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212|回复: 17

薛元明:你有什么资格当评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7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N8 T; U( Z: R) ~
薛元明:你有什么资格当评委?
/ N3 ?+ T: i/ `
8 D- Z) l( T- T1 p9 U$ R. s  f2 V
你有什么资格当评委?

9 r" }' z9 H" @, x
* g! s4 Y' o4 g
【薛元明】

+ R( c) u7 K+ z; r+ b8 Y

2 ?  ^' [+ V: N) _    展览是由西方沙龙演变而来的,是艺术家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是艺术创作走向大众的主要方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展览逐渐成为书法的一种主要的生态方式。应该说,一系列的展览对于书法功不可没。目前各类不同级别或名目的展览层出不穷,构成书协活动大餐,但客观上存在一些非正常因素。书法进入展厅,适应现代交流,主动创作走向变动展示,就有了心态、思维和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培养塑造了一批权贵”——评委。每次展览最终的焦点大多集中在评委身上,被广大书人品头论足。涉及评委的产生程序,评委的结构,是否有权威性,是否为书人所信赖,更重要的是评委的学术素质、道德品质、个人修养和创作水准。可以说,展览成败关键取决于评委,再合乎完美的规定,需要评委来执行。公开、公正、公平是人心所向,关键在于落实。公正涉及道德问题,公平包含机会问题,公开则是监督问题。在笔者看来,公开是基础,如果做不到公开,公正和公平就无从谈起。说到底,目前的书法展览评审都是半公开的。广大书人所能看到的只是网络中一些零星的照片,花絮片断,并不是真正的评选过程,有时难免装模作样。如果说,书法创作有封闭性特点,央视书法大赛现场不一定能发挥出真实水平,书法不是公开表演,但展览评选完全可以且必须公开。这种公开未必是直播,而必须由公证机构真正参与监督。
& Y9 m$ H- }: X
    没有评委的公正,就没有展览的公正。组织一个合格、优秀的评审委员会对展览评选极为重要。目前中国书协评委库存在很多问题。有些评委由各省书协推荐,其中不少是驻会的行政人员,之前仅仅是爱好者而已,当了专职副主席或秘书长之后,堂而皇之地进入书协各专业委员会,参加评选,于人于己都不利。必须明确的是,书协领导不能完全等同于书法家,有可能是书法家,很多则不能称作书法家,或者是不称职的书家,只能算公务人员。其实这是个常识性问题。就像很多人将所有在媒体露脸的人都称作
明星,很不恰当,有的人只是职务(业)之便因素成为公众人物。一旦脱离了具体的岗位,便销声匿迹,最明显的比如电视主持人。尽管前段时间出现的废纸论存在偏激之处,但部分评委应为这样的后果承担责任。一些评委水平和名气成反比,地位愈高、名气愈大,最初的朝气、锐气和创新精神却不复存在,陷入程式化泥潭。有的评委分不清萧萧班马鸣为正确写法,硬是写成,贻笑大方;有的将一叶扁(pian)舟读成bian,犯常识性错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有的评委一旦被解聘,眼泪止不住地流……
评委在学术、理论、创作等某一方面,必须有过人之处。名家不名、名不副实,造成整个书坛形象矮化,令人大跌眼镜。

+ q* t* `. O7 A7 ?* d一是评委资格

0 m( t; b* s1 o3 Y
    本质上即是身份合法问题,这是最主要,最基本的。评委必须具备公正态度和专业水准,并不是有各类头衔就能担当评委重任。一个优秀的评委,应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高尚的审美品位,能够把握艺术潮流、风格和个性,最重要的是深具洞察力,慧眼识英雄,有善于发现千里马的锐利眼光。有人认为,足球裁判不一定是球星,电影评论家不一定是导演,美食家不一定是厨师,难道书法评委一定要是书法家?上述范畴与书法不具可比性,不能同日而语。书法不是单纯的表现艺术,不是单纯的技术,更不是一般的食物。评委可以不是创作实力人物,就像游泳教练可以不会游泳,但作为评委来说,总是令人遗憾的。目前评委中一般创作水平很差的,除了不求上进之外的原因之外,就是眼光差,基本对等。专业水准差,当然不合格,眼光和观念落后更可怕,把好的当不好的,把不好的当作好的,好坏不分,以次充好,很难服务于展览。在确认大展评委时,必须着重考察候选人的艺德水准。道德品质败坏,暗箱操作可能型增大。完全做老好人,也是行不通的,属于道德不合格。评委素质不仅仅对作品评选有决定性作用。评委的品味和偏爱,也会有意无意地引导整个书坛的创作思路和发展方向。评委的艺术素质和行业道德素质并行,缺一不可,才能正当行使自己的神圣权力,做到唯艺术至上。目前书法创作普遍存在个性缺乏和内涵平庸的习气,这是评委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的映射。

