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3503|回复: 137

【年末钜献 独家首发】李刚田——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35000字,解读书法,解疑释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年末钜献 独家首发】
李刚田先生新著
《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
(图文并茂,35000字,解读书法,解疑释惑)

授权发布:书艺公社网
WWW.SHUFA.ORG

[Fbox=●]
我所指的“古”,是特指以孔夫子中庸观为核心理念的以古代文人为主的书法创作现象及作品的形式技法,“今”是指近三十年来以展览为中心的当代书法创作潮流。
[/Fbox]

[Fbox=●]
我们尝试从审美倾向、价值判断、创作态度、形式与技法、创作队伍这五个方面分别论述。
[/Fbox]

[Fbox=●]
古人是天人合一、真善美合一、文书人合一的书法审美特点。
[/Fbox]

[Fbox=●]
古与今之间,书法从读到看、从书斋到展厅、从真善美合一到形式至上,这种变化是客观存在,不管你承不承认,不管你爱或是恨,不管你认为是人心不古或是领时代风骚,但客观存在是不容置疑的,存在的必有他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必须正视它、接受它、研究它而不能抗拒它。
[/Fbox]

P10400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Fbox=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前面的话→李刚田]

感谢讲座主办单位对我的信任,使我有此机会与书法同道在一起交流,共同研究书法。这次时间较短的讲座对书法技法中形而下的具体问题当然不可能展开来说,只能就创作理念和信息动态向大家传递与交流,换句话就是今天不讲“怎样写”,而是讲“为什么这样写”。我选的是“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这个题目,这个题目中将触及到书法史、书法创作、书法界乃至当代书法的存在环境等方方面面,对此我想大家都有所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受,只是未来得及静下心来思考与梳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尝试作这方面的努力。希望通过这些思考,能深化创作思想,减少创作中的盲目性,使我们每个人的创作在理性的统摄下,来发挥艺术创作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来推动当代书法创作的发展。

所谓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二者之间既有对立又有统一,既有承传又有扬弃。从严谨的理论层面来说,不能简单地将古与今对峙起来,二者是相互对立、又相互支撑的,是互为存在条件的,是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与融合的,不同时段,不同角度,不同主体认为的古与今是大不相同的,古与今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今天我们之所以作为一组对应关系来论述,是为了在对比中说明问题,在对比中梳理出规律。这里我所指的“古”,是特指以孔夫子中庸观为核心理念的以古代文人为主的书法创作现象及作品的形式技法,“今”是指近三十年来以展览为中心的当代书法创作潮流。下面,我们尝试从审美倾向、价值判断、创作态度、形式与技法、创作队伍这五个方面分别论述。
[/Fbo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Fbox=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审美倾向→李刚田]


我用了简单的八个字来概述古与今的书法创作审美倾向,古为“天人合一”,今是“形式至上”。

古人是天人合一、真善美合一、文书人合一的书法审美特点。古人怎么欣赏书法?大概宋代以前没有大纸,传世的书法作品都是小幅,或小纸联缀起来成长卷,写在丝织品(如帛、绢等)上的幅式或可大一些。如著名的张旭《古诗四帖》、孙过庭《书谱》等,都是由小块纸联缀而成的长卷。还有传世的王羲之等名家的许多尺牍,都是小品。当时的文人赏读这些小幅书法时,在窗明几净的书斋中,是在案上赏读,其赏读的特点是“口诵其文,手楷其书,想见其人风采。”口诵其文,是赏会其文词的美妙与文义的幽深;手楷其书,是玩味(不一定是手楷,会于心即可)其翰墨的精妙,体会古人挥运之间的执、使、转、用,在沿笔势展开的时序进程中体味书法之美,前人所说的“观古人下笔处”,即不但玩味字形的势态之美,而且细心体悟笔势的细节之美;然后“想见其人风采”,通过优美的文词,通过动人的翰墨风华,去体味作者的才思胸怀、气质禀赋和人格魅力。这种文词、笔墨、人格揉合在一起的审美方式,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真、善、美合一理念的表现,在欣赏一件书法作品时,不单单是对技巧形式的解读,文词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气质、人格都将对书法美具有参预、影响作用。艺术与人,真善与美是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共同构成了古人对书法美的认识。

而今天是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呢?2004年全国八届书展在古都西安展出,开幕当天人山人海,听说把展厅的大门都挤坏了。收到来稿是37000件,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最后挑出一千幅参展作品,其中50幅获奖作品。去年的全国九届国展在广州举行,收到投稿5万余件,终评投票时挂在一个类似体育馆的大厅中,密密麻麻如书法的海洋(图01),最后展出作品一千件,这一千件的展览怎么看?每件作品看20秒,每分钟3件,计算下来看一千件作品需要近6个小时,而且是马不停蹄!这是真正的走马观花。

