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3060|回复: 25

[独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山花烂漫,翰墨飘香。8月3日,青年书法家郑晓勇父女“山花烂漫”书法展在温岭龙门海边举行。鲍贤伦、崔学路、何昌贵、胡秋萍等全国著名书法家题书祝贺。

       郑晓勇父女书法个性鲜明,展出的40件作品,以隶书、草书为主,采取传统立轴装裱与现代板块装饰相结合,多样的形式,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注重书法内容的选择,现代书法痛所呈现的凝重感,以及草隶奥林匹克风的运动感,以艺术的手法表现抗震救灾和奥运二大时代主题。

       父女书法联展在温岭尚属首次举办,温岭市文联副主席张新海,著名海洋画家郭修琳,温岭市书协主席毛孝韬,温岭市美协主席林贤,《青少年书法报》记者宗绪升,以及温岭书画界人士40余人参加郑晓勇父女书法展开展仪式,并现场挥毫祝贺。

       郑晓勇就职于工商银行温岭支行,潜心翰墨20多年。他的书法直追汉魏,用笔浑穆,意态恣肆,书风奇逸、朴拙、大气,先后入展全国首届兰亭奖,荣获全国首届大字书法展三等奖,入展中国书协纪念建党80、85周年书法展等,2005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郑桠薰(正音),受家庭濡染,从小习书,书法作品天真烂漫,气度不凡,在首届中日少年写兰亭现场书法比赛中获铜奖。


[ 本帖最后由 笑 于 2008-8-4 15:54 编辑 ]
郑晓勇.jpg.jpg
书画届人士参加郑晓勇父女书法展开幕仪式.jpg
山花烂漫.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郑晓勇(8).jpg
郑晓勇(7).jpg
郑晓勇(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恣肆的线条 迭宕的旋律

  ——郑晓勇书法艺术评析
                                                               丁竹\文

        郑晓勇是浙江书坛颇具实力而又卓然不群的青年书家。他的书法直追汉魏,结字纵敛有度、飞动迭宕,章法险中求正、欹侧相生,用笔浑穆,意态恣肆,于凝重中见开张,顿挫中见奇崛。以2006年秋入展全国首届兰亭奖为标志,晓勇奇逸、朴拙、大气的书风日趋成熟。

        我们在阅读和审视晓勇独特书风时,获得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其点画恣肆、疏密不齐的凝重线条。行草《清黄钺二十四画品》,可谓晓勇的得意之作,整桢作品劲涩浑圆,线条方朴古拙,呈现浑雄、峻厚、真率的特点,这种线条在晓勇的书写中不仅丝毫无碍于笔势的酣畅,反而使他的线条不可思议地灵动和充满古拙的别致。这是晓勇书作中的特殊效果,也是其书作中能于古涩凝重中突显千变万化,于飞动迭宕中蕴藏着内在波澜和飘逸之势。

       大约六年前,晓勇曾对我说过,有人认为他的书中有蒲华味,当时晓勇还真没有接触过蒲华的草书,从此晓勇开始接触蒲华书,其书写的自由意态,线质的朴茂倔强,布局的大开大合,给晓勇以新的启迪:写草需要制造冲突,更要化解冲突,这样才有大气象。草书六条屏《南朝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用笔纵横劲拔,淋漓放达,一任天机,了无滞碍,线条充满了运动感、节奏感和立体感。晓勇作书,不以传统结构立形,不求行间整饬,更没有上下左右均衡的理性束缚,行当于行,止当于止,几乎达到“随心所欲不逾距”之境界。这种灵动线条的运用,也成为构建晓勇书法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写草需要有才情,乃至浪漫痴狂。晓勇生性散淡,敦厚朴实,而内心却涌动着***。我曾多次看晓勇现场作书,毛笔饱醮墨水,运帷之间突然洒向洁白的空纸,笔在手中翻滚,墨在纸上濡化,凝重的线条,苍厚的气象,即刻呈现在大家的眼前。晓勇将现实生活中的烦琐、压抑,宣泄或倾注于宣纸之上,濡墨挥毫,显现出人性的纯粹,而体现在他的书法中表现为放纵开张,奇趣逸宕,这也许是晓勇生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种状态,本质上与明代徐渭、清末蒲华的狂放不羁相一脉,这也是与他的个性倾向深契暗合的。

       “物象之,书如之”。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即交织在一个物象进而或物象与物象的相互关系里的条理:长短、大小、疏密、揖让、应接、向背、穿插等等的规律和结构,而这个“物象”,同时又反映着人对它们的情感反映,“书者如也”,这种“因情生文、因文见情”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艺术价值而成为美学的对象。晓勇作草潜存着理性的把握,他注重把线发挥到极致,长短、粗细、浓淡、干湿、直曲、方圆、动静各得其态,浑然天成。他以线的流动分割空间,以线的变化构架生机,其情感在线条中融化,精神也在线条中升华。草书《老子道德经》以十八幅尺牍小品组成大桢,整体气象氤氲,墨气缭绕,作品含韵于朴,寓巧于拙,弥漫着一种逍遥通旷的笔调和意绪,消散着一种对人生执着的爱恋和幻灭的惶惑,字里行间,玄的气息无所不在,道的墨香习习吹拂……

