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8805|回复: 1

[评批] 從《唐才子傳》看唐詩 ■龔敏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0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從《唐才子傳》看唐詩 
4 l! R6 k# @! I; w+ i& ], ^2 Z■龔敏迪8 d) _5 m( g1 h
; C# T* F# K( k2 g" ]8 Q9 d

4 D% X5 x3 x' m+ m% A  H3 E+ l  白居易未成名時去見顧況,顧況拿他名字開玩笑說:「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等他讀了白居易的《賦得古草原送別》一詩後又歎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不難。」此話並非戲言,在那個時代,做詩確實是可以當飯吃的。王勃就因為「屬文綺麗,請者甚多,金帛盈積,心織而衣,筆耕而食。」而羅隱在錢鏐處也得到「前後賜予無數」,李瑞在昇平公主席上獻詩,結果是:「主厚賜金帛,終生以榮」。 所以像李白這樣的大詩人說「千金散盡還復來」也並不是虛言。 # c5 I+ R. Q1 S7 Z% X0 P1 P
. b" Q1 i# H; P. y/ N" n4 J- ]) j; E
  不僅如此,詩人的地位之高,是我們現在難以想像的。比如陸龜蒙到饒州,「三日無所詣,刺史率官屬就見,龜蒙不樂,拂衣去。」就是盜賊無賴,見了詩人也特別客氣,比如李涉在九江遇盜,當他知道對方是李涉時,也會道:「若是,無用剽奪,久聞詩名,願題一篇足矣!」王轂的熟人被無賴毆打,他去相救,只說道:「莫無禮,我便是道:『君臣猶在醉夢中』者。」無賴聞之,就慚謝而退了。李洞甚至把賈島奉為佛,不僅造了銅像,還常持數珠念「賈島佛」,一日千遍。 9 @/ @) e$ H) p& |, b  c/ W

& P" E! ~: m& W3 |/ g9 s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之下,不僅宴席、聚會少不得詩人們一展才華,還要從詩人中推出一個「擅場者」。錢起和朗士元特別擅長寫官僚們送往時的詩,所以:「丞相以下,出牧奉使」,如果沒有錢起和朗士元的送別詩文,也是「人以為愧」的。於是像賈島那樣「雖行坐寢食,苦吟不輟」的人,並不在少數。崔顥「生平苦吟,當病起情虛,友人戲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詩瘦耳!』」張佑苦吟,「妻孥每喚之,皆不應,曰:『吾方口吻生花,豈恤汝輩乎?』」 7 P9 C- U+ v9 @+ `& E' ?

8 x, U) Z7 W6 |" l* Z; ~  宋之問因為外甥劉希夷沒有把「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詩句的著作權讓給自己,竟然用土囊把他壓死了。唐人做詩已經到了不近情理的地步,而且做詩、吟詩在唐朝已經接近於全民運動,連楊貴妃這樣的人物,也在《全唐詩》中佔有一席之地。
2 V$ n* a8 k( ~% W
6 s0 l2 k- G3 M- J: B  賈島每年除夕,都要把一年中的作品置几上,然後酹酒焚香再拜,說:「此吾終年苦心也!」作為一個專業詩人,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卻是個國家幹部,擔任著長江主簿和晉州司倉等職務,唐朝詩人中除了那些專業詩人,很多著名詩人也大多是官員,他們把這麼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做詩以博取時名和文字遊戲上,那麼還有多少精力去管他們的本職工作呢? & ^. o* e; i4 h+ w3 x
5 ~/ C1 j9 \9 E
  按照余秋雨先生的說法:「文化是一種精神價值,以及與之相呼應的生活方式,它的最終成果是集體人格。」唐詩文化的集體人格,雖然把中國詩歌推上了一個高峰,但作為一種時尚的價值取向,卻在很多人身上無可避免地出現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偏差。現實與虛幻、合理與乖張的分界,從來就是不甚分明的,在某種時尚的空氣在我們周圍膨脹的時候,正如我們在酒桌上捨命陪君子或者奮不顧身地吃冤家時一樣,不妨停下片刻反省一下自己,也許會發現某些潛意識的東西正在作怪。
发表于 2008-5-2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em5 em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