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941|回复: 0

[分享] 《长话短说·书画》摘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1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长话短说·书画》摘登 " M0 y6 v9 W% t( e. f
□叶一苇  . R% P' c& [3 ~7 Y* s  m
  《长话短说·书画》摘登
* m; d. ^( O9 R* \; g& I  □叶一苇2 c" U$ v+ ]) I6 ~( ^) I
  书法家一出名,索书的人就从四面八方如潮而来。索者得一书而荣,书法家酬一书而苦;经常是书者不称心,索者不满意,两败俱伤。因书法是精神产品,怎能万字如意?- T0 p  s8 @4 c2 M+ u
  
* D# H, V5 I  X7 p( ?3 k  许多人在书法艺术上寻找“捷径”,把草书看作为“高速公路”,殊不知司机如果缺乏熟练的驾驶本领,往往最易出事故,写草书也如此。
/ K3 ?7 U# m0 ?2 J  N) K  1 H" v2 [- g) R
  在书法艺术中强调表现个性。因而有的人把个性面目作为艺术成就的最高标准,这是一种误解。* q. |# t$ h, @# q$ [7 O7 v
  5 H$ X& Z3 H7 ?1 R
  鉴定与估价是不同的两种性质。鉴定是判定一件文物的真伪;估价是随着市场经济变化的。前者可以一锤定音,后者不可。
9 o$ r8 V/ A' Z/ V: p  
& D9 k- v7 [8 w/ Y( D& E* f, l& S  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说:“书法是最优美最便利的娱乐。”“写字虽不是第一项的娱乐,然不失为第一等的娱乐。”这是最通俗地为书法艺术下定义。
7 t! V# G  s4 c6 ?; G  
  E2 L* j5 B9 j' f# N- u! a- X  能书法的不都是文人,文人不都能书法。# K- `5 V2 ^" P7 a+ a" i
  7 g- c# K' A# o( Z
  古代书画创新平和,现代书画创新刺激。, d: l- L+ v/ I$ |
  9 g& }& w5 }2 M/ w
  种植用化学激素,养殖用化学激素,全都变了味;书画也用激素,所以也变了味。
' t1 @+ y' w  b& O  x/ W  B  
" l! I3 T0 I/ o: D) _, Y  国画中,常见有《鱼乐图》,宋林希逸诗云:“非鱼知鱼,谁乐?”从文字内容的角度道破了唯心主义。但作为艺术的形式,是一种拟人手法,又无不可。
2 Q" H6 X' @! z4 f+ \; g. K. J  % J& f  o5 u3 _" C* V( ~0 U! c5 }
  《兰亭序》王羲之文章写得很好,行书成为天下第一;而这序是诗的序言,其中诗都写得不好,便不流传了。自晋而来,书法活动也搞曲水流觞,也没好诗。
6 t9 }  y! N8 N  
; f0 |& [9 c. T  爷爷在看读小学的小孙子写字,歪歪倒倒地,就说:“你要照看字帖写好,要懂得笔法!”孙子说:“我看报纸上介绍得了奖的书法家的字,比我还要歪歪倒倒呢?”爷爷说:“那是现代的书法家,你要学古代的书法家!”孙子问:“为什么?”爷爷无言以对,孙子也愕然!
3 g0 N9 \- ~" A! v' c& l- w" E  
7 r6 ~9 `" S5 `; o. m' v" |, ^  拙是一种自然的表现,有意学拙是巧。
, {; F  d+ m7 ~( r: p, M  ' i) ^" }& b/ P3 |% J. O0 L
  稚是一种天真,刻意摹仿稚是老年痴呆症。: k9 R" ?4 H. E6 X: j0 z
  
. T$ I& z# ~9 u  o  儿童的字出于不懂而流露自然;老书法家写字出现“复婴”现象也出于自然,“婴”中有“老”;青年人写字学儿童体是做作,患上了疯癫病。) d. V$ q& G( Q. I) Z0 l
  
# d7 F% q0 l3 \8 H  《兰亭序》文章写得好,字也写得好,是书法经典之作。古人一张药方、一张便笺,书写水准很高,文字内容却没什么价值,这是书法的宝贵遗产。但如果根据这个为书法下定义:书法只是讲究艺术价值的,与文字内容无关,作为书法艺术的导向,这是书法艺术的悲哀!. L: H+ v7 G9 T! e+ b% I& E0 w
  
