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7-9-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7871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8-6-9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1 em11 em11 em11 em11 em11 em11 em11 em11
我一边上网处理图片,一边侧耳旁听,听到会心处,匆匆的记录了两笔,现略作整理发上,和各位网友一同分享.
曾老师说:
人活着,始终要和自己作斗争!学书更要不断求变,不要过早的追求自己的面貌.翻开王镛老师早年在荣宝斋出版的集子,再对比他现在的书风,就是佐证.
当代的书法家太会写字了,要以一个不会写字的人的心态去写心中的东西,忘却技巧.譬如说一个人拿筷子夹菜,夹到就好,难道还需要考虑怎么去使劲用力吗?
世上只有两种人的字写得最好,一是稚儿,一是老者.人总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不清醒的问问自己,总是自欺.
技巧不是没用,而是要把它隐藏起来,技巧不是用来显示的,而是为艺术服务的.
书法写的是品格,是心态.人的品格最重要,精神最重要.刘心宇是气功大师,从不参与书坛举办的任何赛事,但是他一出手就不凡,他写的是他的心性.
从古人向自己转换这方面,杨涛是做得比较成功的,他可以称得上是当代的草书大家.
写字一旦形成模式,就要考虑怎样去超越,唯有超脱,为艺不俗.
唐以下最好不要写,由晋入秦汉,自有气格,如若再加一点简牍帛书的笔调,会更古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