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336|回复: 0

毛泽东与“兰亭论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9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兼论“兰亭论辨”研究中的政治误区+ f. I& B; W8 V2 _
    2008120,一封由高二适先生写给他老师章士钊先生关于“兰亭论辩”的信札,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春拍卖会上已15万元价格被一神秘人拍走。“兰亭论辨”距今已有40多年的时间了,至今许多学者专家还在对其进行深刻系统的研究。但笔者觉得他们往往注重学术性的研究,而忽略其特有的政治性的研究,即使有,也一笔带过,或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k& @! R2 K& s) h
    笔者曾经与200645日第1419版《书法报》,“书法研究”版发表拙文《“兰亭论辩”中的几个问题之我见》谈到“可以肯定的是‘兰亭论辩’是毛泽东授意,康生组织,郭沫若参与的一场所谓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阶级之争。”当时我就考虑此观点是否过于犀利,引起争论,但当时限于篇幅,无法再深入下去,就补充了一句:“毛泽东对于高二适文中引用一些历朝历代帝王,重臣对兰亭序真伪的认定心存不满,认为其世界观不正确,阶级立场不对”。后来,浙江的毛万宝先生在《书法报》2006年第2318版,发表《也说“兰亭论辩”中的几个问题》的大文,对笔者的拙文提出批评,认为:“毛泽东是应章士钊的请求赞成高二适文章公开发表的,这中虽有照顾章士钊情面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在于想以此倡导一下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根本谈不上什么授意。”告诫笔者“若一味依靠‘二手货’或‘大致印象’那就必要吃亏上当,以讹传讹,别人的错误未能纠正,反而把自己的错误于众了”。说老实话,我对毛先生的忠告很感谢,做学问,就应如此。故后来,我多次到江苏姜堰市高二适纪念馆看其真迹,收集整理了一些“兰亭论辨”的资料,对毛泽东同志在“兰亭论辨”中的作用有了个高清晰的认识,整理了一下,请教诸方家。
; k& f! ?5 C. [' r# ]   其实毛万宝先生此观点与北京冯其庸在《高二适研究·序一》﹙《东南文化增刊》1997年﹚及云南高二适弟子张诚在《高二适墨迹》第119页﹙云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观点基本一致,都认为毛泽东支持高二适畅所欲言,体现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宽松学术氛围。许多专家把“兰亭论辩”中***归结为康生,认为是其幕后指挥,暗中操纵的结果。这在郑重《回眸兰亭论辨》(载于《文汇报》19981126),及纪红《兰亭论辩是怎样的笔墨官司》(载于《书屋》20011期)关于黄苗子信函有详述,可参考。7 t+ y  b/ N; v+ r- `
   但如果读者细细思考,肯定会有困惑,因为在“兰亭论辩”中,毛泽东1965718日给郭沫若信中:“郭老:章行严先生一信,高二适先生一文均寄上,请研究酌处。我复章先生信亦先寄你一阅。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未知尊意如何?敬颂安吉!并向立群同志好。”信中,毛泽东同志已经定性为笔墨官司,那就要公平,公正,公开让双方平等讲道理,摆事实,谁胜负由读者评定,决定。康生乃是一介不折不扣的政客,作为政客首先应是“唯上”,然后才是“唯实”。既然毛泽东已经定性为“笔墨官司”,指示郭沫若,康生执行,在当时特定政治环境下,康生是没有胆量去做违背毛泽东旨意的事。退一步,假设康生作为“兰亭论辩”的当事者,加之与郭沫若私交甚深,他欺上瞒下,帮助郭沫若与高二适打这场“笔墨官司”,做了一些小动作,可能会瞒住毛泽东,但一定瞒不过高二适的老师章士钊。在章含之主编《跨过厚厚的红门》和《党史文苑》第2期,王春华文中可知道章士钊眼睛是容不得沙子,加之其与毛泽东言路一直畅通无阻,私交甚深,为何章士钊在康生插手兴风作浪时却沉默不语,这不是章的风格。  ^+ ?' u/ _4 x% [6 x
