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3807|回复: 9

给张飙副主席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5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给张飙主席的一封信
冯印强
张主席您好:
值此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首先对您表示节日的祝贺!祝您节日快乐,阖家幸福,工作顺利,事业有成,万事如意。同时希望中国书法事业在您及中国书协的带动下,蓬勃发展,实现书法艺术新的繁荣!
您作为中国书协驻会领导,任重而道远。回顾您在担任中国书协驻会领导的近几年里,举办书法展览、组织学术研讨、制定发展纲要。特别是与企业或地方组织联合举办一系列书法交流活动,为中国书法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此,我谨以一名普通书法作者的身份,对您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对您为中国书法的繁荣发展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今,中国书法呈现的是一派繁荣和多元的景象。这是中国书协和广大书法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可以说,作为中国书法的核心内容——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一起,共同构筑了当今欣欣向荣的书法艺术格局。
但是,当前书法界流传着一种这样的说法,那就是:中国书法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全面复兴开始,至世纪末的20年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这一发展速度进入新世纪以来明显变缓。也就是说近几年的书法创作没有明显的提高或突破,并把这种没有明显提高或突破的现象称之为书法创作方面的“平庸现象”。去年年底,陈振濂先生在《迎接原创性时代的到来》一文中也提了书法创作方面存在的“平庸现象”,并提出在新世纪应该有“推动书法历史不断往前发展的、能够作为一个新时代标志的书法创作”。陈振濂先生的论述似乎进一步印证了书法创作方面“平庸现象”的存在,值得我们注意并加以思考。但他在该文中只是提出了当今书法创作方面存在的“平庸现象”,并没有进一步涉及讨论剖析造成这一“平庸现象”的内因所在。接着他的话我再补充一句:如果我们不能剖析出造成这一“平庸现象”的症结所在,并努力加以解决,那么我们的书法创作与发展将可能继续“平庸”下去。
我因此也常想,如果“平庸现象”确实存在,它的形成原因应该是多方面也是极其复杂的。比方说提前成名的书法家忙于社会应酬,无暇顾及书法创作的深入性研究;青年书法作者盲目跟风;书法理论家在理论指导实践这一环节服务不够到位等等。表面现象的存在肯定有其深层次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根源,中国书协的导向性作用在此时就愈发显得举足轻重。
张主席,您在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书法“服务”的几年里,为中国书法的繁荣与发展作出的努力是为书法界所普遍称道的。体现出了您甘为“书法公仆”的奉献精神,同时也显现出了您高瞻远瞩的内在素质与运筹帷幄的外在能力。作为一名书法作者,我为此感到无比的欣慰。您也始终强调中国书协对中国书法发展的导向作用,并组织制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可以说,面对当今繁荣多元、流派纷呈的书法艺术格局,中国书协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对整合书法资源、努力实现书法的协调发展进行了有效正确的引导。在此方面,我也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或建议,在此跟张主席商榷,以期得到张主席的指导。
首先,进一步完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合作运营机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发展。纵观整个中国书法发展史,可以说书法理论总是围绕着书法创作而展开并指导着书法创作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当今,书法理论研究担负着澄清书法发展脉络、构建书法理论体系、引导书法创作发展的重大使命。在它指导下的书法创作也表现出试图打破传统的创作思维定试,努力体现书法作为艺术的本质,开拓全新创作理念的探索姿态。中国书协如能更好的团结现有的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方面的人才资源,就会实现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协调发展。例如,中国书协各大展览的评审可以由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方面的人员共同参与。但事实上中国书协就有各大展览的评审均由中国书协的评审委员会组织实施这一规定,我在此所担心的是这样的规定是否有碍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协调发展。
