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8-5-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9858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真實唐伯虎一生坎坷未點秋香
, a" u% @3 g% k- q/ R, P來源:《揚子晚報》9 s3 F( M1 d3 v# q. u' L4 ~1 J& j; ^
# T: F$ e; j" b9 p- X. F4 G9 z5 F6 h- C4 ^4 L( j- g% \
% ~# u, p$ E: U 說起唐伯虎,人們眼前多會浮現出民間傳說和影視作品中演繹的形象:才華橫溢、風流倜儻、浪漫非凡,「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三笑點秋香」、「家有九美」等等。但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卻是一生坎坷,並非《三笑》中塑造的那種喜劇角色。
9 F( @8 b1 h* z ], {5 U2 _/ k
* ?" s8 M: V4 Y9 n% p5 r- Z+ h% L/ v 出身寒門考中解元
2 A. n# m' Z' ^. l5 n8 T' `. Y* ?9 |. @: u5 L% c
唐伯虎(1470—1523),名寅,字伯虎,後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我國繪畫史上傑出的畫家、文學家。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唐伯虎生於蘇州,其父唐廣德是普通的蘇州市民,在蘇州皋橋開設酒肆做小生意,其母丘氏也是當地的小家碧玉。因他出生那年是庚寅年,故取名唐寅,因在家中排行老大,故又稱唐伯虎。, e7 C g, j+ v6 n. \' X" c
1 R7 ]* M6 m; R 據蘇州有關文史專家介紹,唐伯虎自幼天資聰敏,過目成誦,熟讀四書五經,博覽《史記》、《昭明文選》等史籍,閒暇時也學畫山水花鳥。當時文徵明的父親文林常去唐家的酒肆喝酒,見唐伯虎稟賦和才學過人,決定讓唐寅與文徵明一起拜吳門畫派創始人沈周為師。唐伯虎十六歲時秀才考試得第一名,轟動了整個蘇州城。因才華出眾,唐伯虎與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被並稱為「吳中四才子」,也稱「江南四才子」。. g4 ^6 h: K$ |0 H( t( t+ @
2 ^ ]1 w: |! l2 I. J+ {5 ~( H
唐伯虎十九歲時娶當地女子徐氏為妻,兩人感情甚洽。唐伯虎二十五歲那年家中遭遇不幸變故,父、母、妻、妹在一年之內相繼去世,這對他打擊很大,悲痛之餘,唐伯虎更加努力讀書治學。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唐伯虎二十九歲時參加應天府(現南京)鄉試,中解元(第一名),一時聲譽鵲起,名震江南,「冒東南文士之上」,春風得意。
) k& N3 C, U5 r' G, e+ m/ _: F3 j1 A- T6 x @- f! q
進京會試遭牢獄災
1 U; R" `: r/ O3 I+ t+ g8 k/ r2 T2 w! F6 F+ o5 Z" r$ w& S$ ~4 b8 ?. l
考中解元後的第二年,三十歲的唐伯虎躊躇滿志地進京參加會試,路遇同去趕考的江陰巨富家的公子徐經,兩人相談甚恰,遂結成莫逆之交。這位徐經,就是後來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的曾祖父。「世路難行錢作馬」,這富家公子徐經到京城後,以錢財賄賂會試主考程敏政的家僮,得到了試題。徐經文才不行,開考前請唐伯虎幫他寫好了文章,而唐伯虎事先並不知情。畢竟紙里包不住火,此事不久就被人告發,兩人都鋃鐺入獄。唐伯虎在大獄中吃了不少苦頭,在他給好友文徵明的信中詳述了當時的悲慘境狀:「至於天子震赫,召捕詔獄,自貫三木,吏卒如虎,舉頭抱地,涕淚橫集。」/ a5 I |* R* K3 H: z
) ~3 ^; n# E2 `1 c 經過一年多的審訊,案情不明不白,最終雖未判定唐伯虎是考場舞弊案的主犯,但干係是擺脫不掉的。唐伯虎雖被釋放出獄,但經過這番折騰已經聲名掃地,科舉仕途已無望。朝廷革除了他的「士」籍,把他發配到浙江偏遠之地為小吏。
