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
- 注册时间
- 2008-4-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5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纠陈振濂中国近现代史常识之谬, i( ]+ @, R7 }) u8 Q) G
* V- t: Y( L6 Q* i% Z4 O
作者:萧文立 D! w# B2 ~; L" q# N$ f
" |6 w0 A3 W; l$ T q3 v+ R/ Y, f' R: h f! g
- B8 v+ i& P3 E$ c; W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新出陈振濂著《维新:近代日本艺术观念的变迁---近代中日艺术史实的比较研究》(书名冗长,真义反晦),其中有《日本文化人在中国大连的活动》一篇,阅罢不胜惊骇。此文暴露出作者作为当代中国人,而对中国近现代史常识,竟然是惊人的无知和麻木。作为中国人,作为大连人,不得不一一申论之。
+ X9 v0 j3 ], _! r. `
3 C4 A. A4 t$ I6 j+ c
9 R) ]6 M3 f# V3 r9 [, j2 P- s# @) K' n+ V! V. g6 J2 b# s B
其一,陈氏云:“东北一带与日本的渊源最深,长期成为日本殖民地,从张作霖、张学良时代推算,则有好几十年历史”,东北“一直是日本的关东州租借地,与日本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日俄战争以来,大连、旅顺即被作为关东州的日本殖民地”。
0 y$ w; X# Y7 C+ e
8 E) W! Z5 @) \% I5 }; C ^& G' g( u! \2 A# F- w( Z' I
) j3 B& m5 B4 ` M+ a, b. W 要知道,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处心积虑要变中国东北及蒙古(他们别有用心地合称“满蒙”)为他的殖民地甚至是领土,但也只是租借了大连旅顺,称为关东州,即便是伪满洲国,名义上也还是独立国家,至多是“亲邦”(狗屁不通的生造名词);然而在当代中国学者笔下,整个东北竟然都成了日本殖民地!作为曾来大连进修过日本语,准备到日本留学的中国当代学者(据他自己说,来进修日本语时,已经翻译了《日本书法史》!),竟然不知道中国东北并不仅是区区大连旅顺!而且什么“东北一带与日本的渊源最深”,既没有事实依据,又置饱受日本铁蹄蹂躏的东北人民的感情于何地?
% f" f* d" p! D# F+ ^ H
# c$ V1 W# y6 l2 \4 l0 P8 H. s6 x, M" b' e# D0 c
$ T: t& A! q2 Q! \3 L
作者还想当然,“从日俄战争以来,大连、旅顺即被作为关东州的日本殖民地,有相当多的日本人居住于此,故大连目下六七十岁的老人,都能操一口纯熟的日本语”,且不说现在六七十岁的人,应该是大连光复后出生的,根本不是什么“操一口纯熟的日本语”,即便他多年前来大连进修时,“六七十岁的老人”也不会“都能操一口纯熟的日本语”的,文立生长大连,可以保证绝无此事,其实从常理上说,任何人闭目一思,即知不可能有什么“六七十岁的老人,都能操一口纯熟的日本语”的事!
% D T, P; c( }6 R: t X5 @
' l0 |5 `, g# ?& Y5 x! Z0 I: n2 H: ?% f2 s) P- N) K
8 @ C1 L: ?4 M6 s# E/ c 这已经是令人骇绝了,谁知还有更甚者。) k7 d0 k. q& O5 S+ r& y
3 I0 B6 k/ i( T/ [# E0 o: s1 I' U6 c- u7 T3 l$ n0 W3 F
% J: @8 m2 i3 B" z" {4 \7 J% U- U
其二,陈氏又云:“殖民文化必然使它(引者案指大连旅顺)与日本的文化教育血肉相连”,“作为殖民地的东北,又借助于日本影响,反过来逐渐形成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从而在中日文化(文学)交流史上扮演了一个特定角色”。“甚至当时的日本文化人可能还会有这样一种心态,即东北如大连、长春这些地方都还不是中国内地,它们与其说是中国,不如说是走向中国内地的跳板,因此不会有太多的异样氛围”,“到东北去的日本人”“既无异国感,也无隔世感”。一个中国人,这样的站在日本人立场上体贴入微,这样的文化研究,要他何用?0 J M) b1 s! W3 }
) O3 W5 c# `# S4 Y0 G/ O( c$ K3 G
) O: L& h% p( B1 e
' s% y: \% |$ S, r0 u
其三,更有令人骇绝的,陈氏还云:“日本诗人胜部其乐是一位实业家,曾在中国推行水运事业饶有功绩”(恕文立无知,不知此人是何方神圣,在中国作生意,对谁“饶有功绩”),接着抄录胜部一九二一年在大连作的诗,其中《旅顺》云:“当年争斗事空听,战迹寻来血尚腥。白玉山头表忠塔,英魂千载有威灵”。( t0 P: l2 h! B' C @; b: G
8 }) Z8 V, b% s
' @. T2 v* J F: ~* ]
0 _" j# Y7 ~- y0 S; p 不但是大连人,凡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略有常识者都知道,这所谓“白玉山头表忠塔”,表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英魂千载有威灵”云云,岂不令人毛骨悚然?陈氏只说“这是在中日战前的日本文人吟草”,此外竟没有一字评论。多么公允!多么心平气和!真的让人不由得不问,是何心肝。即便是论诗罢,也是极其拙劣幼稚。于史于诗,抄录此诗,有何意义?
