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24|回复: 3

中国最天真可爱的画家-------吴冠中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7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李拙
吴先生天真得与孩童无异,这也可能就是先生得以长寿的秘诀。正直率真,想说就说;能理解多深就谈多深。比那些伪装的“君子”们要真实得多。
不论是对“笔墨等于零”的提出,还是把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国画家们看作是手艺人,以及在岳麓山所讲出的文化差异的形成是城墙高磊、交通不便造成的等等,可见先生是自己知道多少就谈多少,绝对不是伪君子们那样不懂装懂,假托斯文。。。。
吴先生可爱的是根本不去考虑真正的“艺术”关联着国家民族。他心中只有“美”,只有“艺术”。并不去思考“美”与漂亮有什么不同(当然先生不会承认这一点,但这是人们看出来的),又与社会意识有多少关联,只要是我认为的“美”才是“美”,满世界的人“美盲”比“文盲”还多。(科学地讲,美是无处不在的,只是人们对“美”的认识不同罢了)
我国著名的国画家潘天寿先生曾说:“一件艺术品必须具有一国家、一民族、一时代、一地域、一作家五种特色方为合格”。此语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的“真正的文化是国家民族文化,真正的英雄是国家民族英雄,真正的艺术家是国家民族的艺术家。”是一致的。所以说,作为艺术家,首先应该强调“国家特色”与“民族性”,然后才是艺术个性。若离开了“国家特色”与“民族性”,这个“艺术家”的存在对于这个国家与民族来说就毫无意义。他也就只会是他自己的“艺术家”。
吴冠中先生对“笔墨等于零”的提出,充分表明其对“学术性”是构成文化的基础尚且欠知,以其将“笔墨”比作“未塑造形象的泥巴”便可证明:其把构成国画作品的“笔墨”(画家的艺术语言)当成组成绘画语言的“点、线、面”符号(基本文字)了。我们若就吴先生的观点去要求书法家,那么,他们就应用汉字加别的文字来书写才算是艺术创造了。
如果说艺术都是相通的,那么,我们从文学艺术与书法的创作不难看出,真正的“新”应是在内容上,而并不是只在技巧或形式表现上。因此说,内容决定形式毋庸置疑。而应该置疑的是人家结婚办喜事,你偏偏要当着大家痛哭所带来的结果。所以,在黄梅戏的剧目中找不到《铡美案》、在秦腔的剧目中找不到《天仙配》就不足为怪了。
有人曾说吴先生“狂妄”,其实应是“不知者不为过”。“美”是时时处处都有的,只是每个人对“美”的认知不同而已。说人们是“美盲”也没错,错就错在人们对于“美”的认识为什么与吴先生不同呢?
当然,有人对先生人格的攻击是不对的,我们如果把先生就当作一个顽童又有什么不好呢?我们从吴先生“看见古戏里的状元都穿红袍,那时我才十几、二十岁吧,也穿一件大红棉袍,全院的学生都觉得奇怪,我觉得很得意、很高兴。”可以看出,爱出风头的吴先生一生只是想在外在形式上与人不同罢了。一旦“形式”与人不同,先生必然会很得意、很高兴。根本不要去思考深层面的东西。更不要考虑“笔墨”是“中国画”中产生“趣味”的基本。先生这种正直率真与顽童般的性格是因为有高尚的品格,至于对艺术方面的认识或说其没有文化则是另一码事。干吗非要去查先生成名的底细?如果没有国人的“崇洋媚外”,“吴冠中”能出名吗?如果在他正学知识、学文化之时不将其送出国门,先生会对祖国优秀文化欠缺吗?所以说,吴先生没有错,错就错在国人听信了法国人的评价使其成了名画家。因此,错是中华民族自身造成的,也是时代造成的,而不是吴先生自己造成的。
我们如果能静下心来仔细地去想一想,“杂种艺术”又有何不好呢?骡子对农业社会带来的贡献是人们所有目共睹的,其在农业社会中的身价比马与驴都要高也是众所周知的。唯独可惜的是,它不能有自己的后继。可恨的马与驴为何在发情时都不去理会骡子的存在呢?吴先生根本不去考虑这些事实的存在,只要的是把自己所认为的“美”表现出来。但吴先生的“出语惊人”也只能使中国的画坛热闹起来,根本起不到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不论如何,吴先生的人品是值得尊敬的。如果画坛不想寂寞,就让吴先生多发表些自己的观点又有何不好呢?一个天真率直的老顽童,我越想您越可爱,我首先祝您健康长寿,为自己的艺术及自己的艺术人生努力奋斗,尽可能地把自己变成真正中华民族的艺术家。
发表于 2008-8-7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

喜欢吴冠中其人其画em2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7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玉平博客

已把李拙加为好友,快去帮我刷博客、多回帖子。em13 em2 em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7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4 em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