国家级大型书展对当今书法界来说是具有导向性的,这是您及中国书协为之作出努力所期盼的结果。我觉得它应该有学术委员以及书法理论家们的广泛介入和参与。否则,就不能保证大的创作趋势真正获得理论方面的正确指导,那么它的导向性的正确与否也就大成问题了。这也是每届大展过后往往引起争议的焦点问题。纠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是中国书协的评审委员相对于学术委员来说,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对中国书法发展趋势的宏观把握能力与理论资源储备(从目前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的人员构成来看,有一部分部分属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兼擅者,其余则由在以往国家级大型书展中曾经获奖甚至屡屡获奖的“创作高手”组成),不能从理论上对大型书展的成功与否作出令人信服的评估、论证与定位;二是学术委员以及从事书法理论研究的理论家们没能参与全国大型书展的评审实施,使他们不能获取大型书展评审实施的第一手资料,缺乏对书法创作存在状态的深入认识与了解,也就不能对书法创作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理论指导。我想,如果学术委员以及从事书法理论研究的理论家们参与了全国大型书展的评审实施,就能从理论上对大型书展的成功与否作出令人信服的客观论证与价值定位。这些结论因其理论上的深窥性与权威性令人信服,同时也就摆脱了书法界对大展成功与否的争论弊端。书法界如果再有争议的话,就应该属于纯学术争论范畴了。
其次,进一步加强对前卫与探索性创作成果的关注。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因而我们倡导创新,提倡各种形式的书法探索。其实任何一种创新都是一种探索尝试的过程,它往往被传统论者理解为前卫或探索。但前卫和探索的概念应该是不同的,探索是指只要不游历于文字和书写这两个要素之外的任何可能性尝试。尽管这种探索对书法艺术发展方向与创作趋向不一定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甚至有的游离于书法发展链条的主流方向之外;前卫只是探索性书法中引导书法艺术发展方向与创作趋向的那一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一种形式的创新都具有探索性,只有这种探索在书法艺术发展方向与创作趋向方面具有引导作用时,我们才认为这种探索具有前卫性,对这样的创作成果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前卫书法。我们所说的书法艺术在当今的空前繁荣,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书法探索在近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惊人成就。
中国书协作为中国书法的上层管理指导与组织协调机构,如果能对前卫书法从理论上加以宣传和提倡;对探索性书法从理论上作出令人信服的评估、论证和指导,使这些探索与尝试和中国书法大的发展趋势保持高度一致。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更加开明的心态对待新生的书法创作实践,才能无愧于书法发展的延续性本身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的神圣使命。可惜这些探索与尝试目前有很多还不能够被理解接受,甚至被认为是胡涂乱抹而对其嗤之以鼻。我想这和广大书法家对其缺少关注有直接关系。(例如我们所说的“现代派”和“流行书风”等,其实这些探索与尝试已经融入了书法作者个人的艺术思想与创作理念,书法作者本人为此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不管这些探索与尝试是否成功,或者说这些探索与尝试对中国书法的发展是否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也无论这些流派在命名上够不够严谨,我们都应该对其加以尊重。)
作为中国书协,如果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接纳各种形式的探索与尝试以及任何风格流派;对任何新生的探索性书法创作成果,都积极作出回应,进而从理论上作出令人信服的评估、论证和指导,就会更加确立中国书协在中国书法的核心地位。您以及中国书协的决策层为此肯定也作出了深入的思考、并付诸了实际的努力。我想,如果对前卫与探索性创作成果给予更多的关注的话,或许还能从中探求出书法发展的新契机呢!因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应该寄托于书法的探索方面。
基于上述原因,我有这样一个建议,仅供您及中国书协决策层参考:我们是否可以设立一个前卫书法展作为中国书协的单项书展之一。当然,是否就叫前卫书法展有待进一步讨论和推敲。但它的特色和宗旨基本可以定位在:该单项书展接纳任何风格流派的书法创作,对任何探索与尝试都加以宣传和提倡,并对其从理论上作出令人信服的评估、论证和指导。使这些探索与尝试和中国书法大的发展趋势保持高度一致,从而体现出该单项书展的引导开创性与创作前沿性。在具体的运作中可以和学术委员以及资深书法理论家结合;评审团可以由中国书协的评审委员和学术委员以及资深书法理论家联合组成。这样,不但能使该单项展的办展宗旨有别于其它单项展,同时评审团的人员组成也具有了有别于其它展览评审团人员组成的独特性。尤显重要的是,该单项展不但能体现出书法创作方面的引导开创性与创作前沿性特色,同时因其包容了各种形式的探索与尝试以及任何风格流派,从而进一步确立了中国书协在书法发展方面的引导与核心地位。
以上所述,只是本人近年来对书法发展状况所引发的思考。如今把它作为意见或建议给您提出来,也只是出于本人对新世纪书法存在状况与发展前景的关注。也许我的上述观点存在着某些不足、偏激或缪误之处,您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我个人思想的真实表述。不过我殷切的希望类似这样的表述逐渐多起来,也只有我们广大书法家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方式对当今书法存在状况与发展前景作出个见性表述,才能为中国书协的决策与导向性制定提供更多的参考性依据。从而使中国书法这一古老的艺术在中国书协的引导带动下,蓬勃发展,实现新世纪新的繁荣!
最后祝张主席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一名普通书法爱好者:冯印强敬上
                              2005年5月1日于悟玄斋
作者:冯印强         自由书法评述人   手机:13031070598
发表于 2005-7-25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张飙副主席的一封信