* a0 F( d& e0 l6 G" z二是评委责任

, H) P. C" B# j1 H/ a: q  I3 r
    评委在展览中掌握了生杀予夺的大权,指点江山,但目前权力和义务不对称,或者说,只有权力,而没有义务。每次评审,最辛苦的是评委——“长途劳顿不计报酬而加班加点;最负责任的是评委,每稿必审反复斟酌,对每位作者负责;最公正的是评委,自觉关闭手机回避作者”……按理来说,面对这样的现实,不应该报之以怨声载道,其实每次评审最终获益的也是评委。评选过程实际上已经变成一种支付报酬的劳动,并不是义务。义务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评委如果走过场,卖人情关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作品看完,即使走马观花,也可以完成任务,可以算是评审。评委首先必须要有一种廉耻感。一些乱七八糟的作品在自己眼鼻子底下堂而皇之地入展或获奖,一个评委如果有尊严的话,会感到心理不安。现实中的很多展览完全相反,这是评委缺乏自尊的表现。展览的权威性取决于评委的权威性,并不在于名气有多大。评选不但要投票,更要写上理由,就像创作者写出自己的体会道理一样。这样可以使评委承担责任,学术与行政分离,从而避免展览评选结束,面对众多质疑,书协只有躲躲闪闪、遮遮掩掩,存在难言之隐的症结所在。如果寄希望于评委个人的自律是不能持久和有效的,可以成立监审委员会,由网络、纸媒和独立监审人员担任。应该建立约束惩罚制度,发现评委有不正当行为要取消其资格,比如评委私带作品。涉及到公证或者经办的书人应该回避展览,否则公证也无疑谈起,公证首先要公正。每次展评公证机构的界入,不仅仅是公正一下名单完事,更重要的公正评委的操作。

; B: X4 e) H! Y! N# `三是评委姿态
  `1 g6 @9 K  O
    在展览评选过程中,评委曝光频率大大超过获奖者和参赛者,其实更多的目光应该集中投射到参展者身上,评委应该成为幕后工作者。要真正保持评选中的公开、公正和公平,解决的办法可以尝试不公开评委名单,展览结束后再公布,这样可以免除很多后顾之忧。建议取消特邀作品和评委作品,很多不堪入目、欺世盗名。在目前的各级展览中,各级书协既是组织者,又是评选者,本质上是利用职务便利占用名额,显示出作为特权阶层的权力,缺少必要的回避分离制度。让那些真正通过努力,凭借自己实力的作者有更多展示的机会。从这层意义上来讲,评委所作出的姿态是评委道德建设的一部分。现实恰恰相反,评委占有了鲜花和掌声,拼命地为自己做宣传、拉广告。展览是为了弘扬领导、评委的名声,以作者为本的思想还远未生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 f5 O! }2 [0 V
; v0 K0 }. D. j7 L( d; V
3 n/ b: ?( Z! t
四是评委任期
* \. n& K* s2 o. N7 t
    如今书坛盲目崇拜,追风逐潮。部分原因在于一些评委任职时间太长。为了适应展览需要,参展者必须为适应评委的口味而努力,甚至放弃自身的独立思考。从近几年获奖作品来看,雷同跟风,同一展览常有雷同作品出现,同一作者的同类作品屡次获奖,不同作者的雷同作品接连获奖。这对于书法创作来说,极为可悲,也极其危险。有的暂时看不到,存在潜伏期,后果更令人担忧。这是一个接受美学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评价,每个人都可以不服从别人的评价,没有任何一种评价是绝对的、终极的。评选是自身创作与评判双向互动问题,涉及到自身思维眼界是否开阔。评委需要不断有新的学术思想。评委的审美趣味很重要,以自己固定模式去要求别人的评委其实不是合格的。从根本上来说,任何人的思维和审美都存在局限或瑕疵,评委本身也是一个普通作者,有的几十年如一日,有的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针对此种现状,必须建立更新机制。一些德高望重的学术权威可以部分保留,保证延续性。如果自身不能吐故纳新,就要淘汰出局。
" z4 w( A  S* @
: P+ |0 z( O  g, W1 ], p
    如今的展赛评选中,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存在亲缘评委、圈子评委等。有一些不擅长某种书体的却担任该书体评委,更令人匪夷所思。从评委选择上地域倾斜来看,在开评之前就为东道主现象埋下伏笔。一些重要的国展评选,必须吸取全国各地的评委来参与。全国性展览评奖毕竟不是一个省、一个地区的奖项。有人认为应该成立大众评委团,增加评委人数至50-100人,现实中难以操作。但评委会人员组成毫无疑问应该多元,可以由书法家、书法评论家、美学家和独立评论人组成。某地举行的全国性比赛,一定要当地书人获奖多,显示出强大实力,这一做法不但伤害很多书人的感情,也会使本地的书法创作走向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境地。像当年的中青展,广西没有评委,却出现了广西现象,作品好坏不说,关键是现在这种对于艺术的真诚再难寻觅。
/ Z3 C% S' u: _5 K! [+ M
    评委阶层成为当今书法发展中特殊的一员,是一种极为怪异的现象。评委作为书法的派生物,伴随着各级展览而出现,不同级别由不同的待遇。虽然很多是临时的,非固定的,有的不拿工资,想要的就是出镜率,一种荣耀,一种身份的确认。评委向来被视为高于参展者,可以
创造历史。对照现实,荒唐而又苍白。反思评委及评选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说不要评委,而是反感哪些既无创作水准,又有无道德品质的一些人混迹于其中,创作态度潦草马虎、随便敷衍。有的是手已经油了,骑虎难下、明知故犯;有的是江郎才尽、力不从心;有的是哗众取宠、故作姿态,缺乏严谨务实的学术风范。一些评委认为自己高高在上,但拙劣的艺术水平却使得自身形象大打折扣。评委已经高于评选本身。评选本应该是神圣、庄严和公正的,却变成评委的一种自我表演和发挥。评委甚至还不如足球裁判,至少所有人可以看到裁判执行权利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裁判是不会占据球场视觉中心的。在这个没有英雄作为偶像的时代,每个人唯一可以让人崇拜的理由就是道德品质、学术建树和艺术成就。每个评委都应该扪心自问,是不是尽了义务?正确行使了权力?所有的评委,是不是该按鲁迅生前所说的去做: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 T8 X- x2 C5 ?. f* V  l
8 o# S, T* M: \) t# X1 j  G
% K! H4 b# `4 O! k" k
    带有一种神圣的文化责任感,引导整个书坛的审美导向,并不是张扬个人权力欲望,耀武扬威、颐指气使。《论语》中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面对那些不负责任的评委,笔者不禁想起林语堂先生《论踢屁股》一文中所说的:中国社会只有两种阶级,踢人家屁股者,及预备屁股给人家踢者。对不尽责的评委,以权谋私的评委,是不是要被踢屁股?
- t# t2 o8 @8 n- x- m

