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9321|回复: 55

[独家] 2次全国奖+1次兰亭奖得主耿自礼书法展[图]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耿自礼
2 j" N5 p; F4 q2 z! S     一九六三年生,河南滑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利书协秘书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隶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河水利委员会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受家庭熏陶,喜爱书法。一九八七年入河南电大中文系书法专业学习,从师于周俊杰、许挺等诸先生。作品入河南省第二、三、四届中原书法大赛,青年第一、二届书法展,首届篆书篆刻展,百家精品展,第三届“墨海弄潮”展,全国第二届新人展,全国第五、六届中青展,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隶书展,全国首届扇面书法展等。获中原书法大赛、第三届中国书法篆刻电视大赛三等奖,全国第一、二届水利艺术节书法一等奖.& D6 t7 m5 L. k3 `0 c
        全国第六届+第九届书展“全国奖”.第二届兰亭奖等。作品入《历届获奖作者书法集》、《河南省文苑英华》、《中南海珍藏书法作品集》等近百种书法集。现供职黄河水利委员会老年大学。
3 G4 c% O. O8 r2 {' O
$ C2 m; ^2 ^, z9 F( k) C2 [. k" R# ~" `7 i& S- Z, _
$ U/ m6 i0 h+ b  J% F
6 S' @6 r) M3 ?! f, ^5 \
[ 本帖最后由 立地成佛 于 2008-7-2 15:2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耿自礼书法艺术 . h$ i7 a- V" r( ?
                                                       作者:刘学民
! a" L8 v3 e# p: e& T) |2 O
9 [" n" V. c+ c5 B
2 _: ^, J' n- K( q, e

* n" v+ c. U. P  J7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r, a+ p/ B3 \% z) u+ H5 C7 G                           耿自礼在西线南水北调
; ]" v* H% H4 j" L
8 U" f9 _6 a% C  c3 w
8 V) J8 g2 |: F: }4 \% v9 F5 A: l9 f+ Z* e; K

5 E3 S' w) D7 R$ H. Y, h
/ _  Z, a- N6 x1 @7 e/ `& j9 A黄河书家耿自礼 
3 h1 R1 N3 L. t2 M5 M7 f  _+ }' }6 [" Z2 M6 ]" `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20061216在安徽合肥揭晓,作为书法大省的河南,共有7人获此殊荣,其中之一就有黄河书家耿自礼。3 f! T; G% U8 G8 Q; w6 r) G
  之所以称耿自礼为黄河书家,是因为他不仅现任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公司工程物探研究院工会主席,还是中国水利书协秘书长、黄河书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更因为他与黄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扯不清说不完的缘分。/ Q3 _  a* y# L, U, i' V- F
; x! d8 ]$ Q. T2 o
出自乡村书法之家
  " S) C+ i$ M- d. E: {
    19637月,耿自礼生于黄河北岸的滑县。虽然那是一块由黄河冲积而成的贫瘠土地,但千年黄河的多重积淀终是丰富而厚重的。上小学时,耿自礼就特别喜欢大字课。这自然与他的家庭熏陶有关,他爷爷、爸爸、哥哥都喜欢写大字。他说,那时候三里五村的人都找爷爷写门匾、写对联、写婚丧嫁娶用的帖子。平日里,爷爷就喜欢带自礼练大字,一笔一画地指导督促。后来,爷爷年岁大了,眼睛不好使,自礼就逐渐接替了爷爷。尤其是进入腊月的那段时间,自礼天天忙着写春联,直到大年三十才算告一段落。不过,这年复一年的忙碌都是没有任何报酬的,甚至还要赔上笔墨和红纸。最难忘的是1989年春节,自礼一家三代举行了一次家庭书法展,引得周围村庄的乡亲蜂拥而至。  t  q. t6 ]' n$ \. `$ e
  另外,耿自礼的母亲工女红,剪出的花样和做成的绣品在乡邻中大受称赞。乡亲们娶媳妇、生子、做寿衣,都请她前去扎花描红。在这种传统而浓郁的艺术氛围里,自礼耳濡目染,与书法结缘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自礼说,这些来自传统的和乡土的东西,不仅对他的书法产生影响,甚至足以影响他的一生。  g3 M+ z/ I4 E8 }  o; y: J" n7 l
, m- W5 \% @$ I  M4 }# u) m
成功源自刻苦用心
  