可当论文发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5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张飙副主席的一封信

评委对数以万计的广大书法爱好者有生杀大权,数秒之内,稍不顺眼,便让你淘汰出局,此次新人展,三天评审时间,便有29500件以上的你品被枪毙,一天按工作8小时算,平均3秒钟便枪毙一人。谁能保证公平合理?此间完全封闭进行,暗箱操作,谁能保证没有猫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些中国书协会员也来充傻B,严重影响了比赛的公平。
更为重要的是,评委当中有些人水平并不怎么的,甚至越写越差,他们有什么资格做评委?评委该怎样产生?请大家讨论此事,淘汰那些可恶的评委!
一些人已为中国书协会员,还要装处女,如何办?
当我第一时间看到<第五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入展名单后,不在预料之中,而更出乎意料之外:
  我的落选了~~~也许我毕竟涉书不多,入贴甚少,离入展还有较大差距!但同时也有一个疑问:评委们看过我们的作品吗?因为本人及身边朋友都是30号寄的,而书协居然以7月11日~14日四天神速时间的评选,居然将获奖名单都优先发布了!时间之快让人瞠舌中国书协办事效率之“高”,然而根据正常推理,这个程序正常吗?应该先公布入展名单,再公布获奖名单才较合理!因为获奖名单毕竟是从入展名单里再进一步的挑选出来的,这样才符合正常的评审程序。其次,从入展即获奖名额数量上看,山东省人数之多让人咋舌!居然占总数的五分之一还要多,这又正常吗??本人未入展,那倒其次,我身边的几个朋友曾经在全国大字展、八届国展均有入展(但都尚不是中国书协会员),这次入展名单却均不见踪影?!而且居然到7月21日组委会才收到我们的汇款,这又正常吗?!北京汇到山东能要那么长时间吗,是不是数钱数不过来了?!据说组委会收不到汇款是不给予评选的!因此,我不径要问:我们的作品给予合理的评选待遇了吗?略举三点即足以说明了一切!强烈抗议和谴责书协那种极不负责任的卑劣行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张飙副主席的一封信

建议把普通书法爱好者:冯印强同志调到中央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张飙副主席的一封信

下面引用由铭心斋主2005/07/26 09:34am 发表的内容:
建议把普通书法爱好者:冯印强同志调到中央工作.
:em01: 铭心斋主真是有魄力! :em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张飙副主席的一封信

下面引用由铭心斋主2005/07/26 09:34am 发表的内容:
建议把普通书法爱好者:冯印强同志调到中央工作.
[UploadFile=CAE9C3CEC8CB_111_1122361656.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张飙副主席的一封信

声明::考虑到冯印强同志的工作态度,对工作认真负责,敢于针对我们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书面意见,其精神深深的 打动了中央领导的心,经领导研究决定,自2005年8月1日起,调任冯印强同志到中央意见部工作,待遇遵循公务员待遇考虑!!

                                           中央领导办公室(盖章)
                                               2005年7月2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7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张飙副主席的一封信

下面引用由谷国伟2005/07/26 03:29pm 发表的内容:
声明考虑到冯印强同志的工作态度,对工作认真负责,敢于针对我们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书面意见,其精神深深的 打动了中央领导的心,经领导研究决定,自2005年8月1日起,调任冯印强同志到中央意见部工作,待遇遵 ...
7楼的,那不叫办公室,是办公厅!没来过吧.有时间来么.我带你到处看看.
[UploadFile=0B00A27D2B8D20B6_112243057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7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张飙副主席的一封信

嘿嘿!好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