当你身心疲惫地从展厅中走出来,如果有人问你哪件作品最好,你脑子里可能会浮现一件或几件留下较深印象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写的是什么内容,其中写错了几个字,甚至作者是谁都浑然不知,只对作品的形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其中将书法艺术的形式美从文——书写内容和人——创作主体中剥离了出来,唯形式至上,体现了当代书法艺术美的独立性和纯粹性,面对展厅中悬挂的宏篇巨制的作品,如走进了书法的原始森林,谁还能细读文词的美妙?谁还能细究文字的正误?谁还能研读笔势往复中的细节之美?所关心的只是大的形式美。古与今之间,书法从读到看、从书斋到展厅、从真善美合一到形式至上,这种变化是客观存在,不管你承不承认,不管你爱或是恨,不管你认为是人心不古或是领时代风骚,但客观存在是不容置疑的,存在的必有他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必须正视它、接受它、研究它而不能抗拒它。
[/Fbox]



nEO_IMG_(图01-1)九届国展评审现场.jpg
nEO_IMG_(图01-2)九届国展评审现场.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Fbox=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审美倾向→李刚田]


换一个角度去看,我们可以说古代的书法艺术是不纯粹的、不独立的,古代的书法艺术都荷载着文和人的内容,也就是古代的书法艺术从属于文和人。

在古代人眼中的书法是“文人余事”,是“童子雕虫篆刻”,是“壮夫不为”,孙过庭书谱中将书法与钓鱼、下棋并列起来论述,认为“扬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况复溺思毫厘、沦精翰墨者也!”书法是文与人的从属,是载“道”的工具,是非创作。

古人的书法创作是“无意于嘉乃嘉”,反对刻意做作,而今天的书法则是刻意于形式经营,努力追求创作效果,追求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形式之美。古人于书法讲求经典的积淀与技巧的锤炼,王铎作书“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的方法贯彻终生便是古代书家的典型例证,而挥毫濡墨、面对一张洁白的宣纸的时候,那胸中的卷轴与腕底的积累都化作浑沌一片,顺着笔势而行,随缘生机而变,其“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意识流境界,要“沉密神采,如对至尊”,要“凝神静虑”,物我两忘,“浩然听腕之所使”,是一种“非创作”的自然挥运。

而今天展厅中的书法创作重设计性,从选择内容、书体、形式到用纸、用墨乃至完成后印章钤盖的位置,都要精心设计。古人作书意在求“象”,这个“象”是一种心像,是通过笔墨的人格表现与文化联想,而今天的书法创作则聚焦于“形”,重在对作品形式美的感受。

古人欣赏书法“口诵其文,手楷其书”,什么是手楷其书?就是玩味其下笔处,观察其映带回护、纵横使转的细节。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对于书法来说,用笔,通过用笔表现出的笔势之美就是细节,细节处表现书法所特有的内在韵致,表现书法区别于绘画的独特的、个性的美,这细节要用心去“读”,而不是今天展厅中对书法作品只是用“眼”去看,来不及用心去“读”,这读是通过笔墨去读其文化内蕴乃至人格魅力,而“看”是对艺术形式的感受与把握,是纯粹意义的书法之美。

古人循着文句、循着笔势、循着时序对书法进行解读,感受作品中舞蹈般的美,这舞蹈既有空间造型之美,又有沿时序进程中的美,今天在展厅中,在众多作品的对比映衬之中去“看”作品,主要是把握其建筑般的空间造型之美,抽出了、或淡化了、或模糊了其沿笔势展开的时序之美。

[/Fbo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Fbox=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审美倾向→李刚田]


当代书法艺术的起步、变化与发展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步伐一同走过来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就是当代书法三十年发生和变化的大舞台、大背景。我们可以沿着历届全国书法展览以及其它重要的书法展览为主线来回顾和梳理一下当代书法发展变化的脉络和过程。


全国第一届书展是在1980年,当时中国书协尚未成立,这个展览是在沈阳展出的一次全国邀请展,后来中国书协就把这次书展作为全国第一届书展。这个展览中表现的特点只是把久违的书法找了回来,其作品形式与审美特征是“文革”前的延续,讲究下笔有由、讲究师承有素,表现文人雅意。但当时人们似乎已经很满足,人们可以不再只能写毛主席诗词,而可以写“远上寒山……”“月落乌啼……”之类的古诗词,解脱了禁锢已久的思想,在书法中找到一些有限的自由感,尽管这次展览还说不上具有什么新的创作理念或形式探索,例如一幅完全临摹《张迁碑》的字也能堂而皇之地入选展览,但这已足以使热爱书法艺术的人欢欣了。人们可以自由地谈书法艺术,不象“文革”时期,视颜真卿为封建皇帝、地主阶级的看门狗,写颜体就是封建统治者的孝子贤孙。