       钟繇云:“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在这里,“美”就是势,是力,是有生气的节奏。晓勇的书法亦草亦隶亦篆,是通与化,一派生动机趣。行草《曹操观沧海》,乍看起来,其用笔似乎简捷,不经意,以至草率,然而细细玩味,则不难发现,其笔画多为逆锋,起笔或折锋直入,回锋收笔,笔到意收,遒缓顿挫的运笔,线条劲涩而富有韧性,自由浪漫而蕴藉含蓄。这种运笔之法,自然得益于晓勇对秦篆汉隶的体悟。晓勇草、隶并进,“写隶使草更扎实,写草使隶更出彩”,其隶书以《西狭》的雄为基调,融《张迁》的拙,《广武将军》的朴,《孟孝琚》的涩,雄迈而静穆,得汉隶正则。
        综观晓勇的书法创作,我们可以窥见其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在字形结体上于转折处使用圆转笔法,又于圆转处采取矩形折角,他的笔画,圆润处源于篆隶,凌利处得益魏志,线条均极为厚重。在艺术手法上,俯仰揖让,疏密相间;在意气上,则气息清润,格调高古。正如著名书法家、评论家,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协名誉主席周俊杰评价晓勇书法时所说:“细观晓勇碑意用笔,绞锋杀纸,线质苍涩而富有弹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快感。”

      刘熙载在《艺概》中直言:“学书通于学仙,炼神最上”,包世臣则把“平和简净,遒丽天成”的作品称为神品,故知书入“神”者为最高境界。将书法作品上升为艺术的哲思之美,心性之美,是每个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衷心祝愿采风堂主晓勇风采超群,翰墨神飞……


[ 本帖最后由 笑 于 2008-8-4 15:44 编辑 ]
郑晓勇(5).jpg
郑晓勇(4).jpg
郑晓勇(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晓勇郑桠薰简介及集评

       郑晓勇,原名郑小勇,斋号采风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刻字委员会委员。1965年9月生,师从周俊生、崔学路诸先生。初习魏、隶,后写王铎、傅山。行稿以及敦煌小楷,参研王羲之、徐渭、蒲华先贤书迹,追求朴拙的正大气象和苍漠的壮美书风。书作获全国首届大字书法展铜奖,入展全国首届兰亭奖,参加中国书协纪念建党80、85周年书法展,以及全国第四、五届刻字艺术展等。

        郑桠薰,曾用名郑珂,字正音,斋号希声庐。1992年1月生,温岭中学学生。习魏隶,写大草,书风朴拙、大气。参加首届中日少年兰亭书法现场比赛,荣获铜奖,多次在温岭市书法比赛中获一等奖。


众家集评   

        周俊杰(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书协名誉主席):细观晓勇碑意用笔,绞锋杀纸,纸质苍涩而富有弹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快感。

        崔学路(青少年书法报社首任社长、总编):晓勇由法今而能汲古,由师迹而能见心,益见精神高扬。正音习书先从大处入手,又能适性而书,最足抚佑。

        郭修琳(中国海洋画家):童心无拘无束、自由自大地唱着,即使走调也属可爱。

        胡秋萍(河南书协副主席):正音书结体舒展,用笔苍劲,气度不凡,看不出为女孩所书,让人感叹。

       李强(中国书法院教授):正音书作开张奇崛,极具涨力,小小年纪如此自信,颇令人振奋也。

       赵鉴铖(河南开封书画院院长):正音临《董美人墓志》,天真自然,古意浓浓,十分可爱,后人观之恐疑为新出土文物。

       宗致远(书法导报编辑):正音临《散氏盘》,笔墨不仅见出天趣,且颇老到,令我等也觉极有可学之处。


[ 本帖最后由 笑 于 2008-8-4 15:47 编辑 ]
郑晓勇(2).jpg
郑晓勇(1).jpg
郑桠薰郑晓勇(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郑晓勇现场挥毫.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心烂漫 适性而书

童心烂漫 适性而书


——记正音的学书之路
                   听兰

        郑桠薰,艺名正音,是我市青年书家郑晓勇的女儿。她的书法作品天真烂漫,一派天机。在她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小正音习魏隶写大草,书风朴拙、大气。四年前,参加首届中日少年兰亭书法现场比赛,荣获铜奖。在比赛现场,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鲍贤伦感言:小正音从容写字,用笔泼辣,不简单。

