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846|回复: 13

书法,我们离你有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4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Z. [! \- Y0 m: t( B

* F3 C' O% @8 R  ~* x

2 O) Q4 b; D+ o( L+ o9 q  N   
书法,我们离你有多远?
* [& y4 Q* E( ~$ H9 n8 S. y
蒋培友
4 D$ U, {' X$ a% ]6 r
* z6 @6 h5 |: G9 f( s. p
    前些日子,有文《北大离书法有多远?》,文章分析了书法在北大今昔的变化,指出今日北大的书法不如往昔。对此北大书法研究所副所长王岳川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回应:北大离书法有多远,就是中国离书法有多远,就是中国教育离书法有多远,就是亚洲“汉字文字圈”离书法有多远。
, k( z" x- n: _) g9 K% Y    那么我们离书法究竟有多远?6 ]+ L' n& d+ |
    书法,一个现代中国人对此应该不会陌生,一般都能理解它的指向,似乎它并不如向古人解说什么是书法那么困难。其实古人根本就没太在意啥是书法,因为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啊。在那时,书法是他们的必修课,当时的“文化人”是没有不懂书法的,尽管他们一直把书法看成“馀事”。近几十年,情况变了。毛笔被钢笔代替,钢笔又被键盘取代。书法开始从实用书写中分离,书法成了专业,而社会公认的文化精英——政界的、商界的、文化界的“文化人”却集体退出了书坛。书法成了圈内人的自娱自乐。不知这是书法的幸事还是不幸?!
- G& P0 o/ h" ]( k8 h6 u    记得儿时,听老师说有书法课,让同学们准备笔墨纸砚,当天一放学就开始张罗,向父母要钱买笔买墨买纸——砚是不需要的,因为总有我们不小心摔碎的粗碗的碗蒂可以简单收拾备用——父辈练习书法就是用这样的砚石!其实就是买的笔、墨、纸现在看来也不专业。我记得毛笔是文具店里戴厚厚眼镜片的老先生推荐的。墨,是一毛钱一锭的,肯定不是什么松烟油烟——那时,我挺羡慕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他们父母给的钱多些可以买墨汁——连在碗蒂里磨墨的时间都省去了,多体面——小孩其实也懂攀比。至于纸,也是一毛钱一张的我们叫它 “大白纸”,表面很光滑,不吸水,字写上去要好一阵才干的,因此每一堂课下来总会弄得满手是墨的。因为一直用那种纸,当我上中学自己找些书法书来读时,我竟然不知道啥是毛边纸、元书纸,当然更不知道宣纸为何物!至于字帖,我已没有太多印象,不知是不是颜柳欧赵?我们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并完成了书法的启蒙。记忆起每次上课时同学们的兴奋劲,真让人感动。毕竟我们还是幸运的,那时的我们没有太多的压力,农村小学也像模像样的开了书法课。简陋是没关系的,毕竟幼小的心灵总算真切地体味过毛笔迹化线条的奇妙感受,书法的种子就这样种进了我们的心灵深处。* j9 i& t1 _: T* E
    现在的小学生好像是不会上书法课了,因为他们有太多更重要的课程去学——除了语文数学他们得学计算机,得学英语,还有钢琴、拉丁……据说计算机和英语是现代人必备技能,而钢琴和拉丁的等级证书可以让学生在升学时得到加分!书法是什么?书法在现在学生的升学路上有什么帮助?答案好像是很明显的,似乎,现代社会的学生已没有必要去体会毛笔迹化线条的感觉——那属于古人,至少不是现代人需要的感受。
$ d) J# _6 z: k/ y# I    在清代以前,人们很少讨论书法在文化生活中的意义,通常只把它看成馀事和小技而已。五四前后,有西学背景的学者开始从东西方的不同视角审视书法。梁启超就说“各种美术之中,以写字为最高”,林语堂在他的英文著作《吾国吾民》(有译《中国人》)中说中国人用书法来训练他们的艺术心灵,“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他们把书法在中国艺术乃至文化中的地位提到至高,在他们眼里,书法已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甚至还有将书法视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的!当然,书法是否能承载如此沉重的文化意义是值得探讨的,但是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该没有太大问题。然而,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这种地位似乎正在降低,书法正在被当代文化边缘化。2 z( k8 g$ S) O' P) g& k
    其实,何只书法,传统艺术和文化中的许多门类都正在或者已经被“当代艺术”和“现代文明”挤压。在当今的社会,好像不需要对我们的传统怀有敬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都一起被“当代”了。在当代的背景下,日常生活中不需要用毛笔甚至是钢笔去书写,我们的书写经验越来越少,更不要说对毛笔弹性的感受能力,我们逐渐失去了体会笔迹的兴趣,逐渐,我们失去了对线条美的欣赏能力。书法,看来只能成为博物馆的藏品,成为专业学者们的研究对象。/ K. E& L) G- g
不过,书法还和中国画、京剧等艺术门类一样,还“活”着,还不至于立即就成“文化遗产”!至于它们生存的状况怎样就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和关心的了!实际这些东西都已成了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了,已成了圈内人士自娱自乐的“文娱游戏”了。这些从传统文化中滋养衍生出的艺术精华,能在“当代化”了的文化中苟延多久,有谁知道?就书法而言,好像群众基础还很广,各级爱好者加起来该以千万记吧。各种以书法为名的活动络绎不绝。据说书坛也是大师辈出,“快男”“超女”频现,硕士博士满天飞,有人就已自豪的宣称书法在我们时代复兴了!真是复兴了?谁能给出一个有理有据的回答?!+ m% P6 H7 E8 M" C: J% H
    看看名目繁多的书法展览,似乎我们的书法真是繁荣得 “一塌糊涂”!但是热闹的开幕式后,有几个人还会步入展厅?步进展厅的又有几个人能真正感受那些作品?另外,展厅里挂得满满当当的书法作品,有多少是承载文化的艺术品?又有几件是可以传世的精品呢?面对这样的问题,可能最自信的书法大师书法“快男”“超女”书法硕士博士还有各类书法家都只能沉默吧!这不是书法家的谦虚,也不是书法家的错,是我们这个时代太“当代”了!我们追求的不是经典而是“非典”,我们敬仰的不是不朽而是“速朽”!; A: F) a( d/ ~( D2 ?6 r
    虽然,我每天都拿出毛笔写写字,但是我知道,书法,我离你已很远了!可是我却一直在追求靠近你,因为我不想丢失儿时第一次感受毛笔迹化出浓重线条时的奇妙体验!2 G5 F2 R" j% y. @
    朋友,当你厌倦了鼠标和键盘,也不妨买一本古帖,取一支毛笔,磨一砚墨汁,铺一张宣纸,再泡上一杯香茗,去体会一下毛笔在洁白柔软的宣纸上留下心迹的感受!不过,即使你有这样的时间,现代的你,还有这样的雅兴么?' A1 h- ?1 h  f( K% c( ~5 T
    别去诘问北大,问问我们自己,我们就知道,真的,书法已离我们 “当代”中国人很远了。  e( ]- Y- v, s3 q( f% ?
# W6 h, z/ @& T9 O& c

8 U- r# t2 m9 `9 X; _/ g* |" N1 {$ q2 j
[ 本帖最后由 蒋培友 于 2008-7-16 11:01 编辑 ]
发表于 2008-7-14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4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5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5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捧场,只是个人感受!望多与朋友们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出大多数人的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5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的贤人们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书法而不得其果,当代人可在七八内造一个博士和顶尖书法家,在快男快女,快餐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每天都在发生奇迹,这就是当代中国,不服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6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6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em5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