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解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对过去的深入反思,在接下去的全国第二届书展、三届书展中作者开始对传承样式说“不”,开始具有强烈的个性表现欲望,作品多为鸿篇巨制的大幅,夸张表现笔墨效果和章法的醒目,过去文人书法中字法的准确与笔法的精到在创作中显得越来越不再受到青年作者的关心,书法创作开始告别在书斋中的雅玩,而适应在高大展厅中的表现与众多作品中对比之中自我彰显,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表现,这种创作现象与当时文学艺术其它门类的变化是同步的,在经济、政治开放的大背景下,艺术创作思想的开放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在创作中个性化、形式化的倾向越来表现越明显,越来越强烈,其变化的频率也越来越快,书法创作的形式不断出新又不断在淘汰中再出新,在创新、淘汰、再创新的过程中发展前进,在全国四届书展中,作者们对鸿篇巨制又不能耐人寻味的大而粗劣、大而空洞的作品开始厌恶,于是出现了摹仿古代手札尺牍的小品书法,用纸染色做旧,多处钤盖印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此类作品成为获奖作品中的亮点,也成为当时创作研究的热点。这是站在艺术创作的立场对古代遗存的书法形式的借鉴取用,这种创作手法从理念上讲与造假古董有着本质的不同,是一种借用古代形式对当代书法艺术创作的一种主动、积极、创造性的把握,但其中已透露出这样的创作信息:人们把作品形式的工艺性制作带进了书法创作中,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工艺制作效果已参与到对书法作品的审美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他。

全国五届中青展出了一个“广西现象”,就是广西美院的一批青年作者用染色、做旧等工艺性手段把作品制造成传世文物的模样,由于其形式新颖,审美效果对视觉具有冲击力,赢得了多数评委的选票,从而进入了获奖行列之中。评审完成后,当评委们静下心来细读这些作品时,则感到用笔的稚嫩和单调,当然评审结果是有效的。留下的是学术思考,展览形式和评审方式对审美的影响,评委投票只是对作品的瞬间判断,是对作品外在形式“看”的结果,这种投票方式将无暇顾及或不能完全体会到由“读”而感受到的作品的内在之美,包括作品的笔势之美以及更深层的审美境界乃至文化厚度。

上个世纪最后一年被书法界称为“展览年”,国展、中青展、新人展在一年中同时展出,在这三个大展中集中表现出的创作特征用当时评委会主任刘艺先生的话说是“明清现象”,就是师法以王铎为代表的明末清初书家群如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傅山等书家的作品在展厅中占了突出的地位。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世纪末,当代书法的复兴与探索发展此时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时光,为什么此时会出现“明清现象”?出现这种创作势态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或是由个别有影响力的书家提倡或示范作用产生的偶然?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书法创作的二十年是在国家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从起步到逐渐成熟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从这个大背景中,我们就能够发现书法探索发展之路的波动起伏及必然趋势。在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商品经济的表现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商品的品质好,不需要在包装广告宣传上下功夫,时日即久,商品会不胫而走,被社会人群所接受,但在改革开放刚开始,市场经济刚起步的时候,社会上一些人的经营方式变了,出现广告做得好的假药比不做广告的真药更容易打动消费者,包装好的劣质商品比不注重包装的优质商品卖得更快的奇怪现象。但这种市场经济中的短期行为很快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惩罚,商品生产开始注意内在质量,以优质来占领市场,拥有广大消费者。但此时的商品经济已不能再倒退回农耕时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是酒一定要香,巷子千万不能深,也就是商品的品质一定要好,而包装与广告一定也要做好!

此时的市场经济也逐渐成熟并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了。以此来比照当代三十年的书法创作,我们可以把“酒香”比作作品中内含的文化性,“巷子”比作作品的形式表现,那末全国一届书展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创作理念可比作“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期,缺乏形式上的表现,只重视传统样式表现出的文化传承性;后来的几次国展及中青展中表现出的创作理念则逐渐同步于市场经济初起时的混乱时期,夸张了作品的笔墨表现及形式设计,而淡化或忽视其内在的隽永意味和细心解读的细节美。而到了上个世纪末的展览年中的“明清现象”,表现出当代书法经过二十年探索发展之后渐趋成熟,作者们开始梳理与反思,逐渐意识到在对艺术形式探索出新的过程中书法所荷载的传统文化的失落。作者们在追寻传承文化,但不可能回到全国一届书展时的“颜柳欧赵”、回到“远上寒山”、“月落乌啼”时期,于是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了明末清初以王铎为代表的书法群体。


[/Fbo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Fbox=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审美倾向→李刚田]


