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932|回复: 5

[独家] 安徽池州《姜氏宗谱》惊现苏东坡书法真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安徽池州《姜氏宗谱》惊现苏东坡书法真迹 ' u  A6 {& V8 z2 a- C

# ~: w/ m. s+ D  |. o6 q
. Q1 \% u6 X: U1 Y% g

; u$ y$ @# x/ P7 N+ U6 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B! ]) Z5 L* M

% ~9 j7 ]1 H' f/ L% f6 ?6 h

$ R& ], Y% S% a'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j) Z: b7 o' ], [! }; a( a" N/ h7 G9 e! g2 Z+ @. J+ q  ~. l3 \
/ M, U  K0 t! _4 F& R1 w7 i2 C9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 `# Q$ S( T5 W7 x! {- N$ i0 Y2 F# A2 Q' J

; [; q6 ?8 c4 d7 b;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 i- _1 t, y) U6 X/ i* P( e" o6 R5 L' g0 B
- {2 N  ~3 Z; Y! Q- U$ ]-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Y4 ]5 R! I) H3 c* c" g+ ^8 L" J3 m) |" n. P: P/ c
0 o' d( F5 O" H' R7 j7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y" F# V% ?4 X/ B" M

* D: V- B) q8 m. Q

. e  \; x$ B# y7 A2 E2 Q$ 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o3 L+ h, s, I* l% e: S; R
* R% j( k/ @4 E

: J8 y3 Y! S# D6 v/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F, C% p  i* _1 {9 c

  z& j9 u, F9 ?8 U' z
/ W# @6 U' ?" G  ~'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o1 c- F0 a: |, W
' ~/ q2 [2 }. {
' s7 P" T% w# M2 q; q'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E) G5 X* x- `) N

( d/ g; x: R* n9 ]$ h! O

4 C3 ?* x2 l6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I& t1 J4 }$ _, i/ o. W: k3 L

  e) J" I2 W8 U2 l% t

5 T+ I+ O: x+ A!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 }& @  y. R$ u6 Z, G
3 M1 ^8 z: h* p. m6 k' K4 v

: K3 ]  w/ z' [: {1 w7 g     池州是南北朝时大梁昭明太子的封地,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唐代诗人李白留下十首秋浦歌,杜牧咏杏花村《清明》诗千古流传。南宋抗金英雄岳飞曾登齐山留千古名诗《登翠微》,这里曾有着宋代的八桂书院、齐山书院、绣春书院;明代的翠微书院、诸才书院;清代的池阳书院、秀山书院等,是江南文人才子的集散地,史称池州为“千载诗人地”。 % _; ~3 h2 w7 M( z: K0 Y0 g
       渚湖姜氏宗族因唐代时躲避黄巢之乱由浙江舟山迁至徽州婺源,从婺源复迁池州,并在这里繁衍生息,姜门历代人才济济,名人辈出,形成当地名门望族。明清时期尤为盛极一时,为池州府四大家姓之一(李、姜、杜、章),读书做官者无数,至今亦然。渚湖姜氏宗祠乃皖南最大宗祠,有康熙乾隆御赐金匾,民国总理许世英手书长联悬挂于宗祠大厅两旁,气势非凡。
6 {4 q5 u( W; F5 o6 _因其先祖姜天秩曾拜苏东坡之父苏洵苏老泉先生之门下,与苏东坡乃同袍之交。时值婺源姜氏家族续谱大成,姜天秩特请当时名震朝野的东坡居士为其锦序,苏东坡赠写《婺源姜氏老谱序》一篇。后人经历代谨慎保存至今,此乃东坡之真迹,国之瑰宝也。今首次面世,一来说明姜氏家族文化博大精深,此乃姜门之荣耀,谨示后人;二来弘扬中华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良传统;三来展示苏东坡精湛的书法墨迹,突显中华书法渊源流长。
' s2 P1 w6 @4 r+ n5 `
      上图谱序为苏轼所书原版经历代翻修族谱拓印而来,文字形体笔锋细节或有微微走样丢失,但基本保存了苏东坡的书写习惯及笔锋风格,笔者认为确非苏轼而不能书也。有能之士可对此苏轼的书法做个评价,因苏轼现存的小楷书法现存于世的不多,本篇谱序为安徽池州渚湖姜氏家族收藏,同时姜氏宗亲网也收藏一份,希望熟悉苏轼书法的人士做个鉴定,以示真伪。烦请留言,谢谢!联系QQ:51341919   498311329姜少良
发表于 2008-7-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em11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4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5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靠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7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撰文,非苏轼书也。# o2 b7 d. T, [% E8 J
民间雕版印刷如此者众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7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em5 em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