* R g4 Q# O: @/ \& h; ~9 M! r$ H" q" |& F5 J+ S5 }6 G( d
因才得名,又因名罹禍,而立之年卻「倒立」,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唐伯虎心灰意冷。恥於去浙江當小吏,又感到沒有臉面回家,三十一歲的唐伯虎開始遊山玩水排遣苦悶,足跡遍佈浙、皖、湘、鄂、閩、贛等省。
/ M5 g" f7 A q( a) E% ^7 P/ H& M+ [( w
- m& [7 d* `! ~$ s 歸故里感受世態炎涼
& g @0 k' B9 i" ^/ C: l: E9 U A1 @! S0 n4 [4 i3 c, y
唐伯虎在外遊蕩了一年多,銀子花光了,雖感「近鄉情更怯」,最後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回歸故里。回家後,妻子(續弦)已棄他而去,唐伯虎又氣又累,大病一場,性情也大變,破罐破摔,放浪形骸,狎妓聚飲,縱酒澆愁,一副「看透事態炎涼」的態勢。史載,唐伯虎曾和祝枝山等扮為乞丐,沿街唱蓮花落討錢,錢討來了,就上酒樓喝酒。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已經三十六歲的唐寅續娶患難中的紅顏知己沈九娘為妻,隨後在蘇州金閶門外桃花塢築屋,取名桃花庵(遺址在今桃花塢大街)。- h% b5 U: [; r a! N: N
$ h2 Y' Q( s5 h! \
賣文賣畫之余,唐伯虎逐漸從人生低谷走出,他不再消沉,決定開始新的生活。唐伯虎對科舉、權勢、榮名等封建社會所尊奉的價值體系開始採取蔑視和對抗的態度,並有意識地強化了自己「狂誕」的形象。他寫詩嘲笑利祿之徒「傀儡一棚真是假,髑髏滿眼笑他迷」,自稱「此生甘分老吳閶,寵辱都無剩有狂」,凡此種種,很顯著地表現出一個脫略縉紳階層行為範式的市井文人形象。後世產生了許多關於唐寅的虛構的傳說,也正表明了他的性格存在與市民情趣相契的特徵。2 r! @: x/ @5 B* D! O% F7 u& i
: \, Y' e; ]7 H2 n6 \2 J0 ^3 U* R
唐伯虎晚年精神空虛,「皈心佛乘,自號六如」。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伯虎去世,享年五十四歲。唐伯虎身後很蕭條,他死後歸葬於橫塘的宗族墓地,還是靠了好友祝枝山的相助。唐伯虎為世人留下了大批書畫詩文,與唐伯虎有關的地名,在今天蘇州地圖上還能找到不少,如桃花塢大街、桃花塢橋弄、唐寅墳巷等。: I3 E8 n3 N$ l' w# o
. S" a1 Y; o: p- O6 \; X 「風流緋聞」多為杜撰' ~) x8 p& l" {
' E3 h3 l, M! J+ P9 _% `. u
關於唐伯虎「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名的由來,有人認為,唐伯虎出於對自己才華的狂傲自負,確實刻了一枚「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印章,但也有學者考證認為,唐伯虎從未自刻過「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圖章,存世之印系別人偽造。後世學者普遍認為,唐伯虎「江南第一才子」是名副其實的,他的詩、書、畫被稱為三絕,藝術造詣高超,唐伯虎才氣橫溢是真的,他完全稱得起「江南第一才子」。若說「風流」二字,也只是說唐伯虎文風飄逸,為人灑脫,落拓不拘,舉止有放浪之行,僅此而已,實際情況並不是小說和影視作品中描寫的那等「風流豔名」。
8 s* u" K' ?( g# I, R* ~' J; F% P7 { l* L" j [: \
蘇州的一位文史專家認為,有關唐伯虎的傳說軼事,以馮夢龍的傳奇小說《唐解元一笑姻緣》篇幅最長,此外還見諸明朝一些不出名的文人筆記,如《蕉窗雜錄》、《皇明世說新語》、《風流逸響》等,其中的多數相關情節都為文學杜撰。至於唐伯虎「妻妾成群」的傳說,很可能因其續娶的夫人名叫沈九娘,加之唐伯虎的仕女畫登峰造極,以及唐伯虎平日的放浪不羈的舉止,後世無聊小道文人望文遐想,把「九娘」附會成「九個美嬌娘」,還杜撰出了一個《九美圖》,這樣,唐伯虎在小說中就有了九個妻子,並且在傳來編去中演繹出了「三笑點秋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