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8-5-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9858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文人的韻味 1 x2 _1 ]" r, L' S; ~0 h4 H+ M
■馮 雁1 |9 H' J8 j) x+ I# j# d, y
# U; k4 j) @( p3 \6 p( A4 Q! \; U, s C, i- I
陸文夫從蘇州調到南京,還隨身帶了一個皮包,皮包有時發出金屬的碰撞聲。很長一段時間裡,同事們都不清楚他那個舊不拉嘰的包裡裝的是什麼。 0 y7 v. b, p# o5 i, I: o( O
. E$ V2 [/ H9 d. t4 p) d7 w 有一天,突然颳起的一陣大風,把辦公室的許多門窗都砸壞了。正當大家為修理發愁時,陸文夫不慌不忙地打開皮包,從裡面拿出全部家當:一把小錘子,一個螺絲刀,還有一副扳手和幾十根釘子。原來,陸文夫手很巧,很會做事,沒多少工夫,所有被大風颳壞的門窗就被修得完好如初。之後,看到哪個房間窗子上的螺絲鬆了,陸文夫就掏出螺絲刀來擰一擰,哪裡少了釘子,他會馬上補一顆。同事們說,省文聯的房間幾乎都被他檢修過一遍,後來他都修出名氣來了,只要有東西壞了,大家都找他。東西修好了,領導和同事免不了會誇上兩句。每每這時,他總是一擺手,露出燦爛的笑容。同事說,他笑得很有成就感,樣子也很可愛。
4 }* v, O' M7 Z* L5 I! @" S5 K3 b0 j% r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陸文夫當選為中國作協副主席,陸文夫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好不容易碰上了一次單位分房的機會,可人們並不知道他這個官有多大,是什麼樣的「級別」,應該按什麼樣的「規格」對待。當地政府便把電話打到北京,那邊的回答也很模糊,只是說「相當於副省級」。「相當於」在幹部級別上是顯而易見的,那跟「等於」是一樣的,尤其是在幹部待遇這樣的問題上,確是絲毫不可以含糊。說的人輕巧,聽的人可嚇了一跳。事情捅出去,可驚動了地方,蘇州還沒有這麼大的官兒,只有進省委常委的蘇州市委書記才是這個級別啊。於是很快給他分了一座獨門獨院的二層小樓房。另外,還專門為他配了一輛小車。 $ c' ]& b. I( T
0 K2 h& I: h* O7 S0 z4 } 在新房子裡第一次接待外賓,陸文夫就鬧出了笑話。那天,他親自用小車把外賓接到家來。自古以來,蘇州就是寸金尺土的地方,雖然他擁有一座像樣的獨門獨院小樓房,可他家門口的地界並不寬敞,甚至有點逼仄,逼仄得只能容得小車,連拐彎的地方都沒有。車子靠邊,只能從一邊下人。當時,他坐在外邊,應當先下車。出於禮貌,他執意謙讓,可客人在裡邊又出不來,再三推讓之下,這位國際友人只得說了聲:「對不起!」然後躬身伸腿,確是從他前面爬了過去。
" `$ K2 j9 i6 R+ y$ g; U) K3 K8 [, Y( a7 y2 c* x
這事被文壇傳為笑談。有一次會後閑聊,天津的馮驥才向他核實這則軼聞的真偽,陸文夫擺擺手,什麼也不說,只是笑。馮驥才不知他這擺手是否定這是個瞎謅的玩笑,還是羞於再提那次的傻事?
4 N; H/ T' C- ]4 {0 x- m
; m" }' s; r( `9 _ 還有一次,那是在一九九一年的冬天,馮驥才準備在上海市美術館辦個人畫展,他租了一輛車子,將所有畫框從天津往上海拉。車子開了一天一夜,司機太疲勞,經過蘇州時不小心打了個盹,車子便一頭扎進了路邊的水溝裡,許多畫框的玻璃都破了。
( `9 R0 ^; v G/ S8 p7 n3 g+ S/ V1 J1 s# T! P8 H
當時身在蘇州的陸文夫知道這事後,二話沒說,半夜裡動用關係找人,立刻用拖車把車子拉上來。一面安排出事司機住宿休息,一面派人把車子弄到蘇州的一家汽修廠去修理,還請人把弄壞的畫框一一仔細修理好。這才沒耽誤馮驥才三天後在上海美術館的那次成功展覽,否則就會誤了大事。事後,陸文夫也沒有告訴馮驥才。 % [# k+ W6 U) J( L
3 @+ K1 D: f! O7 [7 S0 ]
直到畫展圓滿結束,馮驥才方曉得還有這麼一段小插曲。於是打電話給陸文夫,想表示一下謝意。可幾次電話打過去,都沒有找到他人,時間一長,把這事竟忘記了。
t8 ?9 }1 W; `2 I/ r- o r9 N$ r* C6 R/ R- g
若干年後,馮驥才在北京開會碰上陸文夫,當面謝他,陸文夫還是伸出那雙瘦瘦的手,擺了擺,笑了笑,又是什麼也沒有說。
( v+ Q8 n# o- @0 t/ t n% `, g" m7 N) G, ^. e
陸文夫去世後,馮驥才寫了一篇文章懷念陸文夫,特別寫了這些細節。可以說,這擺手之笑,就是一個人的義氣,一個人的友情,一個人的真切。這一擺手的笑,把人與人之間的那種種客套全都揮去了,只留下一片真心誠意。由此,我們能深刻地感受到一個人的氣質。這種氣質,一如江南水鄉的那種寧靜、平和,那種清淡與明澈,還有著綿長的韻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