       小正音从小生性好动,活泼可爱,她常在父亲临池濡墨挥毫的宽大案边上玩看,一次偶然的发现,使晓勇觉得女儿天性可塑,是个写字的苗子。那是小正音三岁时,她爬上案头,拿起毛笔,刷了三下,一个汉砖意趣的“千”字映入了晓勇的视线,晓勇急忙拿纸叫女儿继续这样“刷”。晓勇想,就让女儿在玩耍中学一点书法吧。可是从哪里起步呢?一个“寓学于玩”的教育方法在晓勇的设想中开始实施。

       在小正音4岁的时候,晓勇教她写草书一笔虎,将虎分解成7-3-2-1四个数字让她学着划。小正音觉得很好玩,当真一笔一画舞起来,直到写出了个模样。至今,她的房间还挂着当年的一笔虎。由于年龄太小,小正音写不了几个字,晓勇让她写楷书“天真”、篆书“天马行空”,从小到多,从简到繁,进而让她感知毛笔蘸墨触纸运行的性能。

       到了7岁,小正音已会控制毛笔了。一天,晓勇拿出许多历代碑帖任其选择,她一本一本地翻,最后留下了《石门铭》、《西狭颂》、《散氏盘》和《东方朔画赞碑》几本字帖。也许颜字的规矩吊不起她的胃口,一遍还未临完,她就放弃了。传统的一板一眼的学习方法不合正音好动的天性。是魏碑的不经意,汉隶的自由,一下子吸引了她。为了让小正音找到个大感觉,晓勇让她临个大意,有点味道即可。小正音一以己性临摹起来,字无距,行无列,大小错落,“粗头乱服”,却透露出一派天真烂漫、自由自在的气息。老画家郭修琳看了正音写的字后,觉得小正音写得率性天真,值得玩味:“童心无拘无束、自由自大地唱着,即使走调也属可爱”。这时候,晓勇又有意识地让她边临边集字创作,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生到熟,经过二、三年时间的磨砺,小正音的魏隶日见笔性,天真、恣肆、雄迈,这正是以汉魏古朴大气为书法创作审美取向的晓勇所崇尚的。

        小正音荒率的字虽与大众眼光格格不入,但晓勇坚信孩子无拘无束地写不会错。在小正音9岁的时候,晓勇把女儿写的一幅八尺隶对寄给著名书法家崔学路先生,不想崔老师欣喜之余题了个长跋,对小正音的隶书期许有嘉:“正音小姪盈丈隶联从容为之,知正音视大字如小字而能俾约,此又一进矣。虽联首三字势同意生,而‘诗’字以下即能生发,每致笔竭而后方续,不计字、行之限,随处承接,不为法缚,全使意会,足可宝贵也。”

    诸老师的肯定,坚定了晓勇鼓励女儿按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大约11岁,小正音又对草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临张旭《古诗四帖》,也临怀素《自叙帖》,偶然间她临了二张线条质感甚佳的张旭草书,这在晓勇看来气如长虹的草书也是小正音猎取的目标。在看了正音的草书临作后,崔学路先生又欣然题书:“正音以龄龀之龄习隶,已令当今隶手信服,多有期许。而今又见习草,则更为惊诧矣,是未见如此年龄者习草者也,是未见有习草者有如此心态放松者也。一任性情放笔写来,流动中不见浮滑,纵逸中更见精当。”河南省书协副主席胡秋萍女士也赞赏正音的草书,认为结体舒展,用笔苍劲,气度不凡,看不出为女孩所书。

       小正音极具个性,写隶喜执短锋小毫,一按到底,散锋使之,直至笔枯,临草喜握长锋大椽,转动笔尖,中锋为之。对于女儿的偏好,晓勇由着她自由发挥,展驰其纯真、无羁的天性,使小正音一步步走向成熟。

       小正音会临会创作后,晓勇经常让她写些字,参加一些书法展览以及各种书法比赛,并多次在各级书法比赛中获一等奖。而每次的展出、发表与获奖,都让小正音高兴一阵子,小正音常常对同学谈起写字,为自己的家庭有浓浓的书法氛围而自豪。

        中国书法院教授李强对小正音甚是喜爱:“正音书作开张奇倔,极具张力,小小年纪如此自信,颇令人振奋也。” 河南开封书画院院长赵鉴钺看了小正音的临作后也觉得天真自然,古意浓浓,十分可爱。

        小正音长大了。然艺海无涯,小正音要走的路还很长,好在有父亲晓勇和诸多书法名家的奖掖与扶持,我们期许小正音的路越走越宽广……


[ 本帖最后由 笑 于 2008-8-4 15:48 编辑 ]
郑桠薰.jpg
郑晓勇郑桠薰(1).jpg
郑桠薰(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em27 em27 em27
郑桠熏现场挥毫.jpg
郑桠薰(2).jpg
郑桠薰(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4 em14 em14
郑桠薰(4).jpg
郑桠薰(5).jpg
郑桠薰(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4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展览成功!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4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