" U' J2 v1 X* N9 m) r+ w$ I9 H* E9 h  画中没有诗(不是指题上诗句),就没有灵魂。
. \8 Y& t8 Q3 e) r' @9 G! P( n$ A  
' A1 V) y4 d' R( B# t6 f4 s5 w6 L  画画叫“写”,因为它每一笔线条都在写字。' B/ b9 u8 Q. \2 N2 Z# {
  , Q4 M, L& r% p0 X
  看画叫“读画”,因为在形象中都有句。, R" }3 V9 u2 o, Y! @
  
" {8 A0 K: N+ ]  一张画艺术的价值如何,可以从它的题款中得到消息。
1 g6 f9 R1 U0 R* M  & U3 A' y- ^5 Q8 y( N3 U$ `1 W
  古代著名的书画家,一般来说,他们大多数生活都是穷苦的,有的连饭都不着落。后代人看到他的作品,听到他崇高的声名,以为他是飘飘然,潇洒一生,这是一种永恒的补偿。% O; b- o$ a. I
  
3 Y" W- G/ m0 a5 N4 a/ f' S- `  有时,偶然欲书,一写就满意;有时写了十多张字,觉得一无是处。这是因为书法是心灵的产物。
( ?5 `( `% |0 T( R. i  
: f8 a  V3 W- M1 }+ l3 ^: \' v/ E4 |- i8 b  写字要求掌握基本书写法则,笔画准确,转运敏捷,清楚美观,目的是为了书面表达、交流思想。它的性质属于实用,但也带有不同程度的观赏因素。而书法是在写字的基础上进行心灵的融会通过毛笔的挥发所创造的书写艺术,是写字的升华。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观赏,也带有一些不同程度的实用功能。/ [! m. }# g6 X) ]
  " `! B7 G0 w5 K1 c$ R/ v- t% W* z- g
  书法一定是写字,但写字不一定是书法。因为写字所达到的要求,及其成果,只是书法的素材,这些素材要经过艺术加工才能成为艺术。2 _* c& ~" }9 v; o, ^; C& S& S% G
  
) u( L; S. X, N7 U  汉字的艺术因素与书法艺术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汉字中的象形能启发书法的创造意象。而这种意象是通过文字的线条、结构,依靠用笔、用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意念之象,并不是象形文字。有些见到的书法如把“鹤”字写成一只鹤形,“龙”字写成一条龙状,“虎”字写成一只虎身。流为庸俗的江湖体,是书法所不取的。意象是书法魅力所在,如:“屋漏痕”、“锥画沙”、“千年枯藤”、“高山坠石”等等。
9 q1 j4 t: l" X& Z1 j2 w  + n: z0 [; a4 U9 i) w
  文字的时代演变与书法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字的演变是根据实用方便而变的,书法的演变是随着时代的艺术思潮审美观点而变的,变都是发展。但书法如果只是取字体的变化,如引入汉简、楚简、砖瓦等文字代替书法之变就是一种误解,因为这些仅是书法的字体。书法还是依靠用笔用墨,从本身的规律中去求艺术的变。写字和书法都能表现个性,但写字的人大多抑制自己的个性,过去的“馆阁体”,现在的印刷体都是。书法又过分强调个性,或学别人的个性。二者都失去自然的个性。
) r$ t0 H8 I! \  / g, S6 b* M* I" e2 h2 O+ a
  书法的实力来于写字;书法形式美来源于想象力;书法的艺术内涵来源于学养。
( K  \5 ?: u, Q1 t' ~+ J  
# M( w+ T0 h5 q  在书法中,从运笔的快慢、轻重、断续、连贯、起伏等等方面,可以看出其人当时表现的感情。从笔势的恣肆、峭露、含锋、转折等等方面,可以看出其人当时表现的性格。从用墨的浓淡、燥润、淋漓等方面,可以看出其人当时表现的气质。从布局的虚实、张合、纵横、乱整、收放等等方面,可看出其人当时表现的艺术学养。虽不能准确地论其人,但这是艺术效果的客观反映。7 c& F- T. ~* D6 I% Q+ u9 P
  
# d% V$ ~3 l% z* M! ], U" L7 F8 i  中和美是我国艺术的优秀传统。在艺术中运用夸张是常见的手法,但夸张要恰如其分,这种审美观颇含科学性,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一定限度,一辆汽车它的载重如果超过限度,容易出车祸。有些青年书法创新,过分改变字形,过分强调对比,招致非议,实际就是违背了中和美。+ K7 }5 f1 G0 n* I
  
  P" v+ D1 C  r) ~  A  在书法中,可以学到许多辩证法,如:虚与实、巧与拙、疏与密、重与轻等等,这些对立中都是相反相成的,在反复的运用中就会得到全面的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