我们以王铎为例来说明为什么会出现“明清现象”。

王铎书法可谓是二王帖学正脉传下来的,深得二王尤其是献之、米芾精髓。王铎书法内含着儒家所崇尚的“雅意”,面对大幅的王铎书作,感受着一种说焉不清的庙堂之高的气象,有着中国传统文人士夫所特有的一种精神表现,其意味隽永,有着耐人寻味的境界与美感,通过笔墨表现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这是其书法中内蕴的精神。而其笔墨表现及章法经营,则明显能与当代重表现、重个性的创作理念相接轨。其用笔在米芾的“掷腾跳荡”中加入了颜真卿笔下的篆籀之意,变成了“如冶如金、随意流走”的既沉着又流动的线条。其用墨也打破了“湛湛然如小儿睛”(苏东坡语)的古法,大胆使用涨墨枯笔,极尽墨分五彩的变化之美。其章法的典型是大三行的连绵书,在笔势飞动中表现着疏密疾徐的节奏,在联属直下中又有摇曳生姿的动荡,其结字造型夸张势态之美,在不断变化中求自然之势与气韵生动。王铎书法不但注重形式的表现(空间性),而且注重书写的自由与酣畅(时序性),不但具有作品外在的形式表现力,而且内蕴着厚重的文化性。

王铎从小饱读圣贤书,受到深厚的传统教育,但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在生与死的关头,理性的选择占了上风,终于使他成为清廷所编《贰臣传》中的第一名,这“贰臣”两个字像一座沉重而狰狞的大山在心理上压得王铎透不过气来,这种郁结不散的盘礴之气在他的书法中得到宣泄,王铎人生的悲剧性铸就了他书法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美,这种郁结不散的盘礴之气只可感受而不可言状,是作者精神气质的表现。这种精神性的表现正是当代书法创作侧重对视觉的冲击力,在形式不断求变出新之中失去的、又亟待唤回的魂魄。王铎书法兼具内涵的文化厚度、形式的表现力和作者精神气质表现的三方面,这正是当代书法探索发展二十年后人们才认识到的书法创作的理想境界。于是乎,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明清现象”。上个世纪末在书法创作中“明清现象”的出现是艺术发展自律的结果,是创作逐渐成熟和进步的表现。


总之,古与今的变化,从天人合一(文词、书法、人格的合一)到形式至上(剥离了文与人);从象(重视由形而生发的文化联想)到形(重视对作品的形式感受);从案上品读到作壁上观;从重中和之美(和谐、独立、静态)到追求对比、映衬中的美;从重视隽永的内在韵致到重视外在力感的表现;从时序性和空间性并重到空间性的夸张和时序性的萎缩;从追求审美境界、人格尊严、文化内蕴到追求笔墨表现和形式构成。当然这古与今之间有着自然的传承和递进,有着许多共性与融合,但我们今天重点在讲对峙与差异。


通过以上古与今的对比,显现出了当下书法创作的总体特征,也就是共性特征。在这个共性特征的统摄下,不同时段、不同地域、不同学术理念指引下的不同艺术流派又以个性化的方式表现,搬起手指数一下诸多流派打出的旗帜:现代派书法,流行书风,书法主义,新文人书法,新古典主义,学院派书法,智性书法,性灵派书法,艺术书法,文化书法,主流书法……这诸多旗帜、诸多流派、诸多理念,在相互撞击中发展变化,各流派创作队伍间相互交错渗透,此起彼落、此消彼长,谁也吃不掉谁,谁也替代不了谁,如果没有了对立的一面,自身也就消失了,各样流派、主义在相互对立又相互支撑中共存共荣,共同发展,共同构成了当代书坛多元、繁荣、生机勃勃又不无混乱的局面。



[/Fbo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Fbox=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作用与价值→李刚田]


下面谈谈书法艺术的社会作用和书法作品的价值判断古与今之间的差异。

古人认为书法是一门学问,是书学,通过艺术形式体现形而上的“道”,今人认为书法是艺术,其核心内容是形而下的“技”。对于书法艺术,中国人称书法,日本人称书道,韩国人称书艺。但日本人所谓的“道”就是“技”,而不是中国人认为的“道”是世间万物的规律,日本所谓的书道同他们所说的花道、茶道、跆拳道是一样的,只是在“技”的层面。中国古代的书法的核心其实是“书道”,是通过笔墨反映出审美境界和文化内涵乃至人格魅力、性情秉赋,当下展览时代的书法创作的中心在于“技”和“艺”之间,视“道”为虚无缥缈。

