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8-8-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89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我是今天才读到井上有一在今日美术馆举行展览的消息.我也想说几句., e% [) ~8 |: I) J i' S
# a" `& f) `0 g 日本人的书法要带着客观的艺术精神去读.首先,我们必须把强烈的民族感情放在一边,谈艺术!
8 Q) c) |9 |3 b: |$ g o1 V& g- J* Z1 y* A6 `. y
日本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出现在古坟期,相当于中国的魏晋时期.早先的日本是没有文字的.正是由于和中土的来往,才使得日本人知道了文字的作用!有一点,大和民族在学习外来文化方面确实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有关考据我不想罗列,但是,我要感谢日本,为中日两国找到了一枚非常有意思的"汉委奴国王印".这是对考古,文化,人文及追溯两国的历史都是非常有意思的.
p% ^5 N* {0 f9 b; Y& _- x3 Q9 O7 [5 J/ _; L) Y
这些话说多了,就有矮化大和民族之嫌.还是不说好!那就谈"平安'三笔''三迹'"!8 i* l9 J% A5 ]4 x% T* i' {4 |
# k# Q* _' H1 t5 z. m, o+ p5 O; p 平安三笔,即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平安时期大约是在中国历史的晚唐、五代、北宋.3 i+ w" N! |$ H0 e
^+ c3 z" }0 i- C) v
我是喜欢空海的.在日本他被当成了日本的王羲之.他在公元804~806年曾在中国留了学.镀过金后,他在日本的待遇也就大不一样了.从前的人也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有些事也不是现在的人之独创!, ]# d# L* \- Q& `" D0 R
+ C) k. s. k/ i7 P- w; A6 L 空海在唐时,有"五笔和尚"之誉。通梵,汉,和三学,诗文敏妙,书法尤逼右军张旭。能绘画雕刻,是一代高僧,也是一代奇人,更是一代艺术大师!说实话,现代好多人的远韵魏晋,连空海的边都没挨到,还说要把王羲之什样的.( n# Q7 }: F1 y9 }2 I% w7 u
9 f8 @( ?% [: {% k3 q2 d
嵯峨天皇的时代被称为弘仁时代。嵯峨天皇作为弘仁时代的最高权威,积极地推进新文化政策。他没有来过大唐,但他对晋唐文化艺术的崇尚与倾倒,却是用他的作品为我们做了说明的!他在汉诗歌方面的成就推动了汉文化在弘仁时代的一个新高度.
0 ~" ?& u# M# H& i' v. ~- k: s- J o
橘逸势,他是和空海一届的留学生,在当时的日本,也是个海归派.在大唐,由天经济原因(可能,大唐政府没有为这些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打工机会),使得他原本在中国学习20年的计划受到了阻碍.也使他没有能够进入国子监读书,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在书法和音乐方面的造诣.在大唐的长安,人叫他"橘秀才".$ F! p! z1 w3 A( ^( L: k
# y5 I1 O- R& o3 o) Z$ Z7 M5 V% }
作为平安三迹的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我就不一一累赘了.8 {* ] F3 o3 x& \5 G
! a( x; s# J2 V. [ S 三笔就是高峰!在日本是.在中国也是!他们三人对晋唐的解读,自是不解风情的人能够省得.说这三笔,我就是为了谈这个井上有一先生! @* r& P9 C, m, a3 a
* S" U H: T; [+ f$ W- O; X 日本人对外来文化的顶礼膜拜,是不简单的.空海就有个名迹"请来目录",这个请字让我很是感动.中国人就这点不好,不肯说这个请字!
& ^. v, Y6 j: i7 N$ ]7 H. O
6 Y3 O8 R7 a+ X* K( t 大约在中国的五代后期,北宋这个时期,即日本的平安朝后期,日本才有了"自已的文字"--假名!没有必要在探讨这个"假名"诞生前后的一些文化上的解读手段.我想要说的是书法在日本的发展!
9 y$ p2 n0 c/ W5 f4 d! ? W
@2 I. _* a! V* ^ 可以说,日本人对书法的认识一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就是对大和民族的价值的再认识!经济上的成功,使得日本人有了新的崇拜对像--西方!对西方的再学习,也使大和民族对东方大唐文化延续下来的东西也进行了新解读.这种解读也包括了对书法的解读!
. T$ t9 ?3 f: m' H0 N* n) b( v H: p+ `0 z9 n* }9 q# v
可以说,日本的书法的审美发生了新的趣味.从日本人的角度,这种趣味的意义我们不能度测,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清醒的知道:他们在绝前贤而去!# Q) W5 H) S2 O/ h; q' _
( }: ^! d( b5 v7 K
在日本有一个神话故事:说西方人唯一能读懂的书法作品是手岛右卿的书法作品《崩坏》.我细读过.我以为他的意义也就和古干先生他们在80年代探索的意义没有多大的分别!我有时觉得,古干先生他们如果一直坚持,会比手岛右卿走的远.可惜,这个土壤不适合他们生存!因为,我们有我们坚持的艺术观.这种艺术观是建立在我们民族的自豪感上的.更是对历史,对未来的负责任.8 R2 t2 M0 ?/ t4 z! V( F
- B( d9 A# A# X% B 现在有了井上有一,我想正巧有机会让有些想法的朋友先面对已故去的人的探索有个反思!# A/ m; e* h+ G' w4 C5 Q
% a! v8 F, [2 E# ?6 d; ?
有关井上有一先生的作品的评述过几天吧!我是有好些话要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