9 c, `) O/ q8 z2 R1 M# u$ o    1983年,20岁的耿自礼高中毕业后参加了治黄工作,在物探总队当上了一名物探队员。当初,队里知道这个貌不惊人的小伙子喜欢书法,就把两块板报交给他负责。虽然这只是业余差事,但无形中激发了他练书法的热情。
$ u1 B# K% Y- [/ L3 q  自礼回忆当时的情形,一没有字帖,二没有老师,他便常常到绘图室看别人绘图。那时还没有配置打印机,图纸上的字都需要手写。绘图员让他试写一下,发现不错,从此就让他“上图”了。外业队每年有寒、暑两个假期,当年寒假老职工都回家了,自礼和另一名小伙子因无家室之累,被留在小浪底看守工地。这可是个大好机会,他托人从洛阳带回两本字帖,一天到晚练个不停。4 Y1 A! h, j( n- J( X2 j) a
  一个偶然的机会,耿自礼从时任山地队团支部书记宋玉州处看到一本《曹全碑》,便提出借来看。宋玉州只当自礼是闹着玩,因为曾有好几个自称爱好书法的小青年借帖都是虎头蛇尾,热一阵子就不了了之了。于是他告诉自礼:借可以,但只借3天。有了时间的限制,自礼赶忙用糊窗户纸把帖中所有的字都描了下来,然后以此为范本坚持天天临摹。半年后,自礼书艺大进,他书写了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自己喜欢的一段文字挂在屋里。宋玉州看到后十分惊喜,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不仅没有半途而废,而且进步这么快。! l3 N9 K7 z' r; p9 j
  耿自礼说,刚参加工作那些年工资很低,幸亏外业队每人每天有0.5元的外勤补助,他一个月的生活费不到10元,把节约下来的钱几乎全用在购买各种字帖、纸张上。有时买不起纸,他用毛笔蘸着水或广告色在地上练,写了擦,擦了写,经年累月,从不间断。  {! D2 v" ?) ]! f# i

1 L* s+ g$ x- z( s) L) O
梦想最终成为现实
  0 x: i( A5 V/ M' H
    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耿自礼离心中的梦想越来越近了。1989年举办的河南省首届青年书法展,自礼的作品入选了。当时物探总队技术室主任说,啥时候你的作品能进河南博物馆展览就好了。没想到两年后这一愿望就变成了现实……到目前为止,耿自礼的作品已上百次入展各种省级以上展览,其中20多次入展国家级展览,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各种奖项,同时被河南博物院、中南海等重要场所收藏。: g! j: d0 I+ `4 P' F
  谈起这次获得兰亭奖,平日少言寡语的耿自礼忍不住多说了一些。书法的兰亭奖和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等是一样的,是行业的最高荣誉。尤其这一届,参加和评选都非常严格:第一,参加者必须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第二,评委必须从全国展评委中抽出,而且在前期评委不得参评自己所在省份的作品;第三,最终入围作者集中在一起考试,包括现场创作、理论水平及以前获得的奖项和入展情况。耿自礼的作品就是从最初的4000多件中进入420件的,之后再进入120件直到参加现场考试的60件。这60件全部为获奖提名,然后经现场创作、理论考试,最终录取前30件为获奖者,自礼的作品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成绩排名还比较靠前。
; Z, \  u: c; j9 G) I& {+ G  这是一种怎样的实力,又是一种怎样的肯定啊!" }% ^: \$ @# ?9 }; o3 Z( s
& l: j! t( r& S3 i0 |3 ~9 R* M
看似柔弱实则内坚
  0 d" Y6 j8 c2 `  s! Z, F1 Y
    也许由于长期在外作业的缘故,自礼看上去有些黝黑和瘦弱。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外柔实则内坚的青年,对艺术的感受力相当敏锐,并有着自己不俗的见地。他说,他创作时常常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准备,一是创造环境,校正手法;二是阅读古碑,汲取精髓;三是忙里偷闲,愉悦心情;四是吃透内容,成竹在胸,然后才能一气呵成。/ b/ R/ d  s1 F) @: p* w8 z- \: e
  著名书法家周俊杰这样评价自礼的书作:“他的隶书,直接取法汉碑,入手《礼器》《孔彪》等隽秀一路的刻石,又羼入《张迁》古朴方正的意味,有机地将两种不同的书风融合,形成了外柔内刚的风格,并取得了成功。”“他的行书、小楷与其隶书一样,秀美、静穆、闲雅。我们在欣赏他那十分得体的结构时,感受到了他的笔下功夫,那笔锋所显示出的弹力,在婉转流美的线条中产生着鲜明的节律美感。”$ p* k" M$ F) U5 |( m3 F0 n
  这些年,虽然手边的工作越来越忙了,但耿自礼还是经常参加队里的外业工作。最近几年间,他都参与了西线南水北调的物探工作。每次去长则半年,短则20天,在环境恶劣的高原上呆这么久,不能不说是一种考验。但自礼说:“习惯了,大家都这样。”
: k1 y: l& s7 \1 c8 V' B" n( h' p2 i  这是一句多么朴素的话语啊!究其外柔内刚、古雅秀丽书风的成因,一方面固然在于他的天资和勤奋,而另一方面难道与他相伴20多年的黄河无关吗?谁又能否认这条大河给予了他无穷滋养和无私赠与啊!) R) Q0 {4 w, U/ i