古人认为的书法不是独立的艺术门类,是文与人的从属,其内涵也不止于技与艺,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在古代书学的概念并不明确,一直只有书家、书体、碑帖等等称谓,阮元开始称书派,提出南北书派论,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才第一次提出书学这个词,以碑学、帖学取代了碑派、帖派,使书法艺术的文人色彩更加浓重。文人心中“书学”的概念是泛化的,边缘是模糊的,诸如古文字学、碑帖考证、版本考证、古器物考证、人物考证等等,儒释道各家学说的内容都可以列入书学之中,邓散木写了一本《篆刻学》,其实并无学科、学说的性质,而只是一本“学篆刻”,除了将“篆源、六书、八体”等属古文字学和书法的内容列入其中之外,还把古印的发掘、考证、收藏、辨伪等虽与篆刻相关、却属于其它学科的内容列为章节,甚至把炼油、揉艾等制作印泥的内容,淬火、炼刀等制造刻刀的内容,以及刻制印钮的内容,辨识琥珀、玛瑙、水晶、犀角之类的内容列入其中。此时的书法篆刻不具有艺术创作的纯粹性、独立性。

书法篆刻艺术要体现“文以载道”的理念,其书写内容与艺术形式难分难解,艺术形式要服从于、服务于文字内容。而今天的书法篆刻创作,其形式表现是第一性的,只是借助文字之形,运用书法篆刻的技巧手段,来创造适应于展览的艺术形式。古人的书法,是形式服务于内容,通过笔墨,表现文字、文词、文才、文思等,追求文化价值,今天展厅中的书法创作,其文字、文词服务于、服从于形式美的创造,重在追求形式创新。而对文辞是否高尚优美,文字是否正确视为次要。

古代的书法重在表现人,书以人贵,通过笔墨表现人品、人格、讲求人品与书品的统一性。欧阳修说:“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随与纸墨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必宝之。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兼取其为人也。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耳,其余泯泯不复见耳。”(《欧阳文忠集》)这段话说传世书法不是仅仅因为写的好就能传世,而是因其人品高尚才能传世,纵使颜真卿写得不好,后人对其书也能珍爱。杨凝式、李建中的书法之所以能传世,是因为作者气节高、性情雅,因爱其人而兼爱其书。这段话所代表的论点对古人认识、品评书法具有典型意义,其核心是站在人——也就是创作主体的立场来品评书法,而没有站在物——也就是作品的立场来品评书法。

前面说过,古人品评书法是取用天人合一、真善美合一的方式,其中人的因素,也就是真与善的因素是主导的,真与善决定了美。而今天对展厅中书法的品评,其聚焦点是作品的形式美,是作品自身,而书法作品中的文词内容、作者的人品高下几乎是略而不计的,表现出当代书法艺术的独立性、纯粹性。今天有这样的认识:一件文学作品或绘画、书法作品一旦问世,便脱离了作者,成为一件具有独立意义的艺术品。今天的创作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其创作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竞争、参展、获奖,而对书法艺术承载的文化意义,学习与创作过程对人格内在的修炼与对人生的充实很少顾及。在古代,八股文是文人应对科举考试的一种模式,而今天的展览字也成为一种应对评审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愈走愈远,越玩越花,越来越远离社会人的审美习惯,越来越无暇思考书法艺术对社会乃至人生的价值。
伴随着当下书法创作“形式至上”的表现,剥离了古代文人书法中所依附的“文”与“人”。失去“文”的当下书法,自然也就失去“文以载道”;而失去了“人”之后,同时也失去了古代文人书法中所体现出的“德”与“情”。宋人沈作喆《寓简论书》中说:“昔贤谓见佞人书迹,入眼便有睢盱侧媚之态,惟恐其污人,不可近,未必翰墨全类其人也。余观颜平原书,凛凛正色,如在廊庙直言鲠论,天威不能屈;至于行草书,虽纵横超逸绝尘,犹不失正体。盖人心之所尊贱,油然而生,自然见异耳。”这段话明确指出“德”对书法审美的参与作用,见奸佞之人写的字,“入眼便有睢盱侧媚之态”,而颜真卿的字人们自然会感受到“凛凛正色”,虽然并不绝对是好人写好字、坏人写坏字,但人品的高下、人格的雅俗自然会影响到人们对其书法的解读,反过来说,书法作品也能曲折的、模糊的、间接的反映出人格、人品。当下书法创作剥离了“人”之后,“德”的作用、也就是真善美中“善”的作用在解读书法美中被排除了。


再说“情”,前人说过“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是想用最简化的文字去评说一个时代的书法特点,是想在时代之间的相互比较之中凸现其个性。不知何时、何人又在后面加上了“今人尚情”一说,这一来反成了貂尾续狗,反而把原来还依稀知其大概的尚韵、尚法、尚意、尚态给弄糊涂了,“情”是什么?是人倾注之情、或是作品表现之情?意、态、情三者有什么明确的区别?