) v% s, x9 t/ w/ ]- _, n& r9 h

* S# b! W8 N; G
    如今展赛多如牛毛,大奖掉价,书法变成应赛艺术,直接影响参展书人扎实基础的锤炼和全面素养的提高。如果一切艺术活动都是展赛性质,也就没有了书法展览本身,为了展览而展览,为了评奖而学书法。水平不是评出来的,也不是奖出来的。现代社会信息便捷,只要有真正的实力,就有机会出台。书法展览评选了几十年,没有太多作品被记住。展览评奖更应该有一个严格的时间限度和程序,才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性。或许书法并不要像诺贝尔奖那样做到如此严密,但现在一年展览都有几十次,时间和名额没有严格规定,会因为各种原因,随意延长或缩短周期,这种游离不定的展览方式,无形中削弱评选自身的权威性。当有一天,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很多不足就是后人指责的污点。书法的声誉是靠优秀作品支撑起来的,假如书法展览评奖总是与一个时期最优秀的书家作品失之交臂,受损失的不是书家本人,而是书法艺术自身。如果一些展览中总有一些不三不四评委的不堪入目的作品,这些展览的权威性在哪里呢?这些人又有什么资格当评委?

( M! p, k/ G6 o" u
(原载《青少年书法报》2008年7月31日第31期)
《青少年书法报》全文略有删节,现全文发布,作者希望交流
! m( W* K* F* u8 n$ p* ?( t9 \& E7 u* b. I3 w8 S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8-8-4 19:09 编辑 ]
发表于 2008-8-7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4 face18觀點很有價值性.好文.1 j$ @' V8 ?& n7 B. S. B! f
# [: i/ E7 N; m, G* |& S: B( {
[ 本帖最后由 一岸 于 2008-8-7 21: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8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实行匿名评选,这是公平公正的起码条件,而且容易做到,为什么不做?& _, s; Z0 l: b! ~$ y/ D

" E1 H) {8 F1 X* U& \. i+ k不做,这就给心术不正的人创造了条件,。。。。。中国书法之弊端,盖出于此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8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言极是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9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em5 em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0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0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