% c4 Z( T, V0 I3 g
水利情结维系书法艺术
  
2 J" L. K9 i; _6 s5 E    沉醉水利,兴怀遣兴。耿自礼在高中毕业之际,他的同窗好友书赠贺词:“愿您步入治水事业,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治理水患,造福家乡。奋斗!奋斗!”没想到一句简单的赠词,在时隔5年后真的变成了现实。他真的成了一名黄河水利职工。
* M. L- m0 F' s3 P: X% I1 {# o  1983年,他带着父母的重托,同窗的寄赠,满怀信心走上了工作岗位——黄委会设计院物探队驻小浪底工区。面对着滔滔东去的黄河,巍巍绵延的群山,他没有激动,而是铭誓在心:努力学习,虚心求教,勤奋工作,踏实做人。从此在物探队地震组工作,一干就是3年。在此期间,除做好本职工作外,业余时间他还帮助队部、其它班组出板报,绘图、描图、帮伙等。由于绘、描图工作的出色,1986年初从小浪底工区被调回物探队驻郑州队部,主要从事文印工作,从此与书法结缘。他干一行爱一行,心中始终充满着为了黄河的水利事业,干好每一项工作的热情和***。经半年专业制、描图工作的培训,正式担起了物探队文印和描图工作的重担。长达9年的伏案制、描、印图工作并没有使他感到枯燥乏味,而是更磨练了他对工作的认真和细致,并且将学习书法运笔悬肘的技法运用到制描图工作中,使图线更加匀称、流畅,并得同行和领导的好评。严谨的工作作风,虚心好学的态度,和有机的融合,从此使他向书法艺术殿堂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在此期间,他的硬笔书法作品参加由地勘队承办的设计院职工书法比赛并获一等奖。同时,他的自作联“谁填沧海,我治黄河”一联也入展全河职工书法、美术、摄影展。自此他的书法作品也从黄委会走向全省,走向全国,向社会宣传人民治黄的光辉业绩。尤其是1995年12月,他精心创作的一幅以歌颂黄河小浪底为内容的书法作品,参加了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经过层层评选,最终荣获全国六届书法大奖——全国奖(2002年以前全国展的最高奖项)。清新的面目,新颖的内容,夺目的形式为当时书坛所重视。同时也开启了以歌颂行业为内容的先河。使黄河小浪底这颗灿烂耀眼的明珠为国人艺术界所知。
4 L# l5 t" E5 }* [  以苦为乐,以勤作舟。10年的制、描、印工作,耿自礼是在工作、学习、创作相互交替的辛苦的创造性劳动中度过的,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但是,艰苦的工作还在等待着这位少言寡语的年青人。1996年底他又被抽调到西线南水北调队工作。
4 N8 N8 r4 F" I2 A* R0 k. C  西线南水北调,对全国水利界可以说是一个颇为耳熟的名字,同仁都有一种亲切感,耿自礼也不例外。每当说起此事,不善言语的他也滔滔不绝的说个不停。因为他在1997至2004年间连续5年赴西线工作,主要负责后勤保障供给、现场摄录像资料采集以及与当地的关系。几年间他历经了五进措尔根工区的艰辛和护送队友下山治疗的重任;历经了夜困泥石流的险情和深夜翻山涉水救援的过程;历经了电闪雷鸣的险境和车陷沼泽的尴尬,但他从未退缩,从未言苦。他总以开朗的心胸向人描绘出那青藏高原的美景。碧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遍地的牛羊、翱翔的雄鹰、瞬息万变的流云,热情豪放的牧民,那就是他心灵向往的地方。但从他的内心深处,亦然可看出工作的艰辛。他的日记中有一首戏作诗句可找到印证,云:“余自1997年从事西线南水北调工作以来,数次往返于青海达日县、玛多县、班玛县、玉树州,四川省的甘孜县、阿坝县、壤塘、小金、丹巴、色达、炉霍、道孚等地,翻越了数不清的大山名川。