0 e8 u( I- Z: ^+ d U5 q- s
$ j, r* |+ S/ u* j: `" m/ W4 X# y
7 c. W/ a0 t7 s" v o0 J8 T
0 g. q: ?- n1 n9 s 说句老实话,倒退三四十年,这些话足以致作者和出版社于死地,当然这也是不文明的表现;但无论如何,这样欠缺基本常识的胡话,贻人笑柄,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今天竟有这样的中国学者,竟公然说出这样欠缺应有的民族立场(民族立场至少目前中国人对日本,绝不能不讲)、而叫亲者痛仇者快的昏话!5 |4 }4 R4 Z5 |$ ]. s/ g
) b5 B8 J/ }7 _& B) a% S6 K2 `! ?8 [( ~/ a6 Q7 T
0 ~& U# Q/ w4 I 当然,文立可以肯定,作者并非别有用心,充其量是自我感觉十分良好,才子心态无所谓,随着感觉,任意挥洒,真以为随手写来,都是妙谛,遂不注意检点。此书标榜札记,但许多是此类不思量的信口跑野马,材料多不著明出处,实在说,在行文在严谨上,距离学术札记,真还差得远呢。这里仅举一例罢。* I9 s# B9 C* x- y9 b7 Y
, M' |3 O/ u6 y' v+ D( L
* P1 Y1 K$ k( n& [6 ?
) S3 |; l6 q- w: ?* H6 f
据作者说,“伪满洲国成立时”,日本诗人国分青崖、土屋竹雨“曾访谒过溥仪和郑孝胥”,“为此,在大连曾专门开欢迎会,郑孝胥是‘国务总理’,在席上与国分青崖、长尾甲等有诗歌唱酬”,长尾甲“此次到东北,显然也有探访罗振玉等老友的用意在——罗振玉久居京都,于大正八年六月回国,而国分青崖、长尾甲的赴东北谒见溥仪,是在大正八年(1919)十月”。
/ S" R/ {& q4 {% ~& H5 H T; I7 e$ T% Z
+ g' C" W1 `7 y/ b$ b
/ g0 ^/ u+ N( y 此段文字,不仅用词同样不妥,如对溥仪用“谒见”,不仅毫无必要,而且极其可笑,专门标举郑孝胥为“总理”,有何必要?而且在史实上错得离谱。因为溥仪到东北谋求成立伪满洲国,时在中华民国二十年即一九三一年九月三十日,此前龟缩在北京和天津(天津后期实际已被日本软禁);一九一九年,国分、长尾如何能 “赴东北谒见溥仪”?雪堂移居旅顺(他并未居住在当时的大连,而是旅顺;今日旅顺是大连一个区,当日是两个行政区),也是在一九二八年岁末!如果是伪满洲国成立,就不能早于一九三一年,此时距离雪堂离开京都,已是十二三年了;如果是一九一九年,那雪堂还住在天津,与旅顺隔海相望,十月即“恭谒”梁各庄光绪皇帝陵寝,并未到旅顺来!2 k, c4 N0 o4 G J I
3 F9 j) o' K( z9 ^. }& o& ~0 b/ k: T3 q6 {( j* x
5 Y3 |/ R* f) L 昔日著名的学者顾炎武曾自道著作《日知录》的甘苦,说是采铜于山,以为当时人著作不过熔钱作铜罢了,又怎能料到,几百年以后的学者,竟然敢悍然信口胡说,以为著作呢?
H6 V8 z& W5 U. X' T; x/ ]" g9 y
D' F! M" w1 c' R8 l: I: d* b
( P4 Y0 r: z! P5 D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买得陈书当日子夜至次日凌晨,买得《书札》书亦不到十日,感慨良多,遂作。
1 L8 M8 F9 |! f% @5 ~- c: g' |5 I$ @5 y8 F, N+ W6 J9 P4 U
/ l! |/ Q( L# u
注:来自书法江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