古人书法中的“情”何在?孙过庭《书谱》中说:“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己叹。”同样都是王羲之写的字,不同文字内容、不同的创作场景则表现出不同的“情”,这情由文及人,由人及艺,人以情作书,书以文、以形表情,这情是司空图《诗品》中所说“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的境界,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状的“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一种感觉,是人、文、书三者融合一体难分难解处,是作者与读者心心相印处。这“情”在剥离了文与人之后安在哉?“形式至上”本身就是无情的,形式设计中只有智慧的表现和技法的支撑,而没有情感。虽然我们在创作过程中物我皆忘、充满***地进入角色,但那只是完成艺术形式的过程,这种过程中的“***”在物化的形式中表现为无情,只有形式美的匠心独运,而没有人的七情六欲的反映。



[/Fbox]





[ 本帖最后由 薛明辉 于 2008-12-28 10: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Fbox=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作用与价值→李刚田]


二十年前我写过一篇《道是有情却无情》的小文章,摘取其中一段照读如下:

   古今人都讲过书法创作对人的感情有宣泄作用。在我们秉笔濡墨面对一张白纸的时候,也都有凝神静思、进入角色的感觉,在写字过程中也都有由全神贯注而获得的身心愉悦,但说生活中的一切喜怒哀乐都能在书法创作中表现,我没有体验过,写闺中诗的书法或写边塞诗的书法能分别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缠绵或悲壮的感情,我也做不到。

   “尚情”说的潜台词应是非理性或淡化理性说了,因为二者是对立的,不非彼何以尚此?但细心看一下当今书法创作,许多貌似“尚情”而实际仍是一种理性的精心安排,颜真卿在激动中写《祭侄稿》时的圈改涂抹如今成了“尚情”书法的表演道具。“今人尚情”说是从梁巘《评书帖》中提出的“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后边延伸出来的说法,但前“四尚”与“尚情”之间有着质的不同,前者是指作品,后者却是指人。梁巘提出的“四尚”本身就是不确切的、模糊的,互相之间有着很大交叉与渗透,但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可惜“尚情”说与之距离甚远,是从孙过庭评王羲之、韩昌黎描写张旭那一路为源头发展过来的。古人提出的“四尚”是相对的并有机联系的,冯班在《钝吟书要》中有一段话可谓很好的注脚:“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晋人循理而法生,唐人用法而意出,宋人用意而古法俱在。”宋人“用意”的落脚点仍在“古法俱在”,这就是时代艺术特点与书法艺术自身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看过一个电视片,是说制造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机器人的单项工作能力远远超过了人类自身的能力。又看过许多科幻或枪战影视片,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机器人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及许多妖怪的本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机器人与人类自身根本的不同在于“情”,机器人冰冷无情,不知道异性情爱,不懂得恩怨是非,而人类是有情的,有血有肉的,有痛苦有欢乐的。当下书法创作中将“形式至上”发展到一个极端的话,将制造出一批批各具个性、各见巧思的“书法机器人”,就技法来说,可能大大超过古人,但却是“无情”的、“冷血”的。如果说“德”可以相对“真善美”中的“善”,那么“情”则可以相对其中的“真”, 当下“形式至上”的书法创作其根本问题在于失“真”。

古人的书法创作立身于自我——人。

享受过程,通过笔墨抒情、言志、怡性、养生,并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不用去想评委是否能给我一票,如果能获奖就能使自己碗里的肉多起来等等……而今天展厅中的书法创作立足于物——作品形式表现,重视别人的视觉感受,重视在众多作品对比之间脱颖而出的能力。前几天,我参加了日本书家大井锦亭先生书法展后的招待宴会,那位日本书家喜爱下围棋,请中国的围棋高手得过世界冠军的徐莹参加宴会,她是一位眉目间透露着智慧的年轻女性,是日本书家的围棋老师,同时她又向日本书家大井锦亭学习书法。宴席间她在即席讲话中说到这样一个话题,说自己是一个职业围棋手,每天要深入钻研围棋,要面对一场接一场的对弈竞赛,围棋对人的颐养和娱悦却享受不到,围棋给自己带来了艰苦的努力和竞争的压力,而作为一个业余书法爱好者,虽然书法水平无法与专业书法家相比,但通过写字她得到了许多的快乐,从中享受到人生。而对日本书家大井锦亭先生来说,围棋是他的业余爱好,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围棋的发自内心的热爱,他对围棋有一种快乐的执著。

对他的这段话我深有感触,我是一位职业书法篆刻工作者,在挥毫之间我还能享受到许多快乐(或许我自己是评委,可以不像一般作者一样在挥毫之际要考虑入选、获奖之类的事),但做研究、写书法篆刻研究方面的文章真是苦差事,完全享受不到快乐,因为有目的性:为了发表或为了完成我已承诺的专业任务。但自己偶然写一点散文、小说、诗歌之类的文字,虽然在作家眼里看是小儿科,但我自己却是情之所聚、性之所至,在遐想的过程中如痴如醉,每每能激起兴奋,享受到别人无法知道的一种快乐。