尢为难忘的是1998年8月和青海的孙师傅一起从阿坝出发到甘孜转运物资一事。到甘孜后装上些生活用品和生产用炸药等,中途不敢留宿,饿了啃干粮,困了宿车内。连续兼程7天有余,可谓艰辛。无奈天公不作美,行至四姑娘山,乌云压山,飞雪漫舞,雪之大余生以来所见也。今至工地,心有余悸,往事如昨,戏句记之:雪山绵绵村墟缈,车轮悠悠陟云高。瑞雪漫舞拂车面,裂风怒吼起浪潮。纷披经幡如玉树,浓雾遮山似琼瑶。路像丝带绕峰起,恕无铁蹄难逍遥。”恶劣的环境不仅没能使耿自礼同志消沉,反而砥砺了他的意志,表现出他对治理黄河水利事业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表现出对人生、理想、信念和书法艺术的热爱。这一点我们可从他在黄河设计公司成立50年自书诗作中得以印证,公司50年庆典有感:“风雨沧桑五十年,喜逢华诞话前缘。青川高原曾驱马,宗列盆地探水源。夜宿睡袋数星际,日踏沼泽电波传。辉煌业绩惊海内,西线精神照人寰。”每当他回郑州时,总有同行问他:“你干了这么多年的西线南水北调工作,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国展机会,你不遗憾吗?”他总是很果断地说:“不遗憾。我在西线工作中虽然没有练习书法的条件,也有你们得不到的快乐。我可以以天作被,以地为床;可以以山川为帖,以指画肚;我可以夜览高原之星斗,仰察流云之变化。你们行吗?又何苦之有?有何事可憾?”正是他的这种: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吃苦耐劳,以勤作舟的品性,使他的书法再次得以升华。2000年至2004年间先后5次入展全国性大展。获河南省优秀青年书家20人提名展,河南省宣传部组织的15人晋京展,全国“商鼎杯”书法大赛一等奖,河南省世纪之声艺术类二等奖。# d* z: d- {8 E% S/ L7 H/ [
  水韵墨丰,以书寄情。世间一切优秀的文艺皆源于真情。耿自礼在他用真情投身水利事业的同时,他又另辟溪径宣传水利事业,那就是世人所熟知的中华国粹——书法艺术。在他20多年的工作中,翰墨生涯始终伴随左右。因为他知道,水可使人性淡,诗可使人遣兴,书可使人寄情。正是他勤奋采撷,不断积累,不断扬弃,不断完善,才逐渐形成今日属于他自己的书风,那就是中国书协副主席林岫先生在河南15人晋京展座谈会上对耿自礼书法作品的评价:“清雅刚健,水韵墨丰”。看耿自礼的书法作品需要细品,细品则味生。他的作品虽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势,却有“清风徐来,水波不举”之清新。看了他的作品后有一种清而韵生,润不失骨,丰而不臃,骨态情和,巍然端雅之风神。
  c* B( T  A2 Z& L; ]- h! S$ J  耿自礼对创作的书法作品内容也十分讲究。我们可从历届的国展入展,获奖作品中可以看出,基本都与水利有关,包括2006年底刚刚荣获的全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的作品也是如此。当有人问他为何不选择一些前贤脍炙人口或名人名著时,他总是说:“我是在黄河的摇篮中长大的,我是黄河人,走的是黄土地,喝的是黄河水,宣传黄河水利事业是的我又一责任。我要创作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去感动世人,让人人皆知黄河安危系天下。”虽无华丽的语言,可见一颗朴实的心田。我们祝愿耿自礼同志将书海与黄河融流,创作出更加灿烂、和谐的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无止境艺无穷' |6 a; L, @6 n5 |
访黄河书家、九届国展获奖者耿自礼
胡述范

