份士气、文气。从审美的古典立场观之,利杰书法对二王的承传、汲取尤为强列。行草体势的字构、笔断意连、上牵下引、纵逸欹侧之势,多显《圣教序》构字形态,用笔力求二王之意。调动一切表现手段,诸如中、侧、顺、逆、铺、绞、转、顿、挫等为其所用,横竖线的起、运、收处,笔触清晰可见,“映日视中间一缕墨痕倍浓。”他学二王,似乎更多留意的是王字的欹侧之势和矫变之态。因此他的作品很讲究字形的大小错落,承接的前后呼应,笔墨的虚实变化,在不经意中追求着奇逸与平和、沉稳与险峭、凝重与舒畅的统一。王羲之在《用笔赋》口云:“滴水秋露而垂玉”,“藏骨抱筋,含文抱质”,便是利杰所守望的情结。
  有了成熟的用笔技巧,、结体上因字赋形,因势生姿,为自己打下坚实的结字技巧。所以利杰近年来脱颖而出,频频在全国大展中获奖入展也在情理之中。利杰由楷入北碑、墓志、欧阳询、颜真卿、草从张旭、怀素、孙过庭、黄道周、王铎而后再上溯二王,最终追随“二王”左右,以现代的审美意识对心仪的古典作品解读、阐述、诠释、汲取精髓。范本是古典的、传统的,观念、思绪是现代的。这便利杰的作品更富有现代人文气质,一任文气、才气、豪气在纸面上四溢流淌。利杰凭借他丰富的创作经验、敏锐的艺术触角告诉了我们他是经过了充分精细的积淀,用现代理念、现代视野、现代标准做武装,再用传统工具、传统技艺、传统范式打造书法的行家。他的书法是启蒙教育、书法履痕体会、书法地理熏陶注定他对书法传统一日不可离的亲和。“行走在山**上”,守望古典的利杰与时尚、流行隔岸相望。独守着情感上的激动,专注于学理的沉着。走在传统深处,身上传承着苏东坡们文人传统和二王书风意趣的理念,吟唱着传统的玄妙之音,静静地诉说,一切无须矫饰。
  传统被人们无数次诠释,却不知传统就在人的灵魂深处。传统是一种人文情怀,是无法用图释或语言阐述能表达出的。书法的精髓不在于某人创造了某种经典,而在于它传承了一种精神,那就是自由地书写,不去作人工的精雕细琢。汉末蔡邕云“夫书肇于自然,”清代刘熙载信为此语“立天定人,尚未及乎由人复天地也,”故曰“书当造乎自然。”笔性墨情,以人之性情为本,“自然”是书法的极至。利杰对书法本质的观照,书法应追求人性化,通过技法来“形其哀乐”,晋人的书札简牍,为后人争相宝之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片谦只纸中有谦散、儒雅的文句,无不散露着作者喜、努、哀、乐的情致,故而在利杰的字里行间风神溢出,流露出晋人的潇散飘逸的情愫,轻盈而耐看,无言却有意。
  厚重河南,利杰生于斯、长于斯,黄河水哺育了他厚道、朴实、踏实的性格。纳于言、敏于行,每每与他在一起,总被他的真诚所感动。我佩服他,敬仰他。“吾知真象本非色,此中妙用君心得。”与利杰执掌论书,聆听兄之教诲,三生有幸矣!司空图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感酸之外。”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破除了“手障”、“理障”,利杰时韵古质、风格特的之书法厚度,岂仅止于备尽“二王”笔法之精萃、拧糅历代书风之髓液!等待他的是人生阅历的丰富,学识的积累和眼界的开阔,相信数年之后利杰将会走出自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字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学习。期待早日观赏樊先生墨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武汉·樊利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武汉·樊利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