    其实在“兰亭论辩”事件中,最早提出“阶级斗争”“唯物史观问题”就是毛泽东写给章士钊1965718日信中:“行严先生:各信及指要下部,都已收到,……。大问题是唯物史观问题,即主要是阶级斗争问题……嗣后历史学者可能批评你这一点,请你要有精神准备,不怕人家批评。”接着196582日致信康生:“……唯作者(指章士钊)不懂唯物史观,于文史哲诸方面止于作者观点,他日可能引起历史学家用唯物史观对此进行批判”。7 _  _* Z  M* u+ [0 o: Y& @/ S
看此两信,好象与高二适“兰亭论辩”不搭界,是批评章士钊《柳文指要》,但推敲以一下,高文经章推荐,高又是章的学生,章给毛泽东信中特别强调:“钊两度细核,觉论据都有来历”。说明两人思想一致,且都有在国民政府任职这一特定背景。再联想章士钊1965917日对《光明日报》记者讲:“传说章某在这讨论中,自己不出马,指使高二适试探一下,在幕后摇旗呐喊,使我感到此事一下子又卷进了政治漩涡。这个问题现在不曾单是学术问题了”。以上应该能理解毛泽东针对《柳文指要》的指示被用在 “兰亭论辩”中的合理性。- I6 L' {& h) E" y1 V0 r" @
    但这只是旁证,一种合理推测。在康生给郭沫若信中(1965817日):“今天在接见部队干部时,主席问我:‘郭老《兰亭序》官司怎么样了,能不能打嬴了?’看来主席对此问题颇有兴趣。我回答:‘可以打赢’当然这些头脑顽固的人要改变他们宗教迷信是难的。”﹙穆欣《办光明日报十年自述》﹚
5 S4 c! m5 N, `7 {+ C1 {1 D) T) y从信中读出三个讯息:一、毛泽东关心郭沫若笔墨官司输赢,主观有些倾向性。二、康生在毛泽东面前打包票郭沫若能赢。三康生提出“这些头脑顽固的人”应该已经不单指章士钊,肯定将高二适包括进去了。$ w1 N, K: ?7 P" Z
郭沫若接到康生信后,当天将《〈驳议〉的商讨》和,《〈兰亭序〉与老庄思想》文章清样送给毛泽东。 1965820日毛泽东写信给郭沫若信:“八月十七日信及大作现两篇请样,均已收读,文章极好。特别是找出赵之谦骂皇帝一段有力。看来过分崇拜帝王将相者在现代还不乏其人,有批评,即成为非圣无法是要准备对付的。第一页上有一点文字上的意见,是否如此,请酌见”。
# r2 ^! [/ M6 C5 g: |8 T         由于郭沫若在八月十二日 《〈驳议〉的商讨中》,把学术问题引伸到封建帝王的批判,迎合了毛泽东的口味,符合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政治气息,毛泽东终于在这封信中明确站在郭沫若一边,连郭沫若文中人名错误都指出,说明对此文的重视,及希望打赢这场官司的心情。既然毛泽东已批示可以“对付”而且康生还在毛泽东面前打包票能打赢这场笔墨官司,就有了后来康生不遗余力组织专家写了近十篇文章,集中《文物》和《光明日报》狂轰乱炸的情景。3 r( h; G  k4 c4 F' o# r
  也就能理解1973年《兰亭论辨》出版说明了:“报上刊发表了不少文章,多少文章赞成郭沫若同志的意见,支持他以辩证唯物主义批评态度推翻历代帝王重臣的评定;但也有文章持相反的看法……应当指出,这种争论反映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 y. {- `; |- d
    这也就是笔者为何认定此笔墨官司是毛泽东‘授意’,康生‘组织’,郭沫若‘参于’的原因。也说明,“兰亭论辩”是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发生的特定的学术事件。
% a- D+ D5 i8 a7 I: D& s: _
- h1 f7 ~4 Q/ v0 M' ~5 R; a) l9 f0 E+ I         主要参考资料:《办光明日报十年自述》,穆欣著,中央党校,1994年版。; K% f2 z8 [1 M- }
                        郑重著,《回眸兰亭论辨》,载《文汇报》19981126
7 ~( b- y3 e6 x& ^7 p" Y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 {& Q% V! z9 \) ]4 a0 \" v5 h
                        纪红著《兰亭论辩是怎样的笔墨官司》,载《书屋》20011/ a2 t4 O; h0 K" ], J0 q
" ]( c( P/ H; Q& v, d& w
[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08-7-9 07:0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