3 W1 W. x1 k. g2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n% n! n2 K# m! b7 I
   
0 A. c0 J1 {" Q( M- l) G" j3 ^  见到耿自礼时,他刚从广州领奖回来,那是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来之不易,也是许多书家梦寐以求的。可耿自礼一脸淡然,相反还有几分沉重,他说,每次获奖,都面临着一个新的开始。
6 `- ~0 a4 D+ b) J0 V' T% T0 ?
# g  r' R+ T& J  {# ]& b( ?, d+ {" Q7 X
  国展奖被中国书协主席张海称作中国书法界的“奥运会”,今年全国各地共选送5.5万多件作品,其中800件入展,经过层层遴选,60件获提名奖,最终34人获奖,自礼的隶书四条屏即是其中之一。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对自礼书法作品的评语是:
) Q, l( T0 ]0 p2 e6 W- I: v
9 b: g" M* g) J4 P3 C
/ j1 c4 {( `( Z$ p  耿自礼书出于“礼器碑”,写得典雅、精严、秀朗,并不乏跌宕有致的运动节奏与构字的丰富变化,表现出作者在东汉晚期庙堂碑刻隶书方面的扎实功力和个人情致的内秀。就礼器碑的释读而言,如何深入其艺术精神内核,得气象之清刚质健?宜深味之。, `9 Q7 D: w+ `& ^& B6 r5 @

9 n* F( A& Z5 ^7 Y% E5 S  ?
. D+ X7 K0 x. z" P5 }+ T- u  自礼说他真的与黄河有缘,前不久在广东中山市举行的决赛中,综合素质考试完毕,是个人抽签现场创作,他抽到的是明代诗人许进的咏黄河诗,这不叫缘分叫什么。
1 s. I( j3 }$ E1 J& I- z" q( c1 \' U8 o* F3 T
* X: x" E" K, r
  在不少人看来,自礼这几年书运连连,且不说河南省和全国的各种奖项几乎每参必获,就说大奖吧,九届国展奖对他来说已是梅开二度了,10年前他已是六届国展的获奖者。2006年他还获得了中国书法届的最高奖兰亭奖,去年1月作为获奖代表参加了中国文学艺术界大联欢,11月出席了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他的作品参加了中原文化西部行、广州行、福建行、上海行、香港行、天津行书法展等。出版有《耿自礼书法作品集》、《耿自礼隶书长卷》等。, |3 k  `( C. Q& Z/ Z
, c& E* B9 l) E+ W
2 [( G/ H( h+ x5 H" b% a: b
  正应了“梅花香自苦寒来”那句老话,自礼的主业是黄河设计公司物探院的工会主席,书法虽是他的最爱,写起来却是业余的。多年来,他从来不敢丝毫放松对艺术的追求,苦思苦练,追求精进,从来不因获奖而洋洋自得,他说,参赛只是为了检验作品的水平,目的是找出不足,更好地提高。+ ]7 b! G7 N; L0 v! j& f. @

" L2 G! ]& ?, U" Y0 q. f3 E6 U% k1 P
* k5 U$ P1 p% Z* F" n0 l6 k  他在获奖感言中道出了实况:心境好,实力生。他说他从不急于创作,其因有四:无大块时间,无适宜创作环境,手下无感觉,无畅意之美文佳章。工作之余,大部分时间都是看书、临帖,多年浸淫其中,双休假日,细品漫览各种展事、碑帖善本,心神交会,感悟自生。案头有古籍百卷,华章千篇,篇篇洗心悦目,句句珠玑烂漫,读之心怡神游,意境自现,书兴剧增,然后成竹于胸,力至腕底,心境一体,一气成之。当然,无论创作还是临帖,凝神聚气,专注投入,常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腰酸背疼在所难免,但他从不间断。4 S6 v+ ^; W" h- H( m/ U
- f% i% d# J3 R1 v# I3 n1 N