过去我家的隔壁便是一家歌舞厅,每天晚上一批酒足饭饱之后的红男绿女云集于此,鬼哭狼嚎般地声嘶力竭一番,左邻右舍的居民对此不堪忍受,而歌者却手握话筒眯起眼睛来如痴如醉地享受人生,他们是业余歌者,完全为自己而唱,他们在享受这一过程,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但职业歌手在台上却不是为自己而唱,而是为台下听众的口哨或喝彩而唱,为经纪人给自己的钱而唱。在台上唱是个工作过程,自己没有多少娱悦可言,但还要装出陶醉的样子,不时向台下听众喊:“来点掌声好不好!”满脚泥巴的老农扛着锄头在回村的路上,一路唱着地方戏或民间小调,他在为谁唱?没有人听,只有溪水、田畴、鸟声在呼应,他在为自己而唱,尽管唱得没板没眼、没腔没调,但他享受了真正的快乐。现在的书法艺术具有了独立性、纯粹性,书法家职业化了,但是在为展览而写、为评委而写、为获奖而写、为碗里的肉而写!

书法爱好者对书法的痴迷一如山姑村妇脸上天真自然的笑靥,而书法家对展厅效果的追逐一如空中小姐脸上无可奈何又得装出灿烂的笑容。想回到老农民唱路戏的境界吗?回不去了,想回到老子所说的“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的境界是不可能的,老子又说:“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这种“未知牝牡之合”的天真自然境界不可能再回来,但我们应从文化角度、人生角度思考展览时代的书法创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得到了什么?有哪些东西需要我们去唤回。自觉地去寻找属于艺术的本质和人生本来的东西。



[/Fbox]





[ 本帖最后由 薛明辉 于 2008-12-28 10: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Fbox=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创作态度→李刚田]


在创作态度上,古与今也有着对峙。

古人虽视书法为“翰墨小道”,但这是相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大谋略、大事业而言,但书法毕竟是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古人对文字、文化、文明是怀着崇敬心情的,战国吉语印中有“敬事”二字玺印,这两个字正是古代文人对书法的态度,请看古人对文字起源的认识:“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古人认为文字与八卦有关,而八卦来自天地万象,从开始就给文字赋以神圣的地位,是需要顶礼膜拜而不可亵渎的。蔡邕说作书要进入这样的状态:“……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沈密神采,如对至尊。”唐太宗说:“欲书之事,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欹,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和之谓也。”欲书之时人要心正气和如对至尊,书要中正冲和如鲁庙之器。文人书家,对心中的前贤是崇拜的,对眼中的经典是敬畏的,这种对前贤与经典的态度,实是对传统文化的崇敬。

就连民间老百姓,对带有文字的东西也怀着敬畏的态度,认为对文字的不敬就是对神灵的蔑视,会遭来报应。我小时候,家里大人就不许小孩把带字的纸乱扔乱抛或作它用,而是要把字纸集中起来由大人烧掉。在文字、文化未能普及的古代社会,人们认为文字具有神圣、神秘的色彩。古人对书法是唯道是尊的态度,而不斤斤于、局限于技的层面,追求“技进乎道”的境界。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这艺与道和德并列,艺是德的载体,艺是道的人格化。古代文人书家作书求内蕴的文化意味,作人则讲求修身,讲求练内功,作书求对书法本体的深掘,作人求对内宇宙的深入。古代文人书法虽也求创造,表现个性,但其基点是重传承性、重可接受性、重书法艺术的共性,在这个基础上求创造,求表现。由文人谱写的一部书法史,既是一部创新史、发展史,更是一部传承史、积累叠加的历史,二者交合在一起,难解难分。


我们再来回视今天展览时代的书法创作态度。古代的书法虽不具有艺术的独立性、纯粹性,是文人余事,是人与文的附属,但古人对书法以“敬事”的态度对之。今天展厅中的书法创作具有明确的艺术独立品质,书法家对于书法创作非常认真,投入的时间、精力和心智决不亚于古人。但由于在创作理念上与古人的传承性、可接受性、共性相反,力求个性的表现、力求与众不同、与古不同的风格创造,变古人的唯道是尊为唯我是尊。以自我表现(理论家名之为“高扬主体精神”)为特点,以自我为中心来指点千古,睥睨八方,由于其对前贤的质疑和对经典的解构性,所以创作以“墨戏”的形态出现,尽管在创作中也惨淡经营,但喜以墨戏、戏墨来自诩。就技法与形式来看,也多以打破程式走向独创、打破中正冲和走向欹侧变化、打破精谨走向荒率、打破有序走向无序的特点,以墨戏的面目示人。



[/Fbo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Fbox=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创作态度→李刚田]