( m1 N$ o# k" ~& N  近几年,自礼除了临帖,还十分注重对碑刻尤其是汉碑的原貌观赏,这使他获益匪浅。许是出于神圣之感,他称之为“拜访”。去年夏天,他和几位同道赴陕西汉中拜访了《开通褒斜道》、《石门颂》、《杨淮表》,并到略阳拜访了《郙阁颂》,到甘肃成县拜访了《西狭颂》,到西安再度拜访了《曹全碑》,一了多年心愿。这些原来都是摩崖石刻和碑刻,部分因修水库、建公路被移到了博物馆。他说,当你走近这些碑刻,汉代书法那种古朴大气之风扑面而来,让你顶礼膜拜,有一种想跪下去的感觉。古代没有升降设备,在摩崖上悬空书写难度很高,但我们的先人却写得那么好,需要多么深厚的功力!现场拜访可以真切了解这些碑刻的原始风貌,仔细揣摩对于整体布局、运气、线条的把握极其有益,会直接或间接地增加自己创作的底气,增加艺术营养,尤其是他看过的一些隶书,柔中带刚,绵里藏针,让他很受启发。5 k! s: o; c  q1 G: x7 M) z- H

$ E; n  v$ }( b6 B) E
- I7 G) I- h6 X$ p  2008年,自礼还计划利用假期到山东孔庙、泰安等地继续拜访他心仪的汉碑。他说,不仅仅如此,游走既可以向古人学习,还可与当地同道交流切磋书艺,互相碰撞会激发一些想法,达到更广泛的学习目的。
6 m2 j% Z4 \5 ^2 E) b
/ w# z) {5 Z7 D1 ^  @# Q/ E$ v2 k" Q6 Z' ^
  自礼是个忙人,采访中我们的谈话不时被电话和来人打断,因为他是工会主席,负责单位的不少事情;但同时,这个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显得内敛和低调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在永无尽头的艺术道路上,他从来没有停下过跋涉的脚步,而且兴致盎然。他说过去年轻,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才真正懂得了书无止境艺无穷,尽管很苦,但他庆幸自己的选择。
! Z7 J( ^% K1 K1 b. }9 c&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耿自礼题词

2 ?9 q( y' b4 a7 I9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我要打印[/url]  

6 \0 d$ {$ @- P& B, w4 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E收藏  
: E# V$ \& n5 b-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放入公文包   

  v4 \; h' _+ ^, D* a2 g/ g*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要留言 

: R' ]. W6 j% W$ t1 [8 D& |*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查看留言
键盘方向键“ ← ”和“ → ”翻页
 最新展拍
第六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9 [& a: X3 v  A! n6 u6 ^' Z- W
第四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
! ]( P2 f( Y: n* p+ s% y9 @; F河北省第六届妇女书展征..
# n8 H9 I; l& @/ `/ t全国第七届刻字艺术展征..+ x" [* l, Z1 U6 k& ^4 m
全国首届册页书法作品展..8 K1 I9 |4 t  N/ }( n+ c
“第十八届全国版画作品..
# g% m, M9 |5 S. `% m9 M* @
 作品推荐
[tr][/tr]
* W6 L, b8 a% E$ n& 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邬惕予楷书自作诗六首

) q/ m9 h2 S.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陶雪华书法草书直幅

2 l) N* S" i% K) w7 |'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刘丙坤书法
" \* M" ]% H' K; b( l+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周昊印

0 R. d) _# C# J9 x( K;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行草作品72
韩雄平作品
 专题新闻
专题新闻
 合作站点
尺寸:136*34艺术家:耿自礼
类别:其他 >> 其他时间:2008-5-17 18:54: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1 M  u$ z/ y5 };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 T% C" ~+ n%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3 T: q% }5 Y' o; V)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 A4 b; h; P0 j% `& T' q&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