今天的书法创作虽云“戏墨”,但那只是相对解构传承经典样式而言,其创作过程仍是呕心沥血,其中何戏之有?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书法热”刚刚兴起时,我身边的书法创作群中的“展览意识”已非常强烈,当时的作者都很穷,尤其是农村的基层作者,物质条件极差,一位农村作者,为了竞争国展,把家里的猪赶去卖了(当时猪是农民的存折,卖猪等于是取光了账户上的钱),买回宣纸,夜以继日如痴如狂地将一个内容写了几百张,最后选出一幅最满意的投寄国展,尽管结果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但省书协的领导开会时还是专门表彰了这种“书法精神”。几年前据媒体报导,为备战八届国展陕西的一位年轻作者在全身心投入创作时心病爆发而猝死,后此位作者被一家书法媒体评为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这是何等悲壮的书法新闻人物!这种创作态度与古代文人修身养性、抒情言志的书法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遥想中国围棋发明之时,是为了娱乐益智;足球发明之时,是为了游戏健身;书法正经成为一回事儿后,也不过是“游于艺”而已。而今发展成了围棋事业、足球事业、书法事业,这“事业”二字就组织领导来说是必要的,而对棋手、球员、书家来说有点太沉重了。国家足球队聘用的外籍教练米卢提出了“快乐足球”的理念,希望球员们不要把足球当作肩上背着的大麻袋,而要把足球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情感的一部分,是快乐的寄托、人生的精彩。这对当下的书法人来说应具有启示作用,书法创作不但要重视创作成果,更要珍视创作过程,这过程应是快乐的,这是“以人为本”理念在书法创作中的具体化。


书法从重文化性走向重艺术形式(当然艺术与文化不是对立的,但这里为了古与今特点的对比,权且如此说),从经典性走向自我表现,有着其发展的必然性,有着其存在和发展的大背景作支撑,君不见从交响乐到流行音乐再到摇滚乐,影视屏幕上从重大题材的大片走向戏说皇帝及家庭肥皂剧,从经典严谨的传统剧走向滑稽小品等等,艺术的平民性、社会化和娱乐性形成时尚,书法在这个大背景中,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文人书斋走向展厅,从文人的象牙之塔中走向社会大众。书法艺术正在向融入社会空间、融入当代人的生活中发展。近年,西泠印社多次用“海选”的形式通过层层比赛来选拔社员,举办者的初衷就是要将封闭的小篆刻推向开放的大社会。
(图02)

去年西泠印社社员作品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时,同时推出一个学术讨论会,题目是《当代人文环境下印章的文化功能》,这个学术话题的缘起是北京29届奥运会选用了带有篆刻元素的设计作为会徽,名叫“中国印”,非常古老、非常专业、又非常封闭的篆刻艺术借助社会化的大型体育赛事走进了千家万户、走向了五洲四海,达到了仅仅靠印人、印学团体或篆刻展赛活动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的社会效果。这里给我们一个这样的启示:传统的、也是封闭的属于“小众”的书法篆刻只有融入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才能具有生命活力,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才能开辟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随之而来的又出现了一个深层问题,传统、封闭、自完自足的、原属于精英文化的书法篆刻要融入当代社会,变为时代的、开放的、大众的文化艺术,必然要改变自我,必然要做适应时代、社会、大众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将使书法篆刻的独立性、纯粹性再次发生动摇,使得书法与非书法、篆刻与非篆刻的边缘模糊不清。

典型的例证就是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那是一件专业篆刻家从艺术形式上(不是文化意义、社会意义)不予认可的工艺美术设计作品,在我们把传统的书法篆刻推向当代、推向社会大众的同时,如果异化甚至消失了传统的书法篆刻,这种“与时俱进”是失败还是成功呢?我们将用何种方式在保持传统书法篆刻精神和基本艺术语言的同时,把书法篆刻推向当代社会?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有许多值得深思、研究、实践和梳理总结的内容。当代人文环境下印章的文化功能话题的提出,非常具有学术意义和当下价值,可惜那次研讨会我认为开得不成功,提交会议参加交流的论文数量较少,且有质量的论文更少,我在主持这次学术会的总结中分析,主要是对这个命题我们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还未能来得及作深入、全面和理论上的思考,完成这个学术命题的研究需要作者对篆刻学、工艺美术乃至社会学多学科的知识,参加学术会的作者精篆刻者往往对社会关注不足,思维又受篆刻本体的局限,而搞工艺美术、从事设计研究的又对篆刻本体只知皮毛。作者们又缺乏书法篆刻走向当代社会方面的社会调查和实践试验,论文中有一些属想当然的论点,没有实证作支撑。但不管学术会的质量如何,这一学术命题的提出无疑是积极的,有学术价值的,具有原创性的。




[/Fbox]



nEO_IMG_(图02-1)西泠印社“海选”创作场景.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